《盆景学》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25 13: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南大学《盆景学》网上作业题答案汇总

一、填空题

1、国际上的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两者在造型及欣赏上有一定的区别,国际盆景着重于形象美,中国盆景除此外还重视(意境美)

2、下列属于出土的盆景中,属于唐朝时期的盆景的是(山水盆景式的三彩砚) 3、元代有个和尚极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那时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实现了体量的飞跃,这个和尚是(韫上人)

4、自然大树型是某地方流派的代表形式,该流派是(岭南派) 5、清代标志着盆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熟的一本书是( ),作者为( )。答案:《浮生六记》、沈三白

6、树桩盆景讲究露根、讲究悬根露爪、川派有( 盆树无根如插木 )的谚语。 7、有一种石材叫( ),产于长白山天池周围地区及火山附近,质地细密疏松,能浮于水面;石材( )主要产于云贵高原等地,由石灰岩溶洞中的碳酸氢钙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形成,其性质外坚内松。 答案:水浮石(浮水石)、钟乳石

8、文人树又称\高飘画意”型是( )首创的。( A:岭南派) 9、盆景施肥的原则是( )。 ( A:薄肥多施)

10、从目前盆景界来看,首先主要选用的树种主要是( )。 ( D:松 柏 ) 二、选择题

1、石材特点是有关硬质石材的有(BD) A:往往具有吸水性 B:石感性强

C:容易生长青苔 D:不易风化

E:制作中易于雕凿

2、宋代出现的论述盆石的专著有(ACD) A:《宣和石谱》 B:《石谱》 C:《渔阳公石谱》 D:《云林石谱》 E:《素园石谱》 40、下列石材属于软质石材的是(CD)

A:千层石 B:英石 C:芦管石 D:沙积石 E:太湖石 3、下列石材属于硬质石材的是

A:芦管石 B:沙积石 C:太湖石 D:千层石 E:英石 4、通过考古,发现了东汉一种类似于盆载艺术的组合展示形式,为以后盆景成熟的展示形式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那么这种形式组成部分有(ACD) A:“景 B:“树 C:“盆” D:“几架 E:“石 5、下列石材特点是关于软质石材的有(BE)

A:往往不具吸水性 B:石感性不强

C:制作中往往以拼接组合为主 D:不易风化 E:容易生长青苔

6、关于流派的划分说法很多,其中有个五大流派之说,是说我国盆景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流派,下列地方盆景属于该五大派的有(ACE) A:岭南盆景 B:香港盆景 C:上海盆景 D:中州盆景 E:扬州盆景

7、下列流派中在树桩盆景制作中利用棕丝进行蟠扎的有(BDE)

A:海派 B:苏派 C:岭南派 D:川派 E:扬派

8、金属丝蟠扎时,操作正确的选项是(BDE)

A:金属丝的长度应为所要蟠扎的主干长度的2倍左右 B:金属丝缠绕时,为控制缠绕密度,应与树干成45度角 C:缠绕时,要由上向下,由细而粗的顺序

D:金属丝解除时,应自上而下,自外向里,小心操作勿伤枝叶 E:如果枝干较粗金属丝较细时,可采用双丝缠绕 三、判断题

1、徽派的代表形式是游龙式( ∨ )

2、“严整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的盆景风格指的是扬派(∨) 3、日本的树桩盆景主要特征表现为舍利干( ∨)

4、金属丝蟠扎材料中,国内多应用的材料是铁丝( ∨)

5、树桩在上盆时,要将事先筛好的盆土放入盆内,放在盆底的是大粒土(∨ ) 6、把树木造型成各种各样书法形式,叫书法盆景,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种书法盆景常见于云南( ∨)

7、盆景浇水次数因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浇水次数最少的季节应该在秋天(× ) 8、有关盆景浇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 ) 9、盆景园中对配置的植物要求恰当的是枝叶纤细( ∨) 10、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这种造型而成的形式是疙瘩式(∨ )

四、问答题、

详细回答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过程? 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

①三角枫在刚刚萌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宜在斜坡处选挖三角枫树坯,斜坡地生长的植株其根与干夹角小,宜作斜干式盆景。先确立观赏主面;再确定需要的根、干、枝,然后将多余的部分截除,当根部须根少,可暂留一些粗长根,待成活逐年短截。

②树坯修好后地栽,地栽成活后,如生长正常,初夏新枝长到50~100厘米时,便可疏剪,留下二干顶端枝,保留的顶端枝方向应避开原干的延伸线,使新干有弯曲变化。

③其他枝若全部剪除会影响生长,所以在大的锯口处各留一块,供其生长需要,且利于锯口愈合。几年后根据锯口愈合的情况和树木长势适时剪除。

④修剪完毕后用金属丝攀扎,攀扎枝的枝梢不剪,任其生长,锯口枝不需攀扎。新生枝树皮较嫩,扎时需小心谨慎,一次成功。数月后当金属丝陷入木质1/3时即可拆除。数年后蓄养的顶端枝接近原干粗时,在适当高度截除上部枝,蓄养攀扎第二节干枝及分枝,并逐渐露根,分枝长至半木质化时即可攀扎,粗细适宜即剪除梢端,蓄养侧枝。侧枝形成后再扎主干枝梢、分枝、侧枝,基本定位后,利用缩剪、摘心的方法控制冠形,增加枝冠密度。

⑤树桩基本成型后,早春将整株掘起,选盆试放,剪除不适合的根,同时对枝冠进行一次认真修剪,修完后重新栽植。第二年春即可正式上盆。 1、什么是附石式盆景?详细回答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其制作过程。

答:这种形式是以突出树桩为主的,山石为配景,树根附在石头上进行生长,象山岩缝隙间的顽树,其根几经折曲挤压,穿岩走隙,沿石缝深入到土层,也有

树根生长在石洞中,呈现“龙爪抓石”之势;树干则巍巍挺立,郁郁葱葱,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制作过程如下:①采回的金雀剪除2/3的枝冠,将根上部的短须根全部剪除,保留根瑞的须根用泥盆围套栽植,成活后逐渐拆除围套物露根3/4,第二年或第三年对枝冠略加修剪绑扎,选择适合的深色硬质石块,用水泥将石块黏合在盆钵上,再将根缠绕在石块间,并用易烂的细绳将根捆缚。②用泥浆涂刷根面,并用青苔将根及石块围实,用棕皮包紧,再用棕绳或金属丝捆紧,然后栽植在大小适合的、稍大而浅的自制木箱内,置阴凉处养护数月,待枝叶丰满后,进入正常管理。翌年春季、梅雨季,视长势由上而下逐渐拆除棕皮,分期露根至全露,同时剪扎树冠。③此图为基本成型后的景观。由于盆浅土壤有限,只有确保肥水供给,保持必要的光照,才能长势良好,繁花似锦。 13、山水盆景制作中,怎样消除山石的加工痕迹?

答:消除加工痕迹的方法:山石雕琢之后,常常留有加工的痕迹,影响山石的美观,应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得比较自然。②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欲速成,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即烟薰法:就是把山石在点着的柴草烟雾中熏一下,但必须注意熏的时间不要太长,颜色不能太深,否则不美观也不自然。如果不生苔、不烟薰,只要经常保持盆内有水,几个月后,空气中的尘土吸附于山石表面,锯截雕琢的痕迹也会自然消失。③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涂时要宁淡勿深,一遍不成再涂一遍。④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涂时应注意不要涂得太厚,薄薄一层即可。然后用干布擦几遍,加工痕迹即可消除。 14、简述米芾提出的\论石”标准。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任无为县监军时,由于爱石成癖,故得米颠雅号,元章对灵璧石、湖石的赏评,提出了瘦、透、漏、皱的理论。 2、软质石材和硬质石材的特点

答:软质石材的特点是质地疏松、能吸水、可长苔、植物在其上种植生长良好,本身雕塑加工方便;以软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雕琢山之形态,石之皱纹,并栽植树木、竹草、青苔或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水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神貌。软石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是天然纹理差,纹理变化不大,缺乏自然神貌, 由于质地软,易风化,搬运中易损坏。 硬质石材的特点是质地坚硬,多含有caco3,质地硬,石感性强,不易风化。虽难以雕琢加工,不吸水,选材时就要注重在天然形状和纹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以硬石石材为素材的盆景,通过人为截取、拼配、胶合等手段,保持石材自然神貌,并预留栽植穴种树木、竹草、青苔,或点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a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