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巨大变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1 2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岁月的流转 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州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 常州还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 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1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0911班 马中骏 学号:0920104127

前言:

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当时的人们或许无法想象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常州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就好像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婴儿的未来一样。现在来回忆七八十年代时人们的“梦想”,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结合今天的生活,很多人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笑声或许是甜美的,又或许是心酸的〃〃〃〃〃 在这里,我主要会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简单讲诉常州在近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足迹。

正文:

一. 八十年代的常州

“20世纪80年代的常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与荣耀:

80年代初,常州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比,常州的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 1982年,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

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983年,常州市区累计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达7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

1984年,常州撤销6个工业局,组建10个工业公司, 同年,常州

2 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常州第一家私营企业常州高氏企业有限公司成立……”

盯着这张老照片,看到这浓烟滚滚的工厂,感觉有些恍惚,作为一个九零后,脑海里并没有太多这种景象,但这的确是我的家乡在八十年代时候的景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常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有许多东西令父辈们难以释怀,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他们津津乐道。比如说“香港摊”。

“香港摊”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绝不是号称东方之珠,那真正意义上的香港某一隅之摊头,而是名噪一时的常州迎春市场。因其市场繁荣,商品集中齐全,像香港人集中摆摊做生意的模式,故取名“香港摊”。

其实,常州人喊“香港摊”,除了有香港人那种生意模式因素之外,还另有其它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经营着许多当时从香港舶来的时髦物品,如色样别致,

款式新颖的服装、长筒丝袜、折叠伞、轻巧灵便的气体打火机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3 二是,一个“摊”字让常州人愿意靠近。“摊”字左边是手,右边是难,当作名词用时,如水果摊、食品摊等让人感觉它盈利不大,还可以讨价还价。

由于物美价廉,花样品种充裕,迎春市场一度生意火爆,成为龙城市民购物的乐园。白天人头攒动,夜晚灯火辉煌。姑娘们买了一件称心的衣服或皮包时,有人问及在哪买的,回答多半是“香港摊头的”,或说“港摊上的”,口气显示出在那个年代买“香港摊”上的物品绝对是一种时尚。

随着城市的改造和九龙、九洲、路桥等小商品市场的逐一建成,“香港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兴旺,终究是常州一段时间内市场商贸流通繁荣的缩影。 二〃 九十年代的常州

九十年代,可谓轰轰烈烈,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里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九十年代,是属于我们父辈们的年代,他们的努力与辛劳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我想他们现在听到蔡琴、张雨生的歌,脑海里应该还会浮现出年青时的激情。

九十年代也是我们的年代,我和我的同龄人们第一次触摸到了这个世界。 不过在我依稀的记忆中,九十年代的常州就是从我

最小的时候有还算蓝的天,还算清的水变成了我长大一些时候的灰色

4 的天和泛着恶臭的水〃〃〃〃〃〃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我也见证了更多的高楼拔地而起,看到了商城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常,人们会发现又有许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出现在货架上。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父母讲过的关于电子手表的事(很抱歉我找不到片),在八十年一块广州带回表那是一件很而当时光流转那种低端的电

相关的图代,手上带来的电子手新潮的事,到九十年代,子手表随处

可见,已然成了小孩子的玩物。从常州人这种生活细节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常州生活状态的变化。人们在接受着各种新事物的同时,其接受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强。

这些都使得常州人有理由憧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状态,而且,一切并不遥远。 三〃 二十一世纪的常州

这是我记忆最清楚的部分,也是最令人惊叹的部分,这时常州的发展的确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不要说多年没有回家乡的常州人会惊呼不认识了,就连不大经常上街的老常州外出迷路也是常有的事。对于我来说,最大的触动来自于生活环境的巨大改观。

今天的常州,原来的东、西大街和解放路被宽阔繁华的延陵路所代替;原来的打索巷、西庙沟、成全巷、大、小火弄被美丽气派的晋陵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