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

更新时间:2023-03-11 09: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颐和园美丽的风光,那么究竟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在写出如此美丽的景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学习。 二、分析《颐和园》写作方法

1.作者写颐和园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在此讲明什么是移步换景) 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

长廊(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万寿山脚下(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 万寿山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颐和园

昆明湖(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作者写长廊抓住什么特点来写? 讨论形成板书

长: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长廊

美:横槛上五彩的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3.作者写了脚下万寿山和登上万寿山看到的哪些景物?这些景色都有哪些特点? 形成板书:

脚下: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佛香阁、排云殿 耸立半山腰 琉璃瓦闪闪发光 金碧辉煌 万寿山

山上:树丛、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白塔 葱郁 黄的绿的 朱红 静、绿 慢慢滑过 古老 三、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

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颐和园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长廊、万寿山等景。(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四、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

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校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 2、指明观察重点―――校园的花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j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