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理论 - 苏东林 - 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14 17: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j82110

课程名称:电磁场理论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学分/学时:4/64 先修课程: 名称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基础物理学 名称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基础物理学 编号 09j70010/20 09j70601 09j70360 09j70632/40 编号 09j70010/20 09j70601 09j70360 09j70632/40

一、课程教学目标

电磁场理论是 电子工程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不仅是许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许多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生长点。本课程从电磁场的角度研究物质的基本属 性、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本课程理论严谨、体系完整,其逻辑推理、数学物理分析方法及所研究的电磁场的运动规律都具有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应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从场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应掌握静态和时变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典型分析方法;正确理解电 磁场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从电磁场的角度分析和处理一些典型的电磁场边值问题;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对电磁场及电磁波的整体理论体系有一 个比较完整的理解。从而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攻读研究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数学准备知识、整体宏观场定律、静态场、物质中的宏观场定律、电磁场功-能关系、时变场与电磁波、辐射。

各部分内容与学时安排: 1、绪论与数学准备知识(8学时):

绪论,矢量分析与场论(矢量分析,广义正交坐标系;场论:梯度、散度、高斯定理、旋度、斯托克斯定理、格林定理)。

2、整体宏观场定律(7学时): 自由空间场定律:积分形式麦克斯韦场定律整体物理意义,微分形式自由空间场定律整体物理意义,边界条件。 3、静态场(14学时):

静电场标量位物理意义,标量位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标量位的性质,镜像法,静电场分离变量法,静磁场的矢量位,静磁场的标量位,函数位远区多极子展开。 4、物质中的宏观场定律(4学时):

物质极化与磁化的基本概念,物质中的场定律。 5、电磁场功-能关系(4学时): 电磁场的能量,坡印廷定理。 6、时变场与电磁波(15学时):

波动方程(1D,3D),自由空间平面电磁波,均匀平面波,时谐场,复数场定律,电磁波的极化,均匀平面波的传播,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理想介质与理想导体界面的反射现象,不同媒质界面的反射透射现象。 7、辐射(11学时):

时变场位函数,电流元辐射场分析,对称振子的辐射,磁流元辐射场分析,惠更斯元辐射场分析,天线阵简介。

内容 课程概述;矢量分析;广义坐标系; 场论:梯度、散度、高斯定理,拉普拉斯算符 旋度,斯托克斯定理, 积分场定律自由空间场定律:麦克斯韦场定律整体物理意义 微分场定律整体物理意义,边界条件 静电场标量位物理意义;标量位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标量位的性质,镜像法 静电场分离变量法 静磁场的矢量位,静磁场的标量位,位函数远区多极子展开 物质极化与磁化的基本概念,物质中的场定律 电磁场的能量,坡印廷定理 波动方程(1D,3D)自由空间平面电磁波 均匀平面波,时谐场,复数场定律, 电磁波的极化 均匀平面波的传播 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 理想介质与理想导体界面的反射现象 不同媒质界面的反射透射现象 学时 周次 3 3 2 2 5 3 4 4 3 4 4 2 3 2 2 2 2 2 1 1-2 2 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 10-11 11 12 12 13 13 时变场位函数 电流元辐射场分析,对称振子 磁流元辐射场分析 惠更斯元辐射的分析 天线阵简介 2 4 1 2 2 14 14-15 15-16 15-16 16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随堂安排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

讲座、讨论、演示实验等共计4学时; 硬件实验4学时。

四、考核方式

作业(含大型作业):20%;期中考试(笔试):30%;期末考试:50%(笔试)。

五、参考教材

《电磁场与电磁波》,苏东林,陈爱新,谢树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工程电磁场基础》,徐永斌等,北航出版社,1992年。

《电磁场理论学习辅导与典型题解》,苏东林,陈爱新,谢树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谢处方、饶克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工程电磁场导论》,冯慈璋、马西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杨儒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工程电磁场原理》,倪光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六、开课老师

苏东林、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陈爱新、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谢树果、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m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