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0:1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石景山一模】23.(9分)已知2X2(g)+Y2(g) 2Z(g) ΔH=-akJ·mol(a>0),在

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 , 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⑴ 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则反应平

衡常数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⑵ 若原来容器中只加入2mol Z,500℃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则Z浓度_______Wmol·L—1(填“>”、“<”或“=”),a、b、c之间满足关系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⑶ 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浓度c(Z)=2c(Y2) C. v逆(X2)=2v正(Y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1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⑷ 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

和1mol 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3.(9分,前3空各1分,其余每空2分)

(1)K=; 增大

(2)= ; a = b + c (3)BC

(4)变大

【2011·西城一模】17.将4 mol A和2 mol B放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2C(g) ΔH<0。

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内,υ(B)=0.075 mol/(L ·s)

B.当c(A)︰c(B)︰c(C)=2︰1︰2 时,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只升高温度,则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的转化率降低 17.A

【2011·西城一模】19.(6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

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 1 -

(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第II步为可逆反应。在800℃时,若CO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水蒸气的起始

浓度为3.0 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测得CO2的浓度为1.2 mol/L,则此反 应的平衡常数为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19.(6分) (1)(2分)CH4(g) + 2H2O(g) = 4H2(g) + CO2(g) ΔH=—136.5 kJ/mol (2)(2分) 1 (2分)60 %

【2011·巢湖一检】10.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而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

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Mo3S4+2xe-→Mo3S42x-

C.充电时,Mg2+向阴极迁移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xMg2++2xe-→xMg 10.A

【2011·巢湖一检】20.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

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 + H2O(g)温度/℃ 平衡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850℃时在体积为10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

CO和H2O(g)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mol/(L·min)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 间(min) H2(g) + 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400 9.94 500 9 850 1

CO H2O CO2 0 C3 C3 H2 0 C3 C3 0 2 3 4

0.200 0.300 C1 C1 C2 C2 0.138 0.238 0.062 0.062 - 2 -

5 6

0.116 0.216 0.084 0.096 0.266 0.104 (3) 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状态;C1数值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单选),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

浓度

(4)若在500℃时进行,若CO、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

的最大转化率为: 。

(5)若在850℃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5mol,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 20.(13分)(1)放热 (1分) (2)0.03 (2分)

(3)① 平衡 大于 ② D A(每空1分)

(4)75% (3分) (5)Y=X(3分) 【2011·朝阳一模】13.在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1 mL 1.0×10mol/L盐酸稀释到1000 mL,得到pH=8 的盐酸

B.将1 mL pH=3的一元酸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4,则此酸为弱酸 C.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 mL pH=13 NaOH溶液和氨水,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D.pH=2的盐酸与pH=1的硫酸比较,c(Cl—)=c(SO42—) 13.B

【2011·朝阳一模】14.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

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②>③>① B.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

C.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 + c(H+) = c(OH—) + c(CH3COO—) D.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H) + c(CH3COO) = 0.1 mol/L 14.D

【2011·朝阳一模】20.(9分)已知工业制氢气的反应为CO(g) + H2O(g) + H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在500 ℃时的平衡常数 K = 9。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CO和水蒸气

CO2(g)

-5

- 3 -

的起始浓度都是0.1 mol/L,1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1)增加H2O(g)的浓度,CO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400 ℃时的平衡常数K 9(填―>‖―<‖或‖―=‖)。 (3)500 ℃时,10 min内v(H2O)= ,在此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kJ。

(4)已知 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

结合上图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9分)(1)增大

(2)c(CO2)·c(H2)/ c(CO) ·c(H2O) > (3)0.0075 mol/(L·min)

减少 6.15

(4)CO(g)+ 1/2 O2(g) = CO2(g) ΔH =-283 kJ/mol

【2011·福建质检】19.(12分)在一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

??H2O,在850℃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

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

(1)0一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min)。

(2)850℃时,平衡常数K= 。

(3)850℃时,若向该容器中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则CO的平衡转化

率为 。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e.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f.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19.(12分)

(1)0.03(3分)

- 4 -

(2)1(3分)

(3)75%(3分) (4)b、c、f(3分)

【2011·抚顺六校一模】2、在一定温度下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0,n(O2)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min n(O2)/mol 0 0.20 1 0.16 2 0.13 3 0.11 4 0.10 5 0.10 (1)用SO2表示0~4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2)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K值 。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在第4分钟时已达平衡状态。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正反应速率变大,逆反应速率变小。 D.通入过量O2,SO2的转化率将增大。 2、(1)0.025mol/(L·min)(2分)

(2)变大(1分);变小(1分)

(3)AD(每个1分,共2分。错选1个扣1分,不出现负分) 【2011〃温州模拟】 3、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 △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

确 .

的是( )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3、D

【2011〃温州模拟】9、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

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9、D

【2011〃温州模拟】21、(9分)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催化剂 恒容时,温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 2SO3(g)。某温度下,

SO2的平衡转化率( 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5 -

?0.850.80AB

①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 = 4NO(g)+CO2(g)+2H2O(g);?H =-574 kJ/mol

CH4(g)+4NO(g) = 2N2(g)+CO2(g)+2H2O(g);?H =-1160 kJ/mol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kJ。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 = Mn、Co、Zn或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MFe2O4H2300 ℃~500 ℃0.100.50p/MPaMFe2Ox

请写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配平)。 21、(9分) (1)①800 L〃mol-1,(2分) ② = (1分)

(2)1.60NA(或1.6NA),(2分)173.4。 (2分)

(3)MFe2Ox+SO2

【2011·济南调研A】1.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经济效益 1.C

【2011·济南调研A】6.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

2C(g)(ΔH<0)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

MFe2O4+S (2分)(注:配平也给分)

常温分解CO2、SO2、NO2等

- 6 -

的是 6.D

【2011·济南调研A】8.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Na+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B

【2011·济南调研A】1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11.B

【2011·济南调研A】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 2e- + 2H2O = 4OH- 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SO4 作电镀液 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12.C

【2011·济南调研A】1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2C(g);△H <0。4 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

0.6 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 、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 15.B

【2011·济南调研A】22.(8分)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1/3Fe2O3(s) + CO(g)

2/3Fe(s) + CO2(g)

-1

-1

- 7 -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上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H__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22.(8分)

(1)K=c(CO2)/c(CO) (1分) <(1分)

(2)0.006 mol·L-1·min-1(2分) 60%(2分) (3) C(2分)

【2011·济南调研B】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合成氨反应进行程度增大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减小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及时分离出氨气 5.D

【2011·济南调研B】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NO2(g )

缩小此密闭容器的容积,则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是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再稍变浅 D.先变浅再稍变深 9.C

【2011·济南调研B】13.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X(g) + Y(g)

z(g),

N2O4 ( g ) 已达到平衡,

若Z(g)的物质的量浓度c(Z)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与B点相比,B点的c (X)大 B. A点与C点的化学反应速率:前者<后者

C.在反应进行到D点时,V正〉V逆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3.D

【2011·济南调研B】21.(10分)已知反应:CO (g) + H2O(g)

- 8 -

CO2 (g) + H2(g)

(1)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 ___,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

平衡应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是下列各值中的 (填编号)

A. 22.2% B.27.55% C.33.3% D.36.8%

(3)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mol H2O(g),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②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④CO在平衡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一定降低 21.(10分)(1) Kc=

[CO2][H2][CO][H2O] ; 4 ; (2)不; C; (3)①④

【2011·济南一模】 20. (17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1) 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 下列各项中,不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 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 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 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CH3OH (2) 右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ΔH____________0(填―>‖、―<‖或―=‖)。

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____K2(填―>‖、―<‖或―=‖)。

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 9 -

a. 升高温度b. 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 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3)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 =-a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ΔH =-b kJ·mol-1 ③ H2O(g)= H2O(l) ΔH=-c kJ·mol-1

则,CH3OH(l)+O2(g) =CO(g)+2H2O(l) ΔH=______________kJ·mol。 (4) 2009年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 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

②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___________NA个电子转移。

(5) 以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右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7分)

(1) ① K=[CH3OH]/[CO][H2]2(1分);② d(1分) (2) ① <(1分)② >(1分)③ b(1分) (3) (b-a-4c)/2(3分)

(4) ① CH3OH(1分);O2(1分)② O2+4e+4H→2H2O(2分);③ 1.2(2分) (5) Al→Al3++3e-(1分)Al3++3HCO3- =Al(OH)3↓+3CO2↑(2分) 【2011·焦作调研】15.某温度下,反应 2CH3OH(g)

CH3OCH3(g) + H2O(g)的

-+

- 10 -

A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转化率 B当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条件下通人Ar,能提高COCl2的转化率 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

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7.B

【2011·合肥一检】20(12分)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

它可以分为两步,反应分别如下: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

和C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 d.增加H2的浓度

b.加人催化剂 e.增加CO的浓度

c.缩小容器体积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

,在一定

,经一定时间达到

平衡,并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问:①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填“ >”、“ < ”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6 -

- 37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