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

更新时间:2023-08-06 23: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2003年山东淄博市

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做12—13题。(6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解释加点的字。(3分)

①衡.()于虑②而后喻.()③以光.()先帝遗德

13.(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3分)

参考答案:

1、阻塞,梗塞(被人)了解,明白发扬光大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志士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二、2004年泰安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问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5、同“弼”,辅佐边境

6、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卒章显志

三、2004年贵阳实验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

①故②是

2.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3.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

4.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

(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参考答案:

1.①所以②这种人 (每个1分)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

4.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四、2004年江苏镇江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9.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3分)1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参考答案:

7.(4分)(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分) 8.(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

9.(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

10.(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五、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二)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

(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六、2006年四川攀枝花市

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0小题(6分,每小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B、之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曹操比于袁绍

D、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

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

才能取得成功。

三、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

1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参考答案:

8、A

9、D

10、C

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

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

定能取得胜利。

1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

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七、2007年浙江丽水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饿其体肤。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8、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6、(4分)(1)选拔(2)这(3)通“横”,堵塞(4)指在国外(各1分)

17、(4分)(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每句2分)

18、(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八、2007年襄樊市(课改区)

阅读盂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13-17题。(每题2分,共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 空乏: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

士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D .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16.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

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7.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参考答案:

13.①“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1分)

②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

14.D(2分)

15.“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1分)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或“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

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句中“生”“死”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

16.生于忧患(1分);死于安乐(1分)

17.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2分)

示倒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精品文档

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三)(15分)

九、2007年盐城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4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

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4)悉可俯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0、(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

11、(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3、卒章显志。

十、2008年贵阳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故:任:曾:过:

23.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3 分)

答:

24、填空:

文中的划线句属于论据。作者从个人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的中心论点。(4 分)

材料链接:

2008 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注】邦:国家。

25、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

答:

参考答案:

22、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曾:通“增” ,增加过:犯错误(4 分)

23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3分)

24.事实成才治国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 分)

25、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1c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