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基本技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思想教育: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深入品读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课文内容。

2. 课文讲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童年时,父母亲对他写的第一首诗做出了两种 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从这两种评价中逐渐感悟到爱的故事。这两种评价分别是什么?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这些都是巴迪父母对他的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

母亲的评价

1.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的反应有哪些?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母亲的反应,用不同的符号将相关词句标记出来。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体会: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2.剖析人物心理

学生交流汇报,母亲是怎样评价“我”的第一首诗的?哪些词用的好,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大力称赞我?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写的诗真的有那么精彩吗?母亲对“我”的赞美是感性化了的,并不是“我”的诗有那么精彩,而是对“我”写诗行为的一种鼓励,这种鼓励出于母亲对“我”的爱。(板书:鼓励)

3.熟读体会

同学们,学习课文就得抓住重点语句,深入品读。通过刚才的交流与学习,我们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中分别感受到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巴迪的骄傲。就让我们再一次把母亲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骄傲的小巴迪吧!齐读体会母亲当时的兴奋,惊喜,激动之情。此时巴迪满足母亲的评价吗,他最想听到谁对他的评价,在此过程中他又做了哪些事?体会巴迪的等待。

第2自然段:迫不及待:急切地想让父亲立刻看到我写的这首“精彩的诗”

第3自然段:“我”为得到父亲的表扬做了精心准备。 第4自然段:“我”怀着充足的自信急切地等待父亲的赞赏。

整个下午,充满期待、满怀信心的巴迪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了焦急的等待。等待的时候,一分一秒都是那么难熬,父亲终于在快八点钟的时候推门而入。怀着既紧又期待的心情,小巴迪终于得到了父亲的一句评价——“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的评价 1.体会人物的语言

正是出于对“我”的爱和鼓励,母亲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这让“我”大受鼓舞,而父亲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快速阅读文章第5至14自然段,找出父亲的反应以及“我”的表现的相关词句。体会:“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2.小组汇报人物的描写手法

(1)父亲的反应: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2)“我”的表现:心理、神态、动作描写。

3.剖析人物心理

透过对父亲的动作和语言的刻画,我们看到了一个严厉的父亲,父亲的评价与巴迪心中的期待造成的巨大落差。父亲的批评与母亲的赞美形成的巨大反差他给了自己儿子的诗一个极端的否定评价。请同学们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评价?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相比感性的母亲,父亲更理智,他的评价是针对儿子写的诗本身,其评价强调事实,所以父亲给巴迪的是一种鞭策的力量。(板书:严厉)

三.课堂小结

1.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进行品读,读着读着就逐渐走进了本文人物的内心世界。从“精彩极了”里,我们读出了这是母亲对“我”的鼓励;从“糟糕透了”里,我们读出了这是父亲对“我”的鞭策。不同的表达,但都蕴含着同样的——爱。母亲的慈爱像一张扬起的帆,给我前行的力量,父亲的严爱是把握方向的舵,让我不偏离航向。

2.介绍作者: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四.品读体会

1.面对“精彩极了”的表扬,我们不能骄傲自满,面对“糟糕透了”的批评时,我们也不能丧失信心。看看成年后的巴迪是如何体会父母对他的这种爱的。体会文段: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两种力量:母爱——鼓励;父爱——警告 有感情朗读“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2.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两股风:母亲鼓励的风;父亲批评的风 生活的小船:作者的人生

3.情感升华

母亲的评价是慈祥的,她的评价是鼓励和赞扬,给了巴迪写作的兴趣和信心,父亲的评价看似残酷实则是出于对孩子的责任心而做出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们的成长,既要挺动听的赞美,也要听听批评和警告。(板书:爱)

五.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巴迪的成长过程中只有这中间的一种爱,那么他会变得怎么样?

六.情感升华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愿你们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成长: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 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 学会理解,懂得感恩。 让我们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 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七.作业设计

1. 背诵本课最后一段

2. 试着记述一件你与父母之间充满爱的小事,坚持每天为他(她)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

鼓励 严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a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