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课时配套训练题64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9:56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课时 罗马法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018·扬州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狱官或仲裁者收受贿赂要被处以死刑。这表明( )

A.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贵族滥用权力受到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强调司法人员受贿而滥用法律的行为受到制约,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都没有涉及。

答案:C

2.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其条款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须修改 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可知《十二铜表法》为以后罗马法

B.习惯旧俗得以保留 D.法律程序过于严格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罗马在以后制定了公民法与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B

3.(2018·广州调研)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结合《十二铜表法》内容可以判断B项正确。

答案:B

4.(2018·湛江一模)“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识记和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A项是《十二铜表法》作用,B项是公民法作用,C项是自然法作用,故选D项。

答案:D

5.下图是北京大学法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法典应是( )

A.《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由题干目录中的“法的渊源”“平民会决议”和“元老院决议”可以判断,这是罗马法。从这部分目录可以反映出这是罗马法的完善阶段,由此可推断是《民法大全》,应选D项。

答案:D

6.(2018·佛山第一次质检)(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这说明罗马法(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 B.政出多门,错误百出 C.皇帝不断制订和颁布法律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采用排除法,B项与题意“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不符,C项断章取义,D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

B.公民法 D.《民法大全》

C.《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A

7.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的表述中并未看出罗马帝国的不稳定,故A项错误;罗马法在调解贵族与平民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C、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不正确;故选B项。

答案:B

8.(2018·江西适应性考试)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

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私法”的特点“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可知选A项。

答案:A

9.(2018·宁德质检)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社会变迁 C.道德标准

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依据“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应该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评论。

答案:D

10.(2018·广东百校联考)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B项应是地跨欧亚非;C项不是近代法典;D项正确,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答案:D

11.(2018·广东十校第一次联考)“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

B.阶级分析 D.文明传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