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3-03-13 2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陈慧

姓 名 - 陈慧 职 称 - 教授

性 别 - 男 行政职务 -

出生年月 - 1964 年6月 导师类型 - 博导

研究方向 -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智能汽车技术 电子邮箱 - hui-chen@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 021-69589112

通讯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 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1985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1988年获该大学自动化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 1993年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获横滨国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

1996年进入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任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事业部研究开发中心副主务(Assistant Manager)。 2002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创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捷太格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并任实验室负责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汽车智能交通分会秘书长、转向技术分会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向系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SAE、JSAE、IEEE会员。

主要从事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智能汽车技术,伺服电机控制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开设汽车电子方向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鲁棒控制及其应用”、“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汽车电子学”等。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

1. 2006~2011年,先后研发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春晖-探索一号”和自主驾驶电动场馆车“春晖-探索二号”。该车具有GPS导航,能实现融入交通流、主动避障、全车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停车等行为功能,可用作大型场馆、社区等的区域交通用车,获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

2. 2003~2009年,通过产学研联盟,先后承担参加了上海市“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面向产业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PMSM助力的EPS控制模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项目,负责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小齿轮助力式和有刷电机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发,并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样车。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件。

3. 2005年底研制了采用电加载方式的“线控转向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

4. 1996~2002年,有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共19件(其中已获授权日本发明专利11件、美国发明专利7件),获日本精工“2005年度专利事业贡献奖”。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相关论文:“Cor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s under Superposition AFS Failures”, “Active Return Control of EPS Based on Model Reference Fuzzy Adaptive Control”, “LPV Control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onsidering the Variety of Assist Gain”, “Adhes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uzzy Logic Control for Four-Wheel Driven Electric Vehicle”, “汽车转向系统电子化技术发展”, “EPS用永磁同步电机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自抗扰控制在前轮主动转向控制中的应用”, “商用车EBS系统的压力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智能汽车相关论文:“A Driver Adaptive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Driving Habits”, “A Behavior-Based Path Plann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 “Perception, Plann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of an Unmanned Vehicle for 2010 World Expo”, “Development of Navigation System for Autonomous Vehicle to Meet the DARPA Urban Grand Challenge”, “基于双目视觉和陀螺仪的自动泊车环境感知系统”。

陈辛波

姓 名 - 陈辛波 职 称 - 教授

性 别 - 男 行政职务 -

出生年月 - 1962 年2月 导师类型 - 博导

研究方向 - 汽车传动技术、电动汽车、 汽车底盘相关技术 电子邮箱 - Austin_1@163.com

办公电话 - 021-69589120 ,Fax:69589121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曹安路 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陈辛波,男,1962年2月生,教授博导。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5年在同济大学获工学硕士,并留校工作。1991-1995,赴日本国立东北大学精密工学科留学,获工学博士。2000-2001,赴东京工业大学智能机械系统工学科访问研究员。2002-至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会员、SAE会员。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驱动与传动系统、电动汽车及汽车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曾承担或参与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子课题“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项目“基于电动轮直接驱动的微型电动轿车研究开发”、“氢能微型汽车用轮毂电机及驱动器的开发”、企业合作课题“电池-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监造”、“高空作业车液压机构电能型驱动系统试制及应用示范研究”、“轿车电动天窗升降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汽车转向器变位斜齿轮齿条啮合副CAD及其虚拟样机技术”等项目。担任“汽车构造(底盘)”、“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光机电一体化科技日语”等课程。曾获1999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参与设计试制 “春晖一号”四轮驱动燃料电池微型电动汽车动力平台,获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首届创新人才精英奖,指导大学生设计试制四轮驱动燃料电池微型电动汽车“春晖二号”,获第八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已申报“非转向轮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万向减速/增速机构”、“电动轮耐久性试验台架”及“独立转向电机故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等专利20多项。在“机械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汽车工程”和“汽车技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EI收录10多篇。译著“汽车的运动和操纵”、参编教材“汽车理论”。

孙泽昌

姓 名 - 孙泽昌 职 称 - 教授 研究方向 - 汽车电子

电子邮箱 - sunzechang@fcv-sh.com

性 别 - 男 行政职务 - 副院长

出生年月 - 1953-7-26 导师类型 - 博导

办公电话 - 021 -69589227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曹安路 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1987年赴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研修电力电子与变流器技术。1994年在职攻读同济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

1996年调入汽车工程系从事并主持汽车电子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年任汽车工程系教授。1999年任汽车教研室主任。2000年受聘为车辆工程博士点博士生导师。2002年受聘为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汽车电子教席教授。2003-2010年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

现任汽车学院副院长,汽车学院汽车电子学科方向责任教授。

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技术,蓄电池成组与管理技术等新能源汽车电子的研究工作。目前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汽车电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电动车辆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中国汽车工业科技奖终评专家。 自2000年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计划和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相关重大研究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近5年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约20余篇,申请与授权专利6项。 余卓平

姓 名 - 余卓平 职 称 - 教授 研究方向 - 车辆工程

性 别 - 男

行政职务 - 校长助理、院长

出生年月 - 1960 年01月 导师类型 - 博导

在研课题 - “ 十一五“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主要负责人) 电子邮箱 - yuzhuoping@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 021-69589226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曹安路 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余卓平,男,1960年1月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同济大学机械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同济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开始在同济大学执教,曾赴德国不伦瑞克汽车研究所、大众汽车公司研发部、达姆斯达特大学汽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节能与环保汽车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973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的社会兼职有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FISITA2012年会科技委员会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交通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汽车节能与安全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汽车工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主任委员、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副主任等。

长期从事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成果有:“汽车车内噪声预测、诊断与控制”获得200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1年获上海市育才奖,燃料电池微型车“春晖一号”获得2002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汽车模型风洞建设及其测试分析技术”获得200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获得2003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2004年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及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国家863燃料电池轿车获得200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新一代电动汽车车型平台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2007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嘉定杰出人才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嘉定区改革开放30年“精彩嘉定人”荣誉称号。2010年获“上海市世博科技人员三等功”、“世博科技先进个人“、中国电动汽车全产业评选“年度特别贡献人物奖”。参编译著6部,并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负责并完成国家863计划电动车重大专项项目“燃料电池轿车”和“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上海市重点项目“燃料电池轿车核心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汽车半主动悬架研究”等多项重大项目。

左曙光

姓 名 - 左曙光

性 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68 年06月

职 称 - 教授 行政职务 - 导师类型 - 博导

研究方向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电子邮箱 - Shuguang.zuo@fcv-sh.com, sgzuo@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 021-69589233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曹安路 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邮编:201804

1996年7月获吉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与宇航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1998年在春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历任上海铁道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获上海市第十一届“曙光学者”奖。2010年入选同济大学攀登高层次人才计划。现在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工作。长期从事汽车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特别是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主讲本科生课程有“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机械振动分析”等,主讲研究生课程有 “模态理论与试验”、“多体系统动力学”、“工程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已培养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四名,目前指导博士后一名、在读博士生七名、硕士生二十余名、工程硕士十余名。 主要学术兼职:

1、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员(SAE International会员);2、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5、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评审专家 ;6、上海汽车工程学会会员;7、国内多家核心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科研项目:

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三项,承担国家973计划子项一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二项,现正在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科技部以及上海科委、教委等资助的重大课题或人才支持项目三项;上海大型汽车企业及跨国企业等合作的横向项目7项。主要负责的项目有: 项 目 名 称 项目来源 负责或参加

燃料电池汽车空辅系统噪声源理论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 汽车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自激振动与控制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 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周向多边形磨损机理研究及预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复杂耦合动力学系统特性与建模 国家973计划子项 负责人 燃料电池轿车声振特性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863项目”子项 负责人 燃料电池轿车车身振动与噪声分析 “863项目”子项 负责人

燃料电池汽车空辅系统噪声源的关键问题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负责人 燃料电池轿车减振降噪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 负责人 燃料电池汽车噪声级控制研究 汉高投资限公司 负责人

汽车轻量化知识库建立和后桥轻量化技术研究 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 负责人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 部分负责 轿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检测技术和快速评价方向研究 “863项目” 参加人 主要论文专著:

与美国fairfield大学的Dr. Rao V. Dukkipati教授及福特汽车公司的专家合作编写教材《Road Vehicle Dynamics》及辅助教材《Road Vehicle Dynamic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orkbook》两部,已由美国SAE出版社出版发售。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五十余篇。 近年来主要代表性论文有:

[1] Li Yong, Zuo Shuguang, Lei Lei, 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Lateral Vibration of Tire Tread[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SCI,EI刊源)

[2] Wu Xudong,Zuo Shuguang, Lei Lei, et al.ParameterIdentification of LuGreModel Based on Steady-state Conditionsof Ti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Vol.12 No.5 (SCI,EI刊源,)

[3] 李勇, 左曙光.基于侧向变刚度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机理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8):25-30.(EIaccession number:20103513195392)

[4] Li Yong, Zuo Shuguang, Lei Lei, Yang Xianwu, Wu Xudong.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Tire Pressure on Polygonal Wear of Tire. 2010 WA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0.8(EIaccession number:20104413346800)

[5] Wang Jirui, Zuo Shuguang, Lei Lei, Yang Xianwu, Wu Xudo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ire Lateral Self-excited Vibration Based on MSC.Marc User Subroutine. 2010 WA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0.8.(EIaccession number:20104413349537)

[6] 杨宪武, 左曙光, 雷镭, 吴旭东.基于胎面-路面摩擦自激的轮胎非线性振动建模仿真[J].振动与冲击,2010,29(5):211-214.(EIaccession number:20102713051561)

[7] Lei Lei, Zuo Shuguang, Yang Xianwu, Wang Jirui.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Barrel-shaped Helical Spring on the Vehicle Rear.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ICCDA 2010). 2010.6.(EIaccession number:20103413186003)

[8] Lei Lei, Zuo Shuguang, Yang Xianwu, Wu Xudong, Li Yo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adial Tires based on the Software of MARC.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 2010.8.(EIaccession number:20104613373583)

[9] Chen Ruifeng,Zuo Shuguang, He Rong, et al.Stator FEM Modeling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Based on Structural Vibration Analysis.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12.

[10] He Rong,Zuo Shuguang, Chen Ruifeng, et 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Principles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for Electric Mobil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system and microprocessor. 2010.12.

[11] Wu Xudong, Zuo Shuguang, Lei Lei, Yang Xianwu, Li Yong.Simulation of Suspension-Tire System Model Based on Rear Axle of Twist Beam[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0, 34-35: 1906-1910.(EIaccession number:20110213557746)

[12] 李勇, 左曙光, 雷镭, 杨宪武.基于胎面侧向振动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机理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11,39(1): 100-104.

[13] Shen Xiumin, Zuo Shuguang, Zhang Shiwei, Li Lin, He Lvchang. NVH Research Based on Fuel Cell Vehicle, 2009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2009.6: 1307-1311.(EIaccession number:20094712492584)

[14] Zuo Shuguang, Zhang Shiwei, Shen Xiumin, Li Lin. A Study 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Hydrogen-supply System Cabinet in Fuel Cell Vehicle.2009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2009.6: 1377-1382.(EIaccession number:20094712492597)

[15] 申秀敏, 左曙光, 蔡建江, 张静芬, 李林, 张世炜. 燃料电池车氢气辅助系统结构动态特性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 2009, 29(3): 261-265.(EIaccession number:20094512437767)

[16] Wu Xudong, Zuo Shuguang, Lei Lei, Yang Xianwu, Huang Hua. A Three Degree-of-Freedom Dynamic Modeling of Twist Beam Suspension-Tire System,2009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2009.6: 730-735.(EIaccession number:20094712492485)

[17] Yang Xianwu, Zuo Shuguang, Lei Lei, Wu Xudong, Huang Hua. Hopf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Non-linear Model for Self-excited Vibration of Tire. 2009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2009.6: 843-847. (EIaccession number:20094712492506)

[18] 李林, 左曙光, 申秀敏, 张世炜. 燃料电池轿车氢辅助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8,28(4): 101-104.

[19] 蔡建江, 左曙光, 刘学明, 阎礁.燃料电池轿车驱动电机悬置的优化设计[J]. 振动、噪声与诊断, 2008, 28(1): 5-9. (EIaccession number:200820112559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x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