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应始终关注重大典型-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4-01-01 01: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党报应始终关注重大典型

武文斌是河南人民的优秀儿子,去年6月18日在随部队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荣牺牲。他是南阳走出去的英雄,去年7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还高票当选2008“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武文斌牺牲后,《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武文斌烈士的英雄事迹。作为英雄家乡的主流媒体,南阳日报更是倾情关注这位英勇的南阳之子。

《南阳日报》关于武文斌的报道,时间长,影响远,有创新,是比较成功的重大典型报道。分析对武文斌报道的成功之处,对党报做好重大典型报道有启示意义。

始终关注武文斌重大典型――全面深入地报道英雄事迹和精神

第二天,南阳日报又派出精兵强将,分赴武文斌家乡邓州和牺牲地四川都江堰市,采访其家人、同学、乡亲、老师和战友,了解英雄成长之路,挖掘英雄生前事迹。6月23日,《南阳日报》“社会早刊”用两个版面的篇幅,多角度、多侧面地对英雄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其中,南阳日报记者采写的《追寻英雄的足迹》,是国内最早对英雄成长之路进行报道的文章之一。

《南阳日报》仅从2008年6月20日的第一篇报道开始到7月20日的一个月21期报纸中,就集中刊发消息25篇,通讯7篇,言论2篇,照片15幅,整版2个,其中社会要闻版头条14个。社会各界慰问武文斌的亲属,捐建文斌路,命名文斌小学,为武文斌家建新房,武文斌的父亲武中林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等,一直到当选“感动中原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南阳日报》对有关武文斌的报道延续至今。

武文斌重大典型报道的创新――规模大,影响远,有创新 一是突出一个“全”字。南阳日报及早制订报道思路和方案,为武文斌报道定调子,确保了报道活动有条不紊。南阳日报还舍得拿出版面,对涉及武文斌及其家人的新闻跟踪报道,无一遗漏。从武文斌牺牲到当选“感动中国人物”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南阳日报始终关注这一重大典型。

二是突出一个“联”字。首先做到上下新闻媒体联动,新华社、济南军区、《河南日报》、都江堰市等众多媒体有关武文斌事迹和精神的最新报道,《南阳日报》都及时进行了转载。并且和济南军区、都江堰市的媒体进行联系,形成媒体间上下联动。南阳日报还利用自己的网站南阳新闻网,与读者进行互动。 三是突出一个“深”字。武文斌牺牲后,为推动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南阳日报》开辟专栏,对军分区等单位的学习活动及时进行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效果。 《南阳日报》对武文斌的报道,是重大典型报道的成功范例。

一是成功地树立了新时期的先进典型。《南阳日报》全景式展现了英雄的成长过程和英雄行为,树立了抗震救灾重大典型。 二是成功弘扬了英雄精神并揭示了时代意义。《南阳日报》的报道不仅生动感人地展示了英雄事迹,还从新时期军民鱼水情、社会主义道德观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英雄人物产生的时代意义。

三是成功地营造了学英雄见行动的舆论氛围。《南阳日报》的报道,适时地从塑造典型、弘扬精神的报道重点转向“学英雄见行动”的报道,在引导人们敬英雄、惜英雄的同时,将英雄精神继承下来,支援抗震救灾,干好本职工作,较好地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武文斌重大典型报道的启示――提倡创新,注重策划,深入采访

启示之一:做好典型报道要有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读者对典型报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典型报道更具有震撼心灵、发人深省的感染力,更具有代表性和亲民性。在武文斌重大典型报道中,南阳日报一改过去典型报道只注重刊发单一的长篇通讯的报道方式,采用多种报道手法搞“大合唱”。在报道体裁上,有通讯、消息、言论、图片、短信等。这些报道图文并茂、长短搭配、动静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了英雄的崇高精神。

启示之二:做好典型报道要有策划意识。典型报道固然事迹

感人,但如何更好地报道好,需要策划。武文斌的报道,南阳日报社领导特别重视,第一时间召开编委会进行策划,记者到哪些地方采访、采访哪些人和内容、报纸将怎样刊发等,编委会都进行了研究、布置,对做好武文斌的报道定了调子。对地方党报来说,在典型报道中,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现有的新闻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地对新闻典型进行报道,并锐意提炼主题,以达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之三:做好典型报道要“沉下去”。为了挖掘报道好武文斌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南阳日报记者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3次赴四川省都江堰市采访官兵和群众。在记者采访之前,南阳日报领导特别强调,要努力“沉下去”,深入挖掘材料,特别要留心小事、细节,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报道等。正是因为在报道中坚持了“三贴近”的原则,武文斌这一重大典型报道才有了亲近性、可读性,最终达到了最佳的宣传效果。 编校:郑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5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