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重点

更新时间:2023-11-14 21: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

第一章

1、网络测试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通过测试手段/工具,取得网络产品或正在运行网络的性能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可用性、差错率、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连接建立时间、故障检测和改正时间等。

P4

2、网络测试贯穿网络产品生命周期与网络建设生命周期。

P5

3、网络测试一般可分为4类:一致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被动测试。

P8

4、在指定测试方法之前,还需要测试者具备1、理解技术、2、理解被测试的设备或系统、3、理解测试设备。

P9、P10

5、业界通用的网络性能测试仪主要来自思博伦通信和安捷伦科技两家公司。

P13

选择

1、以下哪项测试不属于性能测试?(C)

A 测试路由器的丢包率

B 对路由器的路由表最大值进行测试 C 路由器OSPF Hello报文相关字段验证 D 路由器吞吐量测试

2、下列哪个标准化组织进行网络测试方法学方面的研究?(B)

a) ATM Forum

b) Benchmarking Working Group of the IETF c) ITU-T d) ANSI

3、在整个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应该按以下哪个顺序执行测试?(C)

a) 性能测试、一致性测试、功能测试 b)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一致性测试 c) 一致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d) 一致性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

简答

1、对一台具有三层功能的防火墙进行测试,可以参考哪些和测试相关的RFC文档?

RFC3511、RFC3222、RFC2889、RFC2544

第二章

1、若第二层所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而网络层采用无连接的IP协议,那么对于那些需要基于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来实现的高层应用而言,就必须在传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如TCP协议,并为此付出较大的传输层协议开销。相反,若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

务,那么即使网络层采用无连接的IP协议,传输层也可以采用相对简单、实现开销相对较小的无连接协议、如UDP协议。因此,从网络分层模型的角度,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对于第二层的功能与性能进行测试是非常必要和基础性的功能。

P18

2、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当交换机从某一个接口收到一个帧时,将根据帧中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地址表来判断如何转发该帧:

1、若地址表显示目的节点与源节点位于交换机的同一端口,则忽略帧。 2、若地址表显示目的节点在交换机所连的某一端口,且与源节点不在同一端口,则转发帧到目的端口。

3、若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则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帧。 4、若地址表中找不到目的地址,则向除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帧。 在后两种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过量的帧转发而影响交换机的工作性能,并最终影响网络的运行性能。

P21

3、数据传输层面相关的指标包括1、负载、2、转发速率、3、丢帧率、4、吞吐量、5、突发、

P24

4、传输控制层面相关的指标包括1、拥塞控制、2、地址处理、3、错误帧过滤、 4、广播、5、流量隔离

P25

选择

1、以下关于以太网描述中,错误的是哪个?

(B)

A、共享以太网环境中只能运行全双工模式

B、规定最小帧长是为了让节点公平的访问共享介质 C、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的以太网不会产生冲突

D、以太网中的传授延迟与从源到目标所经历的连接器件、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连设备均有关系

2、以下工作中,属于以太网性能测试的是哪个? (A、D)(选项完全一样╮(╯▽╰)╭)

A、 确定一个设备的MAC地址学习速率和地址表容量 B、 确定一个设备是否遵循以太网的有关协议标准 C、 检查一个设备的pause帧格式

D、 确定一个设备的MAC 地址学习速率和地址表容量

3、以下属于以太网一致性测试盒功能测试的分别是哪两个? (B、A)

A、 确定一个设备是否支持IEEE802.3x流量控制 B、 确定一个设备是否遵循以太网的有关协议标准 C、 检查一个设备的pause帧格式

D、 确定一个设备的MAC地址学习速率和地址表容量

4、当要对两个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进行测试时,应该选用下列测试拓扑中的哪一个? (B)

A、 全网状 B、 非网状 C、 部分网状

D、 都不合适

5、下列关于设备MAC地址处理能力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A、 测试开始之前确保地址表是清空的

B、 需要在DUT上检查所能够配置的静态地址表项

C、 在测试地址表容量时,不必关心该设备的地址学习速率 D、 在测试地址学习速率时,不必关心该设备的地址表容量

A、 当有背压存在时

B、 全双工工作的交换机没有启用流量控制功能 C、 当交换机的转发速率等于吞吐量时 D、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不同

(B)

8、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出现提交负载与期望负载不相同的是哪个?(D)

第三章

1、路由器工作原理

P59

2、决定第三层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

数据转发层面相关的指标1、吞吐量、2、延迟、3、丢包率、4、背对背、5、时延抖动、6、背板能力、7、系统恢复、8、系统重启

选择

1、延迟测试是否应该在吞吐量测试之后进行? (A)

A、 是 B、 否

2、在以下几个性能指标中,RFC2544中没有涉及的网络设备性能测试指标是:(B)

A、 背对背

B.、 地址学习速率 C、 延迟 D、 吞吐量

简单

1、IP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

答:60字节,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40字节

2、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吞吐量;(2)延迟;(3)丢包率;(4)背对背;(5)时延抖动;(6)背板能力;(7)系统恢复;(8)系统恢复。

3、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测试的要点?

答:吞吐量是描述路由器性能优劣的最基本参数,路由设备说明书和性能测试文档中都包含该参数。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 要点:零丢包率。

4、什么是延迟?为什么RFC2544规定延迟测试发包速率要小于吞吐量?

答: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5、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丢包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答: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确定DUT在不同的负载和帧长度条件下的丢包率。

第四章

1、路由器控制层面的主要指标

1、路由表容量、2、路由学习速率、3、路由振荡、4、路由收敛、5、对VLSM和CIDR的支持

P76

2、路由测试的基本方式

控制台读数法

控制台读数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被测路由设备的控制台上直接观察测试结果,也就是通过路由器控制器所提供的状态查看命令来测试路由器控制层面功能的有效性。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截了当地观测到测试结果;缺点是这种测试方法观察到的为路由信息表的内容,而不是FIB表的内容,而且当RIB表中表项较多肉眼也难以观察。

控制层面学习法

控制层面学习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测试仪表上直接观察测试信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测试仪表上的至少两个端口,其中的一个端口用于发送特定网络前缀的路由信息给被测路由设备,然后在另一端口上接收被测试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更新流量,通过对接收流量与发送流量进行信息比对得出结论。

P77、78

3、测试术语

1、路由信息表(RIB)、2、转发信息表(FIB)、3、FIB表条目、4、FIB大小、5、网络前缀与网络前缀长度、6、最长前缀匹配法、7、基于端口或板卡的FIB表、8、基于端口的FIB缓存

P79

4、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

1、使用Hello协议建立OSPF双向关系 2、DR和BDR的选择

3、数据库同步与邻接关系的建立 4、路由表的计算

P89

5、第三层路由测试的基本方法

OSPF路由协议的相关测试方法

1、处理一条LSA的时间(主要) 2、洪范时间的测试

3、OSPF最短路由选择优先算法时间 4、DR选择时间

P91

选择

1、思博伦通信的SPirent testcenter测试仪不支持哪种路由协议?

A.BGP

B.EIRGP

C. IS-IS

D .OSPF

(A)

2、下面哪个测试方法测出的路由器容量为FIB表的容量? (C)

A、控制台读数法 B、控制层面学习法

C、数据转发层面和控制层面结合法 D、以上均可以

3、进行路由振荡测试和路由收敛测试的前后顺序为? (A) A、先进行路由收敛测试 B、先进行路由振荡测试 C、谁先测试均可以

简答

1、简单性、正确性、最优性、健壮性和稳定性是评价路由协议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与4.2.2节所给的路由测试性能指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这些指标?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数据传输层面相关的指标包括1、负载、2、转发速率、3、丢帧率、4、吞吐量、5、突发、路由器控制层面的主要指标有1、路由表容量、2、路由学习速率、3、路由振荡、4、路由收敛、5、对VLSM和CIDR的支持,是对路由协议的主要指标的具体化。路由测试性能指标是对路由协议评价的具体实现。

(找不到)

第五章

1、第4~7层网络测试的重要性

第4~7层网络性能的评价指标与第二层及第三层不同,它更接近网络系统的最终层面,更关注用户的最终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因而能更准确地对系统的应用性能做出评价。

P102

2、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 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

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P104(最好记住图)

3、第4~7层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

1、与TCP层面相关的重要指标

1、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

2、最大TCP连接拆除速率测试方法 3、并发TCP连接容量

2、与用户层层面相关的重要指标

1、最大同步用户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d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