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名与文化

更新时间:2023-11-17 22: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地名与文化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名称。”地名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文化内涵,它还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其某一历史阶段的地貌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中华大地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对地理位置的命名更是丰富多彩。

中国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许多古老的地名往往负载着历史时代的许多印记,地名可以告诉人们朝代的年号、官府的名称、皇帝用字的避讳等。而且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古城苏州,有十几个别称:春秋时期是勾吴的首府,称为吴中,也称吴都。战国时建立吴国,别称吴门。秦属会稽郡,郡县连称吴会。隋朝以后才以姑苏山为由改称苏州。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其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也就是避讳。这种避讳在历史上非常流行,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如河南省洛阳市的宁人坊,原名为宁民坊,因其讳唐朝李世民的名字,而更改为宁人坊;湖北咸宁县,原名为永安县,但在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因避太祖父赵殷永安陵讳而更名为咸宁县。

另外,地名还能够折射出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行各业,各种市集的集散地。如北京的马厂、羊房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兴旺发达的畜牧业;北京的沙锅刘胡同、豆腐陈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手工业情况;北京的瓷器口、帽儿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经销的商品。北京的周口店、长城、天安门、紫禁城、十三陵等地名都能折射出古老北京的悠久历史。

地名还带有感情色彩。不过这种色彩的浓淡程度不一罢了。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地名日益增多,地名色彩也因语言发展变化而变化。地名的感情色彩,在地名产生时就有了。最初是人们表达与自然界斗争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胜利或喜悦,希望或祝愿。在耕作、畜牧等生产活动中,人们遇上一块如意的地方,收获丰厚,于是冠以优美动听的名字表达人们的感情。如江苏的常熟、大丰;新疆乌鲁木齐,蒙古语为“优美的牧场”;西藏江达意为“如意牛”,是说这里放的牛最好,随时可以挤奶;拉萨河:快乐、幸福河;吉隆:舒适快乐村。聂荣,意为悦耳谷;萨噶:可爱的地方。这些地名,反映出这些地方对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色彩极其美妙而鲜明。在航海,抗洪斗争中,人们表示困难或忧愁,怨恨和愤怒,烦恼或厌恶,希冀或愿望,也命名了若干富有感情色彩的地名。如好望角(风暴角)、悲愁海、可怕海峡、忧愁角、灾祸角、饥饿港、奠愁湖;永安洲、辽宁、江宁、宁波、镇海,望夫石、警惕石、远离石、鬼见愁、鬼门关等。这类地名,意义明白,感情色彩强烈,使人触“名”生情,产生共鸣。

可见,地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点已引起了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的重视,它可以帮助人类了解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经济、文化、地理.宗教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