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珠海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

更新时间:2023-11-25 03: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珠海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广东省、珠海市、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平原 C.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D.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2.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3. 海南岛湿热的气候条件在开发早期成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今,人们利用这独特

的气候资源,把海南岛建成为我国冬季蔬菜供应基地。这说明

A.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 B.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区域发展 C.区域具有差异性 D.区域具有可变性 4. 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5~6题。

5. 最可能出现这种景观的地区是

A.黄淮平原 B.横断山区 C.黄土高原 D.珠江三角洲

6.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地层下陷 D.洪水泛滥

7.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

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8.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确保薪炭林供应 C.改善生态环境 D.提供就业机会

9. 有关热带雨林有以下一些说法: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之肾”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⑤仅属于当地国家。正确的是

1

住家耕地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⑤

10. 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

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在热带雨林系统中,你认为最主要而且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

A.热带雨林的土壤层 B.热带雨林的地上植物 C.热带雨林的动物 D.热带雨林的根系

右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11~12题。 11. 该省作为能源生产基地,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C.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12. 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

B.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矿区道路的铺设及丢弃大量的土石 13.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 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 影响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 提高了长江的防洪能力 D. 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14. 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 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B. 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 我国水利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 D. 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15.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防洪 B. 发电,提高水质

C. 土地合理利用 D. 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16.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17. 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广东省北部山区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羊有机结合起来的混合农业

2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18.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乡村(如华西村)城市化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大量迁移到苏南地区 B. 苏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大 C. 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 现在,京杭运河对苏南地区的交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19.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依次分别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 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东部沿海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大量转移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多数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21. 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第二次产业转移抑制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 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高成本时代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一文指出,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广东,有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广东的发展,调整发展对策,提高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据此回答22~23题。

22. 读世界汽车工业的转移示意图,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及世界第三大

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适宜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 C.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劳动力资源丰富

3

23. 澳门大学新校区建在珠海横琴新区。以下影响条件错误的表述是

A.横琴新区位于珠海市南部,毗邻港澳 B.深化粤澳更紧密合作

C.珠海横琴新区具有科技优势 D.珠海横琴新区土地资源丰富

24. 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日渐紧张 ②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5. 为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

二、综合题(共3道题,共4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

【材料二】珠江流域不同河段地理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地理条件 红水河河段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水量丰富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灾害:滑坡、泥石流 灾害:洪涝 交通:航道淤塞 灾害:洪涝、台风 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 地形:盆地、丘陵 :降水多,强度大 西江河段 气候河流:河道曲折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降水多,强度大 珠江河段 河流:河网密布 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 【材料三】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

(1)珠江流域从上游向下分别由 、 、 等三段构成,红水河段的气候特点 是 ,相应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后具备了 、 、 、 等功能。 (3)读材料一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能源开发角度来看,红水河流域开发水电具备了 、 优势条件,实施了水电的 ;与之相比,山西具备的能源优势是 ,适宜发展的能源形式是 ;需要特别关注环境治理的是能源基地是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西北荒漠化示意图 呼伦贝尔草原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g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