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24 11: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1 学习中的苦与乐

主题分析

1、训练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苦乐观;积极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当自己存在痛苦体验时能积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劳逸结合。 2、训练目标:

A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作为一种脑力劳动总会是苦乐相伴。 B说出学习中令自己无比快乐的事,说当时的体验、感受。 C说出因学习使自己苦恼甚至痛苦难受的事。 D学会享受学习的乐趣,学会合理地调节心态。

3、重难点:体验为学求知的快乐,通过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调节自己的心态。 板块剖析 1、判断鉴别

A导入: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B实话实说:

——小组讨论。每组都有重点发言人,记录员要记录每个同学的意见和理由。汇报“本小组共( )人,有( )人认为学习是快乐的,理由是……;有( )人认为学习很苦,原因是……”

——辩论。正反两方代表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自由辩论,老师随机调控。 C测一测:

对8道题目作一选择。对学生的评价遵循保护性原则,选择“痛苦”较多的在课后进行个别咨询指导。 2、策略训练

A过渡:刚才,有同学赞成学习不完全是快乐的事,也不完全是痛苦的。当我们陷入困境,感到痛苦时,有没有好的解脱办法呢?

B自由发言,回忆、归纳出曾经使用过的变苦为乐的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大家举手投票,排出这些方法的优劣程度。讲故事《少年周恩来》。 C“快乐火车”游戏: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中的快乐。 D注意劳逸结合,唱《童年》、《快乐老家》。 反思体验

1、师生对话: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在“想想说说”栏目中。附上自己比较赞同的同学的观点。

2、静思:本节课获得了哪些认识,然后和同桌交流。 3、歌曲结束:《苦乐年华》。

2 门门功课我喜欢 主题分析

1、训练意图:帮助学生树立以感兴趣的态度来对待每门功课。既要努力把自己喜欢的课程学得更好,也要凭意志和努力把自己不太喜欢或不太擅长的课程学好,逐渐产生兴趣。当自己出现偏科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 2、训练目标:

A认识到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基于个人的态度形成的。

B回顾自己以前对各门功课的态度,体验以感兴趣的态度来学习的愉悦。

C反思自己偏爱或厌恶某一门(些)课程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D掌握增强学习兴趣的途径、方法和技巧。

3、重难点:形成关于学习兴趣的个人认识;体验有浓厚兴趣时的愉悦和缺乏学习兴趣时的苦闷、困惑等心情,掌握防止偏科与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 板块剖析 1、判断鉴别

A兴趣对话:你最喜欢哪一门课程,为什么? B调查员进行统计:

姓名 最喜欢的课程及理由 最不喜欢的课程及理由

C查一查:

对9道题目作自查。遵循两个原则:一,安慰原则。二,保密原则。 D告诉你:把一些与学习兴趣有关的名言警句送给学生。 2、策略训练 A过渡:你是怎么喜欢上这门功课的?当你发现自己对这门课兴趣下降或开始讨厌该怎么办?

B情景表演:近期要开设一门新课程(游泳),甲认为对身体有好处,准备努力学;、乙认为自己瘦小,肯定很难学,没信心。两位同学对这门课存在不同的心理准备状态,设计台词,准备表演。搞咨询活动,使其放弃消极心理,树立积极的心态。

C小品表演:咨询:我是如何培养对学科的兴趣的? D注意劳逸结合,唱《童年》、《快乐老家》。 反思体验

1、书面表达:短文《纠正对某课程的厌学/偏科的倾向》。 2、静思:自己对哪些学科不感兴趣,应采取什么措施。

3、口头报告:向同学介绍最能反映自己带有浓厚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事件。 4、讨论:对“帮一帮”、“议一议”中问题展开讨论。

3 学习遇难我不怕一、教学目的 1、明确勇气和信心在战胜学习困难过程中的作用。

2、回顾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各种困难时,有正视困难的勇气,感受和体验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和克服困难之后的不同心情。

3、学会对学习困难进行合理的归因,克服自己意志品质中的弱点和缺点,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和体验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的心情;总结自己战胜学习困难的方法。

2、 难点: 对学习遇到困难的归因,克服意志品质中的弱点和缺点。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灯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一个小的故事,不过,老师讲的时候,请大家专心地听,去感受,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 完成鉴别判断部分

1、教师讲书上的小故事,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教师出示的两个问题。 2、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全班交流。

4、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写下来。 5、给5分钟让学生完成鉴别判断。

6、评一评。教师不必对具体和个别学生进行评价,只是针对现象进行估计,适度表扬他们,并给他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完成策略训练

1、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想一些方法来进行改进。 2、教师出示改进的几种方法和措施。 “知道自己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 “找出生病的原因” “每天进步一点点”

3、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这些好方法的好处,最好能说出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完成反思体验

1、过去曾经遇到哪些学习困难,当时有哪些情绪反映? 2、你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困难? 3、战胜学习困难后心情如何?

4、本课学会了哪些克服困难的策略? 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

4 养成学习好习惯

一、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学习习惯与学习质量之间的关系,体会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对学习的促进与阻碍作用。

2、全面检查并评估自己反映在各个学习环节中的学习习惯的优劣状况,形成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强烈愿望。

3、 掌握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与技巧。

4、 感受因不良学习习惯阻碍学习进步而产生的捆饶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检查并评估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会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难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灯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可以是本班的优秀事迹)。

(二)教学内容

完成鉴别判断部分

1、学生自由评判自己的学习习惯怎样。 2、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全班交流,谈谈自己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评一评。教师不必对具体和个别学生进行评价,只是针对现象进行估计,适度表扬他们,并给他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完成策略训练

1、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个能反映自己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事迹。 2、教师出示改进的几种方法和措施。 “读一读”

“制定训练计划” “学学别人”

3、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这些好方法的好处,最好能说出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完成反思体验

1、自己以前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2、本课学到了哪些矫正不良习惯的方法。

3、准备打算用哪些方法,采取什么措施来该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4、有哪些值得保留的好习惯。 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

5 完成作业应规范 主题分析

1、训练意图: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作业态度。全面反思自己的作业态度与习惯,努力克服敷衍塞责、字迹潦草、作业质量差等不良倾向。掌握使自己作业更加美观、整洁、完善的方法与技巧。 2、训练目标:

A反思自己以前对作业的种种错误观点,态度和习惯,形成对作业的正确认识。 B感受因作业认真,字迹工整,正确率高而受到老师、同学赞扬的愉快心情,体验因作业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而受到老师批评以及因此而自责的心情。 C掌握正确的作业步骤和使作业更美观、整洁的方法与技巧。

3、重难点: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和意义,反思自己在作业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学习规范作业的方法和技巧。坚持在长期的作业实践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 板块剖析 1、判断鉴别

A讨论:什么样的作业本看起来让人感到舒服? B“照镜子”

对照规范作业的标准,找出自己作业毛病。找出自己最明显的毛病。 思考:导致这些毛病的原因是什么? 2、策略训练

A过渡:谈谈你对作业的看法。

B讨论:“小组内成员发言——小组观点——组间交流”畅所欲言,不拘泥于课本

上的观点,形成认识“不认真作业就是不认真学习”。 C经验交流:

介绍自己完成得好的作业程序,归纳出完成作业的4步骤。 D作业展评:

选出代表自己最佳水平的作业——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给展评作业打分——汇总,评出优秀作业——交流窍门。 反思体验

1、书面表达:填写“给自己看病”栏目。 2、讨论:就“给自己看病”开展讨论。 3、填写“作业自我监督卡”。

6、书山有路勤为径

教学目标:

1、 结合自己的生活或学习经历,认识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2、 愿意做一个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学生,并乐意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恒心。 3、 体验因苦苦追求的学习目标终于实现而带给自己的莫大喜悦,感受在学习目标实现前处于艰难的付出和努力过程中的苦闷心情。

4、 学会使自己更加坚定的追求学习目标,中途不间断不放弃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愿意做一个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学生,并乐意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恒心;学会持之以恒的方法。 教学难点:

形成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教师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恒心与勤奋”方面的名言警句;上课时,教师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由学生选读自己收集到的名言警句并表明自己最欣赏的有哪些?

过渡:你有恒心、有毅力吗?请完成以下测试。

组织学生讨论:“七嘴八舌话勤奋”,当学生对“勤奋”的理解发生分歧甚至因此而引发激烈的争论时,教师可引入几个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的看法。 小结:用“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进行小结。

二、 扪心自问:我是一个有恒心的人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没有恒心的表现,再分析、归纳自己缺乏信心的原因。

三、 “不允许有一次例外”策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怎样才能坚持执行计划”,再通过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提炼出“不允许例外策略的操作技巧。

四、 排练童话剧:“斗小偷”,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抓住今天,抓住现在”这一策略,从而明白抓紧每一天,制定学习计划,保证时间的顺利执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t3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