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考试题A卷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6 05: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境科学导论考试 一、填空(10分)

1.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征,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捕食食物链,以死生物或腐屑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碎屑食物链。

3.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4.清洁水体中BOD5应低于3mg/L,超过10mg/L则表明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5.1953年~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1953年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癫痫状态,甚至死亡的病人。

6.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炼锌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中毒者患病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全身疼痛难忍,骨头变酥,极易折断。1963年至1979年3 月共有患者共有130人,其中死亡81人。

7.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有机硫、元素硫、硫酸盐硫。 二、名词解释(20):

1.环境: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2.辐射强迫:由于大气中某种因素的改变引起的对流层向下的净辐射通量的变化(单位:W/m2)

3.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4.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表现为生物种类、数量、比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的相对稳定。

5.反馈:在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

6.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7.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8.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的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9.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10ODP:某种物质的大气寿命期间内,所造成的全球臭氧损失相对于相同质量的CFC-11排放所造成的臭氧损失的比值。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20)

1.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3)。

答: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加快;人口趋于老龄化;男女性别比偏高;分布不均匀;素质亟待提高。 2.写出十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4)。

答: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性营养物;重金属;酸碱污染;石油类;难降解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病原体

3.简述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4)。

答:①建筑物和铺砌水泥地面道路:多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②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

大量人为热量释放。③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④废气排人大气,改变上空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力增强。 4.简述固体废物的特点(3)。

答: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危害的长期性、潜在性和灾难性

5.一块地一年的作物产量可供M个农民食用;如果将作物的1/3饲养牲畜后再一并供农民食用,问此时养活的人口数是第一种情况下养活人口数的多少倍(2分)? 答:(2/3)·M+(1/3)·M·10%=(21/30)·M 6.世界人口1995年为56.8亿,2000年为61.2亿,问这段时间内的年增长率和倍增期(要求:列示详细计算过程,计算过程中保留4位小数,结果中保留2位小数。4分)? 答:r=(ln61.2-ln56.8)/(2000-1995)=1.49%,T=0.7/r=0.7/1.49%=46.97或 T=0.6391/r=0.6391/1.49%=46.5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3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