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更新时间:2024-03-17 23: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水里的鱼

作者:杨远萍 陈朴 来源:《早期教育》2005年12期 上传时间:2005-12-20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水里的鱼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

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大班美术活动《向日葵的遐想》

?

来源:玺蒙 2012-05-17 10:05:21 人气数:0

编导语: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大班美术活动《向日葵的遐想》

一、课题:大班美术活动《向日葵的遐想》

二、教材简解:

《纲要》中指出: 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大班上学期幼儿园综合丛书里主题《丰收的秋天》有一个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里面介绍的绘画作品《向日葵》是法国伟大的画家凡高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画面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地特色,重新设计了这次活动,将欣赏活动改为美术活动并将侧重点定为了自我创造上,激发幼儿创造美的热情。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欣赏《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从最突出色彩入手,欣赏感受色彩的亮丽、同色系的组合及对比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并进行大胆遐想,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颜色,创造出自己心中的与众不同《向日葵》。

三、目标预设:

作为一次美术活动,我想教师应该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在认知目标上:1、通过欣赏艺术中和生活中的向日葵的美丽蓬勃,激发创作的兴趣。技能目标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能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来表现向日葵的基本特征。在情感目标上,我想让孩子在制作向日葵的过程中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活动重点、难点:

因为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所以我把重点定为:在欣赏和感受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的基础上大胆创作《向日葵》;难点定为:能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颜色,表现向日葵的基本特征。

五、设计理念:

1、《纲要》中指出,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多数于自发而缺乏自觉性,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学习自觉地去发现捕捉美。因此教师非常重视活动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有意性。

2、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应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向日葵》是贴近幼儿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生活泼的艺术品。在活动中,教师持一种宽容性的态度,允许幼儿发展自己不同的意见,使幼儿的思想通过表述外露出来。并进行大胆创造。

3感官参与: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看、说、

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习,看主要是欣赏,想是想想如何创作,说是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向日葵用自己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4、《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讨论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设计思路:

该美术活动开始以问题提示幼儿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和描述,为了让幼儿在欣赏中理解〈〈向日葵〉〉的形式美、内容美及其意义,教师有顺序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图中线条、形状、色彩、图画的背景等,让幼儿在细致观察过程中进行审美想像,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该作品是“暖色调”代表作,在色彩的运用上很有特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掌握作品特色。继而,在欣赏教师作品的基础,体验更多类似具有主色调的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活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幼能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来表现向日葵的基本特征,通过幼儿亲身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独特表现手法的感受。

七、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绘画组(勾线笔、纸、蜡笔------)2、泥工组(橡皮泥、泥工板-----)3、纸工组(各种颜色的蜡光纸、胶水------)4、印章组(印章、颜料、盘子------)5、填色组(复印的纸、蜡笔------)

2、 教具:成熟的向日葵,名画《向日葵》

3、课前准备好幼儿坐的软垫。坐成“ ”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幼儿席地而坐)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向日葵,他是什么样的?(出示向日葵)

二、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1、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他也画了很多向日葵,我们一起看看吧!

2、你觉得这幅画画的怎么样?

3、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都用了哪些黄色?为什么用这么多深深浅浅的黄色?还有其它什么色彩?

4、每一朵向日葵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幅向日葵画颜色非常的鲜艳,有黄色、橘黄色、绿色;每一朵向日葵的造型都不一样,有的花盘朝上、有的花盘朝下、有的花开了很大,有的花还是开了一点点------大画家凡高用了明亮的黄色调,表现了向日葵的不同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充满热情。

四、讲解示范

1、刚才看了大师的画,老师心里很激动,我也做了几幅作品,看看老师用了什么材料,什么颜色?

2、看看老师的向日葵,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3、 你们也来做一幅向日葵,表达一下你们心中的想法好吗?

三、幼儿自选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活动。

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及幼儿的实际能力安排分组活动。幼儿活动时教师边指导。

四、幼儿各自创作心中的向日葵。

五、互动讲评

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请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边参观边讲评。谈谈自己的向日葵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大班绘画优质课教案:长颈鹿

2013年06月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绘画表现力。3、引导幼儿认识长颈鹿,观察其主要特征,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学画长颈鹿。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认识长颈鹿,观察其主要特征,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学画长颈鹿。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画纸、蜡笔。

2、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的图片。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

教师:你们知道森林中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对了,是长颈鹿)那你们知道长颈鹿长什么样子?请幼儿先说一说。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长颈鹿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它长什么样子?(教师出示长颈鹿范例)

3、教师小结:长颈鹿长了小小的、椭圆形的头,长长的脖子,椭圆形的身体,还有四只脚,身上还有许多的斑纹。

二、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画法。

1、教师:老师也画了一幅长颈鹿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漂亮吗?(漂亮)那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呢?

2、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画法。

教师:先画大大的椭圆形身体,小小的椭圆形头,再用两根线连住身体和头,便是长脖子。画抬头,把小椭圆形画在大椭圆形的上方;画低头,把小椭圆形画在大椭圆形的下方。再画上四条腿和尾巴,最后画长颈鹿身上的斑纹。

三、交代作业要求。

请小朋友也来画可爱的长颈鹿。

头和身体离得越远,脖子就越长,头的位置决定了长颈鹿的动作变化。请小朋友多画几只不同动作的长颈鹿,并给它们设计漂亮的斑纹。

四、引导幼儿添画。

教师:长颈鹿生活在哪里呢?(生活在草地和森林里)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把它画出来,好吗?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水里的鱼》

2013-04-03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 ■ ■ ■ ■ ■ ■】 【收藏此页】 【打印】 【投稿】 【关闭】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水里的鱼”》摘要: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相◇ 大班美术活动:会变的树 >>详细

关:

◇ 大班美术教案:手指印画 >>详细

◇ 《水里的鱼》活动反思 >>详细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诗歌教 >>详细

活动目标小精灵儿童网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

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喜

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小精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下雨天

高中政治推荐pdf学习资源免费下载作文大全

教学目的:

q23qazwsx 1、让幼儿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相结合,画出有趣的下雨

天。

发表于:2012-09-16 2. 在幼儿想象画出人物动态情景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玩色游戏,学

习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对比。

教学准备:

1.色彩大拼盘图一张,

2.幼儿用纸、笔、颜料、卡纸 、每人一份。各组棉签、棉线、擦布若干 。 教学过程:

一.认识色彩明度对比讨论。(出示色彩大拼盘) 1.你们看到了这色彩大拼盘有什么感觉?

2.上面有那些颜色?(有了这些颜色产生强力 对比)

3.那些颜色最亮?那些颜色最暗?那些颜色最深?那些颜色最浅?

4.怎样使颜色变浅呢?(一种原色加白) 二.讲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们来玩色彩冷暖对比,明度变化的游戏 。

1、色彩冷暖对比: 如画雨点,我们可用五彩缤纷的颜色来画。比如 色调画彩雨时

首先要考虑画纸底色的对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纸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蓝、

色、黑色)等。

(试一试:师生一起在自己的纸上用棉线蘸以暖色为主的颜料拖画雨点或用 签点画。)

2.色彩明度变化:如画水花,我们可用笔蘸普蓝或深蓝色加上白色再加点水的颜料画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请幼儿试画) 你们看这样玩色有趣吗?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操作、探索

1、我们在玩色前,先用蜡笔勾画下雨天发生的许多趣事的情景,然后用颜料在画面上用棉线拖、棉签点等方法进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去画,去感觉色彩的对比,画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赏、交流

1、让幼儿互相欣赏玩色中又发现了什么?

2、讲一讲,我画的雨天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那些”趣事“?

大班美术课教案《我们在春天里》

2011-02-27 17:42:25| 分类: 幼儿园美术教案|举报|字号 订阅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与评析,美术教案-感受春天理解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去畅想春天,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能通过自己的画笔绘画出美丽的春天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同时激发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美、绘画出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

幼儿通过画笔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丽的春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描与春天的图片资料、与春天相关的录音带。板书设计 纸条。

幼儿准备学具:油画棒、勾线笔、书。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设教学情境,导入 课题。

请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来聆听下面的声音。(播放有关于春天的信息声音及音乐的录音)然后提问:

(1)孩子们听到了哪些声音?

(2)判断这些声音应该是哪个季节的声音并说出理由。采取幼儿自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根据幼儿回答导入 课题。

(设计目的:用让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声音再分析回答问题的方式导入 课题,可以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 刚才我们聆听了春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走下座位,把目光投向窗外,亲眼去

看一看春天,观察哪些征候或现象传达了春的信息。(幼儿观察)

(设计目的:让幼儿走下座位观察,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美术-绘画春天

3、以组为单位派代表用语言去描绘一组内观察到的春天。用幼儿的掌声作标准评出优胜组。

(设计目的:通过竞争式的语言描绘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分组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竞争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发展阶段:

1、出示不同的春天的物品图片,如小鸟,柳树,桃花,太阳,风筝和放风筝的小朋友,公园的各种盛开的鲜花,绿绿的小草等一件件的实物单独出现,要求幼儿选择好几样放进自己的绘画作品春天中。(形式:就是通过油画棒把自己看中的事物画上去,同时提示幼儿可以绘画老师黑板上没有的但是能反映春天的人或物。)

(三)小节:

生命的春天。所不同的是:自然界的春天可以循环再来,而生命中的春天却只有一次。希望孩子们能象欣赏美好的春天一样珍视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不让她虚度。同时也能象爱惜自己的春天一样去爱惜大自然中的春天,爱惜春 天中的每一个

生命。 (四)课后拓展:

请幼儿去公园接近春天,去看看自己绘画作品中美丽的画和树木。画着风筝的小

朋友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同去放风筝,更好的接近春天。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漫画头像

上传者:chenhui8604 累计赚钱 33.886 元

我也要“分享赚钱”

2012/2/21

关注(3918)

评论(0)

声明:此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漫画头像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的特点。培养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根据自己脸部特征,用简单的线条画一张有趣的漫画头像,提高观察力,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小镜子、水彩笔、投影胶片、漫画头像若干,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1.欣赏漫画头像,引导观察,了解漫画特点 课件显示阿凡提。师:他是谁?长得怎样?眼睛像什么?

课件分别显示不同表情的三毛。师:他为什么叫三毛?哭的时候像什么?笑的时候像什么?你见过其他的漫画头像吗? 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

(阿凡提和三毛是幼儿所熟悉的有趣的漫画人物,在分析特征时幼儿更易得心应手,建立最初的漫画概念,为幼儿学习漫画打下了基础。) 2.为老师画漫画头像谁能说说老师的头及五官像什么?

(根据幼儿的比喻,老师自画橄榄头形、弯卷的头发等,让幼儿在感受夸张有趣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漫画的特点.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怎样画。) 3.激发创造欲望,学习画自己的头像

师:知道自己的头和五官长得什么样吗?幼儿对镜观察。 引导幼儿用比喻的方法说说同伴的形象,做做各种表情。 幼儿自由作画。 4.看漫画电影

把幼儿的作品一张接着一张,写上数字。做成电影胶片。 幼儿观看漫画电影。

5.游戏:好朋友的相片是哪张

边念儿歌边观看,当儿歌结束时,幼儿就根据老师指定的头像或数字,猜猜是谁。经作者证实后,游戏继续。

(用观看电影的方式猜测头像是谁,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使幼儿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并自然地评价作品。整个教学活动在处处体现幽默和快乐中愉悦了情感,达到了教学目的。) 延伸活动

想一想爸爸妈妈的头像是怎样的,我们休息后给他们也画一张漫画头像吧。

大班美术活动:漫画头像

[ 2012-12-23 22:18:00 | By: 颜小雨 ]

0

——研讨课

设计意图: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欣赏漫画人物,发现漫画所富有的夸张形象的特点,利用孩子自身的表演后,用画笔尝试来为同伴创作一幅漫画。再通过对脸部夸张特征的分解梳理。并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或同伴的头像特点,进行漫画二次创作,让孩子们步入漫画世界。

活动目标:

1.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人物头像变形、夸张的表现特点。 2.尝试大胆运用简单线条来表现人物头像,在创作中体验画漫画的乐趣。 重点: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人物头像表象的特点。 难点:尝试运用简化、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活同伴的头像。 活动准备:PPT,范画,作画工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漫画头像,了解漫画特点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明星

设计意图

照片, 你们认识他们吗? 在欣赏漫画头像的过 ——出示PPT欣赏人物:姚明、李咏、小沈阳的

程中引出今天的主题,照片。

师:今天颜老师把这些明星画得很有趣,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PPT姚明、李咏、小沈阳的漫画形象。 特点。 2.提问:看了这些画像你们都在笑,为什么?

他们跟我平常见到的人一样吗?(幼儿: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人物画像的夸张、变形,找出人物头像的不同) 他们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画画。把李咏叔叔的长长的脸,画得更长了,把姚明叔叔的脸画的弯曲了,觉得更有趣了。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漫画家夸张变形的画画本领。

二、利用孩子的表演,感受脸部变形的有趣 1.请几位小朋友上前做做有趣的脸部表情、动作,感受脸部变形后的有趣。

2.画一画,第一次尝试画出幼儿的有趣脸部表情。

选取作品进行讲评

三、了解变形,尝试创作有趣的脸

1.梳理变形夸张的脸。脸部变形后,画出的头像

形有趣的脸。

在第一次尝试用笔作亮点,给予鼓励,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利用幼儿当场表演感受漫画夸张、变形的

3.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漫画家的本领可真大,来引导幼儿“变脸”,

体验脸部变形的特点,初步尝试画画自己变

3.评一评,提炼幼儿的创作亮点(投影仪)。作画后,及时的发现创

会让我们觉得更加的有趣。

局部变形梳理:头型轮廓,眼睛,鼻子,牙齿的夸张,形象变化。

整体变形归纳:整体变形后脸部的范画。 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画一画自己或同伴有趣的脸,一起来办一个“漫画展”。幼儿第二次尝试创作

3.教师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夸张变形创作,以及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线条创作使脸部更加夸张。

四、作品呈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1.布置漫画展。

2.互动交流: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哪个部分变得最有趣、夸张,像什么了?太幽默了)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非常成功的学会了用变形、夸张的方法,画出了很多有趣的脸。等等我们再给这些漫画头像涂上好看的颜色,让它们变得更加的有趣。

教师逐一呈现范受有趣,给予幼儿进行二次创作的引导。

在自评与互评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2.幼儿尝试创作有趣的脸。我们再来试一试,画,从局部到整体,感

十二月,轮到我上美术研讨课。对于这节研讨课,我们大班教研组听了课后,一起进行了研究讨论,关于第二个环节:利用孩子的表演,感受脸部变形的有趣。老师们纷纷提出了意见。

我在课上的第二环节是这样的过程:我先让三个孩子上台来做有趣的表情,请下面的孩子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表情,为什么?然后请他们把最喜欢最有趣的表情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象更有趣的表情。 对于这一步,老师们提的意见是三个孩子在台上时间太短,下面画的孩子不能够清楚完整地记下脸部表情的特点,难以抓住有趣瞬间,这样对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所以提出改进的意见是:三个孩子在做有趣的表情时,拍照拍下三个孩子的表情,抓住表情有趣的瞬间,然后放投影仪上,这时候再让孩子们说你最喜欢谁的表情,为什么?然后请幼儿根据照片上人的脸型、五官、表情的特点画下来。然后再进行第三环节的深入。

还有我在上课时语言表达上还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课堂上,我在第二环节请孩子来做有趣的表情时,一直强调说做鬼脸,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还有,我认为我上课说的话过于啰嗦了。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话,一针见血地表达出来,让幼儿理解。

经过这次研讨,我明确认识到我的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并且知道了解决的办法。希望我下周执教研讨课时能够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9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