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处理温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敏化与晶间腐蚀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8-06 23: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固溶处理温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敏化与晶间腐蚀的影响张根元,吴晴飞

【摘要】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研究了经950℃和1050℃固溶处理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化度I r/I a、敏化时间t和敏化温度T之间关系,根据腐蚀速率R mpy与微观腐蚀形貌绘制了304不锈钢敏化的TTS曲线,探讨了固溶处理温度改变对TTS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固溶处理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优于950℃固溶处理试样。

【期刊名称】腐蚀与防护

【年(卷),期】2012(033)008

【总页数】4

【关键词】304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敏化处理;晶间腐蚀;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奥氏体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而获得广泛应用,但此类钢种易产生敏化现象。敏化是指该钢固溶处理后在450~850℃温度区间停留时,沿奥氏体晶界会析出以Cr23 C6为主的碳化物,造成晶界附近形成贫铬区。在特定的腐蚀环境中,敏化奥氏体不锈钢将沿着或紧挨着晶界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破坏,即晶间腐蚀。晶间腐蚀从金属表面沿晶界向内部发展,使晶粒间结合力丧失,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材料强度几乎完全消失[1]。晶间腐蚀的根本原因是晶界及其附近区域与晶粒内部存在电化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对晶间腐蚀研究已逾四十余载,无论从实验还是理论上都进行了大量研究[1-6],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希望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敏感性,以便于指导钢种开发、质量控制与合理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ic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