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更新时间:2023-04-24 20: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32 页

目录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2)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8)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3)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0)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27)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32 页 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8复试学员内部使用,终极模拟预测押题,实战检测复试复习效果。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 2.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3.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读者)、"voice-less"(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一less"“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4.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例如“有情况!”,“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5.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32 页 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6.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7.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二、简答题

8. 普通话有32个音素,在归纳音位时音素音位也是32个,是否可以说音素就是音位?《汉语拼音方案》实际使用的只有25个拉丁字母,它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普通话语音的音素的?

【答案】(1)音素与音位并不等同

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系统中的最小语音单位,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音位是由一群彼此差别不大没有区别词义作用的音素中概括出来的,一组音位变体中都是由个音素组成,只是选择了由代表性的音素作为着一组音素的代表。

(2)区别

①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质不同,音素也就不同,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而音位则是从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角度确立的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属性的辨义功能来划分的。这种确立只注意那些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②适用范围不同

音素是语音学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则是音系学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适用于各种语言,是对所有语言进行描述的单位,而音位则主要只用于一种具体的方言和语言中,是对一种语言进行描述的单位。

例如英语和汉语普通话都有辅音音素[p]和[p ‘],英语里[p]和[p ‘]的差别不能区别意义,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p/;汉语普通话里[p]和[p ‘]的差别能够区别意义,因而它们分属/p/和/p ‘/两个音位。

总之,音位和音素的关系则表现为,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而

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虽然,二者间是有联系的,但是区别显著,二者不能等同。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32 页 (2)《汉语拼音方案》描写普通话语音音素的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失各种记音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人民创制各种汉语记音与汉字注音法的经验总结。它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9. 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 灿烂 沙发 孑孓 恍惚 婆娑 铿锵

扑克 涤纶 秋千 踟蹰 拮据 婀娜 腼腆

【答案】(1)双声词:仓促 孑孓 恍惚 秋千 踟蹰 拮据

(2)叠韵词:灿烂 婆娑 婀娜 腼腆

(3)音译词:沙发 扑克 涤纶

10.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①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砒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原诗:他要和你算账,

不要你的银洋;

要交的朋友,

也不是朱桂棠。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

不是要你银洋,

他要交的朋友,

不是你这条狼。

(田间《赶车传》)

【答案】①原文中的“筛下时”,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节词,读时音节短促,语气急速,不很适应上下文的要求。改文为“筛子底下的时候”,是三个口语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称,自然顺口,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②这首诗改了几个地方,就音节而言,改诗比原诗整齐匀称,第三句增加了一个音节,使每句都是六个音节。

11.举例说明什么是语境。

【答案】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称为社会现实语境)。

(1)上下文语境

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32 页 语境。

“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例如“宏伟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宏伟”之后的“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都是“宏伟”的下文语境,“耸立”之前从“宏伟”到“高高”都是“耸立”的上文语境。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对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总是结合着情景语境选择词语、理解词语的。例如“这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这话的人年龄不大,便不会用“小伙子”这样的词语称呼年轻人,选用这样的词语还带有喜爱的色彩。而且,也只有依靠当时的情景语境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

12.举例说明普通话音位/a/的主要音位变体及其出现的条件。

【答案】/a/主要有四个音位变体:

(1)[a]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如爱和含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2)[A]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如音节他ta 中的a 就是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中,为音位变体[A]。

(3)[a]出现在韵尾[-u]或[-?]之前;音节唐tang 和套tao 中的a 就是这一音位变体[a]。

(4)出现在韵头[i-]或[-n]之间。如音节天tian 中的a 。

13.双宾语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式,请回答什么是双宾语句?并以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为例说明构成双宾语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双宾语句的含义

双宾语句又称双宾式、双宾句,是指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既涉及人又涉及物,因而带了两个宾语,而两个宾语间又没有结构关系的句子。例如“王老师教我们英语”、“他送你两本书”。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如上例中的“我们”、“你”;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称作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如上例中的“英语”、“两本书”。

(2)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

英语双宾语句中只有给予义,汉语的相应语句中有给予义和取得义。

汉语的双宾语句中除了存在给予义构式外,还存在取得义构式。此构式典型地指称如下这一事件: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是一种将受事传入的行为,涉事因此而受到损失。

英语的双宾语句表示一个构式,其构式义为“给予”,可以定义为: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是一种传出受事行为,涉事因此而获得利益。

因此,从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可知,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是其动词只限于“授与”义、“教示”义的几类动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中可作如此解释的动词,否则,不能带有双宾语。

三、论述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jo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