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2-02 16: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元综合测评(四) 第四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61612105】

A.闺门(ɡuī) .长嗟(juē) .B.离黍(shǔ) .搔首(sāo) .

C.喜(ténɡ) 殷勤(yīn) .D.舴艋(zé) . 击楫(jí) .

麾下(huī) .

藁街(ɡǎo) .浊醪(liáo) .砥柱(dǐ) .初暝(mínɡ) .玉簟(diàn) .寒蛩(qiónɡ) .穹庐(qiónɡ) .

D [长嗟(jiē),浊醪(láo ),喜(shènɡ) 。]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C.心在天山,身老仓州。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 [销—消,篷—蓬,仓州—沧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学诗谩有惊人句 ..B.红藕香残玉簟秋 .C.当年万里觅封侯 ...D.信着全无是处 ..

谩有:空有 秋:同“愁”,发愁 觅封侯:指寻求建功立业 信着:随便写

B [B项,秋:在秋天显出凉意。]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61612106】

A.《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苏轼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

弃疾,与自号“放翁”的陆游词风相近,都豪放雄浑。

B.青莲居士、少陵野老、东坡居士、板桥依次是李白、杜甫、苏轼、郑燮的别号。

C.“三苏”是指宋代的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他们三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

D.《扬州慢》里“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的“杜郎”,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

B [A项,苏、辛是豪放派,陆游不属于豪放派诗人;C项,唐宋八大家中没有范仲淹,而是曾巩;D项,杜郎是指杜牧。]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表达了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诉衷情》中再现了陆游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二、阅读鉴赏(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9分)

【导学号:6161210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

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

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

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B [B项,“神州”与“望中”意义相同,都指中原地区。] 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赏析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如“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和所处时代,便不难概括出答案。

【答案】 本词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9分)

蝶恋花·河中作

赵 鼎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尽日东风吹绿树”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点明了时令。

B.“向晚轻寒”一句,写傍晚时分,空气中伴着轻微的寒意,点明了具体的时间。

C.“年少”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D.结尾句写在高楼上凭栏远望,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最后一句以景

结情,有着悠悠不尽的余味。

C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作者将“年少”与“凄凉”“天付与”连在一起,表达的是自己的离愁别恨是不可解脱的,强调离愁之深,并不是一种“宿命思想”。]

9.后人评价赵鼎这首早年词“情致缠绵”,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缠绵的情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干考查词人“哪些缠绵的情致”,在答题时,应结合全词分析。由词的上片“催花雨”可以看出词人的伤春之情,以及友人离别后自己的孤独寂寞,“春思”“离绪”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下片中的“曾”字,可以看出曾经相伴喝酒听歌的场景,而如今人去楼空,不知离人在何处,只见满目苍烟,表达内心思人不见的无奈与悲痛。

【答案】 ①春尽花落时孤寂落寞的心情。东风吹拂,虽然树已绿,但傍晚还有些轻寒,微雨摧落枝头残花,诗人独自一人,心中不免发出无限的孤寂落寞之情。②无尽的思远怀人之情。青春年少本是欢乐时节,但却为“春思”和“离绪”所困,心中充满着难以忍受的思念与离愁别绪。③人去楼空的凄凉伤感之情。曾经相伴喝酒、倚弦听歌的高楼,如今携酒再来却是孤独只身,相伴之处却也是离别之所。④思人不见的无奈与悲痛之情。望着楼下不知流向何处的流水,诗人凭栏远眺,望尽天涯,却不见思念之人,有的只是眼前的日暮苍烟。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9分)

【导学号:61612108】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飘流瀚海③,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 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于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归去,故称。③翰海: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阕一、二句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受到雨水滋润,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上阕“人静”句以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所事事、自得其乐,反衬公务之劳顿,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流水声的悦耳潺潺。

D.上阕“凭阑久”句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似。

B [B项,“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理解错误,由注释“作者贬任溧水县令”分析,“人静”句以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所事事,反衬作者“心情苦闷”。]

11.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据注释,词人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失落之情在所难免,于是,词人以“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归去的社燕”自比,表达漂泊之苦;“长近尊前”是借酒浇愁;“急管繁弦,歌筵畔”传达出听闻管弦丝竹引起的伤感;“容我醉时眠”是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考生围绕这些要点答题即可。

【答案】 下阕情感曲折多变,作者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泊、无处寄身的愁苦;“且”字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不堪听”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闻管弦丝竹引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ot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