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索

更新时间:2023-12-16 0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索

作者:贾红文 王婧 赵晶晶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以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办学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和校企资源共享最大化的目标,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校企合作;酒店管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各高职院校都在尝试以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走校企一体化相结合的道路。然而现在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因为缺乏充足的实训设备,缺乏与企业的及时有效沟通等,导致很多毕业生因为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入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进行紧密联系,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类型

校企合作的分类有很多,一般来讲,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对校企合作模式做出分类,即合作主体的角度和合作程度的角度。 (一)从合作主体角度出发

从合作主体的角度看,校企合作通常有三种典型模式,即学校主体模式、企业主体模式和“教学企业实施”模式。

学校主体模式即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承担主要角色。其实现方式是职业院校积极努力地寻找合作企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形式。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承担了主体部分。在教育体系中相对来说,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程度及热情距理想要求仍然较远。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不得不承担主要角色。通过高职院校积极努力地寻求合作企业,来实现校企合作,这是校企合作的初级模式。

企业主体模式即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承担主要角色。其实现方式是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努力地寻找合作院校来实现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主动可以打破以往企业处于被动状态,单纯考虑自身利益的局面,使得校企融合得更加密切。新加坡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发展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其经验告诉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教学企业”培训,这是应积极推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中级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i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