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英语(二)串讲笔记

更新时间:2023-12-07 00: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自考英语(二)复习四题型解析之选择题

这部分题每句有一个空格,下面有四个选择项,要求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目的是检查考生运用英语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能力。《大纲》对哪些是词汇题,哪些是语法结构题没有严格界定,但这不妨碍做题。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分别讨论。对于实义词(这可从四个选择项中看出来),我们有时要从整句话的意思来选择答案,看它在逻辑上是不是说得通;有些是近义词,看似差不多,实际上在不同的语境,要求用不同的词;还有一些词要求不同的介词或副词与它搭配。这些因素都能给我们提供解题的线索。还是看《样题》(一)中的相应部分,它的第4题是:

In no way can cheating on exams be ______ in school. A. elevated B. navigated C. exaggerated D. tolerated

我们选D为答案,因为tolerate是“允许,容忍”的意思。学校不能姑息考试作弊行为,这在道理上是合情合理的。要是把其余三个词的任何一个放在里面,在意思上就说不通了。做这种题,有时不巧会遇到一些生词,我们可先从认得的词入手,把说不通的否定掉,这样可缩小选择的范围,以后即使只能*臆测选定答案,选中的概率也就大了。如果已找到了一个符合上下文意思的答案,就可以不用再往下看。再看《英语(二)自学考试样题》(以下简称《样题》(二))相应部分的第9题:

Most violence-related toys jeopardize the role of play in helping children make better _________ of their own feelings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A. knowledge B. realization C. emotion D. sense

我们选D为答案。为什么呢?这里涉及搭配问题。make sense of是个固定词组,意思“理解,弄明白”,这类词组是不能变通的,换了别的词就不通。

有的题要我们选择介词、关联词或起搭配作用的副词等。关于介词,有些是有明白的意思的,但多数试题中,它没有独立的意思,只是别的词要求和它搭配使用。如《样题》(一)这部分的第1题:

They are still not fully able to distinguish right __________ wrong. A. between B. from C. for D. against

我们选B,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distinguish这个词,这个词作及物动词用时必须和介词from一起使用方可表示“把??和??区分开来”的意思,用别的介词就不对了。做这样的题我们往往可以不看整个句子,只要注意到作为线索的那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关联词(有时也叫结构词)是把从句和从句、分句和分句等连接起来的那些词。英语的复合句是不能把几个简单句随意地堆砌在一起就成的,要有一些特殊的词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分清它们是名词从句、定语从句还是状语从句等等。这也要综合全句的结构来看。如《样题》(一)这部分的第2题:

________ you are conscious of it or not,you are using his influence in your own favour.

A. Whether B. If C. No matter D. Though

我们选A为答案,它引出的是一个让步状语从句。那么C和D也可引出一个让步状语从句,为什么不选呢?不说别的一些原因,只说我们看到句子中还有or not这两个词,我们知道whether?or not是常在一起用的,有“无论??是否”的意思,no matter和though是没有这样用法的。那么,选B可不可以呢?有时,if是可以取代Whether的,但在这里不行。whether(作“是否”解)从句只有放在及物动词后作宾语时(也就是说作为间接引语时),才可用if取代whether。在其他情况下都只能用whether.再看《样题》(二)相应部分的第5题:

We heard the news _________ some American businessmen will visit our firm.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en

我们选B。这看上去很像一个定语从句,选C似乎也可以。事实上它是一个名词从句,作the news的同位语,所以只能用that来连接。

这类题中,还有一些涉及句子结构,如句型、词序、某些惯用法等。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留意,能够正确识别。可看看《样题》(一)的这部分第10题: _________ asleep when a terrible noise awakened me. A. Scarcely had I fallen B. Scarcely I had fallen C. I had fallen scarcely D. I scarcely had fallen

这是一个有关词序的题。这种句型有两种可能的词序,一是scarcely had I fallen?,另一是 I had scarcely fallen?,我们看看四个选择项,只有A符合要求。再看《样题》(二)这一部分的第3题:

__________ ,the basketball match will be resumed on Thursday. A. Weather permits B. Weather permitting C. weather is permitting D. Weather permitted

我们选B,只因为weather permitting是一个惯用结构,别的几种形式都不符合要求。

2013年自考英语(二)复习四题型解析之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在整个考题中篇幅是最大的,因此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还要求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既然它的目的是检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就只要求采取浏览的方式把握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不能像精度课一样逐字逐句地分析钻研,以免耗费过多的时间。 根据英语叙事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一篇材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尤其是它开头的一、两句话。因为这些话往往交待了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它的主题也就清楚了。以后的文字只不过是针对主题进行铺叙或举证说明。如《样题》(一)相应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它的第一句话 Whenever art has function,the function influences and often determines the form。就提出了“功能决定形式”这个思想,下面的所有文字都是围绕这个思想展开的。它的第一题也是以这句话为基础设计的。

就以后的每一段文字来说,最要注意的也是它的前一、两句话。还以这篇文字为例,它的第二段第一句说 Door keys offer another interesting example. 我们说它是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它告诉我们下面要说的都是关于“钥匙”的事。而提起钥匙,也是为了要证明“功能决定形式”这一大的主题的。

有的文章摘引得比较完全,这时我们还要注意它最后的几句话。它们可能是作者所下的结论,这也往往成为命题的目标。

至此,我们可以说已了解了这篇材料的大意,可以准备答题了。答题时,我们可能从题目本身或所提供的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得到一些启示,帮助我们回头从文章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句子,仔细看一看,总结出正确的答案。由于问题有限,与问题有关的重要句子也是有限的。对那些与问题无关的句子,我们常常可以把它们忽略,不必细究。

在阅读中遇到了我们不熟悉的生词怎么办?要是这个生词不在答题需要的句子中,完全可以忽略不顾。如果是在那些关键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得意思猜一猜,常常可以收到效果。事实上,只要对句子的大意有了眉目,即使对其中某个生词的理解不很有把握,也不一定有很大影响。

最后,要是遇到某个题实在做不出来,不要停留在那儿不动。要果断地跳过那道题,等到把会做的题做完了,这时你对整篇文章的意思可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再回过头来试试这道题,也许就可猜中它的答案了。

2013年自考英语(二)复习四题型解析之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是一篇短文,中间留有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这部分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语法结构,也有一些常用词和惯用语的用法。这些问题都在前面几章讨论过了,不同的是前面那些部分都是单句,我们只要对一个句子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解题的线索;这里是短文,解题时不能孤立地看一个句子,还要顾及上下文地关系,有些解题的线索可能要从与之相关的别的句子里去找。可以说它不仅像语法或词汇题,还和阅读理解题有相通的一面。

做完形填空题,最好是跳开空格,先将短文快速通读一遍,对短文要说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照解语法或词汇题的方法,参照上下文选择答案。

如《样题》地完形填空部分,我们粗粗看了一遍后知道它说的是英语句子的含义和语境的关系。有些题的解法和前三章所说的思路一样,不再。我们看看不大一样的例子。如第4题的四个选择项是: A. moreover B. And C. Hence D. Consequently

这四个词都可以来承接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我们看它的前一句说:“它的后面有个问号。”接下来说:“有时‘How are you?’是一个问句。”这两个句子如果孤立地看没有联系,不成文章。要是我们在后一句前加了Hence(因此),那就表示出因果关系,上下文在逻辑上语气就连贯了。事实上C就是最佳答案。 再如第9题的四个选择项是: A. so B. such C. this D. thus

选什么为答案同样要看前一句话:“但是多数时候我们说这些话时,不要求别人回答。”根据它,我们选A为答案。为什么呢?因为so这个词可以代替前文的词语或意思,具体到这一句,它实际代表了in such a way。其余三个词是起不了这个作用的。

阅读理解试题有三段文章构成,每段文章下有若干个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从题后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意思的答案。它的目的是检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地说,它的题目可能涉及的方面主要有:

一、词或短语的意思。要求确定对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关键事实和对细节有影响的词语的意思;

二、句和句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又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三、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大意。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或设想文章的标题; 四、句子和文章内在的涵义及推理。要求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j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