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和证伪实验(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1-29 20: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计实验和证伪实

1. 【海淀】38.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系好细线的均匀柱状实心铝棒(高度约为6cm)

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小明学习了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如图25甲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

②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部分浸在水中,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为2cm,如图25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为4cm,如图25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小明发现F1大于F2,通过学到的知识,他判断出两次实验中铝棒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等,于是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有关”。请你只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甲 乙 丙

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答案】实验步骤:

①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铝棒,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

图25

②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浸没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1,将h1和F1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的铝棒下移,使铝棒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增加,用刻度尺测出铝棒下表面所

处的深度h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将h2和F2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现象:

利用F浮1=F0-F1和F浮2=F0-F2分别计算出两次实验中铝棒所受浮力大小F浮1和F浮2,两次实验中h1

但F浮1=F浮2,所以小明“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4分)

2. 【海淀】39.小帆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后,知道可以靠改变物距来改变物体通过某一个凸透镜所

成的实像的大小,可是他看见爸爸用相机拍照时,却能够通过“变焦镜头”使景物的像变大或变小。于是他做出猜想:“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中,物距一定时,同一物体通过焦距越大的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越大”。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到实验室借到了光具座(轨道上有刻度尺和固定光具的金属滑块)、焦距分别为5cm、10cm和15cm的甲、乙、丙三个凸透镜、F形LED灯(作为物体)、光屏、刻度尺等,如图26所示。请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如果实验中装有凸透镜的滑块一直固定在50cm刻线处不变,实验中应将装有“F”形LED灯的金

属滑块放置在_______处;(选填“A”或“B”)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1)A (2)实验步骤:

①将F形LED灯、凸透镜甲和光屏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的滑块上,将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②将F形LED灯移至20cm刻线处,打开LED灯,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

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将f与h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透镜分别换成乙和丙,仿照步骤②再做两次实验,每次实验中先将F形LED灯、凸透镜和光屏的

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不改变透镜和F形LED灯的位置,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将f与h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f/cm h/cm (1分)

3. 【西城】40.小刚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弹簧

测力计、长方体金属块(如图28所示,其横向和纵向各有一条中位线)、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小刚得出实验结论:未全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体的深度有关。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求: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

图28

A 0 cm 10 20 30 B 40 50 甲 乙 丙 60 70 80 90 100 (1分)

图26

(3分)

液写

【答案】(1)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将金属块纵向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将它一半浸入

水中(液面到纵向中位线处),浸入深度为h1,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记录G、h1、F1。 ②用细线将金属块横向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一半浸入水中(液面到横向中位线处),浸入深度为h2,

金属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记录h2、F2。 (2)实验现象:

金属块两次浸入水中深度不同h1≠h2,但F1=F2 ; (3)简要说明:

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1=G-F1,F浮2=G-F2,因此,F浮1= F浮2。

金属块两次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但所受浮力相等。由此证明:未全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其所受浮

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所以小刚的观点是错误的。

4. 【东城】39.国同学清明随父母去陵园祭扫,为在陵园中长眠的先烈们献上鲜花。他凝望着烈士纪念

碑追思良久,“那么多先烈坚守着让每一位受压迫的中国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强烈信念,出生入死、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真是令人敬佩!”此情此景,他不禁热泪盈眶,将手按在胸前下定决心,“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要倍加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发奋学习,为祖国更加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此时,他的这颗小小少年心装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请你利用自来水、电子台秤、一个底面直径和高均约为20cm的塑料盆、毛巾,结合自己学过的相关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粗略测量自己心脏的体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利用人的心脏与自己的拳头大小相当来进行粗略测量. (1)实验步骤:

①用盆取适量的水(水量应保证拳头浸没后无水从盆中溢出),用调好的电子秤测出盆和水的总质量为

m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拳头竖直向下缓慢地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到盆底和侧壁,适当微调拳头的位置使掌跟横纹与水

面重合,待水面平静后,记录电子秤示数m2,; ③利用公式(m2?m1)g=ρ水gV ,求出拳头(心脏)的体积. (2)实验数据记录表:

m1/g

5. 【东城】40.小霖在放学后阅读了一个关于升降电梯运动的资料,资料中提到电梯在上升时分为加速、

匀速和减速3个过程。于是,他就决定到电梯中实际测量一下每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他利用手机中的秒表功能进行测量,但经过几次测量后发现:仅凭感觉来判断电梯的运动情况误差较大。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电梯匀速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要求:?写出实验所用器材?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1)实验器材:智能手机,电子秤,一本《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 (2)实验步骤:

①两位同学一起进入电梯,调节好电子秤,将《考试说明》置于台秤上;

m2/g (m2?m1)/g V/cm3 ②一位同学打开手机对准台秤的电子显示屏开始摄像后,另一位同学启动上行电梯,待电梯停止后结

束摄像;

③仿照步骤②,再录制几组上行距离相同的视频;

④用视频播放软件播放视频,观察并记录电梯运动后的台秤示数与电梯静止时的示数几乎相等的时间.

6. 【朝阳】35.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阳在一次实验中把一个铁块A用细线系挂在已调

好的弹簧测力计下,将铁块A缓慢放入空烧杯中,如图27甲所示。然后将图27乙烧杯中的水缓慢倒入甲烧杯中,发现当水位到达铁块A的下表面时随着水量的增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于是小阳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有关”。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答案】实验步骤:

(1)将乙烧杯中的水倒入甲烧杯中一部分;用调好的测力计测出铁块A的重力G; (2)将测力计下的铁块A浸没在甲烧杯的水中(不接触容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3)将乙烧杯中水再倒入甲烧杯中一部分,将铁块A仍浸没在甲烧杯的水中(不接触容器),读出测

力计的示数为F2; 实验现象:

通过数据可发现:F1=F2,根据F浮1=G?F1、F浮2=G?F2计算出浮力大小,可得

F浮1=F浮2;由此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无关,所以小阳的观点是错

误的.(其它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7. 【朝阳】38.在串联电路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用U1表示,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用U2表示,电阻R3两端

的电压用U3表示,R1和R2两端的电压用U表示。请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在串联电路中,U=U1+ U2 (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电路图:

图 27

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题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S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端;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分别用U1、U2

和U表示,并将U1、U2和U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U1、 U2和U,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仿照步骤③再做四次实验; ⑤计算六次实验的U1+U2和并记录在表格中.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U1/V U2/V (U1+U2)/V U/V 8. 【顺义】37.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

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装满干沙子,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子外壁出现小

水珠,用毛巾擦干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证明水珠不是由瓶子中的水渗透而来,而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因此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9. 【顺义】3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6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两端有挂钩)、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

测力计、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请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1)本次实验的因变量是;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①弹簧测力计指针调“0”,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6个长方体木块的重力G1~G6.长木板放在水平桌

面上,把一长方体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细线的一端连接在木块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接,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②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拉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该木块上依次叠放1~5块长方体木块,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拉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

力计示数F2~F6,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接触面的压力N1=G1、N1=G1+G2、…计算出压力,根据滑动摩擦力f=F,计算出滑动摩擦力f1~

f6,并记录到表格中.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N/N F/N f/N

10. 【通州】39.小明看到巨大的木头会漂浮在水面上,而细小的铁钉会沉入水底,据此认为“在同种液

体中,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物体体积越大受浮力大。”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答案】取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个.

将木块、泡沫塑料块放入水中,两物块静止后均漂浮.两物体漂浮,所受浮力相等,说明物体所受浮

力与物体体积大小无关,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11. 【通州】40.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知阻值的电阻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滑动变

阻器一个,符合要求的电源一个,导线若干(带有导线夹),开关一个,刻度尺一把,6种不同材料、足够长的电阻线。请选择上述器材证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选取一根电阻线,电阻线的一端接A处,用B点接出的导线夹夹住电阻线上某

位置,用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L,将L值记入实验数据记录表. ②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记录U、I的值. ③断开开关,改变电阻线接入电路的长度,仿照步骤②再做五次实验. ④利用公式R=U/I计算电阻线每次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入实验数据记录表.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L/m U/V I/A R/Ω

12. 【密云】39.小林同学要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他实验步骤

如下:首先测出水蒸气的温度为100℃,测出烧杯中冷水的温度为t0;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水蒸气在试管中液化,热平衡后,测出试管中液化水的质量为m,并测得烧杯中冷水的温度升高到t1。由此,小林得出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的结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林的实验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小林的实验存在的问题,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

量。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9题图

【答案】(1)冷水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可以是由于温度高的水蒸气与温度低的冷水之间存在温度差,

因而产生热传递造成的。不能说明水蒸气液化一定要放出热量。(1分)

(2)增加一次实验,向与原来一样的冷水中通入质量为m,温度为100OC的热水,热平衡后,测出冷

水温度升高到t2,如果t2

13. 【密云】40.实验桌上已经有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已经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小林同学想要利用这些器材通过实验探究证明“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保持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的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在虚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数据表格。 (3)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1)

(2)表格 R/Ω U/ V 实验步骤:(2分)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2)调节电阻箱R到某一阻值,试触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读

出电压表的示数U,并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3)改变电阻箱R到另一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仍然为I,读出电压

表的示数U,并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4)仿照步骤(3)再做4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5)断开开关,拆卸电路,整理实验器材。

14. 【门头沟】36.在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的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如图23所示。小乐同学利用海绵,

长方形木块和一盒钩码进行实验。他把海绵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大小;然后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放在木块上,观察海绵形变的大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他得出“形变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的结论。请你自选器材证明小乐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1)取一块海绵放在水平面上,将木块放在海面上,观察海绵的形变;

(2)将步骤(1)中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桌面的形变由于同一物体对于受力面的压力、受力面积都相

图23

电路图 数据记录表

R AV P a R′ b

同,压强相同。海绵形变比较大因此小乐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15. 【门头沟】37.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各种

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导线若干。请你选择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与电阻阻值大小有关”。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电路图

SAVRP R①按图将已调解好的各电路元件连接电路,并记录电阻R1的阻值;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U,记录电流I; ③断开开关s,另取已知阻值的电阻R2,将电阻R2换接电阻R1,闭合开关s,调节滑 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U保持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并记录I和R2的 实验数据记录表

16. 【怀柔】39.已知普通纸的着火点是183 ℃,酒精灯燃烧时的火焰,大概是外焰400℃、中焰500℃、

内焰300℃。现有普通的、厚度适中的纸若干张,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个实验,能够做到用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点燃厚度适中的普通纸,其他材料可以自选和任选。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 【答案】

实验设计:选加器材:水,铁架子。将纸折成方盒状或纸杯状,倒入适量的水,放在铁架子上,用点

燃的酒精灯在纸杯子下加热。

设计原理:由于水的沸点是100 ℃,而且水在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183 ℃,可以

达到要求。

17. 【怀柔】4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辉认为“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粗糙

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一个大小适中的木块,以及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几张砂纸、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目数”代表着砂纸的粗糙程度,

电阻R/Ω 电流I/A “目数”越低砂纸越粗糙。现有图30所示的砂纸的规格是500目、1000目、2000目、3000目。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在图31的装置上设计实验证明此观点。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评价标准。

图30

图31

【答案】(1)实验步骤:

将不同目数的砂纸平铺在木板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记作F1、F2、F3,

记录在表格中;

比较不同目数砂纸上F拉力的大小。 表格设计

砂纸目数 粗糙程度 F拉 500 最粗糙 1000 粗糙 2000 较粗糙 (2)评价:目数越小拉力越大,说明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8. 【平谷】38.灯L1标有“6V 3W”的字样,灯L2标有“6V 1.5W”的字样,小华按如图25所示电路,

将灯L1、L2接入电路中,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因此小华认为:“小灯泡的亮度与其额定功率有关,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越大,灯越亮。”请你利用如图25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想法是错误的。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华的想法是错误的。 ..【答案】

L1 L2 S L1 L2 S 图25 如图组装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L2比L1亮,又因为灯L2额定功率比灯L1额定功率小;所以小华的

结论是错误的

19. 【平谷】39.实验桌上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一块带支架的薄透明平板玻璃、火柴、一张

坐标纸、笔。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跟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相等。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实验步骤:(3分)

(1)把带支架的薄透明平板玻璃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蜡烛用火柴点燃,作为物体S,竖直立在平板玻璃前面的某一位置上,用眼睛可观察到此蜡烛

在平板玻璃中所成的像S ′,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平板玻璃后面,在平板玻璃前从各个不同角度观察未点燃的蜡烛,直到未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S ′完全重合,用笔标记出点燃蜡烛S所在的位置A和像S ′的位置A′;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到平板玻璃的距离u和A′到平板玻璃的距离v,并将u和v记录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3)仿照步骤(2)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S,改变竖直立在平板玻璃前面的位置上,再做五次实验,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到平板玻璃的距离u和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v,并将u和v记录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分)

u/m v/m

20. 【丰台】37.物块从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滑下,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的距离不等,从斜面较高处滑下

时,速度大,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远,小明认为,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所以滑行的距离远。请你用实验证明“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按照图2所示的装置把相关器材组装好,在物块下铺好一张白纸,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拉出白

纸,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物块受到的拉力不变,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物块收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摩擦力的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在速度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说明摩擦力与物块的速度无关。

图2 21. 【丰台】3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

一个、开关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请你选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实验步骤:

①按图将已调好的各电路元件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

I,并记录U、I到实验数据表格;

A R V S P R2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I,并记录U、I到实验数据表格; ④仿照步骤③重复4次;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U/V I/A (选用其他仪器,方法正确即可给分)

22. 【房山】39.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及足量的水。小华学习了

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小烧杯中倒入100g的水,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容器底部,如图29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②小烧杯中再倒入200g的水,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容器底部,如图29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小华发现h1小于h2,于是小华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液体的质量有关”。请利用上述器材证明小华的结论是错误的。出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图29

与写

【答案】实验过程:

(1)将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m1,用刻度尺测量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容器底部,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2)将大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m2> m1,用刻度尺测量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仍为H,将微小压强计的探

头放入容器底部,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实验现象:

两次实验,两烧杯中水的质量m1 ≠ m2,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h2,由此证明“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所以小华的结论是错误的。

23. 【房山】40.实验桌上有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

请利用这些器材探究“串联电路中,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1分) (2)实验步骤:(2分)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R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I,用电压表测量电阻箱两端电压记为U1,将数据R1、U1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R2(R2〉R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用电压表测量电阻箱两端电压U2,将数据R2、U2记录在表格中。 ○4仿照步骤③再做一次实验,并将数据R3、U3记在表格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

R/Ω U/V (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24. 【石景山】37.学完额定功率后,小军认为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一定比额定功率小的亮。请利用标有“6V

2W”的灯泡L1和“6V 6W”的灯泡L2及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设计实验,证明小军的认识是错误的。要求: (1)简述实验步骤 (2)说明实验现象及结论。

【答案】(1)实验步骤: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两灯泡亮度. (2)现象及结论:此实验中观察到灯L1比灯L2亮,即额定功率小的灯泡比额

定功率大的灯泡亮.所以小刚的认识是错误的.

25. 【石景山】38.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如下器材:

量筒、细线、水、实心圆柱体和弹簧测力计,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要求: (1)简述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1)实验步骤: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量筒中液面所对示数V0.用细线将实心圆柱体挂在调好的弹簧测

力计的挂钩上,读出实心圆柱体的重力G,填入表格中.

②让实心圆柱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量筒的水中,不碰量筒的底和壁,读出此时量筒中液面所对示数V1,

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填入表格中.

③逐渐增加实心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 分别读出对应的示数V2?V6和F2?F6,填入表格中.

④根据V排=V?V0和F浮=G?F分别计算出实心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和实心圆柱体所受的浮力,填入

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V0/cm3 V/cm3 V排/cm3 G/N F/N F浮/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24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