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学习错误”,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3-11-24 19: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文发表于《新课程学习》(ISSN1674—697X;CN14—1353/O1)2014年第7期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有效利用“学习错误”,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蕉岒县华侨中学 张坤松(514100)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出了“学习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下面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有效利用“学习错误”,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错误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反思 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对学生“学习错误”的认识,理解“学习错误”的价值,利用“学习错误”的教学意义,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因“错误”变得更加精彩高效。

一、利用“学习错误”的教学意义 1、激活学习兴趣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作用的教学资源,因此而宝贵。如果充分合理地利用它,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变化和成长,还能体验到学习交流的乐趣,也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发现意识

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应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在探究中必然会出现大量错误,当发生错误时,引导学生细心分析出错原因,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升华知识内涵,在纠错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发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3、开发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针对错误引导合作讨论,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考的快乐。当错误得到解决时,会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呈现螺旋递升的状态,打破和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打破思维定势

学生出现错误是“自我否定”的过程,因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再思考,反思知识网络,反思思路,反思方法,反思结果。把固定的思维从新激活,形成发散型、放射状的思维状态,思想在交织碰撞,从而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

二、“学习错误”的主要表现 1、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错误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概念、定理理解不清,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对概念、定理理解不透彻,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如y2?x误认为y是x的函数就是对函数概念中“任何”“唯一”不能正确理解。将a?b?ab错误认为a?b?ab,是对向量数量积错误跟绝对值类比。

2、知识体系不完整造成的错误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结论本质”,还要求“体会概念、结论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知识体系不完整的学生掌握不了数学思想方法而造成大量的错误。如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出错的原因是不知道对4-3m进行分类讨论。

第1页

本文发表于《新课程学习》(ISSN1674—697X;CN14—1353/O1)2014年第7期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3、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审题,不注意书写格式,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顾此失彼等

y2?1求x2?y2的取值范围,学生发不良的学习习惯极容易出现错误。比如已知?x?2??42现不到隐含?3?x??1,?2?y?2条件而出错误。

4、定势思维造成的错误 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法,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从以往的解题经验出发,套用原有的思路,对自己的思维方法深信不疑,不能根据新的对象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阻碍了新的更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如计算sin(30°+45°),错解为原式=sin30°+sin45°受乘法分配率这一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而产生了错误公式。

5、逆向思维不足造成的错误

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运用数学公式时,经常要对公式进行变形或逆用来寻找解题思路。往往顺用公式容易,逆用、变形公式变得困难,易出错。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基本上要逆用变形再使用,如求证:tan80??tan20??3?3tan80??tan20?就是学生不会逆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

三、纠正“学习错误”的有效教学策略 1、赏识学生,让“错误”露出可贵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激励是学生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教师应该用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学习错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实暴露自己的错误。例如:求函

f(x)??3sxi?cn2ox22的s最大值

2?错误解答:因

33?13?f(x)??3sinx?cosx??sinx?3sinx?1???sinx???,当sinx??时,f(x)取得

22?4?13,思路、方法都正确。老师应肯定和欣赏的语气启发学生寻找错误的原因。 42、预设错误,让“错误”展示魅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开始于疑问或问题,开始于惊奇或疑惑。教师要巧于设疑,善于质疑,精心布置“陷阱”,引起质疑,激发探究欲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

最大值为

得更具诱惑力。如已知曲线y?x3?3x,求过点P(0,16)的切线方程。解:

?y??3x2?3,?k?y?x?0??3,所以切线方程3x+y-16=0。请判断正误?经过合作、讨论后学生回答解法错误。请问错在那里?再讨论后学生发现点P不在曲线上与导数的几何意义不吻合。

3、以错纠错,让能力得到提升

古人云: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以学生的真实错误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让他们明确错误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避免以后不再出错。如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出现错误答案a<-3时应作引导:f(x)?ax3?3x2?x?1在R上是减函数,

第2页

本文发表于《新课程学习》(ISSN1674—697X;CN14—1353/O1)2014年第7期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1f(x)??x3在R上递减,f?(x)??3x2?0正确吗?○2f?(x)?0(x?(a,b))是f(x)在(a,b)○

内单调递减的什么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 4、巩固强化,让错误不再发生

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要指导学生收集错误,归类整理,形成资源,即师生共建立“错题作业本”。这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的重要依据。

四、“学习错误”的反思,促进教学相长 1、反思错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面对错误,很多学生只会订正,却不会反思,也没有反思的习惯,不清楚自己的错因,以致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一错再错。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从出现错误到纠正错误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养成反思习惯。建立错题集,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订正错误,建立错题集后还要经常翻看,不断反思,从而减少错误,提高正确率。错题集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宽厚的知识体系。

2、反思错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学习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反馈出来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思考出错时的思维活动,反思教学过程的同时反思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解题思路、解题结果。将错误防患未然,提高专业水平。

总之,“学习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进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机。

参考文献

1、 吴碎锡.巧用错误资源,构建有效课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5 2、 龚红鸿.“错误”资源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4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华侨中学 姓 名:张坤松

联系方式:邮箱jl-zks@163.com 电话:13823877361

第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9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