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1-23 2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督教名词解释

1:普珥节

据旧约《以斯帖记》记载,为纪念在波斯王亚哈随鲁年间王后以斯帖不避艰险,拯救犹太民族免于遭受灭族屠杀的灾难,以后成为一个庆祝的节日,称“普珥节”,意为“抽签”。普珥节的日子为每年亚达月十四,十五日。 2:护教士

公元2~3世纪为基督教辩护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们宣传基督教作为一个新的宗教要比罗马帝国的多神教优越得多,教义具有高尚的道德,对社会有很大益处,他们经常向罗马皇帝呈递护教书,已取得对基督教的同情、支持和宽容。 3:特士良

出生在北非的迦太基城,曾以律师为业,信主后追求极其严格的道德生活,在神学思想上尽力维护教会传统,特别强调神的愚拙是最高智慧。名言:因为是荒谬的,所以我才信仰。是第一位用拉丁文阐述教义的神学家,首创“三位一体”“圣礼”等神学术语。著有《护敎文》《论灵魂的见证》。 4:敬虔主义运动

17~18世纪德国新教路德宗内敬虔团契派的神学观点,提倡攻读圣经,反对死板的奉行信条,追求内心虔诚和过圣洁的生活,注重行善。 5:诺斯睿主义

也称灵智派、幻影派,主张善恶二元论:旧约的上帝是邪恶的、次等

1

的,新约的上帝是善的、爱的、高等的;认为耶稣没有实实在在的成为人,只是一个幻影,否认耶稣基督实实在在的死与复活,也就是否认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认为救恩只是少数受圣灵感动的人有份,人类应与上帝合作,刻苦禁欲。诺斯睿主义影响教会几个世纪,古教父为对付这个异端付出了很大代价。 6:哲罗姆

拉丁教父,圣经学家,以知识渊博而著称,出于富有的基督家庭,12岁赴罗马学修辞学和哲学,治学严谨。他喜欢阅读拉丁文典籍,并常去参观古代基督徒的墓穴,最大的贡献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与公元450年完成了圣经的拉丁通俗译本,即“武加大译本”至今仍是天主教采用的拉丁文译本。 7:东西教会大分裂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东西方教会为了争夺普世教会的最高领导权、争夺势力范围和世俗经济利益和教义上的分歧,不断的互相攻击,互相指责,绝罚,直到1054年,东西教会彻底分裂,断绝往来。东方教会以“正统”自居,称正教(东正教),西方教会以普适性自诩,称公教(天主教)。 8:斯莱马赫

他认为宗教的实质就是对神的绝对依赖感,而最纯洁最完善的发展就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基础即在于内心的感觉,还认为哲学和自然科学和基督教的神学相一致,他的思想被认为是现代神学的先驱,著有《基

2

督教信仰阐明》。 9:邓斯﹒各斯托

经院哲学的唯名论者,他提出“个体性”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所不在而又统一的物质,维护方济教会的传统,而与托马斯﹒阿奎那针锋相对,提出“圣母无原罪而怀胎说”被正式规定为天主教教义,他的神学思想被称为“司各托主义”成为方济各会的主导神学,与托马斯主义长期相对抗,并促使各经院哲学走向衰落,著有《论第一原则》《形而上神学的微妙问题》。 10:托钵修会

是13世纪在罗马教皇支持下成立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组织,它的创始人是多明我会的创始人多明我和方济各派的创建者圣方济各。修会成员标榜不许占有任何财产,专以乞食为生,因而得名。该会注重学术研究和讲道,随着各修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占有了大量财富,托钵修会在中世纪遍布社会各阶层,各地都有会长和总会长,总会长要受教皇控制和指挥。 11:新正统派神学

在欧洲又称“危机神学”或“辩证神学”是基督教思潮之一,这派神学认为世界处于危险之中,一方面指出人的尊严,一方面指出人的局限性,重新重视关于人的罪、基督里的启示以及蒙恩得救等正统教义,奠基人为瑞士神学家巴特。 12:梵二会议

1962~1965年,罗马教皇二十三世,保罗六世先后在梵蒂冈举行了这

3

次世界性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目的,两任教皇称是为了“革新教会面目,使新鲜空气进入教会”“从事现代工作,踏上教会两千年必走的道路”“寻求基督徒的合一和人类的对话”出席会议的主教和神学家共3200多人,被肯定为本世纪最大事件,是教会适应现代人类和文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有利于福音传播。 13:格列高利一世(大格列高利)

极有管理才能,任罗马执政关时期,将巨额财产用于济贫和建立修道院,任罗马主教后,妥善处理了教堂修复、财务管理等涉及教会内外等重重困难问题,他还有许多著作,并在教会音乐,崇拜仪式上和解释讲道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当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称“普世教长”时,他自称“上帝众仆之主”从而争得更高声誉而居于首位,他也被称为最后一个罗马主教和第一教皇。 14:格列高利七世

1073年继任教皇,为了为壮大教皇权势,提高教会威信整顿隐修远,领到了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皇对教会的统治,发布了《教皇赦令》宣布教皇权利高于一切,不仅有权任命主教,而且有权废立国王或皇帝,位于世俗统治者之上。他把教会高于国家的权力发展到了顶点,同时与当时的皇帝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中世纪教皇与皇帝之间的冲突从此持续了二百多年。 15:本体论论证

是基督教神学课题之一,用经院哲学的方法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最初是由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安瑟伦提出,他引用圣经中“愚顽人”

4

说“没有上帝”,认为人既然提到上帝,又说没有上帝,是相互矛盾的,因为上帝的含义是最完备者,而完备必须包括存在在内,如果说它不存在,那么就不完备,所以是相互矛盾,他据此证明上帝一定存在,这一论证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和赞赏。 17:多名我会

1215年,由西班牙人多米尼克创立于法国,又称“布道兄弟会”随后得到教会的批准不断发展,他不主张离世隐居,而是尽可能供应别人的需求;极为重视学实,会员很快在各个大学任教授,托马斯﹒阿奎那出自该会,该会也被教皇利用到主持“异端裁判所”,铸成不可饶恕的罪迹,十三世纪传到亚北非,十六世纪传到欧洲1631年传入中国。 18:方济各会

1209年,由意大利人法兰西斯创立,会员又称“小弟兄会”,会愿意弟兄之爱结合,在贫穷中共同生活,并且两个两个出去布道,他们的足迹遍及意大利各地,后来该会的许多章程被改变,成为直属教皇的修道组织,还接受教皇授予的一些特权,法兰西斯去世后,会员们继承他的遗志成为方济各会的华格派,遭到教皇的迫害,13世纪传入中国,16世纪后,教皇多次对该会进行修整。 19:奥古斯丁

是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也是早期基督教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主要思想:(1)强调耶稣即是人也是神,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唯一中保(2)人因骄傲而犯罪与神隔绝,只有借着耶稣才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e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