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系教学改革总结

更新时间:2023-05-31 07: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口腔系教学改革总结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2008年我校召开专业课程改革小组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公布了我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口腔06-1班为教学改革示范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这一学期的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尝试着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情境等进行不同的改革,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高职06-1班开设的考试课程有口腔预防保健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预防保健是研究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及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与措施的科学,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课程重点介绍日常生活中以及临床中常见的口腔卫生保健问题及口腔疾病的预防方法及措施。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是以口腔修复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以及口腔材料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可摘修复体以恢复、重建患者的牙列缺损及颌面部缺损畸形,只有牢固地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对各类畸形与缺损,作出正确的诊断,合理地设计并正确地制作各类修复体,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复治疗。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学期口腔预防保健这门课程选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张国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根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目标及要求,在 “任务驱动”的引领下,对《口腔预防保健》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序化,编写了讲义,删除部分非重点理论内容,增加各常见疾病预防操作技术的授课学时,以适应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林雪峰主编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根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参考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涉及两大模块:基础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基础教学模块主要内容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模块的重点是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及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材教学,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针对每一种口腔问题设计一或两个临床病例,围绕病例讲解疾病的预防方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法与措施,将疾病的特点渗透进去,使学生对疾病的预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预防技术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加大了实践学时的比例,总学时120,其中实践学时70,约为总学时的58%。这样高比例的实践教学,也正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特点。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口腔预防保健》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板书的教学手段,还采用了看临床实际操作的录像,以及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过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保证每个操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多样性。另外,在教学中经常教授学生一些临床经验,使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不至于感到陌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四、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一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技术人才。但我们的工作还刚刚起步,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还需不断提高,与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需不断深入等。我们要在现阶段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u3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