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 特点 怎用使用

更新时间:2024-01-23 09: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新材料作文

1.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新材料作文是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一个或几个材料,不给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或某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和自选文体。与以往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比,新材料作文有以下命题特点:

与话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没有提出话题,而是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特别提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

与以往材料作文相比,以往材料作文要求解读材料的中心思想,新材料作文在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同时,又提出“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并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使得应试作文呈现出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2.写好新材料作文的技巧

写好新材料作文,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审题

立意的方法技巧。

(1)通读材料,分清类型

这里的“类型”是指材料的类型。

按形式分,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按内涵的显隐分,可分为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应考时,能区分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基本可保证审题立意不犯方向性错误。一般来说,显性材料的内容是明显的,材料多指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审题时无须引申。隐性材料多指寓言、寓意类材料,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托,意思是隐含的。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 (2)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整体把握就是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审题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抓住关键主要指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记号,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写作的角度或命题者的态度倾向。整体把握和抓住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

一不可。

(3)挖掘角度,选择最佳

自主选择角度是新材料作文和传统作文的最大区别,鼓励考生发挥创造力、多角度看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是高考作文之终极目的。而能不能找到角度、能不能找到合适角度就成了衡量考生审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要求考生审题时首先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所有的角度。一般能找到关键句(词)就能找到角度,这些关键句往往是概括性的结论句或评价句。

(4)化大为小,确定立意

角度确定后,还不能马上动笔行文,因为只是按照某一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是空洞的、抽象的。此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大角度化小一点,把抽象概括的一句话变为具体可感的若干侧面,调动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确定立意。 (5)材料引述,适当得体

材料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思考、加工,甚至引述。但许多考生不懂引述材料的技巧,习惯性地在文章的开头复述材料,或者把材

料当一个论据来用,或者将材料生硬地拉长,将一个概括性的材料改编为没有细节描述的冗长故事等。这样引述材料,都是不合适的。

写材料作文处理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概括引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笔墨引述之,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②引述关键语句。试题材料中能揭示主题的关键语句,往往是文章的关键点,也是巧妙引述材料的切入点。③续接材料法。如果材料是叙述性的,自己构造故事的能力又强,用续接故事的方法新编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材料的好方法。以材料的结尾为媒介,或浮想联翩,演绎故事;或精研深思,前瞻事态未来,以精妙的构思、新奇的情节制胜。

总之,材料的处理只是一种手段,只要“适用得体”就算用得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z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