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

更新时间:2023-05-30 07: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总25卷第1期2004年1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Vol:25No.1

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

文晓燕1

段吉福2

刚3

(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系,四川绵阳621000;2、3.西南民族大学,INJlI成都610041)

摘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宇宙乃至社会人生的一套普遍运用的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普遍的宇宙观,阴阳五行思想实际上构成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一个基本背景与前提,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一直是精英思想家们用来解释其宇宙观的基本概念;而在祭祀、丧葬、占b、风水等各种民间一般行为仪式中,在对民族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医药、烹调等实用知识中,阴阳五行观念也构成了一种基本的理论基础。本文常识运用文化学和符号学理论,从区域文化、表意象征符号与生命体验的角度对阴阳五行学说做一概览性研究,并通过对其话语支配权力的分析,揭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阴阳;五行;文化;象征;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1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4)0l一0373—06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中的第一家,他似乎向我们表明阴阳五行观念在先秦诸子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具有前提和起点的意义。但是,作为诸子思想前提和起点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不只是“阴阳家”一家的学说,而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人用来解释和说明宇宙自然乃至社会人生的一套普遍运用的符号系统。最初“阴阳”与“五行”有不同的起源,“阴阳”说从时间上追溯宇宙万物之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五行”说从空间上描述世界和万物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后来阴阳五行学说逐渐结合为一体,便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宇宙解释系统。以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这是阴阳五行说的最基本的特点。作为一种普遍的宇宙观,阴阳五行思想实际上构成了先秦各家各派思想的一个基本的背景与前提。在各家学说中都不难找到以阴阳五行为依据的理论阐发。更为重要的是,阴阳五行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的宇宙观,影响一直持续到后代。不仅在精英思想家那里,特别是在以儒、道为代表的两个最重要的思想传统中,阴阳五行说一直仍然是用来解释其宇宙观的基本概念;而在祭祀、丧葬、占卜、风水等各种民间行为仪式中,在对于民族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医药、烹调等的实用知识中,阴阳五行的概念也都构成了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收稿日期:2003一ll一30

一、阴阳五行的来源

阴阳与五行二者来源各异。我们在探讨阴阳五行体系时,首先要“寻本探源”。

首先看“阴阳”。梁启超曾考证了《诗经》、《尚书》、《仪礼》、《周易》四经中有阴、阳二字的文句及其意义。其结论是:《仪礼》中全无“阴”、“阳”二字;《诗经》中言“阴”者八处,言“阳”者十四处,言“阴阳”者一处;《书》中言“阴”言“阳”者各三处;而《易》中仅“中孚”卦九二爻辞中有一“阴”字。他认为这些典籍中“所谓阴阳者,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1J梁启超的这一评价是较为公允的。

然而《国语》、《左传》中,“阴阳”辞句却屡屡出现。西周末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发生大地震,三川雍塞。史官伯阳父日:

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J11实地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国语 周语上》)

这似乎是以阴阳观念鳃释“灾异”现象的最早记载。《左传》载僖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44年)“六益鸟退飞过宋都”的异常现象,周内史叔兴解释为“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国语》、《左传》还有不少与

项目基金:本课题西南民族大学2002年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文晓燕,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系语文组教师;段吉福,西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部教师;王刚,西南民族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37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第25卷

“阴阳”观念有关的记载。(《国语 周语》、《越语》下、《左传》昭公元年、二十年、三十二年)这些记载表明,在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似乎已经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它是人们想象中两种具有宇宙根本性质的因子。

再来看“五行”。学术界把五行思想的来源定得比较晚,并且常常算在邹衍的身上,如梁启超的《阴阳五行之来历》、顾颉刚《五德终始下的政治与历史》,不过,从文献资料上看,尽管“五行”的概念和内容的定型化是比较晚的事情,但“五行”思想却一直弥漫在春秋战国时代,或至少说在鲁昭公时代,这种思想随着人们对一些特定数字的信仰而已经很普遍、很系统了,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据说五行与地理有关,它来自殷商人的空间观念[2]但是在春秋时代,它早已经越出了五方的范围,成为一个通用于相

当多领域的类名。如《左传》昭公九年记载稗灶对子

产论“火”(心宿二)与楚、“水”与陈之间的关系;昭公十七年梓慎论“火”与宋、陈、郑、卫的关系。从“其星为大水”,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天之五星、地之五方、五方之神的相配观念;从“陈,水属也,火,水妃也”以及“水,火之牡也”的话语来看,当时人们可能也已经有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说法。

我们以上所论述的,仅是就现在所能接触到的文献资料的表面事实或者说现象的考证,而阴阳五行来源的“疑云”仍然没有驱散。在此,我们不妨换一下思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作更深入的“猜

想”。仔细研究和比较,我们会发现:阴阳五行思

想,与考定为成书于春秋以前的经典,表象着不同的体验世界、文化精神。可以说春秋以前的经典所

代表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精神——这种精神集中

表现在“崇德务实、注重人事”,阴阳五行观念则

体现的是一种“海滨一边区文化”的精神——这种

精神表现为“怪迂”、“僻讳”、“幽隐”、“闭约”。

这种“海滨一边区文化”以齐国的稷下为中心。因

为,当时的齐国:

第一,地处海滨丘陵地带,与内陆腹地相比,自然景观更为多姿多彩,气象瞬息万变,易于激发更为深邃的想象。

第二,齐国的开创者太公望吕尚,原为东海上人,文化背景与西土周人颇不相同。他就国之后,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经济政策(《史记 齐太公世家》),与周公之子伯禽在鲁国实行的“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海滨文化没有因内陆文化的强大压力而损毁、消亡,反而还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对从事农业而言,齐地当时远不及内陆腹地的地理条件:“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咸卤,人民寡。”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齐人发展了他们的手工、商业、渔业、盐业和技术,这种与内陆腹地十分不同的生活刚石,产生了与内陆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使人们不仅关注人事,而且注重超越人事之外的各种事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工商业、技术和海上生产、交通的发达,使齐国不断强大(桓公时,管仲虽“位在陪臣”,然而“富于列国之君”)致使“人物归之”。

第五,齐之国君素有尊贤、养士的风气。至齐宣王时,此风盛极。“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时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 田完世家》)据说孟子、庄子都曾游学稷下,苟子还三度出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其盛况不难想见。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中,来源各异的

‘学”、“术”得以自由交流,多方融汇,促使新思

想、新观念不断创生、涌现。

以齐国为中心的海滨一边区文化神奇怪异的色

彩,上天入地的想象,对宇宙和自身生命之力的体验,正是内陆思想家所不齿的“怪、力、乱神”。但是依据我们的猜想,这或许正是阴阳五行思想得以创生的土壤。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直到秦

汉,这种海滨一边区文化的观念体系逐渐居于支配

地位,并作为主体,同化、融合了内陆文化的观念体系。

二、阴阳五行的起源

关于阴阳观念的起源,向来争讼不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易》源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周易》。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庄子 天下》的“《易》以道阴阳”。近人亦多有持此说者。指称爻象

“——”、“一一”就已经包含了阴阳观念。如认为,“——”象天,因为天是混然为一,“一一”

象地,因为地分水陆二体;天、地各为阴、阳之

象,故“——”、“一一”各象阳、阴。我们认为,

《易》本无阴阳观念,“《易》以道阴阳”是战国时期思想,是说《易》者通过以阴阳观念解释《易》之方法,将阴阳观念赋予了《周易》,从而把《易》纳入了阴阳体系。

“性器”源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生殖器崇拜”。如《老子 六章》中“谷神不死,是谓玄

 

第1期

文晓燕段吉福王刚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

375

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中的“谷”、“牝之门”系指女性生殖器;“是谓天地根”,表明这是女性生殖器崇拜。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申出:所谓“阴阳”,置阴于阳之前,暗示先有阴后有阳,也可以认为阴阳观念产生于女性生殖器崇拜或“母系”观念,与《老子》的说法暗暗契合;然而这与“乾坤”、“刚柔”、“天地”、“动静”等,将“阳”置于“阴”之前的重视“阳性”的观念,必非出于一源。此外,还有人将《易 系辞》中“夫乾,其静也专(团),其动也直(挺)指为男性生殖器,因而“阳”表示男性生殖器;“夫坤,其静也翕(闭),其动也辟(开)”指为女性生殖器,因而“阴”表

示女性生殖器。还有人认为爻象“——”像男性器;“一一”像女性器。

自然取象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日出为阳,日蔽为阴;一寒一暑、一夜一昼,各为阴阳。因此,“阴阳”观念是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归

纳、抽象出来的。我们认为,古人列举这些现象,

只是作为论证“阴阳”的取辨之物。

“十月太阳历”说:此派学说的根据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大小两个新年,正好将一年划分为从冷到热及由热至冷的两季。此说参见《彝族天文学史》,但细究起来,它只不过是从彝族天文学的角度,复述了自然取象说。

“牧b”源说:此派认为“牧卜’’以一俯一仰

为“圣茭”;一俯一仰含有“负阴抱阳”,即“阴阳”之观念;因此,阴阳观念起源于“牧卜”。此说颇有新意。【3J无疑,可以认为“牧b”时二牧的一俯一仰,及“以一俯一仰为圣茭”是阴阳观念的表现。然而,从表层看,占b是一种操作,一种行为,一种评价;而操作、行为、评价无疑受着观念的支配。从深层看,占卜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形态只是表意之象。因而,无论何种占卜之法,都体现着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占b之法的表面之下,潜隐着与之相应的观念系统。因此,如果认为“以一俯一仰为圣茭”的牧卜之法产生了阴阳观念,那么这似乎是一种指末为本的说法。

五行观念的起源,似乎比阴阳观念的发生更为复杂。五行之性及其相互关系,比之于阴阳也更形错综。因而对其起源的解释,亦带有较为“神秘”的色彩。这里介绍三种:

天源说:《洪范》云:“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初一日五行”,并由此派生出一些关于五行起源的“神话”,但都不外乎“五行”出于“天

 

赐”之说。【4J

“五方”源说:近人持此说者,不在一二。认为五行观念源于殷人对“五方”的崇拜;有人进而推断“五行”起源于龟b。

“五材”源说:《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谷缺语云:“水、火、金、木、土、谷,所谓之六府。”这与伪《大禹谟》的说法类似。《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子罕语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国语 郑语》记载史伯语云:“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近人依据这些材料认为,五行观念起源于民生日用不可或缺的这五种材料,即“五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倘如仅仅困守文献,拘囿于传统的解释,我们很难对阴阳五行观念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同样可以像前面的“猜想”一样,换一个思路去把握它。现代文化人类学告诉我们,观念系统不过是人类显现内心体验的表意之象。其功用,在于通过构建观念系

统,来表达、传递原本不可言说的体验。依据这种

观点,我们可以说,阴阳、五行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心灵中涌动不息的生命体验。

从根本上说,这种被现代人目为“神秘”的体验,是一种纯属个人的“私人经验”,不能通过逻辑和语言传递,只能由个体“洞悟”。所谓“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当名”。然而阴阳、五行的创造者们,却将自己的体验,通过象征,用逻辑和语言表达出来,并在个体之间、世代之间传递这个表述体系。

他们在创造这一表述“神秘”体验的体系时,很可能处于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之中。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或称“异常意识状态”),我们同样可以在许多宗教家,以及近现代一些科学大师的创造性精神历程中见到。如病中接受上帝的启示;朦胧中见到“异常现象”,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五行思想的创造者经历着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体验,并在这体验中“发现”了合适的表意之象时,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解释为“天赐”。

他们构建这一表述体系所使用的象征“符号”,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神秘”。然而,五行的“行”,却明白无误地显示了他们特殊体验中的水火木金土之性。“行”所表达的,实际上就是那种具有生命的生生之力。“五”固然表达了先民对这个数的神秘意义和神秘力量的洞见;但当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这个体系时,却发现了其中的思维简约

37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第25卷

性原则:即用尽可能简约的概念体系和运算程序,表达尽可能完整、丰富的思想,而五行体系恰恰是既简约,又自足的。

另一些创造者,则把他们体验中的生生之力,表述为阴阳。但阴阳消长或一阴一阳,似嫌笼统、抽象。当一些“阴阳”思想家发现来自西土的《周易》,更适宜表达他们的观念时,便把《周易》改造成他们观念体系的载体。在阴阳化的《周易》

中,爻像“一”与“——”,分别像阴和阳;通过

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则包含了宇宙、人生中的一切消息。这个体系也是既简约又自足的。

三、阴阳和五行构成的动态宇宙模式

如果说“阴阳”说偏重于结实世界的运动变化,从时间上来说明时间的存在;那么“五行”说则偏重于结实世界的结构组成,从空间上来说明世界的存在。而中国古人所谓的“宇宙”,意思也就是指世界在空间上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的统一。大约到了战国中期以后,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系统和以《洪范》为代表的“五行”系统便逐渐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描述和解释整个宇宙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模式。这样的一个解释模式的具体内容详见《管子 四时》和《幼官》、《札记 月令》、《吕氏春秋 十二记》、《黄帝内经》、《淮南子 时则训》等先秦两汉思想文献中。

按照《易经》的阴阳说,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系辞

上》)。“八卦”与“五行”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来代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使它们组织到一个有序的系统中来,可以说都是以一种直观表象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为了让阴阳说系统的四时、四方的说法与五行说相配合,战国时人们在“四时”之中又加上一时,叫做“季夏”;在“四方”之中又加上“中央”一方。这样“四”与“五”便结合了起来,其他如五味、五色之类,也悉与相配,遂形成一个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符号系统。根据《礼记 月令》,其主要项目列简表如下:

五行相配符号系统

春未东

青酸芏角

脾麦星夏火南

赤苦

鸡徵

菽日季夏

土中央黄

心稷岁秋金

西

宴狗商

肝麻辰冬

水北黑

由于引入了阴阳变化的观念,“五”的系统也就不再只是一个静态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阴阳相推而成四时变化。如《月令》在解释季节的变化时即运用阴阳相争的观念,说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仲冬,“是月也,El短至,阴阳争,诸生荡。”《管子 乘马》也说:“春秋冬夏,阴阳之相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而世间的万事万物和事物的物质构成,也与之相应,呈现为循环流动、相生相克的状态。

阴阳五行系统不仅运用于解释自然现象,也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和人的生理、心理小宇宙的种种现象。人事应当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运动相吻合,不可逆天而行。《月令》说:“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管子 四时》篇说:“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所以圣王必须务时而寄政,以合于天地之行。这种天人相关的思想,已经为后来汉代董仲舒建立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体系准备了思想前提。

战国末年作为所谓“阴阳家”的代表人物的邹衍进一步发展了阴阳五行学说。邹衍,约公元前305~250年齐国人,曾为齐国的“稷下学士”,有“谈天衍”之称。《汉书 艺文志》著录有《邹子》49篇,《邹子始》56篇,但都未能流传下来。关于他的学术思想,只是在《史记》的《孟子苟卿列传》和《封禅书》中罄下了一些记载,说他著有

《始终》、《大圣》、《主运》等十余万言。根据现存

的材料看,邹衍的学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九州”地理说。他想像中国的“九州”(冀州、衮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只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国所在叫“赤县神州”,它的外面还有八个州,这才是一个大九州,外面有海环绕。而在中国这个九州之外,还有八个“九州”,各有海环抱。所以这才是整个世界。在思想史上,我们可以认为邹衍的意义是象征了古代中国的空间意识在放大,表明人们试图用思想扩充空间,来解释日益扩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

二是“五德终始”的历史观。邹衍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试图用阴阳五行的观念来解释历史发展变

化的规律。司马迁说邹子“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李善《文选》注引邹子之说:云:“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五德从所不胜,虞

 

第1期文晓燕段吉福王刚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377

土、夏木、殷金、周火。”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发展“既是变化的,又是规律的”。朝代的兴亡和帝王的更迭,只是五气运行的历史表象。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尤其是政治史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权力拥有者都必须与一种“德”,即金木水火土相应的五种特质中的一种相匹配,才能获得取代并存在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而这一时期的权力一旦获得“五行”的认可,便不仅拥有与这种元素相关的性质或特征,而且也必须遵循与恪守这些性质或特征,否则就有悖“天道”。他用阴阳五行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强调“德”与“运”两个概念。“德”即五行之性,是为本体;“运”即阴阳变化,是为

作用。五德终始说的影响极其深远。秦始皇率先依

此说建立各项制度【5J。

四、阴阳五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普遍的宇宙观,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世界是由不同质的元素构成的,这些不同质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发生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看法蕴涵一种多元共存、各自发挥其不同功用,共同构成一有机系统的观点。五行虽然相克却又相生,和合而生成万物,割裂开来则不成东西。在普遍联系中看世界,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二、世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变化的原动力就在于阴阳二气的盛衰消长。阴与阳所代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无所不在的。没有阴阳,也就没有运动变化,也就没有生命。以变化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阴阳五行说为中国人解释天地万物的起源、宇宙自然乃至社会人事的运动规律和秩序等等,提供了一套最基本的范畴,构成了中国人世界观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一直到西方现代科学思想传人之前,中国人无论是精英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是拿这一套范畴来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阴阳五行在知识分子思想传统中的影响先秦以后,从董仲舒、班固、王充、邵雍、周敦颐、张载、王安石、朱熹、王廷相、方以智,直至康有为等,历代大思想家都曾借用阴阳五行的范

畴来阐发他们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如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六经之间的关系,认为乐、诗、礼、书、春秋“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日:《易》不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也是用阴阳五行范畴来解释宇宙万物之起源:“阳变阴合,而生金木水火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总之,阴阳五行范畴一直是历代思想家讨论宇宙自然乃至某些社会问题是所使用的基本范畴。

(二)、阴阳五行对民间宗教、习俗及行为仪式的影响

在任何民族的文化中宗教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中国古代由于理性主义的儒家思想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肩负或取代了宗教的一部分功能。因而未出现象基督教、伊斯兰教那种全民族性的统一宗教,但在基层民间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各种方术、占卜、命相、风水、家庭祭拜等等。而阴阳五行说乃是这些民问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史记 日者列传补》后有一段记载说,汉武帝时曾经召集各种流派的占b家来讨论“某日可取妇否”的问题,由于这次“五行家日可,堪舆家日不可,……历家日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日大吉,辩讼不决。”惹得汉武帝大为恼火,便运用了政治权力宣布“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于五行也”。人们普遍接受和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而有条不紊是符合宇宙法则和八类理性的,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安排;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祭祀的对象,要顺序地凸显五方的地位。王充《论衡 物势》和《言毒》曾记载了当时人们将生肖与五行相配的情况,如下表:

生肖五行相配表

五行水木

地支亥子

寅卯巳午

丑辰未戌申酉生肖

豕鼠

虎兔

蛇马

牛龙羊

犬猴鸡

民间算命看相都要用到这一套阴阳五行说。古人相信,人的命是宇宙之“易”的体现,是宇宙变易过程中,某一特定状态的体现;人蕴涵了这一状态的全部“信息”,这被称作“禀赋”。人出生时

 

37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第25卷

所禀赋的当时的宇宙状态的“信息”,便固结为命。

宇宙之“易“表象为阴阳消长、五气流行;人的命便表象为特定的阴阳五行,这是以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象的。年月日时称作“四柱”,每柱一干一支,四柱共八字,故又称为“八字”。看命必先推算出八字。人出生时的宇宙状态固结为命;但宇宙之易永不停息,于是,命在继续变易的不同宇宙状态中便表现出不同的运。

风水学中也是如此,《黄帝内经》开篇就讲:“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宅经》、《葬经》等,都是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

(三)阴阳五行说对日常生活实用知识的影响任何民族的文化思想中都必须包含一套足以使这个民族能够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繁衍下去的实用的生活和生产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这一类知识最突出的是农业、烹调、医学、药学方面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阴阳五行学说同样也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农业上,“顺天地四时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则百谷之成,斯可必矣。”(陈敷《农书》)不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气象历法方面的知识少不了阴阳五行,农业生产过程本身也经常以阴阳五行说为指导。马一农《农说》就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土壤的不同状况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蓄阳之意,不止于冬。……繁殖之道,惟欲阳含土中,运而不息;阴乘其外,谨毖而不出。若阳泄于外而阴实其中,生机转为杀机矣。”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药学方面的运用则更为广泛。《周礼》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死。”《黄帝内经》在前人阐述的五行与五音、

 

五味、五方、五色、五时相对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体的躯体腑脏、神志也作了五行归属的划分。经后代医学家进一步发展,其对应情况大致如下表:

人体与五行对应表

五行

五脏五腑五窍五体五志五声

木肝胆

筋怒

火心

小肠

脉喜

笑土脾胃

肉思歌

金肺

大肠

鼻皮毛

哭才(

膀胱

总之,阴阳五行作为一套解释符号系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尽管我们现在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其中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可以称之为迷信或巫术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实用知识使中华民族生存繁衍了几千年,中医中药直到现在还有一些西医西药所不可企及的奇特疗效。可见阴阳五行说中不可能没有某些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阴阳五行说之来历[A].古史辨[M].上海古籍版,

P1982。

[2]庞朴.五行漫说[J].文史、39辑,P30.

[3]庞朴.阴阳五行探源[M].中国社会科学.1984,(3).[4]谢松龄.天人象[M].P52

[5]史记 封禅书[M].秦始皇本纪[M].

(责任编辑吴定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b7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