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复习整理笔记

更新时间:2023-05-02 0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组织变革与企业制度

人力资源规划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判]1

人力资源规划是实施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又必须服务和依托于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和公司制度。[判]

第一节 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其实质是围绕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计划和部署。[判]

将谋略思想运用于企业,形成企业战略。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为开发核心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而整合和协调企业一系列资源和行动的谋划”。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应包含3方面:目标、计划和部署。[判]

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组织结构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其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组织结构的基

本单位是岗位或职位。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通过岗位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任务和职责上,并由制度予以维持。企业通过由上而下的指挥、指导、控制和协调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判] 企业在实施某一战略时,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有着不同的效率,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谋求新的发展是企业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前提条件;企业进入各种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产品和市场

企业应采取的主要战略(4个):1、数量扩张战略;2、地区扩张战略;3、纵向整合战略;

4、多种经营战略。[判/单/多]

战略往往有前导性,而组织结构往往有滞后性。战略与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受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的。[判]

针对不同的周期应采取不同的战略,从而使企业的总体战略更具有前瞻性、目标性和可操作性。依照企业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可将企业的总体战略划分为(3种):发展型、稳定型和紧缩型。[多]

(1)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适宜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

(2)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适宜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平稳期。

(3)紧缩型战略,又称退却型战略。适宜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低潮期。[判]

从战略时间长度看,企业战略包括长期战略、中期战略、短期战略(3类),三类战略都必须与人力资源战略相匹配。相对而言,企业短期战略比较偏重于财力,中期战略偏向于技术,而企业的长期战略则偏重于人力资源战略支持。[判]

战略管理模式图:(顺序)[单]

1 [判] 出判断题;[单]出单选题;[多]出多选题;[案]出案例分析题;[项]项目策划题;[面]出面试题。

战略实施 战略评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个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阶段。[多]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分组织行为、个人行为和技术支持3个层面。在组织行为层面,企业战略是所有人力资源问题的根本。[判]

在人员配置方面,企业主要完成两大任务:1、预测与计划人员需求;2、招聘、选择和雇用人员。

人员配置主要按照以下管理流程进行(5道):

1、把人力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确保高层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在组织构架上确保人力资源部向高层领导直接汇报,人力资源部参与重大战略的讨论。

2、把员工能力和远期目标及商业计划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源部定期与业务部门会谈,确定人员需求和招聘计划。

3、围绕企业核心技能要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4、建立人员及时补充策略,填补岗位空缺。

5、必须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计划、重要岗位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和重要岗位的接替计划。[面]

第二节 组织变革与企业制度

组织变革是指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变革乃至重新构架。[判]

组织变革的原因(3个):

1、企业经营的环境变化,包括一般环境中的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法规调整、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产品和技术变化;具体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以及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的变化等。

2、组织内部的环境变化,包括组织目标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人力资源结构能力的变化、工作生活质量提高、财务状况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采用等。

3、企业发展的战略变化,即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战略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也不同。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手段,组织结构追随组织战略,随组织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多]

企业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时,会呈现4种症状:1、组织结构重复或不健全;2、组织内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3、企业的主要职能没有尽职完成;4、企业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多]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达到企业自身的动态平衡。[判]

组织变革的目标(4个):1、组织结构的完善;2、组织功能的优化;3、组织社会心理气氛的和谐;4、组织效能的提高。[多]

组织变革必须经历一个分阶段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判]

科学规范的组织变革程序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诊断、计划与执行、评价。[判]

组织变革的内容(3项):1、技术变革;2、结构变革;3、人事变革。[多]

组织变革的程序(8道):1、确定问题;2、组织诊断;3、提出改革方案;4、制定改革方法;5、制定改革计划;6、实施计划;7、评价效果;8、信息反馈。[多]

组织变革(3个)主要模式:1、三阶段变革模式;2、计划性变革模式;3、分享式变革模式。[判/多]

三阶段变革模式,即组织变革包括解冻、改革和再解冻3个阶段。解冻,是指刺激组织成员去改变他们原来的态度和旧的习惯及传统,这是变革前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发动阶段;改革,是向组织成员指明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实施变革,使组织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再解冻,是指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固定下来,使之持久化。[判/多] 分享式变革模式由6个阶段组成:1、压力和觉醒阶段;2、干预和重定方针阶段;3、调查分析和识别阶段;4、干预和承诺阶段;5、试验和探索阶段;6、增援和接受阶段。[多] 组织变革的策略一般包括3个方面:(1)变革方针策略、(2)变革方法策略、(3)化解阻碍策略。[多]

企业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化解阻碍,主要包括7个方面:

1、广泛深入宣传,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听取员工意见,让员工有较长时间的思想准备并参与到组织变革的决策过程中。

2、大力推行组织变革的培训,在变革发生前就告诉员工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3、要有必要的妥协,给变革的抵制方一些优惠政策,以争取他们的协作,例如,对于那些利益受到影响的员工,应制定妥善安排工作和出路的计划。

4、开展专家诊断,借用外部专家咨询,提供变革方案,以排除员工的顾虑。

5、必要时采取强硬措施,如解聘、减薪、不与晋升等。

6、鼓励员工参与变革并分享变革的利益,在尽量保护员工原有利益的同时,提高津贴、增加福利、缩短工作时间。

7、实际操作时,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变革,尽量不要操之过急,要有步骤、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变革进程。[面]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1、组织管理理念的更新。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直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共同责任的强化。3、组织目标。4、组织领导者。5、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多]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判]

市场经济国家存在3种基本的企业制度:(1)自然人的独资企业、(2)合伙制、(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依法进行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判]

日本企业制度的特点是法人持股和法人相互持股。[判]

德国企业实行的是“双委员会”和“员工参与决定”的制度。“双委员会”制度是指企业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两个委员会。[判]

股份制度就是按一定的法规程序,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来创立法人企业(公司),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产。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产权制度。[判]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点(4个):1、公司的全部资本由若干等额股份构成;2、股份以股票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行;3、股票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4、股东对公司负担有限的经济责任。[多]

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判]

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是2个以上、30个以下的投资者出资,每个出资人以其投资额对公司负有限的经济

责任而组建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因特殊需要经批准可以超过30个,但最多不得超过50个。[判]

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特点(2个):1、出资人(股东)对公司的经济责任以其投资额为限,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2、有限责任公司不公开发行股票,股票不能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股东认购的股份可取得一定比例股份的股权证书,股份可在公司内部转让,向外转让时,需经股东大会许可,一般要半数或2/3以上的股东同意。[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r0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