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运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18 15: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运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姜彩霞

工作单位:酒泉市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5097219787

幼儿园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家长与社会的重视,为了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心理、体质健康发展,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器械、教学内容和标准、活动内容、组织教学模式、体育活动的时间、师资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改革和发展对策,使幼儿体育教育能真正达到科学,有序的健康教育目的。

一、幼儿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一)幼儿园活动场地、器械的限制

《幼儿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挥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泳和体育设施,并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建立单独体育活动室。”幼儿园的幼儿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与幼儿体育活动质量的好坏成一定比例,好的活动场地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活动天赋,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但随着经济的的发展,土地的稀缺,幼儿园的开办,选址收到了极大影响,就目前来说幼儿体育活动场总体呈现:地较小,活动器械较单一的特点。

(二)无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虽然以上纲要中明确说明了“体”即体育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但在当今社会中都只是口头上重视幼儿体育,在实践中却轻视幼儿体育。整体来说目前幼儿园没有统一的体育教材,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内容和标准,大家主要采用的是自主选择体育教材、体育教学内容。由于缺乏专家的指导和监督,幼儿园幼儿体育教材使用的标准、适宜性、科学性都有待于论证。

(三)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组织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

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游戏为内容,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活动的内容单一不仅缺乏趣味性,也没有把握好练习基本动作与发展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许多幼儿园教师由于自身认识和学历水平的约束,导致他们对幼儿不同时期应如何进行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再加上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掌握不多,体育技能教学讲解、示范、组织能力不够强。在安排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方法上不够科学,缺乏教育性。主要体现为,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了过多的一味追求轻松娱乐、开发心智的现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未按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设计教学,致使不少幼儿听不懂老师的技术分析,也就不会做,达不到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从而违背了幼儿体育的教育性目的。

(四)幼儿园体育方面资金投入情况

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体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很多相比,在场地的修建、设备器械的天之,功能室的建造、教研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工

作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来保障,现在幼儿园的经费来源有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自筹3种形式,其中经费的投入和幼儿园的类别有密切关系,其中,省一级幼儿园体育经费平均最高,市、区幼儿园次之,乡镇、私人办的幼儿园投入相对较少,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导致各地区的体育教育不平衡,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幼儿园体育经费匮乏,导致场地、器材简陋,影响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2 小时。场地小的幼儿园在安排一日的活动时,首先要保证各班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根据实地调查发现,条件相对不好的幼儿园因体育活动场地不足导致幼儿体育活动时间不太充足,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情况下,没有充足的室内活动场地来供幼儿使用,许多幼儿园只是在形式上走走样子,不能根据幼儿体育课的安排进行体育活动,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不高。即使在条件好的幼儿园在具体的活动时间和每日活动次数上都有所差异,虽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发育装置进行了分班体育活动教学,但却没有将幼儿根据年龄及身体活动情况进行分班和分时段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又限制了幼儿活动的场地范围及体育活动器械的相对不足。

二、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合理规划,创设经济、适用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

坚持以幼儿为本,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带以前瞻性的眼光设计、建立、改造和改建“儿童化”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在建设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时应注意到活动场地的适应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每年适当在体育器械、保存和场地利用方面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更换损坏和破旧的器械,增添新的器材,避免出现多人一件、常年一种的现象。及时维护体育器械和场地,将器械和场地的不安全因素尽可能积极地避免掉,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运动参考,避免出现天天“空手道”、次次手拍手的现象。有的玩的幼儿园才更像幼儿园,建议幼儿园放弃塑胶场地,布置安全的绿色草地。

(二)加强宣传,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

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体育不仅能促进幼儿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增长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些认识并不为幼儿园的教师,特别是幼儿的家长们所接受。要切实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与精神,就必须要让全社会形成对幼儿体育的正确认识。因此,应该大力宣传幼儿园体育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观念。对幼教工作者来说,应该多提供一些进修提高的机会,让幼教教师对于幼儿的保教观念和措施上面保持一致。在对幼儿家长,可通过幼儿园组织“家庭教育辅导站”等形式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科学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把科学性和游戏性的原则有机的渗透到正规或非正规的体育活动中,在正规的体育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对活动强度,密度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就应该对幼儿的身心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来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时间、控制活动量,以及选择适当的形式等。但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进修提高的机会不多。因此更需要幼儿园努力创造一种氛围,鼓励教师自学提高 可通过竞赛、考核等形式来促动。另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轮训等。

(四)加快管理机制改革,扩大办园自主权,拓宽经费来源

幼儿教育要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幼儿园的管理改革要先行、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管理机制,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服务需求,保证幼教经费有稳定来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还需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并建立民办园的成本核算机制,使之收费既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又符合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既要保护办园人的利益,又要防止把办幼教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以保证幼教事业健康发展。

(五)以标准化要求对户外体育活动进行管理 针对个别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不足,把户外体育活动的范围缩小化,把其范围局限于玩大型玩具、游戏及器械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多以幼儿散步、玩大型玩具为主,且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均较低,导致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且活动量不足,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要求。因此,从教学管理层开始,要重视2小时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体育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明确户外体育活动的标准化流程,并对此进行检查与监督。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占据了幼儿一天在园生活时间的四分之一。作为教育管理者,不应忽视这对幼儿发展弥足珍贵的2小时。实践证明,加强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规划与管理,能有效提升幼儿体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展,也降低了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风险。我们要对体育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在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找有效发展与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让幼儿园体育活动为培养新一代中国人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gt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