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复习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1 18: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复习题与答案

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

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

表2.1 项 目 符号 形位公差类别 项 目 符号 同轴度 圆柱度 位置度 面轮廓度 全跳动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 圆 度 平行度 平面度 圆跳动 直线度 形位公差类别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 4-2 在表2.2中填写出常用的十种公差带形状。 解:见表2.2。 表2.2 序号 公差带形状 序号 公差带形状 1 2 3 4 5 两平行直线 两等距曲线 两同心圆 一个圆 一个球 6 7 8 9 10 两平行平面 两等距曲面 一个四棱柱 一个圆柱 两同轴圆柱 4-3.说明图2.1中形状公差代号标注的含义(按形状公差读法及公差带含义分别说明)。

解:

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05mm。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01mm。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0。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01mm,在垂直于φ

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1mm的两同心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 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 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内。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图2.1

(1) 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或Φ20d7圆

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

1mm。(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3) 被测度10H6槽的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平行度

公差为0.015mm(或宽10H6槽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5mm,且平行另一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 10H6槽的中心平面对Φ40m7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

mm。(或10H6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直对通过Φ40m7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 Φ20d7圆柱面的轴线对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

0.02mm。(或Φ20d7圆柱面轴线必须位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垂直于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圆柱右肩面的圆柱面内。)

解:见图2.2

图2.2

4-6.说明图2.6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解: 1)零件的左侧面对基准平面B(右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若有平行度误差,则史允许按符号的方向(即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2) 零件下表面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面积上,平面度公差为0.。06mm。 3)槽的中心平面对基准中心平面A(零件左、右两侧面的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01mm,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对称度公差遵守最大实体原则。 4-7 试述形位公差带与尺寸公差带的异同点。

答:形位公差带与尺寸公差带的相同点是公差带的公能是相同的。形位公差带是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尺寸公差带是限制实际尺寸变动的区域。只有零件的实际尺寸或实际要

素位于其公差带内,才是合格的,否则是不合格的。

形位公差带与尺寸公差带的不同点是:

(1) 形位公差带通常是空间区域,尺寸公差带是平面区域。

(2) 形位公差带由四个要素(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组成,尺寸公差带由两

个要素(位置、大小)组成。

4-8.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端面跳动与端面垂直度有那些关系?

答: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的关系:对径向圆跳动,被测要素是圆柱表面;对同轴度,被测要素是圆柱面的轴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分析,同一测量面内的径向圆跳动主要来自该测量截面内的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若截面轮廓线为一理想圆,则径向圆跳动主要由同轴度误差引起。若该被测截面没有同轴度误差,则径向圆跳动主要由圆度误差引起。由此可见,存在同轴度误差,必然存在径向圆跳动,而存在径向圆跳动并不能说明一定有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公差能综合控制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垂直度的关系: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垂直度的被测要素都是端面,基准都是轴心线。二者都可控制回转体端面形位误差,但控制效果不尽一样。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的被测圆周上各沿轴向的位置误差,不能控制整个被测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垂直度公差可以综合控制整个被测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由此可见,被测端面存在圆跳动误差,必然存在垂直度误差,反之,存在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不一定存在圆跳动误差。

4-9 试述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端面跳全动公差带与回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差带的异同点。

答: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相同,区别在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必须与基准轴线同轴,位置是固定的。而圆柱度公差带的轴线则与其它无关,位置浮动。

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回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差带形状一样,均为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一对平行平面。公差带的另三个要素,只要公差值相同,则大小、方向、位置完全相同。 4-10 什么叫实效尺寸?它与作用尺寸有何关系?

答: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尺寸和允许扩散工艺 最大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所形成的极限状态,称为实效状态。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称为实效尺寸。它与作用尺寸的关系是:实效尺寸是实效状态时理想包容面的尺寸,它是一个定值,即为最大或最小作用尺寸。由此可见,实效尺寸只有一个,作用尺寸有许多。

4-11.一销轴如图2.11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及填表。

(1)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遵守相关原则,此相关原则为 _最大实体原则__ ;直线度公差值Φ0.015称为_____相关公差________ 。

(2)销轴实际尺寸必须在 _____9.97_________ mm和 ______10________ mm之间。 (3)当销轴直径为Φ10mm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______0.015___________mm。 (4)当销的直径为Φ9.97时,公差的补偿值为___0.03______________ mm,销轴的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____0.045_____________ mm。

(5)销轴的实效尺寸为___Φ10.015______________ mm。 (6)销轴的最大作用尺寸为____Φ10.015______________mm。 (7)销轴的最小作用尺寸为____Φ9.97______________mm。 (8)填表2.3

表2.3 (mm)

实际尺寸 10 公差补偿值 0 直线度公差值 φ0.015 9.99 9.98 9.97 0.01 0.02 0.03 φ0.025 φ0.035 φ0.045

4-12 如图2.13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并回答问题。

(1)当孔处在最大实体状态时,孔的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平行度公差为__0.05___ mm。 (2)孔的局部实际尺寸必须在__6.5____ mm至______6.6___ mm之间。

(3)孔的直径均为最小实体尺寸Φ6.6mm时,孔轴线对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为_0.15_ mm。 (4)一实际孔,测得其孔径为Φ6.55mm,孔轴线对基准A的平行度误差为0.12 mm。问该孔是否合格?__不合格(因为孔径为φ6.55mm。平行度差为0.1mm)_______ 。 (5)孔的实效尺寸为___φ6.45_______ mm。

4-13. 一销轴尺寸标注如图2.14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并填表。

(1)销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必须在 φ10 mm至 φ9.985 mm之间。

(2)当销轴的直径为最大实体尺寸 _____φ10___mm时,允许的轴线直线度误差为

________零____ mm。此时,销轴为一个Φ10mm的 理想圆柱 。

(3)填表2.4

(mm) 单一要素实际尺寸 Φ10 Φ9.995 销轴轴线的直线度公差 0 φ0.005

Φ9.99 Φ9.985

4-14. 一零件尺寸标注如图2.15,试作如下回答,并填表2.5。

φ0.01 φ0.015 (1)细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应在_____φ40.025___ mm至____φ40.009 _______ mm之间。 (2)细轴直径为何尺寸时,允许的细轴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直垂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多少? 答:细轴直径为φ40.009时,允许的细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为φ0.016(φ40.025–φ40.009=φ0.016mm)。 (3)填表2.5 表2.5解:

表2.5 (mm) 关联要素实际尺寸 允许的垂直度误差 Φ40.025 Φ40.02 Φ40.015 Φ40.01 Φ40.009 0 φ0.005 φ0.01 φ0.015 φ0.016 4-15 看传动座零件工作图(图2.19),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表2.7 序号 代号 (1)

读法 上端φ13mm孔轴线对右下端φ13mm孔轴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对底面右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4个M6mm螺孔轴线分别公差带含义 上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且平行于右下端φ13mm孔轴线的圆柱面内。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且平行于底面、右侧面的圆柱面内 4个6mm螺孔轴线必须分别位于直径(2) (3) 对底面和后面的位置度公差为φ0.20mm 为公差值φ0.20mm,且相对底面和后面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4-16 根据下列要求和说明,在零件图2.20中进行标注(单位为mm)。

解: 见图2.8。

图2.8

4-17 改正图2.9a) 、b)中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解: 见图2.4a、b。

图2.4

4-18 识读图2.8中形位公差标注,按要求填空:

图2.8

(1)被测要素:___φ25mm圆柱面 _ ;基准要素:_φ15mm圆柱面轴线 _____ ;公差带形状:___两同心圆_____ ;

(2)被测要素:___槽φ10mm的中心平面_ ;基准要素:_φ25mm圆柱面轴线___ ;公差带形状:___两平行平面_____ ;

(3)被测要素:____φ20mm轴心线____ ;基准要素:_______φ25mm轴的轴心线____ ;公差带形状:____一个圆柱面________ ;

(4)被测要素:___孔φ8mm轴心线 _;基准要素:___φ15mm 轴的轴心线_____;公差带形状:_____两平行平面_______ ;

(5)被测要素:φ15mm轴的轴心线__ ;公差带形状: 一个圆柱面__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n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