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 - 课后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04 2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后习题

第一章 概论

1、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而由官方采取的所有措施

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有严重危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它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

2.简述植物检疫与一般植物保护工作的关系? 区别点:

1. 植物检疫对象与一般防治对象不同 2. 两者所采取处理的要求不同

植物检疫处理的效果要求彻底杀灭有害生物;

植物保护防治效果要求将有害生物的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阈值或防治指标以下 3. 植物检疫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式不同 联系:

植物保护工作包括预防或杜绝、铲除、免疫、保护和治疗等五个方面。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植物保护中的预防、杜绝或铲除的各个方面,最有效、最经济、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方面,甚至是某一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计划中的惟一一项具体措施。

3.举例说明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1. 引种与检疫

植物引种是增加一国或地区内植物种质的多样性,提高栽培植物抗病虫、抗逆境的能力及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许许多多的有害生物种类可以随人为调运植物或其产品而传播。并传入新区后能生存、繁衍和为害,有时迅速扩扩散而造成严重的为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植物检疫,安全引进各类农林业新品种,在发展现代农林业和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子:

1.油橄榄2.甜叶菊3.西洋参4. 香石竹5. 郁金香 2. 主权与检疫

?植物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如:棉花枯萎病、棉花红铃虫、马铃薯环腐病、甘薯黑斑病、蚕豆象等。 ?植物检疫的特殊功绩在于它每年给国家挡住了大量有害生物的入侵。

如:小麦矮星黑穗病、地中海实蝇、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等。

1

3. 外贸发展与检疫

在对外贸易和发展创汇农业方面,植物检疫起着特殊的作用。 ① 新疆哈密瓜、鲜荔枝、稻草及制品 日本 ② 中国鸭梨 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

③ 中国水果、盆景、鲜切花 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和地区

4. 植物检疫的效益

经济效益— 直接效益:通过检疫的实施能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

间接效益: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可能避免财富损失

社会效益—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保护农林业安全生产,国泰民安,为国家团结和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充分发挥预防和防患作用,保持生态自然平衡,农林业生产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4.植物检疫的目的和任务什么?

目的:①预防和推迟植物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病虫的传入; ②帮助扑灭、控制或延缓已传入的任何有害生物的蔓延。

5.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试比较二者的区别。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区别: 前者检疫要求针对任何传播途径,无分布或分布极有限,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如存在,目标必须是根除或封锁在官方控制之下 后者检疫要求只针对种植材料,已存在并可能分布广泛,经济影响已经知道,处于特定种植用植物的、官方目标是抑制其危害。

6.简述植物检疫的特点

1. 植物检疫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法规为手段,实施强制性的检疫检查(法规与技术结合)

2. 植物检疫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预防与铲除并举) 3. 植物检疫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 (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7.解释概念:QP、RNQP、Phytosanitary(植物检疫)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

2

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Phytosanitary(植物检疫):

狭义的定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而进行的隔离检查与处理。 广义的定义—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第二章 植物检疫法规

1.名词解释:疫区、非疫区、非疫产地、非疫生产点、IPPC、SPS、ISPMs

疫区(Quarantine area)—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

非疫区(Pest free area)—是指一个由科学证据证实没有发生某种有害生物且这种情况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非疫生产地(Free place of production ):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非疫生产点(Free production site ):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 ISPMs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主要任务是加强国际间植物保护工作,更有效地防治有害生物及防止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统一国际植物检疫证书格式、促进国际植物保护信息交流,中心内容为植物检疫。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总原则是为促进国家间贸易的发展,保护各成员国动植物健康、减少因动植物检疫对贸易的消极影响。由此建立有关有规则和有纪律的多边框架,以指导动植物检疫工作,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

2. 我国第一部关于动植物检疫的法律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经七届人大第22次会议通过,1992年10月1日开始实行。

3.简述我国目前植物检疫的体系结构。

一、主管部门:口岸的进出境植物检疫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

国内植物检疫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总局分别负责,国内县级以上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受同级农业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

二、技术依托单位:包括植物检疫的科研单位、检疫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植物检疫学术团体等为植物检疫服务的各种组织

4.试比较非疫区与非疫产地的区别。

非疫区(Pest free area) 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非疫产地(Pest free plece of production) 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区别:

1、一个非疫区比一个非疫产地大得多,包括许多非疫产地,也可能包括整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一部分;

2、一个非疫区可能被一个天然屏障或通常被一个相当大的缓冲区所隔离,但一个非疫产地可能位于一个有关有害生物普遍发生、但被隔离的区域内;

3

3、非疫区一般可毫不间断地保持许多年,而非疫产地可能仅保持一个或几个生长季节; 4、非疫区常有输出国国家植物保护组织来管理,非疫产地则是在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监管和负责下由生产者独立经营管理;

5、若在非疫区发现有害生物,整个区域都将被认为有问题;而非疫产地只丧失其非疫状况,但同一区内实施同一体系的其他产地不受直接影响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1.什么是PRA?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包括三个方面: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2.为什么要进行PRA?

实行PRA,从保护农业生产方面或促进国际贸易方面考虑十分必要。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行,开展PRA工作既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又强化了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强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从而可坚持检疫作为正当技术壁垒的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另一方面,PRA不仅使检疫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是建议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使检疫管理工作符合科学化、国际化的要求。 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有哪些? 答:《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准则》

4.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过程。 PRA开始阶段(起点)

一般有三个起点:一、从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开始分析;二、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商品;三、因建议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做风险分析。

当进口一种商品或引进新的植物种、修改植物检疫法规或发现新的有害生物的定殖爆发和经常截获某一有害生物等,均促使PRA过程开始或启动。然后列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划定PRA地区,进入第二阶段。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

对在第一阶段确定的需进行进一步评估的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清单逐个考虑并审核,看是否符合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

在这一阶段,要求指出哪些信息与有害生物有关,它的潜在寄主植物是哪些,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有害生物的所有影响,建议可能被执行的经济分析等级。应始终参考专家的判断,当有足够证据并已广泛认为某种有害生物的传入将引起不可接受的经济后果时,应着重于传入和扩展的可能性;当俺就经济影响水平或以经济影响水平来评价风险管理措施的强度或者在评估消除或控制有害生物的得失时,应详细研究所有经济因子。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

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一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的设计和评估,并逐步发展到应用系统方法。结果是选择一种或多种措施来降低相关的有害生物风险到可接受水平。

第四章 植物检疫程序

1. 简述植物检疫的基本程序

4

见习题P4

2.什么是检疫许可?其意义何在? 见习题P5

3.什么是检疫申报? 见习题P5

4.简要说明植物检疫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 现场检疫:习题P5 实验室检测:

① 比重检测:有虫害的籽粒及菌瘿、菌核、病秕粒、草籽比健康籽粒轻,进入一定浓

度的食盐水或其他溶液中,使线虫等浮于液面。捞取浮物,鉴定种类。 ② 染色检测:某些植物或植物器官,被害虫危害或病原物感染后,或某些病原物本身

常可用特殊的化学药品处理,使其染上特有的颜色,帮助检出和区分病虫种类。 ③ 软X光透视检测:取样品100粒,单层平铺在仪器内样品台上,开通电源,调节光

强和清晰度,通过观察窗,即可在荧光屏上观察。 ④ 洗涤检测:检查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各种真菌孢子、细菌或颖壳上的病原线虫时,由

于肉眼或放大镜不易检查,一般可用洗涤检验。 ⑤ 保湿萌芽检测:一般种子携带的病菌,无论是黏附在种子表面的,或是潜伏在种子

表层或深层的,在种子萌发阶段即开始活动或侵染,其中很多在萌芽期或幼苗的早期就表现症状,或在种子未萌发时,在种子表面就长出菌丝。对此,在种子发芽后,有的甚至在萌芽前,即可检验带病情况。 ⑥ 分离培养检测:许多病菌能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人工培养,因此可以利用分离

培养法把它分离出来,培养与人工培养基上,进行检验。 ⑦ 鉴别寄主检测:许多不同种类的病毒和一些细菌,接种到某些特定的敏感植物上可

以产生特定的症状。由此可以判断是否有某种病原物存在。 ⑧ 血清学监测:各种病原生物、害虫均可采用血清学方法来检测,关键是要制备具有

专化性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即可检测样本中有无目标生物存在。 ⑨ 显微镜检验

5.何为初级样品,何为平均样品? 初级样品:分层次从不同部位逐级由一批货物的不同件中或散装货物的不同层次部位抽取的样品。 平均样品:将混合样品按机械分样或对角线分样以减少样品量,直到足够检验检测用的数量,这个样品即平均样品。

6.植物检疫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原则:?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处理措施应当是必须采取的,应设法处理所造成的损失减低到最小; ?处理方法应当安全可靠,保证在货物中无残毒,又不污染环境;

?处理方法还应保证植物和植物繁殖材料的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不降低植物产品的品质、风味、营养价值,不污损其外观。

基本类型包括:除害处理、退回或销毁处理和禁止出口处理。 7.什么是检疫监管?其意义何在?

5

检疫监管(Quarantine supervision, surveillance)是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意义:一、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二、进一步控制有害生物的传播。 8.检疫监管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习题P5

9.什么是产地检疫?什么是预检?其意义何在?

产地检疫(Produced-area Quarantine)是在植物或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

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预检(Pre-clearance)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

或加工包装时到产地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意义

①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

②简化现场检验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③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

第五章 检疫性真菌病害

1.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症 状:

植株矮化;病穗肥大,小穗小花增多;菌瘿粗短,近球形,较坚硬,压碎后露出黑粉,有鱼腥臭味。 病原菌

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暗褐色,表面有多角状网纹。

冬孢子萌发—无隔先菌丝——担孢子(8-66个)— 异性结合成H形—双核侵染菌丝或镰刀形次生担孢子—侵染菌丝。 发生规律

越冬场所:以冬孢子活菌瘿在土壤中、种子表面或粪便中。

土壤带菌是主要侵染病原,分散的病原冬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10年。 冬季日均温0-10℃的日数40d 以上,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适于发生。 低温和积雪天数增多,积雪厚度增大,发病变重。土壤中的冬孢子→双核侵染丝→麦苗幼嫩的分蘖→细胞间隙蔓延,经50d到生长点→穗基原,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 传播途径(流行条件):

种子调运和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病区土壤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在收获或储运期间,菌瘿或冬孢子常撒落田间和被风吹到附近田块。

粪肥和秸秆也传病。 我国适生区域

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为高危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的冬麦区为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为可能区;春麦区不发病。

6

检疫检验方法 检测:直接检查、洗涤检验、冬孢子形态鉴定、冬孢子自发荧光显微检验、冬孢子萌发实验、PCR技术检验

检疫:高温灭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

2.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答:症状特点:病株只部分穗子受害,病穗只部分籽粒受害。 病粒通常局部受侵染,仍保留正常籽粒外形。

病菌只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病轻的籽粒形成疱斑,病重的大部或全部形成黑粉腔,外表只留下灰色果皮。 该病的症状在籽粒发育完全时才明显。

病原菌形态特点:新鲜的冬孢子不能萌发,需经过4个月以上的休眠期。

冬孢子—先菌丝—顶端65-185个长镰刀形的双核初生担孢子—不配对结合—脱离先菌丝 初生担孢子—有丝分裂—单核次生担孢子 —侵染丝。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小麦扬花时,土壤温湿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先菌丝伸出土面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进行传染。

病菌主要以次生担孢子产生的芽管,通过颖片、外稃和内稃上开张的气孔入侵。 侵染早期-颖片、内外稃上部有细胞间菌丝,

后期-向小花基部生长,进入子房的果皮,仅分别侵染各个籽粒。 小麦扬花期雨水多,灌溉失度,施肥过多,氮肥过多有利于发病。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我国大部份烟草种植区

检疫检验方法:直接检查:发病轻的病粒,病疱不破裂,从外观上不易识别,用0.2%NaOH溶液浸渍24h(20℃)。病粒发病部位乌黑发亮,健康部位灰黄色。

洗涤检验:同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 冬孢子形态鉴定:

PCR技术检验:利用特异性引物

3.述马铃薯癌肿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答: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块茎,地上部分症状多不明显。

病原菌形态特点:休眠孢子囊近球形,褐色,厚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原孢堆游动孢子侵入芽组织细胞内,使寄主细胞受刺激 而膨大,菌体先发育形成的;经细胞多次分裂,转而形成含有3-9隔夏孢子囊的夏孢子堆; 夏孢子囊壁薄淡色,多角形或卵形; 游动孢子卵圆形,鞭毛单生;

合子(游动孢子形成配子,并结合形成合子)两根鞭毛,游动;侵入寄主细胞形成休眠孢子囊。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1. 气象因素-土壤水分饱和,温度12-24 ℃ ,pH4.5-7,最有利于发病。

2. 海拔高度-3600—1680m,2500m以上发明面积大。 3. 坡向和地势-阴坡病重,阳坡病轻。

7

4. 轮作-连作地病重,轮作年限长的病轻。

5. 自生马铃薯数量-自生马铃薯是土壤中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山区和潮湿地带对此病最为有利,这些地区气候凉爽、雨日频繁、雾多、日照少、土壤湿度大及酸性土壤。如在云、贵、川高原区有发生。 检疫检验方法:1. 土壤检验-漂浮法提取休眠孢子囊。 2. 直接检查有无肿瘤物。

3. 病原菌形态观察-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4. 染色检验-单鞭毛的游动孢子和双鞭毛的合子。

4.述烟草霜霉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答:症状特点:幼苗:叶尖黄—叶片淡黄色小病斑—水渍状—蓝灰色霉层—整株死亡。 成株局部受侵染:

叶片黄色病斑—褐色坏死斑—蓝灰色霉层 芽、花及蒴果中也有病斑。

成株系统侵染:叶片脱落—茎和根部维管束褐色条斑—矮化、萎蔫—整株死亡。 病原菌形态特点:菌丝无隔膜,孢囊梗二叉状分支(基部锐角,上部直角); 孢子囊柠檬形,无色透明,直接产生芽管;

卵孢子黄褐色—红褐色,周围有光滑或粗糙的外膜,干燥时收缩成棱角状皱纹。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烟草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如下:

① 越冬期特别是1月份的平均温度高于常年; ② 雨日多,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 ③ 叶面结露时间长; ④ 日均温15—25℃;

⑤ 育苗期和移植大田后有菌源。

烟草生长期温度高,日照充足,湿度低不利于病害流行。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我国大部份烟草种植区

检疫检验方法:症状检查、洗涤检验孢子囊、组织透明法检验卵孢子、种苗检验 5.疫性病原真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哪些?

1、直接检验:适用范围:具明显症状的植物材料

主要工具:放大镜或解剖镜,主要是利用肉眼现场快速初检

2、染色检验:染病的组织,或病原菌本身,经特殊的化学药品处理后,可带有特殊的颜色 3、洗涤检验:种子表面常附着真菌孢子,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容器内,加一定量的无菌水,充分振荡,可使病菌孢子洗涤下来,而后离心后,可沉淀,镜检沉淀物可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4、保湿萌芽检验:种子携带的真菌,无论外表黏附的还是潜伏种子内的,在种子萌发阶段即可开始侵染,甚至有些在种子还未萌发时就可长出病菌。

8

5、分离培养检验: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第六章 检疫性细菌病害

1. 简述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美洲—美国(1897)、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秘鲁、巴西;

欧洲—前苏联、波兰、瑞士、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 亚洲—越南、泰国、马来西亚。

症状表现特点:典型的症状是矮缩和枯萎。

早期感病—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枯萎死亡; 叶片-淡绿色-黄色条斑→干枯 →褐色→枯萎;

植株生长期—维管束红褐色,植株高度受影响,横切面维管束切口处有黄色菌脓 ; 雌穗—大多不孕;

雄穗—过早抽出并变成白色,在植株停止生长以前枯萎死亡。 病原分类地位:薄壁菌门 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泛菌属 Pantoea

检验方法:1. 产地检验-甜玉米叶片病斑 2. 病原物分离检验-

⑴ 伊凡诺夫培养基:菌落黏性大;

⑵ 黑色素培养基:30 ℃ 7d-菌落中心黑色,边透明。

3. 血清学检验-琼脂双扩散、荧光抗体法 防治措施:加强检验检测,防止传入

2. 简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国外的分布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25000→1500株

南部Poachimstal损失94%/4年 英国:12000棵发病树(1966.4.1-11.5) 荷兰:寻子-200万棵,火棘-13000棵

红果树-8700棵,花楸-4500棵 德国:梨树-18000棵 症状表现特点

花腐 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腐(早春)。

溃疡 溃疡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结果。 枝枯 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

果腐 梨火疫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 病原分类地位

9

薄壁菌门 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欧文氏菌 Erwinia 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1. 产地检验-田间检查与观察

2. 症状检验-与梨梢枯病(不为害大枝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区别。 3. 选择性培养基检验

⑴ MS培养基-菌落中心橙黄色,边缘光滑透明

⑵ CG培养基-火山口特征(29 ℃ 48h) ⑶ 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27 ℃ 2-3d培养,3-7mm菌落半球形凸起,橘红色(中-蛋黄,边-光滑 ) 4. 幼梨切片接种-乳白色高度隆起的球状菌脓 。

5. 过敏性枯斑反应-石楠、烟草和蚕豆叶片-坏死反应。 6. 血清学检验

⑴ 常规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ELISA、ODD等。 ⑵ 免疫分离法检测技术-利用抗血清特异性吸附目标菌。 7. 核酸探针技术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32P标记—102-105个菌体

PCR技术—50个菌体细胞

PCR-斑点印迹+反印迹杂交—20个菌体

已被列为中国的检疫性病害,目前国内尚未发生。该病害能借助于多种途径迅速蔓延扩展,且易传染,难以控制,所以很难防治,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

3. 简述柑橘黄龙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国外的分布状况

亚洲—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 非洲—津巴布韦、 南非、马达加斯加、斯威士兰、留尼旺; 欧洲—希腊、葡萄牙、意大利; 大洋州—澳大利亚;

中国: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四川。 症状表现特点

夏梢、秋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

春梢病叶→叶脉肿突呈黄白色或淡绿色→叶质硬化→叶片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变为均匀的黄白色

夏秋冬梢病叶→叶脉基部开始变黄→脉梢扩展形成黄色网络→黄绿相间斑驳或均匀黄化→病梢落叶

病树→病梢落叶

→果实—小而畸形脐部不着色,呈青果或绿果 →根—大根腐烂脱皮,木质部黑色 病原分类地位

10

2. 在幼虫4龄前剪除网幕,集中销毁。幼虫老熟时,树 干束草诱集化蛹集中消灭。

3. 幼虫4龄前可用胃毒剂、触杀剂和灭幼脲等药剂喷布 树冠,杀灭幼虫。

4. 我国已发现20多种可利用的天敌。在非养蚕区利用青 虫菌和杀螟秆菌防治以利于保护天敌,在养蚕区利用 美国白蛾核型、质型多角体、颗粒体病毒防治。 5. 在成虫发生期点黑光灯诱杀。

3.针对美国白蛾,可采用的监测方法有哪些?

答:性诱捕器比较有效;引诱剂法诱捕范围很广,但效力不足,常诱捕到非目标虫害。 4.美国白蛾的检验识别方法有哪些?

答:幼虫需要根据毛序鉴定;蛹则保湿保温,使之羽化为成虫进行鉴定。 成虫由其特征进行识别

5.说明小蔗螟与蔗扁蛾的传播途径与检验方法。

答:蔗扁蛾: 幼虫、蛹随巴西木等寄主的调运而传播。

小蔗螟: 随寄主植物茎杆、甘蔗的种苗、宿根和包装材料的调运;或夹杂在玉米粒中随玉米的调运远传。

检验:主要掌握成虫与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识别。

6.根据小蔗螟与蔗扁蛾的寄主植物、已发现的危害情况,分析其检疫重要性。

寄主植物和已发现的危害情况:小蔗螟:主要危害甘蔗、水稻;在美洲分布区是甘蔗与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其次危害玉米、高粱及苏丹草。 (1)水稻上害状

幼虫聚在叶鞘内取食,初期引起叶颈周围褪绿,变棕黄至橙色;后期蛀茎为害,致叶、秆枯死,直接造成产量损失。 (2)玉米上害状

早期害卷叶,食幼嫩组织,轻者叶片出现排孔,重者生长点被食,植株矮小;后期蛀茎,致使植株易风折,偶害穗。

蔗扁蛾:已发现寄主28科87种8变种,国内发现14科55种2变种。

主要危害巴西木、发财树、橡皮树和棕竹的根、茎部;甘蔗和玉米茎杆、马铃薯块茎、香蕉花序等。

在广东发现寄主已经扩大至行道绿化树与多种园林植物。

幼虫在寄主皮层内上下蛀食,内皮层食空后仅留表皮层,其间充满粪屑。表皮可见排粪通气孔。

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检疫重要性:由于水稻、玉米等是国家主要粮食来源,因此对为害其的小蔗螟与蔗扁蛾必须加以严格防治与灭杀,不使其造成严重灾害。 第十三章 同翅目检疫性害虫及其它有害动物

1.对葡萄根瘤蚜与苹果绵蚜进行产地检疫或疫情调查,何时为最佳时期?

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最佳,此时其寄主刚开始发芽,是其侵染的最佳时机

2.苹果绵蚜与葡萄根瘤蚜在调运检疫中的除害处理措施有哪些?

21

葡萄根瘤蚜:

(1)热处理 30~40℃温水中预浸5~7min 50~52℃热水浸泡7min。可杀死卵及若虫。 (2)熏蒸法 二硫化碳或溴甲烷处理砧木或切条,不宜用其它熏蒸剂。

(3) 药剂浸泡 葡萄苗木去土 扎捆(每10~20株) 50%辛硫磷EC1500倍液浸泡1min 晾干(包装物同样处理)。 .苹果绵蚜: 1.药剂浸泡

将苗木、接穗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EC2000倍液浸泡10min。 2.常温熏蒸

对苗木、接穗及包装材料等可采用溴甲烷熏蒸处理,用药量为24g/m3,熏蒸3h。 3.加热熏蒸处理

① 搭建1m3塑料棚,棚内搭架排放待熏蒸材料; ② 将80%敌敌畏原液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密封塑料棚。 ③ 棚内温度保持36℃,处理30min; ④ 熏蒸后将材料阴晾4h。 该方法可杀各虫态。

3.比较苹果绵蚜与葡萄根瘤蚜的传播途径。 苹果绵蚜:

(1)远距离传播

成、若蚜随苗木、接穗、果实和包装物的贸易往来传播。 1985年大连口岸从日本输入的苹果苗中发现。 (2)近距离扩散

有翅蚜的飞行;耕作管理中人的活动。 葡萄根瘤蚜:

1.主要随带根苗木的调运传播。

2.在美洲系葡萄上,也可随接穗传播。

? 对根的依赖性极强,一般离开根后1d即死亡。

4.假如苹果蠹蛾与苹果绵蚜分别传入两地,需要开展扑灭工作,在措施上有何异同?

答:绵蚜在其盛发期5-6月份、8-10月份,可每隔10天喷一次速效杀丁、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或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加毒死蜱和渗透剂或40%青死绵(乐斯本)或40%蚜后威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青死绵900-1250倍液或啶虫醚2000倍液加渗透剂。 苹果蠹蛾在幼虫期用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连喷3次,可控制其危害。 5.松突圆蚧的主要传播途径与检疫措施有哪些?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成虫、若虫、卵借助盆景、苗木、球果、新鲜枝丫或原木等的调运而传播。

1龄若虫爬行或随风、雨及鸟兽的携带而扩散。

检疫措施:1.严格禁止疫区的松属植物枝条、针叶和球果外运,木材调运要剥皮。

2.必须从疫区调出的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严格检疫,发现疫情,进行除害处理。

用松脂柴油乳剂(0号柴油:松脂:碳酸钠=22.2:38.9:5.6)3~4倍稀释液、40%久效磷乳油800~1000倍液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 3.化学防治

22

4. 开展生物防治

6.如何认识非洲大蜗牛的危害性? 1. 寄主植物

非洲大蜗牛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陆生软体动物之一,可危害草本、木本、藤本植物100多种。

? 多种蔬菜:如番茄、莴苣、白菜、各种豆类和瓜果。

? 多种果树:如木瓜、柑桔、椰子、菠萝、苹果、葡萄、李等。 ? 观赏植物与经济林木:如橡胶、可可、茶叶等。 2. 危 害

(1)成、幼螺取食叶片,叶菜类受害明显。 (2)为许多人畜寄生虫病和病原菌的中间寄主。

? 可传带广州广眠线虫(引起人体脑炎);非洲大蜗牛结核病为人畜共患病;是家畜、

家禽、野生动物的多种寄生吸虫、线虫、绿虫的中间寄主。

(3)可传播一些植物病原菌。

? 棕榈疫霉、可可黑荚病、芋疫霉菌及烟草疫霉菌。

(4)爬进厨房取食饭菜,留下令人厌恶的粘液,影响居室环境卫生。

7.外来红火蚁食性如何?如何传播? 食性:

? 食性杂。

? 捕食土栖动物如蚯蚓,以及农田害虫。

? 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 ? 危害电器设备,造成短路。 传播:

? 通过带泥植物货物的运输长距离扩散。 ? 雌雄分飞交配后扩散。

8.如何判断进境木材携带是否携带有大家白蚁?

答:疫区输入的木材,尤其是原木,检查随其携带的蚁巢和有翅成虫,以及有无被害蛀孔、泥线、泥被等污染物迹象。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b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