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12-17 0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刘宏玲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5期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十二小学)

摘 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能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可见语文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用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语文习作课程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表现也包含其写作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和对策做了分析,以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水平。 一、小学语文习作现状

1.学生习作基础不扎实,缺少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习作课程开始于学生练习日记,这需要学生积累一些写作词汇或是一些优美的句子,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文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并不了解学生的写作功底,这造成了学生“有理说不出”,语文表达能力欠佳,不能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经历,缺少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导致在写作中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写不出作文的情况,一些学生选择从作文书上照搬范文,或者用自己以前写过的素材。 2.教学形式化,忽视内心感悟

老师往往在教学中强调写作的规范形式,例如,文章的分段和层次,首尾的句式等,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要求。一些学生为了使文章形式夺人眼球,而不重视其中的真情实感,忽视了自身情感的表达,缺少了写作的情趣,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对写作的乐趣,无法养成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或者形式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习惯,缺少个性化。 3.教师不重视作文的修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文的修改都是由老师来完成的,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一些学生会存在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想法,草草了事,把作文交给老师批改,这不利于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再加上许多教师对写作批改的不重视,尤其是老师的精力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v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