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套(学生版)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0:3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模拟测试(一)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7. 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作物收获后,就地焚烧秸秆,增加土壤中钾肥含量

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发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这些颗粒物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C.煤经过液化、气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D.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2gN2和CO混合气体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0.15NA

B.标准状况下,2.8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电子总数为0.8NA

-C.常温下, 0.5mol/LNH4Cl溶液中Cl的数目为0.5 NA

D.1mol铁粉在足量碘蒸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丙三醇>乙二醇>乙醇>乙烷>甲烷

B.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大试管底部,大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逐渐变浅,最终褪色

C.-C3H7和-C2H5O 各取代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4种

D. 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酯完全水解生成lmol 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分子式为C14H20O5 10. A. B. C. 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序数是B和D原子序数之和的1/4,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甲和丙是D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戊溶液的pH=2,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

B. A. D分别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C. C. D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11. 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和现象 分别用PH试纸测定饱和NaClO溶液与饱和CH3COONa溶液的pH,pH(NaC1O)>pH(CH3COONa) ?+结论 ClO结合H的能力比 CH3COO 的强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于足量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酸的强弱:HXFe 蔗糖没有水解 3+12.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与X相连接是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

-+

C. 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

D.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g淀粉转化掉时,N电极在标况下产生6.72LN2

+?-1

13.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度(AG)表示[AG=lg c(H)/c(OH)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00mL

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AG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HY均为弱酸

+-12-1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

+-C.c点溶液中:c(HY) <c(Na)<c(Y)

D.b点时,溶液的pH=7,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

26. (14分) 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常温下,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

为156~157℃。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乙醚浸取法,提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对青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

(3)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化学式,将28.2g青蒿素放在燃烧管C中充分燃烧:

① 仪器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装置限用一次)。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装置C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装置D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用合理连接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装置质量 B E(不含干燥管) 实验前/g 22.6 80.2 实验后/g 42.4 146.2 则青蒿素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 、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度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度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与青蒿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27. (14分)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

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25 ℃ 时 pH 饱和H2S溶液 3.9 SnS沉淀完全 1.6 FeS开始沉淀 3.0 FeS沉淀完全 5.5

查询资料,得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

3+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MnO4溶液 D淀粉碘化钾溶液

(2)操作Ⅱ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Ⅳ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Ⅳ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含量的方法:a.称取2.85 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1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 00 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

2

均值为20.00 mL。

①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5分)氮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I、汽车尾气排放的NOX和CO污染环境,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和CO的排放。

?1

已知: ① 2CO(g)+O2(g) ?2CO2(g), △H=-566.0kJ?mol

?1

②N2(g)+O2(g) ?2NO(g)△H=+180.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 ,若1molN2(g)、1molO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946kJ、498kJ的能量,则1molNO(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kJ。

(2)为了模拟反应2CO(g)+2NO (g) ?2CO2(g)+N2(g)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情况,控制一定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表:

①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2n(CO2)=n(N2)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II、氮有不同价态的氧化物,如NO、N2O3 、NO2 、N2O5 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某温度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O3 ,发生反应N2O3(g) ? NO2(g)+NO(g)达到平衡后,于 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后,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 N2O3的浓度

B.t1时刻改变条件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N2O3的转化率增大

C.在 t2时刻达到新的平衡后, NO2的百分含量不变 D.若 t1时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容器的一半 (2)在 1000K下,在某恒容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2 NO2(g)?2 NO(g) + O2(g)将一定量的NO2 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 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O2 的起始压强 P0为 120kPa,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为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x物质的量分数).

III、N2H4-O2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 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

② a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 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500 mL足量KC1溶液一段时间,当消耗O2的体积为2.8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pH=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二)选做题

3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工业上常用CO与H2在由Zn、Cu、Ni等元素形成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甲醇(CH3OH)在Cu的催化作用下可氧化生成甲醛(HCHO)。

(1)下图是某同学画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请判断该排布图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判断正确,该空不用回答)。

(2)HCHO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____________.HCHO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______ 。

(3)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12(CO)2 ·2H20],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配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3

B. 该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C. 该配合物中只有CO和H2O作为配位体 D. CO与N2的价电子总数相同,其结构为

2+2+

(4)NF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 。Cu易与NH3分子形成[Cu(NH3)4]配离子。但NF3不易与2+Cu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 (5)火山喷出的岩浆中含有多种硫化物,冷却时ZnS比HgS先析出,原因是 (6)甲醛与足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Cu2O,已知Cu2O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

①在该晶胞中,Cu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pm,则Cu2O的密度为___

-3

_g·cm(只要求列算式,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4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模拟测试(二)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尔马林可用于保存海鲜产品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实现低碳生活 D.CO2、NO2或SO2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B.对三联苯分子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C.纤维素不属于营养物质,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 D.C2H6O和C4H10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与1.8 g H2O分子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A B.62 g白磷晶体中,含2NA个P-P键

?

C.向含有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NA D.1 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向1.0 mol·L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 -1mol·L的盐酸、硫酸反应 +-1现象 溶液变蓝色 溴水层褪色 溶液呈黄色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NaHCO3溶液呈碱性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11.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元素的相关信息 M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W 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X 在短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Y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低价氧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Y的单质和H2O Z 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A.M、Y、Z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W与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 C.化合物X2Y2、Y2Z2的晶体类型相同,化学键类型也相同

D.M、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2?

12.某研究小组提出将4CH3OH+6NO2+8OH===3N2+4CO3+12H2O设计成原电池,

以实现污染物的利用,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多孔的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

C.B极电极反应式为:2NO2+4H2O+8e===N2+8OHD.当有2.24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4 mol

2+

13.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与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lg2=0.3,Ksp(ZnS)=3×10-25 mol2/L2。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2--+

B.Na2S溶液中:c(S)+c(HS)+c(H2S)=2c(Na)

-36 22

C.该温度下Ksp(CuS)=4×10mol/L

2+2+-5 -1-4 -1

D.向100 mL Zn、Cu浓度均为10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

2+

的Na2S溶液,Zn先沉淀

5

27.(14分)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12O3、MnO、MgO、CaO、SiO2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Fe、Mn、Ca、Mg、Al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完全沉淀的pH Fe(OH)3 3.7[来 Al(OH)3 5.2 Co(OH)2 9.2 Fe(OH)2 9.6 Mn(OH)2 9.8 +2+2+2+2+2+3+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

(2)加Na2CO3能使浸出液中某些金属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试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简述其原理: (3)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下图1.萃取剂的作用是 ;其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 .

A.2.0~2.5 B.3.0~3.5 C.4.0~4.5

﹣11

(4)滤液I“除钙、镁”是将其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7.35×10、Ksp(CaF2)= 1.05×10

﹣10

,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

+

﹣5

= .

(5)已知:NH3?H2O?NH4+OH Kb=1.8×10;

+﹣﹣2﹣2﹣﹣5

H2C2O4?H+HC2O4 Ka1=5.4×10;HC2O4?H+C2O4 Ka2=5.4×10

则该流程中所用(NH4)2C2O4溶液的pH 7(填“>”或“<”或“=”)

(6)CoC2O4?2H2O热分解质量变化过程如下图2所示(其中600℃以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以后是在空气中加热);A、B、C均为纯净物;C点所示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I.碳酸亚铁(Fe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将FeCO3加热到200℃开始分解为FeO和CO2,若在空气中高温煅烧FeCO3则生成Fe2O3.

?1

(1).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

?1 ?1

C(s)+O2(g)═CO2(g)△H=?393kJ?mol2FeCO3(s)═2Fe(s)+2C(s)+3O2(g)△H=+1480kJ?mol

请写出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据报道,一定条件下Fe2O3可被甲烷还原为“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为: Fe2O3(s)+3CH4(g)═2Fe(s)+3CO(g)+6H2(g)△H>0

①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②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Fe2O3在反应中质量消耗4.8g.则该段时间内用H2表达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将一定量的Fe2O3(s)和一定量的CH4(g)置于恒温恒压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6

a.CH4的转化率等于CO的产率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v正(CO):v逆(H2)=1:2 d.固体的总质量不变 (3)FeO可用CO进行还原,已知:t℃时,FeO(s)+CO(g)?Fe(s)+CO2(g) K=0.5 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4mol FeO(s),并通入x 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的转化率为50%,则x= .

(4)Fe2O3还可用来制备FeCl3,FeCl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分三步,请补充完成第二步的水解方程式:

3+2++

Fe+H2O?Fe(OH)+H K1 K2

++

Fe(OH) 2 +H2O?Fe(OH)3+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y ++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xFe+yH2O?Fex(OH)(3x?y) +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字母 )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NaCl固体 c.升温 d.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II、两个容积均为2L 的密闭容器I和Ⅱ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起始物质的量见表。 起始物质的量 容器 NO CO

Ⅰ 1mol 3mol

Ⅱ 6mol 2mol

实验测得两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 _ A. 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L/mol B. 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 C. 若将容器I的容积改为1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mol/L

D. 若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大于16.7%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磷矿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F,含少量的MgCO3、Al2O3等]可用于制备H3P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最外层电子所占用能级的电子云形状为 。

3?

(2)PO4中P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空间构型为 。 (3)C、O、F三者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CaO的熔点比MgO (填“高”或“低”),原因是 。 (5)HPO3的酸性比H3PO4强,原因是 。

2+

(6)CaF2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中,Ca的配位数是 ,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3

g/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胞边长为

p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7

8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模拟测试(三)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与NA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5.6 g铁加入足量浓硝酸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2 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D.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一定为2NA

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尽管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这并不能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B.聚乙烯塑料中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容易老化,所以不能做食品包装材料 C.生活中很多有机物,如果糖、植物油、蛋白质、多肽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有机物

的一氯代物有4种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X、Y

?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11.从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2﹣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确定该溶液存在CO3 体;另取原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向新制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 将淀粉与KCl混合液装于半透膜内,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证明半透膜有破损 5min后取烧杯中液体,加碘水变蓝色 将气体通入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7. 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

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钠固体

储存于纳米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充电时,Na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B.可以用乙醇代替TEGDME做有机溶剂 C.放电时,当转移1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减轻23g

+-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Na+4e2Na2CO3+C

﹣2﹣

12. 25℃时,H2SO3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SO3、HSO3、SO3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9

A.溶液的pH=5时,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SO3B.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c(SO3)+c(HSO3)

C.向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

+

2﹣

的值增大

D.向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α(HSO3)减小

5.6 6.7 26.(14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Fe(NO3)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设计如下Cu(OH)2 Al(OH)3 3.8 4.7 实验:

实验(一):热稳定性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Fe(NO3)3固体,A和B中都有红棕色气体产生,A试管中生成了红色粉末。

物质 Fe(OH)3 开始沉淀 2.7 沉淀完全 3.7

(1)图中B装置的作用是 ;要检验A中红色固体是否为Fe2O3,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2)加热A中试管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而集气瓶中无气泡产生原因是 。 (3)写出硝酸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氧化性

Fe3?和Ag?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一直是实验探究的热点。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试验编号 -1实验操作 向10 mL 3mol?LKNO3酸性溶液(pH = 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银丝,并滴加氯化钠溶液 现象 无沉淀生成 a b 向10 mL 3mol?LAgNO3溶液中滴加2 mL 0.1mol?LFeSO4溶液,振荡;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1紫红色溶液不褪色 c 向10 mL 3mol?LFe(NO3)3溶液(pH = 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银丝,并滴加氯化钠溶液 -1产生白色沉淀 (4)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 实验c的结论是 。

(5)实验b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实验结论是Fe、Ag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与离子的 有关。

27.(14分)CuCl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工业上由废铜料(含Fe、Al及其化合物、SiO2杂质)生产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3??10

已知:CuCl溶于NaCl的浓溶液可生成CuCl,CuCl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CuCl沉淀。 (1)煅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为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________。 A.CuO B.Cu(OH)2 C.NaOH溶液 D.CaCO3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往滤液Ⅱ中加入食盐并通入SO2可生成Cu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Ⅰ中,温度控制在70~80℃并使用浓NaCl溶液,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5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H2,在催化剂作用下H2与CO2反应合成CH3OH,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

-1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1

CH3OH(l)+ 3/2O2(g)= CO2 (g)+ 2H2O(l) ΔH=-726.5 kJ·mol

-1

CO(g) +1/2O2(g)= CO2 (g) ΔH=-283.0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太阳能分解18g水,需要消耗的能量为 kJ。

(2)液态CH3OH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CO2合成燃料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由CO2和H2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T2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

-1

v(CH3OH)=nB/tB mol·(L·min)

B.T2>T1,T2平衡时,甲醇产量较少,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该反应在T2时的平衡常数比T1时的平衡常数大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平衡逆向移动 ②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反应限度标志的是 (填字母)。

A.H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O2 浓度与H2浓度之比为1: 3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O2消耗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相等

③在T1时达到平衡后,测得CO2的转化率为40%。此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往该容器中再充入该反应体系中的四种气体各0.2mol,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O2 的转化率将 。(填“不变”,“变大”,“变小”) (4)科学家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CO2和H2以体积比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能源。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就能知道该种能源。

CO2+4H2

2H2O + 。

(5) 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负极的反应式为

。当消耗燃料6.4克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二)选做题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11 P-31)(15分)

碳和硅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元素,硅及其化合物是工业上最重要的材料。粗硅的制备有二种方法:

11

方法一:SiO2 + 2C 高温 Si + 2CO↑ 方法二:SiO2+2Mg 高温 Si+2MgO (1)基态硅原子中存在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基态Mg的最外层电子所占据的能级的电子云能廓图是 。 (2)上述反应中所有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试比较C(金刚石),晶体Si,CO三种物质的熔沸点从高低的顺序 ,试解释原因: 。 (4)CO在配合物中可作为配体,在Cr(CO)6配合物中配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 π键的数目 。 (5)SiO2晶胞(如下图)可理解成将金刚石晶胞(如下图)中的C原子置换成Si原子,然后在Si-Si之间插入O原子而形成。

SiO2晶胞 金刚石晶胞

①推测SiO2晶胞中Si采用 杂化, O-Si-O的键角 。 ②SiO2晶胞中,含有Si原子 个和O原子 个。

3

③假设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 pm,试计算该晶胞的密度 g/cm(写出表达式即可)

12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模拟测试(四)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B.加热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D.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加热)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

B.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则该物质可发生氧化、酯化、缩聚反应 C.C6H14有5种同分异构体

D.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CH2=CH2和C2H5COOH 9.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

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单质在自然界只有一种核素

B.元素C、D、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C.A、E分别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一种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这几种元素可能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最强 10. 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A. B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的数目为0.1NA

-+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O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4NA B.常温下,7.8 g苯中所含C—H数为0.6NA

C.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

D.25 ℃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实验操作和现象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室温下,用pH计测得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8.9、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8.2 13 ?1?1结论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Ksp[Fe(OH)3]<Ksp[Al(OH)3] 水解能力 CH3COO>HCO3 ??D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13. 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中的lg

-1

??。25℃时,用0.100 mol?L

c?OH?cH?--1

的NaOH溶液

滴定20.00 mL 0.100 mol?L的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点溶液的pH = 11.75 B. B点溶液中存在 c(H)-c(OH)=c(NO2)-c(HNO2)

C. 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 D. 25℃时,HNO2的电离常数约

-4.5

为Ka=1.0×10 26. (15分)自然界中钨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其中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产中

应用广泛,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高炉炼铁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FeO(s)+CO(g)===Fe(s)+CO2(g) ΔH1

121

Fe2O3(s)+CO(g)===Fe3O4(s)+CO2(g) ΔH2

333

Fe3O4(s)+4CO(g)===3Fe(s)+4CO2(g) ΔH3

Fe2O3(s)+3CO(g)===2Fe(s)+3CO2(g) ΔH4

则ΔH4的表达式为 (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 (2) 上述反应在高炉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主要成分 250 ℃ Fe2O3 600 ℃ Fe3O4 1 000 ℃ FeO 2 000 ℃ Fe 1 600 ℃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若测得固体混合物中m(Fe)∶m(O)=35∶2,则FeO被CO还原为Fe的百分率为______(设其它固体杂质中不含Fe、O元素)。

(3)铁等金属可用作CO与氢气反应的催化剂。已知某种催化剂可用来催化反应CO(g)+3H2(g)CH4(g)+

6

H2O(g) ΔH<0。在T ℃,10 Pa时将l mol CO和3 mol H2加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实验测得CO的体积分数x(CO)如下表: t/min x(CO) 0 10 20 30 40 50 0.25 0.23 0.214 0.202 0.193 0.193 ①能判断CO(g)+3H2(g) CH4(g)+H2O(g)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v正(CO)=3v逆(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表示该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温度T1、T2、T3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T1时Ksp(CaWO4)=__________________。将钨酸钠溶液加入石灰乳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5) 硬质合金刀具中含碳化钨(WC),利用电解法可以从碳化钨废料中回收钨。电解时,用碳化钨做阳极,不锈钢做阴极,HCl溶液为电解液,阳极析出钨酸并放出CO2。该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

14

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溶液的体积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三个装置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__________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_______。

(2)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的试管中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加两滴酚酞,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8.00mL,则装置E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5)实验前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368.50mL,实验后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224.00 mL。则上述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中生成NO的体积____________。 28. (14分)电镀污泥是指电镀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和镀槽淤泥,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第十七类危

险废物。电镀污泥中含有Cr(OH)3、Al2O3、ZnO、CuO、NiO等物质,工业上通过“中温焙烧—钠氧化法”回收得到Na2Cr2O7等物质。

已知:①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NaAlO2、Na2ZnO2等物质

②不同钠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如下表 温度 20 ℃ 60 ℃ 100 ℃ 物质

Na2SO4[来 19.5 45.3 42.5 Na2Cr2O7 183 269 415 Na2CrO4 84 115 126 (1)水浸后的溶液呈________(“酸”“碱”或“中”)性。 (2)完成在空气中氧化焙烧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有Zn(OH)2、________。

(4)“系列操作”中为继续加入H2SO4,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过滤。继续加入H2SO4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结合平衡移动的原理予以说明)。

(5) 工业上还可以在水浸过滤后的溶液(Na2CrO4)加入适量H2SO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生产金属铬,写出生成铬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硼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永磁材料、超导材料、富燃料材料、复合材料等高新材料领域。

(1)硼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2)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0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上图)。

①硼酸分子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1 molH3B03的晶体中有 mol氢键。

②硼酸溶于水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B(OH)3·H2O,它电离生成少量

一+一

[B(OH)4]和H,则硼酸为 元酸,[B(OH)4]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3)三氟化硼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鼻恶臭和强刺激性的无色有毒腐蚀性气体,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4)磷化硼是一种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下图是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示意图,硼原子作立方最密堆积,磷原子填入四面体空隙中。磷化硼的晶胞参数a=478 pm

①该晶体的晶体类型是 。

②磷化硼晶体中,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核间距(dB-P)

3

③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 g/cm(写出表示式即可)

16

(结合平衡移动的原理予以说明)。

(5) 工业上还可以在水浸过滤后的溶液(Na2CrO4)加入适量H2SO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生产金属铬,写出生成铬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硼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永磁材料、超导材料、富燃料材料、复合材料等高新材料领域。

(1)硼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2)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0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上图)。

①硼酸分子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1 molH3B03的晶体中有 mol氢键。

②硼酸溶于水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B(OH)3·H2O,它电离生成少量

一+一

[B(OH)4]和H,则硼酸为 元酸,[B(OH)4]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3)三氟化硼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鼻恶臭和强刺激性的无色有毒腐蚀性气体,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4)磷化硼是一种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下图是磷化硼晶体的晶胞示意图,硼原子作立方最密堆积,磷原子填入四面体空隙中。磷化硼的晶胞参数a=478 pm

①该晶体的晶体类型是 。

②磷化硼晶体中,硼原子和磷原子的核间距(dB-P)

3

③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 g/cm(写出表示式即可)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