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第十章梁板结构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1 18: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第十章 梁板结构 (40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按弹性理论,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 时,称为单向板。

2.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 ,可按 方法进行计算。

3.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 、柱和墙上的构件。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看成 支座。由此假定带的误差将通过 的方式来调整。

4.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 、 、 。

5.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 、 、 、 。

6.钢筋混凝土塑性较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 、 。

7.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 截面、跨中按 截面计算。抗剪计算时均按 截面计算。

8.楼盖的内力分析中,如果按弹性理论,计算跨度取 之间的距离,如果按塑性理论,则 取之间的距离。

9.楼盖设计中,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有活荷载控制的组合,取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 ,对倾覆和滑移验算取 ;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的工业厂房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 。

10.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中,截面的相对压区高度应满足 ,调幅系数2 一般不宜超过 ,调幅后,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值均应不小于M0的 ,其中M0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11.现浇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 。

12.无梁楼盖内力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 。

13.雨蓬除应对雨蓬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的验算。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14. 现浇肋梁楼盖的板按连续梁计算,将_ _作为板的不动铰支座, 对板的转动

约束用__荷载加以考虑。楼面荷载的传递路线为__—→ _→ —→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

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 次梁按连续梁计算,不按交叉梁计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成立

(A)主梁线刚度比次梁大得多 (B)主梁线刚度比次梁小得多

(C)两者的线刚度大致接近 (D)与主梁的刚度无关

2. 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 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 这是考虑到

(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支座的弹性约束 (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

3. 整浇楼盖的次梁搁于钢梁上时

(A)板和次梁均可用折算荷载 (B)仅板可用折算荷载

(C)板和次梁均不可用折算荷载 (D)仅次梁可用折算荷载

4. 整浇肋梁楼盖中的单向板, 中间区格内的弯矩可折减20%, 主要是因考虑

(A)板的拱作用 (B)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

(C)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 (D)板的安全度较高可进行挖潜

5. 五等跨连续梁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的活载布置为

(A)1, 2, 5 (B)1, 2, 4 (C)1,3, 5 (D)2, 4

6. 五等跨连续梁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时的活载布置为

(A)1, 3, 5 (B)1, 3, 4 (C)2, 3, 5 (D)1, 2, 4

7. RC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

(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 (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

(C)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 塑性铰的形成 (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

8. 下列情况将出现不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A)出现较多的铰, 形成机构 (B)截面 =0.35

(C)截面 b (D)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9. 弯矩调幅值必须加以限制, 主要是考虑到

(A)力的平衡 (B)施工方便 (C)使用要求 (D)经济

10. 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时, 要求 ≤0.35, 以保证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A)正常使用 (B)足够的承载力

(C)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D)发生适筋破坏

11. 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后, 要求Mmin M0/3,M0为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目的是

(A)使用阶段不出现塑性铰 (B)防止承载力降低过多

(C)保证塑性铰转动能力 (D)保证受弯承载力大于受剪承载力

12.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 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这是为了

(A)补足因次梁通过而少放的箍筋 (B)考虑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 (C)弥

补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D)弥补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13. 整浇肋梁楼盖板嵌入墙内时, 垂直于墙设板面附加筋

(A)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 减小跨中弯距 (B)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并减小裂缝宽度

(C)承担板上局部荷载 (D)加强板与墙的连结

14.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生

(A)弯矩和剪力 (B)弯矩和轴力

(C)弯矩.剪力和扭矩 (D) 弯矩.剪力和轴力

15. 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 分布局部荷载, 还可

(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

(C)减小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16. 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

(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 (B)均产生对角裂缝

(C)板面产生对角裂缝;板底产生环状裂缝 (D)与C相反

17. 按弹性理论, 矩形简支双向板

(A)角部支承反力最大 (B)长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

(C)角部扭矩最小 (D)短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

18.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 伸入支座;

(A) 全部 (B) 部分 (C)仅角部钢筋 (D)由计算确定

19. 用塑性铰线法计算仅四周支承不同的简支板和固定板时, 两种板的

(A)外功不相等, 内功相等 (B)外功不相等, 内功不相等

(C)外功相等, 内功相等 (D) 外功相等, 内功不相等

20.楼梯为斜置构件,主要承受活荷载和恒载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A)活载和恒载均沿水平分布 (B)均沿斜向分布

(C)活载沿斜向分布;恒载沿水平分布 (D)与C相反

21. 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lo为板的计算跨度)

(A)l0/35 (B) l0/40

(C) l0/45 (D) l0/50

22. 砖混结构的雨蓬梁需进行抗倾覆验算,墙体重量构成抗倾覆力矩,其荷载分项系数取

(A)1.0 (B)1.2 (C)1.4 (D)0.9

23. 连续单向板内跨的计算跨度

(A)无论弹性计算方法还是塑性计算方法均采用净跨

(B)均采用支承中心间的距离

(C)弹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 (D)塑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

24. 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____截面、跨中按____截面计算。抗剪计算时均按____截面计算。(每空1分)

(A) 矩形 (B) T形 (C) 工形 (D)⊥形

25. 无梁楼盖可用板带法计算,一般

(A)无论负弯矩还是正弯矩柱上板带分配的多一些 (B)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

(C)负弯矩柱上板带分配得多些;正弯矩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 (D)与C相反

26. 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柱的计算高度对于楼层取

(A)层高 (B)层高减去板厚

(C)层高减去柱帽高度 (D)层高减去2/3柱帽

27.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踏步板配筋应满足

(A)每级踏步不少于1φ6 (B)每级踏步不少于2φ6

(C)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1φ6;梁式每级不少于2φ6

(D)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2φ6;梁式每级不少于1φ6

28. 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等代框架梁的跨度取

(A)柱轴线距离减柱宽 (B)柱轴线距离

(C)柱轴线距离减柱帽宽度 (D)柱轴线距离减2/3柱帽宽度

29. 单向板计算跨度与哪个因素无关

(A)计算理论 (B)支承长度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C)施工方法 (D)构件刚度

30.四边简支的矩形板,当其长短边长度之比2 l1/l2 3时

(A)按双向板计算 (B)按单向板计算

(C) 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D)无法确定

31.两对边简支的矩形板,当其长短边长度之比2 l1/l2 3时

(A)按双向板计算 (B)按单向板计算

(C) 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D)无法确定

32.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板的计算,下面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A) 板一般按塑性理论计算

(B) 板的计算宽度可取1m,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截面设计

(C) 需要进行斜截面的受剪承裁力和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D) 长跨方向钢筋按构造配置

33.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可以用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的是

(A)预应力结构 (B)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C)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D)水池池壁

34.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和下面哪个因素关系不大

(A)纵筋配筋率 (B)钢筋的品种

(C)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D)构件刚度

35.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忽略支座的转动约束,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加以调整。

(A)跨度 (B)荷载 (C)剪力值 (D)弯矩值

36.在梁的设计中,如果考虑按抗剪承载力计算弯筋,第一排弯筋的上弯点设在距支座边缘50mm处,则该弯筋在该支座截面则( )其抗弯承载力

(A)考虑 (B)不考虑 (C)均可 (D)不好确定

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38分)

1. 主梁上的鸭筋和吊筋都是为了保证斜截面受剪能力设置的。

2.因混凝土是弹塑性材料, 才有钢筋与混凝土间的应力重分布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分布。

3.梁内设鸭筋用以承担剪力, 而吊筋则用以承担次梁设计集中力。

4.单向板肋梁楼盖(整浇)计算连续次梁时, 跨中和支座均按T形截面。

5.超静定结构存在内力重分布, 出现足够的塑性铰形成机动体属内力完全重分布。

6.梁的有效高度等于总高度减去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7.超静定结构如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 要求ξ≤0.35, 是为了控制裂缝宽度不

大于0.3mm。

8.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理论设计节省钢筋。

9.按塑性理论计算,梁的计算跨度取两塑性铰之间的距离。

10.楼梯为斜置构件, 活载沿斜向分布;恒载沿水平分布。

11.只有当主次梁的刚度比比较大时, 才能将主梁作为次梁的不动铰支座, 否则应按交

叉梁系计算。

12.板一般不作抗剪计算是因为板内不便配箍筋。

13.超静定结构如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 要求ξ≤0.35, 是为了控制最大裂缝

宽度。

14.现浇肋梁楼盖的主次梁抗弯计算时,支座按T截面、跨中按矩形截面计算。

15.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意截面的内力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16.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在支座截面先出现。

17.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不必要求ξ〈=0.35的要求。

18.用调幅法计算连续梁的内力,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19.双向板的跨中要设置分布钢筋。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168分)

1.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和主梁的内力计算简图和基本假定。

2.多跨连续梁,承受大小为g的恒荷载和大小为q的活荷载,试写出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原则。

3.简要说明应力重分布和内力重分布的区别?

4.理想铰和塑性铰由哪些不同?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5.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板、次梁为什么要采用折算荷载?

6.影响内力重分布有哪些因素?

7.板中分布钢筋有哪些作用?

8.调幅法如何计算不等跨连续板,简要写出步骤?

9.为什么连续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和塑性计算方法内力分析时,计算跨度的取值是

不同的?

10.单向板楼盖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时,在荷载取值方面有何不同?为什么?

11.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2.试说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传力途径?

13.为什么连续梁内力计算时要进行荷载最不利布置?

14.什么是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为什么要绘制内力包络图?绘制的规律是什么?

15.连续单向板截面设计时,内力计算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加以调整?为什么?

16.多跨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如何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17.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有何区别?

18.雨蓬的计算包括哪些内容?

19.简要说明单、双向板的定义及其划分。

20.哪些情况不宜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21. 某三跨连续梁,承受大小为g的恒荷载和大小为q的活荷载,在计算跨中和支座弯

矩时,试画出其各跨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情况。

22. 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对于梯段板的计算有何不同?

23. 用调幅法进行连续梁设计应满足哪些条件?

四、计算题(共120分)

1. 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其中(P qL)。

求: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Pu;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则调幅后A支座弯距和跨中弯距;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 极限承载力Pu。(15分)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2.,截面尺寸,采用C20混凝土,支座截面配置了3Φ16钢筋,c

跨中截面配置了3Φl 6钢筋fy 210N/mm,As 603mm2, b 0.614,梁的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按单筋截面计算,两端固定梁的弹性弯矩:支座M 中M 212qln,跨1212qln。求:(共15分) 24

(1) 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时,该梁承受的均布荷载q1;(5分)

(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该梁的极限荷载q2;(5分)

(3) 支座的调幅系数 。(5分)

3.图示结构沿梁长的承载力均为(±)Mu,(共15分)

求: (1)按弹性理论计算,其极限承载力Pu(按弹性分析A支座弯矩M

(2)若取调幅系数为0.25,求调幅后A支座弯距和跨中弯距;

(3)若按塑性理论计算, 极限承载力Pu 3PL) 16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Mu6. 一单跨两端固定矩形截面梁,跨内承受均布线荷载q,跨度为L分别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求的极限荷载,已知每个截面极限弯矩Mu为常数。(10分)

7.一单向连续板,受力钢筋的配置如图所示,采用C20混凝土,HPB235 钢筋。板厚为120mm。试用塑性理论计算该板所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栽。 (15分)

钢筋混凝土练习题

8.如图所示,一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恒荷载g和活荷载q1、q2均为均布荷载。试分别说明下面各种情况下的荷载的布置(15分)

(1) 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 Mmax;

(2) 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 Mmax;

(3) 反弯点(跨内弯矩为0处)距B支座距离最大;

(4) A支座的最大剪力Vmax;

(5) B支座的最大剪力Vma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w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