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2.《卖油翁》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6 18: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能力目标)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要来结识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十二课。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文章的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教师补充简绍)

2、教师说明:古人的名字比我们现代人要复杂些,名一般是出生后由家里人取的;字是举行成年礼时取的(男子20岁,女子15岁);号,是有一定名望或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除了作者有谥号外,文中还有一个人也有谥号,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生答:陈尧咨,姓陈,名尧咨,谥号康肃。

让学生了解古人名字的复杂性,由此引出“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的朗读。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说明:我们学习古文应先从朗读入手,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先请每个同学把课文自读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词,认真看看注解,或者向身边的同学、老师请教。

2、教师范读一遍。 3、学生齐读。

学生自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词互相讨论。

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并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三、说说文章大意

要求:同桌、前后排同学互相讨论,说说文中每个语句的意思。 之后班级交流:

1、有哪些字词或语句的意思还不十分确定的,提出来,全班讨论交流。 2、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文章的的大意。 学生互说课文大意。

四、分析讨论

1、了解了故事内容,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文中提到的两个人物?请看大屏幕。 对照插图发问:陈尧咨有什么本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2、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本领的?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分析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陈尧咨的话的语句。

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敢轻吾射?”——反问卖

油翁,出语轻狂,盛气凌人。

忿然——因骄傲而发怒,骄傲之态溢于言表。

笑、谴——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有所认识,但好强爱面子,不肯服输。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3、再来看看卖油翁,他有什么绝技? 4、让学生把倒油的过程叙述一遍。(分别用古文和现代文)

5、教师出示道具:一小桶油,一把勺子,一个葫芦,一枚铜钱,让学生上台演示卖油翁倒油的过程。表演前教师先把铜钱展示给前面几排学生看看。表演后让前排同学把看到的情景描绘一下,然后让表演者谈感受:你的表演失败了,可文中的卖油翁却做到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卖油翁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本领的? 学生回答:擅长倒油。

学生叙述卖油翁倒油的过程。 学生叙述卖油翁倒油的过程。(一学生用古文,一学生用现代文) 一学生上台表演,倒油过程以失败告终。

7、让学生带上感情,再次齐读课文,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试想,如果当天你也在场,了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你有什么感想?你最想对陈尧咨说些什么? 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拓展想象

据说陈尧咨把卖油翁打发走之后,一个人在院子里踱来踱去,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发挥合理想象。

六、作业布置

据说陈尧咨把卖油翁打发走之后,一个人在院子里踱来踱去,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发挥合理想象。写不少于200字短文。 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

卖 油 翁 熟 陈 尧 咨 善 酌 能 善 射 (滴油不沾) 生 (十中八九)

谦 虚 骄 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w0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