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8 11: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摘 要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广泛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很快被人们适应。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网络经济,让人们体会到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便利性和极大的乐趣。

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信誉保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中介支付完成整个交易,实现网络购物的安全保证。同时,网上银行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网点的开设和运营成本。网上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和便利性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业务的重合,产生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第一,由于第三方支付使用网络作为工具直接降低了银行卡交易的频率,对于银行卡这种载体的发展产生制约;第二,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方式是在线交易,而其方便快捷的固有优势又加剧了在线交易的产生,电子商务的发展减少了实体交易,在实体店交易中,银行能够从刷卡交易中得到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而在第三方交易中手续费比较低甚至没有。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在日常交易中积累了大量有关企业交易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企业的信用等情况,其中也包括银行监管和贷款方面所需要了解的。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揭示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同时存在着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通过对两者的优劣势关系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对现实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竞争;合作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The research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to access informa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started on a global scale quickly people adapt. E-commerce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of network economy, so that people appreciate the stay at home, online shopping convenience and great fun.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 buyers and sellers to provide credit guarantee, payment platform through third-party intermediaries to pay to complete the transaction, network shopping security.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banking has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outlets open and operating costs. Diversity and convenience of online banking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attract customers,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n the one hand, commercial banks and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will be overlap of business, resulting in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irst, because the third-party payment using the network as a tool to directly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bank card transactions, bank cards such ve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 constraints; second, the main form of third-party payment online trading,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while its convenient inherent Advantages exacerbated generate online transactions, reducing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ransactions in the store transactions, banks can obtain substantial fee income from credit card transactions, and third-party transactions in relatively low or no fees.

On the other hand, third-party payment transactions in the daily accumul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data on corporate transactions, the data may reflect the company's credit, etc., including regulatory and loans banks need to know.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ird-party payment in e-commerce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simultaneous existence of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both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lysis and summar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have some real capital markets reference.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third party payments,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合作关系研究

贺辰 031211170

0 引言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与多家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作为网络交易的监督人和主要支付渠道,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更丰富的支付手段和可靠的服务保证。

现有文献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模式、定价机制、沉淀资金的监管,较多的支付模式以及繁多却不统一的标准导致效率低下,且国内外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信用风险和安全隐患,中国现有的网络在线支付受到了跨行支付、多头支付接口等繁琐复

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杂的问题,而由于业务重叠商业银行网上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之间是存在着一些冲突的,因而研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合作关系,谋求它们之间的合作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深入研究。

1概述

1.1 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1.1.1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概述

所谓网络银行,英文为Internet Bank或Network Bank,有的还称为Web Bank ,中文还叫做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它是指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主要基于Internet平台开展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与服务形式。网络银行是利用公共信息网Internet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网络银行可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账务查询、网络支付、代发工资、集团公司资金头寸管理、银行信息通知、金融信息查询等传统服务项目。网上银行的发展历史国外国内不急相同,发展历程见表1.1、1.2

表1.1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史 1995年10月

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在美国诞生 1996年 1997年 该行存款达1400万美元 该行发展到4亿美元,同年花旗银行紧随其后 2001年6月 网上银行遍及180多个国家,容纳360万个网络,拉人1亿多台计算机,100多万个信息源,5亿多个逐步用户

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2002年 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的业务量占传统银行业务的10%~25% 2004年 2005年 网上商品和服务价值可达25万亿美元 美国所有银行都要上网,网上银行业务增长率将高于42% 资料来源:豆丁网

表1.2 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史 1996年 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一网通”的概念 1997年4月 招商银行开通了交易型银行网站,拉开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对外帷幕 1998年3月 中国银行网络银行服务系统成功输了互联网间的电子交易 1999年 中国建设银行从互联网事业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设立了网上银行部 2000年 中国工商银行在网上银行首次推出了基于B2B模式的企业集团内部异地和多账户间的查询与转账业务 2002年底 在国内正式建立网站的商业银行达到41家 资料来源:豆丁网

在 21 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普及率呈几何倍数的快速上升,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也凭借其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普及开来。现如今,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交易、查询、理财等业务的人数已超越了利用物理网点办业务的人数及规模,并且仍在继续增加。由此开展的业务创新也层出不穷。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早在 2011 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就曾指出:网上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也是银行应该倾全力开拓的市场。

关于网上银行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一致的定义。根据巴塞尔

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与服务的银行。而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则将网络银行定义为那些利用网络为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机顶盒及其他一些个人数字设备连接上网的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银行服务的银行。我国人民银行在 2012 年 5 月发布的《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中则认为网上银行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其它开放性公众网络或专用网络基础设施向其客户提供网上金融业务的服务。虽然各国对网上银行定义的具体描述不尽相同,就网上银行行为主体是公司、银行、系统还是金融机构等存在分歧。但是,在各种说法里面还是普遍存在一致性,其中首要的即都肯定了因特网的平台和渠道地位,所有的服务或产品都要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由主体传达给接收对象。再者,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一致,均是提供与金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存贷、账户管理、理财、支付等。下图为我国商业银行集合。

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网上银行区别于物理网点,其借助互联网平台拥有着一些独特的性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虚拟性:网上银行依托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相较于实体网点它没有具体的营业网点、时间,没有水泥砖块堆砌起来的实体建筑。登陆网上银行进行各种交易只需要其线上网址。因此网上银行的虚拟性赋予了其全天候、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2)服务性:在柜台,面对面交易有其优势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人为因素常常会造成服务质量、服务内容、表达方式等的不确定性。而网上银行业务所采取的服务方式则突破了这一限制。(3)风险性: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性。而网上银行除去传统银行的经营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其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更显示出了特定的技术风险。网络安全关乎客户对网上银行业务的信赖程度,因此决定着网上银行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21 世纪,网络黑客、病毒等的出现更是极大的增加了网上银行的风险性。(4)传播性 :网上银行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一大功能就是传播信息。打开各大银行网站不难发现,各网站均含银行介绍、新闻动态、业务产品信息、互动咨询等内容。网上银行以其 7*24 小时的虚拟性,使得各种信息的具体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客户。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加强沟通和营销力度,更好的宣传银行的服务、产品。树立更加友好的品牌形象。

网上银行相较于传统的物理网点有着其自身独特的、鲜明的性质。因此,在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除了要担负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同的功能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辟出许多新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如下表1.5所示。网上银行业务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表1.5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

业务分类 信息类服务

业务内容 优惠信息,服务公告 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自身经营规模、分支机构分布情况、品牌形象 理财信息简介、证券交易市场行情、经济速递等 个人业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存款、缴款、贷款等。 交易类服务 企业金融:余额查询、账户管理、转账在线支付、国际结算、养老金、信贷、贸易融资、票据等。 网上投资 其他 基金、外汇、贵金属、股票、保险、期货、债券 网上商城等 资料来源:商业银行网上银行

1.1.2 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发展概述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第三方交易机构与商业银行通过签订合作协议, 将原本在商业银行内完成的支付交易转移到在线支付平台上完成。

第三方支付最早产生于 1998 年, 当时 ebay 公司为了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要,推出了 PayPal 在线支付平台,后来伴随着 ebay 进入中国,这种在线支付成为国内最早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此后,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看到了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优势,开始重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发建设, 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支付宝、快钱、财付通等国产第三方支付平台陆续出现,并以其安全性、便捷性等优势,很快为用户所接受,成为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 为了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2010 年 9 月,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进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机构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宝、银联、 财付通等大型支付机构成为第一批领取到许可证的企业。 截至 2013 年 2 月,全国已经有 223 家企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在

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业务许可的影响下,市场经历了一个大的调整时期, 一些经过市场认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格局,主要是银联、支付宝、财务通、快钱等几家公司,这些垄断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量占到所有第三方支付业务量的 80%以上,占到网络支付业务量的 90%以上。 这种发展态势势必会进一步加剧第三方支付业务竞争。同时寡头竞争格局的出现, 势必会加大对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在市场竞争影响下,一批竞争力较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逐渐被淘汰。以下是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见表1.6

表1.6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1999年

易趣网、当当网相继成立,中国诞生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 淘宝设立支付宝业务部,开始推行“担保交易”

支付宝正是独立上线运营

腾讯旗下的支付公司“财付通”成立,随后全

2005年

球最大的支付公司PayPal高调进入中国,而马云在当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

2009年 2010年 2011年7月

来自于国培机构出售的《互联网金融》书籍

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达到5766亿元人民币

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央行分7批发放25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2003年10月 2004年12月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只要将自己的银行账户, 通过银行与交易平台的账户绑定,即可在相应电子商务网站上购买商品,并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完成支付。 这种支付并不是直接将账款打到对方账户,而是预先存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待用户收到并检查物品以后, 才通知第三方交易平台将

1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账款付给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流程见下图

目前,支付结算的方式主要有现金结算、票据结算(如支票、本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汇转结算(如电汇、网上支付)等几种。 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等为主的互联网型支付平台,这些支付平台主要是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数量得以大量增加。另一类是以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汇付天下等为主的金融性支付平台, 这类平台侧重于行业需求和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在网络交易环境当中缺乏现实交易所具备的有效信用体系, 而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这样一个信用约束和监督机构, 在交易过程中将资金暂时保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 只有当交易双方不存在异议的时候,才能将资金支付给卖家。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货物质量、服务等方面存在纠纷, 平台方甚至可以参与纠纷的解决,对网络交易提供可靠的保障,受到用户的广泛信任。

1.1.3 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1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1)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合关系

目前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合关系的研究文献如下:邓玲(2009)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不同立场,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但竞争不可避免,就目前来看两者关系仍然是合作大于竞争,但处于各自利益考虑,未来势必会发生直接的业务冲突。秦文瑞、苏小琳(2009)以支付宝为例研究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关系,从互利合作期,到合作瓶颈期,再到竞争对手期,在这过程中,两者的角色缺一不可,第三方支付最终实现资金的划转还是要依赖银行系统,银行如果抵制第三方支付则会丧失大量客户。谭润沾(2010)从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角度,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动因的基础上,提出银行应从竞争战略上重视支付业务,依靠自身的地位及信息技术优势,定位服务中小客户支付,充分发挥支付业务在提升银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张宽海(2010)提出第三方支付是支付体系中对电子支付提供服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零售支付系统功能的一个拓展和扩充,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支付体系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起到了集合器作用、过滤器作用、并且可以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贝为智(2011)结合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潜在客户、存贷款业务的影响,提出应向新型中间业务、主动负债管理、零售银行业务等方面转型。付俊平(2012)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出银行应借鉴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用户体验、C2C 市场份额、制定支付解决方案、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经验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王硕、兰婷(2012)在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概况与业务模式的基础上,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探讨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推进资金托管、加强信息流共享、开拓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加强资本运作等发展战略。陆怡(2013)从合作博弈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关系,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相互影响,认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维持竞争合作关系是商业银行在支付业务领域获取主动权,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最优选择。 (2)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目前国内关于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研究文献如下:李霞(2010)通过对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主体法律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沉淀资金收益权属不明、可能滋生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犯罪等法律困境,提出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监管的法律政策、明确沉淀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严厉打击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犯罪的活动等应对措施。朱绩新(2010)通过对欧盟、美国及亚洲部分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经验的对比分析,提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建议,即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法地位、制定第三方支付标准和规范、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杨茵(2010)通过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必要性及监管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若干建议,即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监管主体体系、推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拍照管理、建立第三方支付保证金制度及沉淀资金的监管制度、完善交易信用记录。巴曙松、杨彪(2012)通过对比欧美等第三方支付发展成熟国家的监管经验,充分剖析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规律及风险属性,我国的监管体系仍需在立法层次、分类监管、备付金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等问题上进一步突破。左力(2013)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备付金存管银行之间存在合谋的可能性通过博弈分析,建议建立第三方支付交易消费者保护基金,并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消费者主张相关权利的沟通渠道,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多同时选择两家备付金存管银行。

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现状分析

由图2.1可见,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业务分别有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清算业务、现金资产业务、理财业务、担保业务、托管业务、预付卡业务、银行卡收单业务,以及结算、支付零售、转账这类共有业务。

2.1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有银联商务、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见表2.2

表2.2 主要第三方支付平台

银联在线是通过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建成的银联商务 支付机构。它的主要业务渗透到各个方面。如账单号支付,机票预订等领域 支付宝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支付宝 台,马云先生在2004年建立。目前,支付宝发展迅速,已深入各个行业,前景极好。

1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腾讯于2005年建立财付通。主要业务是网上财付通 的双方交易业务。通过腾讯客户群优势,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快钱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宗快钱 旨是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网上资金支付服务。

资料来源:资料数据来自于网络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业务竞争日益激烈,截止到2014年7月底,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已达到269家,相比2013年底的250家,第三方支付业务扩大速度显著。以下表2.3是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牌照类别分布情况。

表2.3 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牌照类别分布情况

牌照类型 预付卡受理 预付卡发行 互联网支付 银行卡收单 移动电话支付 固定电话支付 数字电视支付 持有数量(家) 171 165 93 54 40 14 5 持有占比(%) 31.55 30.44 17.16 9.96 7.38 2.58 0.9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公布数据、信息整理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达到16万亿元,其中2013年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50.01亿笔,金额8.9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3.47%和30.04%;处理移动支

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付业务37.77亿笔,金额1.1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8.75%和556.75%;处理收单业务19.76亿笔,金额5.78万亿元。伴随第三方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也向证券、基金、保险等多个行业领域渗透,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及农合作等,规模达约300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23%;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763.47万户,联网POS机具1063.21万台,ATM机具52万台,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逐步改善。总体而言,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发起的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2013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257.83亿笔,金额1075.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0%和29.46%。其中网上支付业务236.74亿笔,金额1060.78万亿元,电话支付业务4.35亿笔,金额4.74万亿元,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以下表2.4是根据艾瑞咨询预测的2007-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

表2.4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交易规模(亿元) 976 2743 5012 10105 22038 36589 53729 233000 312000 413000 增长率(%) — 181.05 82.72 101.62 118.09 66.03 46.84 333.66 33.91 32.37

1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3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96 年,那时候我国只有中国银行开通了自己的官方网站,1998 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在官方网站开通的前提下也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随即各大商业银行逐渐推出了网银服务,经过十八年的发展,网银交易规模不断增加,电子技术更为成熟,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2012 年由于银行体系运营情况有所下降加之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相关边缘产业的影响,网上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就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大多都已经将网上银行服务业务上升到了战略层次,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业务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例如建设银行拓展了银医、社保等更贴心、更生活化的民生服务。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也不断积极完善着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他们也向着“社区银行”的建设不断迈进,但他们更注重的是完善自身金融环境,全神贯注集中在某一领域重点发展,例如招商银行就率先实行了微博“微预约”办理网银的服务。 以下表2.5是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业务概况统计表。

表2.5 我国商业银行电商平台业务概况统计表

银行 渣打银行 品牌 Straight2Bank 时间 2007年5月 关键点 根据客户对产品需要进行个性化相应扩展以提供定制的流动资金解决方案 国内首次针对B2B电子商务客户提供中信银行 B2B电子商务 2010年8月 资金监管、支付结算和资金融通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交博汇 领商e航 2011年底 2011年12月 17

提供在线理财、在线融资、公共缴费、企业收款、行业资讯等众多服务功能 涵盖多电子渠道,为客户提供资金支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结算、信用中介以及资讯和营销平台等相关的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 善融商务 2012年6月 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实时、便捷的商品价格比较和商品信息整合服务 包含服务于公司客户的“现金新干线”华夏银行 华夏龙网 2012年8月 和服务于个人客户的“财富新e站”两个子品牌 中国银行 云购物 2012年8月

资料来源:曾颖.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分析.[J].新经济.2014年12月

1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如今各大商业银行不只注重实体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的金融服务,很多银行在其官网上都上线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出售数码产品、家居生活、家用电器等,同时还接受酒店和机票的预订,消费者可以选用信用卡积分对商品进行兑换,也可以在购买商品支付时选择相应银行的信用卡进行付款,同时也可以分期付款,当然分期期数越多,手续费越高,所以这并不是非常划算,但这也大大地拓宽了原先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例如招商银行有“非常e 购”,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龙卡商城”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2013年网上银行市场交易份额如图2.8所示:

表2.8 我国十大商业银行经营情况排行表

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销售额(亿美元) 总资产(亿美元) 净收入(亿美元) 净利率幅度 1092.28 896.36 24588.93 19512.81 19

销售额增长 36.05% 34.06% 雇员数322.92 262,。45 29.56% 29.28% 40885932943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 交通银行 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 光大银行 849.87 794.46 221.47 339.17 210.17 187.12 185.20 136.05 18552.79 18795.06 4440.52 7326.02 3541.81 3811.99 4394.30 2743.07 189.05 192.55 56.02 78.67 43.29 40.36 47.79 28.59 22.24% 24.24% 25.29% 23.19% 20.60% 21.57% 25.80% 21.02% 40.22 35.67% 49.57% 39.86% 77.44% 54.46% 54.38% 43.04% 447401289951453449014940820346113719528267资料来源:各商业银行年报

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存在的创新不足,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迅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将来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可以考虑更新市场定位、巩固现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优化客户体验来更新产品设计,根据不同年龄阶层的客户需求进行分层次的服务、更新服务渠道,并提高整体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转变现在的管理模式。

2.4 基于第三方支付的商业银行风险类型

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是需要与第三方支付进行合作的,但合作必然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必定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用基础。为了避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影响到商业银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2.4.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认证存在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追求便捷高速,采用的客户身份认证流程是填写一份关于客户的相关资料,其中的内容包括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 ( 包括身份证号码审核认证) ,然后通过小额打款的方式进行简单测试。这与第三方机构被要求首笔交易需要客户前往银行进行认证的做

2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法的安全性相差极大,这绝对为支付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4.2 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带来问题

支付平台可以通过其分部,分别与多家商业银行的不同部门和支行,建立合作,由于银行内部的信息的缺失,对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带来影响。首先,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之间的跨行转账业务的费用标准问题。其次,由于第三方支付收支的功能,部分客户可以直接进行跨行交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跨行业务的工作。而且目前国家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并未出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2.4.3 第三方支付平台易成为不法分子谋取不法利益的手段

近年来,新闻中不断报道有不少人非法套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而这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发的 POS 机,采取信用卡的方式进行作案。从此不难看出,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隐患,作为一个非金融机构,其业务中涉及大量金融业务。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活动,这是由于不法分子发现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进行跨行转账,而转账过程并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机构。多年来,商业银行也曾在这方面做过努力,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保障市场,将交易信息资料等单独管理,使得银行无法对用户的网上消费的去向进行核对与证实,为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漏洞。

2.4.4 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系统的影响

由于第三方平台的 C2C 业务量单笔数额小、业务量大的特点,使得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商业银行网络业务的系统极易受到损坏,在自身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另外,倘若第三方支付的交易平台出现技术问题,如果波及银行网络系统,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2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2.4.5 客户资料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信用中介平台,手中必然拥有大量的客户私人信息与资料,由于其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差、稳定性低,容易使得客户的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在客户资料的保管方面不够严密,管理和控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应用软件与程序的设计上存在漏洞。使得不法分子在获得客户个人信息资料之后,到商业银行进行确认,导致商业银行工作出现问题,损害了客户利益,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用。

3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 支付宝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3.1.1支付宝概况

支付宝,隶属阿里巴巴,是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最大的一个,可以说是国内网上支付业务的领头羊,带动了其发展的势头,把安全便利的网上购物、消费带进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阿里巴巴于年月推出了支付宝服务,年月日成立了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月日支付宝网站正式上线并独立运营。(关于支付宝的详细发展历程可参见附录)虽然支付宝兴起到现在仅仅不到年时间,但是其先进的技术和敏锐的市场预见力赢得了工行、农行、建行、招行等众多合作伙伴的认同。经过这十年来的发展它对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及商业银行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一直以提供“快速、简单、安全”的在线支付理念为中心,从建立一开始,就一直把“信任”当做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保障,尽自己最大帮助建设更为纯净的互联网环境。支付宝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有其特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性能优势:安全、简单、快捷;安全性体现在担保交易,货到付款,确

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保买卖双方交易资金的安全,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数字证书和手机动态密码三大法宝提升账户安全;简单即是操作流程简单,交易、账单管理体系一目了然,通过提供全套的在线资金结算服务,使得传统业务流程得到简化;快捷则体现在资金到账即时,从而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支付宝卡通业务更为资金划转提供了便利;2、普及性高:已有注册用户过亿,目前支付宝已经成为大部分用户网上支付的首选,支付宝的普及程度和品牌信誉带给大家更多的实惠,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支付环节进行沟通;3、买家易用性广:用户既可以通过网银,还可以通过线下的充值网点、移动支付等等方式充值支付,满足了用户全面的支付需求,使得家的网站使用支付宝接口;4、商户门揽低:提供给众多新商户的入门级产品,按照实际成交后的收费,过亿的支付宝会员,带给商户良好的生意机会。图3.1为支付宝购物的基本流程。

3.1.2支付宝的商业模式

本质上,支付宝仅仅为电子货币进行市场活动的平台,具有虚拟的特性,借助虚拟账号达成有关账号的资本迁移,即借助使用者支付宝账号与银行账号实现资本迁移,支付宝进行服务操作的前提是商业银行,但支付

2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宝则是在商业银行基础上搭载的应用支付。

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支付宝一定会将使用者资本存储于形成合作关系的商业银行,充当市场活动的保障资本,让银行托管资本,就需要及时明确支付宝放置在银行的保障资本剩下的数量和使用者储存于支付宝的资本额度、尚未操作的账款、尚未实现款项佘额之和是否平衡。这从侧面说明了支付宝使用者放置资本的流向,也就是用活动保证金的方式存储于存在关联的商业银行中。当前支付宝对众多顾客供应的提现、资金转移、担保、基金商品等内容,本质为发挥电子钱包的作用。

3.1.3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支付宝为例

支付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产生了冲击,支付宝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客户,这些客户既包括其自身平台上的电商,也包括了网购的个人客户,阿里集团之所以可以顺利开展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客户,因为客户就是一切业务的基础,而商业银行即使经营转型做互联网金融也不一定具备这样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对人们生活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炉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电子商务也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着网络服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社交的必需品。面对这样的变化,商业银行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广大客户的需求,现在的人们更喜欢足不出户,可以在网上就完成一切事情,支付宝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发展壮大的。以下表3.2是支付提供的主要服务。

表3.2 支付宝提供的主要服务介绍

转账类 转账到银行卡、转账付款、AA收款、收款主页、我要收款 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还款类 信用卡还款、还贷款(车贷、房贷、消费贷)、助学贷款还款、淘宝贷款还款 水电煤缴费、手机充值、固话宽带、话费卡缴费类 转让、校园一卡通、有限电视缴费、教育缴费、交通罚款代办、物业缴费、加油卡充值、医院挂号 贷款 理财 淘宝贷款、阿里贷款 活期理财、余额宝、定期理财、昆仑乐理财、国华一号增强版、信泰懒人理财宝 买汽车票、买彩票、买机票、电影票、订酒店、爱心捐赠、快递预约等服务 其他

根据支付宝提供的资料整理得到

支付宝于年月中旬低调推出的余额宝增值业务,它就如一枚重榜炸弹,在金融业引发了巨大的连锁反应。余额宝的问世,开启了一个新的互联网“碎片化理财”时代。它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公司推出的一项增值服务,天弘基金专门为其定制了一只名为“增利宝”的货币基金,以支付宝作为唯一直销推广平台,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将自动认购该基金。余额宝推出时恰逢银行业“钱荒”,其收益一路走高,更是曾经创下年化收益率超过的记录,并且佘额宝的转入单笔最低金额为元,反观各家银行主打的理财产品起点都在万元以上,这让很多小投资者不敢问津,余额宝的“一元入场”亲民性瞬间秒杀了千万小额用户。因此余额宝上线仅两个月募集的资金就超过了亿,并迅速掀起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热潮,“现金宝”、“活期宝”等各种跟风产品纷纷涌动,抢滩市场,截至年月,余额宝的规模突破了亿元,客户投资账户数超过了万,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竞争压力加大,甚至影响到今年年初储蓄存款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余额宝的主旨在于,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微创新,大大提升客户体验,但其业务的大范围拓展对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基

2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金代销业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表3.3和图3.4为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变动及与活期对比。

表3.3 自己画图!用最新的数据!表头在哪里? 图3.4

4.254.24.154.14.0543.953.9系列12015年205月215年1日205月215年2日205月215年3日205月215年4日5月202515日年205月215年6日205月215年7日205月215年8日205月215年9日205月315年0日5月31日

首先是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仅仅,就是较为灵活方便的通知存款也只有,而余额宝的收益率曾一度超过了,远远超过银行存款利息,当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部分收益率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其期限较长,流动性差,并且有认购起点金额的限制,但是余额宝相比之下就非常灵活,随存随取,并且只需一元起购,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存款产生一定分流作用。其次是对商业银行理

2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财产品的影响,如上所述,余额宝其实是一款开放式基金产品,其投资的收益率不仅较高,并实现了实时认购和支取,与活期存款具备一样的流动性,而且没有最低购买金额限制,一元钱就可以认购,实现了广大客户通过“存零花钱”方式就能理财的梦想,从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构成致命的威胁。最后,虽然现在支付宝平台的金融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储蓄卡快捷支付和储蓄卡一卡通的资金划转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暂时也只是引入了天弘基金公司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售了增利宝一个产品,短期内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随着国内监管环境的放开,支付宝公司在未来引入更多的金融产品,限制因素减少,产品线的丰富,再加上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效仿的聚集效应,将很可能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代销业务造成严重的影响。以下图3.5是余额宝用户的增长记录。

图3.5 余额宝用户增长记录

3.2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优势比较

2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3.2.1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优势

(1)客户粘性。第三方支付业务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客户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支付简便和成本低廉,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了大量的商户,而这些商户都对第三方支付这种新的支付服务模式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这种精耕细作,致力于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支付结算综合服务方案大大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恰恰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下所难以比拟的。

(2)基于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优势。与组织架构庞大、系统化经营的商业银行体系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其业务经营模式的灵活性,向客户提供了商业银行所不能做到的多元化的服务,并可根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自身情况及其意愿量身定做具有个性特质的特别服务。因此,第三方支付企业具有传统商业银行不具有的优势,有更广的、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能力的客户群,网络经济创造性发展的特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在跟随市场需求方面明显更有效率。

(3)大数据支持下的信用中介功能。阿里巴巴及旗下支付宝之所以能够推出阿里小贷和虚拟信用卡业务,都是因为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依据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在线交易的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然后确定客户信用额度的服务产品,集中体现了第三方支付在数据分析技术基础上实现的信用中介功能。而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模式还停留在风险转移模式上,想要贷款就必须要有抵押、担保或质押才行,同时全部流程也做不到完全在线上完成,在方便便捷和业务处理时效上也不如第三方支付。 3.2.2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1)商业银行的品牌、人力及资源优势。具体包括良好的信誉、技术实力、 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以及专业的资金管理、金融服务、流通渠道等方面

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的优势。

(2)银行的全金融牌照优势。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相对已经成熟, 具有较为全面的金融经营资质,在这一点上第三方支付企业就无法与之比拟,它相对少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商业银行参与网络金融服务带来了明显的优势。

(3)多重经济角色及信息优势。在网上支付领域商业银行既是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的委托管理者,它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顺利实现资金划转和支付结算的桥梁与纽带。在深入、全面地了解市场信息与动向方面商业银行这种多重的经济角色使其具备更加有利的优势。 (4)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巨大客户资源和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积聚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且在监管体制下已经完善建立了一整套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商业银行参与第三方支付业务竞争的重要潜力,关键点在于是否能够在海量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有利的数据分析模型,并与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相配套。

3.3 商业银行的主要应对措施 3.3.1 中国建设银行的应对

尽管面临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巨大挑战,但传统金融业仍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积极开展互联网业务,有效提升创新能力,我国传统金融业商业银行将在互联网时代将大有作为。建行“善融商务”应对模式独树一帜在银行业中,率先在互联网领域釆取行动的是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从时间上看,在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随后推出了手机银行,随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便开始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银行都建有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系统。其中中国建设银行的表现最

2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为突出,年月,建设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业务迅速发展的重大举措即是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善融商务”。第三方支付业务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的业务处理,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传统的商业银行因为没有增设独立的电子商务业务,因而,也没有建立独立的网络交易的平台的意识。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网络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数量的增加,对交易平台的需求也更大。网络交易平台具有虚拟性,因而,削减了实际交易平台中的多项成本,交易效率也将得到提升,但同时,因为暴露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因而,平台的设计需要更严格的技术论证和隐私保护。目前,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满足商家发布产品、消费者挑选、购买商品,并实现两家在网络中的交易。另外,还包括支付结算、分期付款等特别的服务,甚至基于银行的自身优势,还提供融资贷款服务,这是普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业务难以达到的范围。因此,建设银行推行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口号便是强调“亦商亦融”,抓住了其自身的业务优势,也扩大了行业的业务范围,为行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向同行业的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参与电子商务的一种思路。在第三方支付服务方面,平台既支持模式又支持操作模式,涉及了商品批发、零售和房屋交易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了信息发布、交易磋商以及在线咨询等服务。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服务,提高了针对企业客户的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同时建行自建的交易平台,因为客户信息只需在银行和个人间披露,极大地确保了交易的安全性,降低银行账户信息被盗用的危险。因而,一推出受到来自企业和个人客户群的广泛欢迎。同时,也证明了商业银行具有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天然优势。

“善融商务”实现了第三方支付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任一客户只要使用该平台进行交易,所有的在交易过程中披露的客户个人信息都将受

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到最大程度的隐私保护。同时,建设银行自身为其电子商务平台代言,更具有信誉保证。建行会通过“善融商务”平台优先给予客户贷款支持,这大大节约了贷款办理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操作效率,增加了客户使用量。另外,因为建行具有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第三方支付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并在一段时间内对平台交易的支付结算手续费进行优惠,为经营业绩好的客户提供快捷的网上支付体验。同时,可为顾客建立信用档案,积累客户的信用度。

3.3.2建行“善融商务”模式带来的启示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客户、资金、渠道等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其具有更广的业务范围,尤其针对企业用户的融资贷款的电子商务业务,具备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的优越条件。那么面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首先商业银行应改变其业务经营模式,加快创新,更新电子商务理财产品,满足客户更新的消费需求。其次,应该更新商业银行的服务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为服务宗旨。支付宝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就是因为它以客户为中心,用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要,所以作为主流经济体的商业银行应该予以借鉴,力求更为亲民,这正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竞争优势。再次,要使得业务流程更便捷,支付宝用户基金开户的流程实现“一键完成”,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专门幵发了一套新的基金业务支付交易系统,进而使余额宝实时消费支付成为可能。这些作为与基金公司有多年合作经验的商业银行来说,应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且我相信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业务服务方式。随着建设银行的综合型电商平台的运营,其他各大商业银行也应在以各自的门户网站作为载体的基础上搭建自己的独立金

3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融商城,集各种金融产品展示、营销推荐、自助选择、选购商品一次性付款及综合信息服务等于一体,销售自有产品和代理产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4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博弈的策略

金融服务发展至今,面对互联网对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和用户对 开放式金融平台服务的诉求,银行与支付机构传统的竞争或者简单代 理关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双方应一起探索互利共赢的业务发 展模式,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做好行业细分, 打造在博弈中求合作的发展新局面。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如下应对策 略:

(1)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展业务的广度和深度。电子商务蓬勃发 展,互联网支付规模稳步提升,而且传统制造业企业和金融行业越来 越重视电子商务,人们对支付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新领域的拓展 也会提升对新兴金融产品的需求。①开发推广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快 捷支付模式,提高支付效率。移动支付以其便捷快速等特点符合广大 消费者的诉求,市场潜力不可忽视,商业银行在资金账户介质、终端 受理布局、金融风险控制、资本实力以及商户和用户群体数量方面具 有先天优势,因此在近端支付领域更具优势。②借跨境支付,拓展国 际市场。首先,网络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下,全球网上购物市场的迅 猛发展,消费者跨境网购需求日益强烈。其次,相较于境内支付业 务,跨境支付利润更高。③深人了解行业特点,研发针对性的流动 资金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以信贷和供应链融资为代表的金融增值服 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3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2)发挥比较优势,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自身服务触角的延伸。 ①可考虑适时人股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实际上已经承担 了部分金融职能,商业银行人股第三方支付机构,弥补了平台普遍缺 乏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升了支付平台的信用等级,同时也拓展了服 务半径,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发展的互补。⑨而第三方支付在未 来几年内将迎来洗牌期,行内1/3的企业将会退出或者被兼并。⑩这为 银行提供了兼并的契机。②借力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动传统金融电 商化。网络理财逐渐改变国内消费者的投资模式,由被动的线下被推 销,转为上网主动购买,反客为主的网络理财模式无疑给金融业带来 了机会、改变甚至冲击。保险、基金、信托过去依赖的线下渠道,也 开始将重心移到网络平台。“刀商业银行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的专业性 明显不足,因此可以在淘宝为主的第三方平台开设直店或通过第三方 理财机构平台代销,同时积累经验发展自己的官网直销。

4.1 双方合作与监管建议

如何在演化博弈系统中使参与者选择进入理想的均衡点,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取决于系统演化初始的禀赋以及系统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系统最终选择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趋势取决于双方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外部监管制度的安排,本文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利用各自初始的比较优势进行合作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分析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如表 6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优势分析所示,双方都需要寻找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相似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双赢合作模式,即形成“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商业银行的大前台,商业银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后方”的商业模式,尝试构建未来支付领域

3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新的增长点,具体措施如下:

1.小微企业在线融资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积累的客户在线交易数据及行为数据,在第三方支付机构风险管理模式的支持下,开发信用型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业务,其核心是利用交易数据及交易行为数据的风险管理模式替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缓释模式。

2.跨行及跨境业务的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跨行及跨境业务上具有天然优势,商业银行应考虑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建立跨行标准业务处理平台,提高在线处理效率。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多币种的国际知名支付机构进行合作,为客户提供多币种在线跨境支付交易解决方案。

3.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入口的开放。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与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的互信合作,尝试有管理地开放其移动支付入口,既提升了第三方支付认证的完整性和系统运转的安全性,同时客户可依据不同需求差异化地选择账户介质。

4.大型商户与小型客户的信息共享。商业银行与大型领军行业有着良好的业务关系,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则在小型细分行业更能够体察客户的潜在需求。两者在客户资源方面,通过客户互补、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进行交叉营销,实现两者双赢的良性互动。

5.安全防控的合作。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在面对网络支付安全事件时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在系统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领域,双方应建立安全防控联盟,设立覆盖整条网络支付链条的安全防控合作机制,共同研发防控网络风险技术及共享措施,实现共同维护客户资金及信息安全的目标。以下表4.1是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对比。 表4.1

商业银行相对优势领域 对公存贷款业务

双方抗衡领域 支付业务 34

第三方支付相对优势领域 监管套利空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投资银行业务 资金托管业务 国际结算业务 复杂金融产品销售 风险管理 金融专业能力 强大资本支持 简单金融产品销售 小额存贷款业务 零售客户 金融服务用户体验 支付系统开发 跨境支付 支付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电子平台建设 线上业务 数据信息收集 创新基因 互联网精神的企业文化 资料来源:

(二)压缩监管套利空间

在监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监管机构要尽量保持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时相对公平的监管标准,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合作环境,最大程度地压缩监管套利空间。目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监管体系。2010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将第三方支付行业纳入国家监管范围。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扮演了客户预付款项暂时保管人的角色,基本原理是利用客户资金在预付款账户的暂时停留监督买卖双方,并对这部分资金行使暂时代管权。这个过程涉及银行的支付系统,买卖双方以及互联网平台,因此为防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风险,应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工商税务管理部门及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的多部门联动监督管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体系。

2.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多元化监管。我国监管机构在确立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应参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对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多元化监管,具体思路如下:结合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第三方支付的动态风险监测数据系统,及时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布风险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建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交互的监管模式;监管机构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

3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定期披露的相关信息以及报送的材料开展行业及个体的数据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窗口指导。

3.对第三方支付系统性风险重点防控。监管机构应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支付体系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纳入到货币政策制定和监控过程中。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考虑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通过密切关注客户沉淀资金情况来监测对货币流量的水平。由此可知,第三方支付机构潜在的金融创新趋势有可能导致宏观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有必要将其纳入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中。

4.对客户结算资金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继 2013年 6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之后,监管机构有必要将保障客户备付金的安全性作为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核心目标。第三方支付机构应针对客户备付金建立相应的保证金制度,保证金提取可根据资金规模和运行情况等实行差异化管理,质量抽样调查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数据质量把关不严的情况,需要与企业逐笔核对寻找差异原因。个别企业差异率居高不下,核实本期数据未果,经追查原因为上期数据报送有误。构建与企业的多途径、宽领域沟通渠道,开展针对企业的现场核查、定期通报贸易信贷抽样调查结果、表扬先进样本企业、通过网络方式加强双向沟通,有利于提高样本企业的数据报送主体意识,提高数据报送质量。 (三)对统一的分层抽样方法进行修正

目前,贸易信贷抽样调查系统由外汇局总局按季进行样本选取,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各期样本企业不完全一致。由于系统要求报送数据理解难度较大,对于新增样本企业,在报送之前必须经过培训指导,报送过程中多次沟通,数据报送质量才可能符合要求。对于本辖区而言,外汇收支与进出口集中度较高,通常情况下,排名前三十家企业货物贸易收入占全部

3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货物贸易外汇收入的 80%左右,前三十家企业货物贸易支出占全部货物贸易外汇支出的 85%以上。与此相对应,众多中小进出口企业业务量较小甚至几乎没有业务。因此,对于贸易集中度较高的小分局而言,重点保证大样本企业数据报送质量,较系统分层抽样的方法可能更具科学性。此外,与大型进出口企业比较,中小进出口企业报送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均有待提高,实践过程中,需要多次催促沟通,对人力物力造成了较大浪费。 (四)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内部经验共享

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针对分局在数据报送过程中的突出性、共同性问题进行案例式讲解。也可以请样本量较大的分局对容易引起差异率的特殊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如存在贸易融资业务的企业、存在转口贸易业务的企业、存在深加工结转的企业,如何进行数据剥离申报,进行详细讲解,增强各分局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贸易信贷抽样调查数据报送的准确性。

5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问题的分析 5.1 合作分析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不完全统计见表5.1

表5.1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的不完全统计

建设银行 支付宝信贷:符合要求的淘宝网卖家可获得最高10万的个人小额信贷。 中国银行 中银淘宝信用卡:在制服女爱网站激活卡通支付功能,可实现线支付的便利并可享受淘宝网提供的特惠权益》 工商银行 黑名单信息:与支付宝建立的一种互换沟通方式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 设立交通银行淘宝旗舰店 “爱理财”产品 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量身打造的合作代理缴费平台。一点接入,200余各项目缴费

3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中信银行 与财付通进行全面深度战略。在电子产品、联名卡、备付金、理财等业务展开多层次,全方位合作。 民生银行 建立直销银行,利用淘宝网着以平台实现与支付宝账户系统的胡同,通过淘宝对客户需求的搜集提供适应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5.1.1双方合作可实现互补

首先,商业银行在信用担保方面是有一定缺失的,而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本来就具有良好的信誉,它能更好的保证买卖双方的权益和利益得以最大化的实现。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消费者开展的业务几乎是零手续费,对商家收取的服务费用也很低,这对商家来说很好的解决了其担心的信用保障和成本问题,而对消费者来说则抵消了其对商品和服务质量不过关的顾虑。

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技术方面有所欠缺,且风险承担程度不如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经验较为丰富,且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安全措施来保证消费者和商家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太快、规模太大必然暴露一些风险方面的漏洞,而针对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商业银行具有一套严格的风险管理指标,且风险识别、评估、转移等能力比起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要强得多,因而有了商业银行提供风险保证,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能有着更好地发展。 5.1.2 双方合作可实现双赢

首先,双方合作可以使得双方在客户资源方面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由于各自经营特点有所差别,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商业银行重点涉足的市场也有所不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数量虽然庞大但却出自于各个行业且

3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较为零散,誓要打造零售银行的商业银行就可以争取这部分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大客户、企业客户较多,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通过和商业银行的通力合作力求获得这部分客户关系,这对双方竞争力的提升都大有帮助。

其次,双方合作可以使得双方所经营的业务范围有所扩大。第三方支付企业所涉及的资金业务几乎已经触及了所有合法合规的领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均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较好的信誉和大众良好的口碑,而一些没有实力、不规范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慢慢消失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可以开拓对方已很成熟但对自身而言还很生疏的市场,这对彼此业务范围的扩大有着很好的帮助。

再次,由于当前银行监管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仅有银监会、人民银行的监管,同时还有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委员会;而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所引导和规范的只有人民银行,且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因而其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所开展的业务范围可以更广,这对商业银行今后业务的发展会具有很好的导向性;而当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多为民营企业,如果能与国有商业银行有所合作,引入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国有股份,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对优化其资金结构、化解风险有着很大的帮助。况且,随着国家政策的慢慢放开、混业经营的监管逐步放松,现在很多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状态,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强强联合符合这个趋势,这加快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进程。

最后,双方合作可以给彼此带来更多的利润。随着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国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在当前商业银行赚取的利润中,存贷利差所占的份儿越来越小,而中间业务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双方的合作会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这部分的收入有所增加,而第三方支付

3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平台也能从合作中获取较之前与商业银行更多的优惠政策。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这会在很多方面为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

5.2 古诺模型建立

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是在一个市场中,只存在两个成本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企业生产同质的产品,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产量,从而使得市场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最初的模型提出的基本假设是:(1)市场上仅仅有两家企业,且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成本结构;(2)具有相同的产品质量;(3)只有一个时期;(4)企业对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之上;(5)决策变量是产量;(6)都是在假定对方产出不变的前提下来决定自己的产出。

当下的支付市场基本上被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占据,将所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双寡头市场。而由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是有区别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成本相比商业银行的投入是要低一些,因而在本研究里选用了不同成本的古诺模型。 假定:支付市场中只有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结构为: TC?cy1 其中,c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边际成本。

商业银行的成本结构为: TC?c'y2

其中,c’为商业银行的边际成本,假定第三方支付平台预测商业银行的产量为y2。

4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市场需求曲线函数为: P?a?b(y1?y2)

假定商业银行预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量是y1,那么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剩余需求曲线D1D1,它根据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 的原则,边际成本曲线c’与剩余曲线 MR 的交点共同确定产量 y2'。由图可以看出y2>y2'。

P D D1 剩余 MC2=c’ MC2=c MR Y2

Y1

Y1,y2 需求 Y2’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剩余需求曲线

n古诺均衡是指在这个产量水平的组合(y1n,y2)上,企业不认为通

过产量的增加或减少会使自己的利润也有所增加,这一个产量组合除了古诺均衡外,不可能再达到均衡。古诺均衡的产量组合使两个企业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以古诺均衡点同时位于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反应函数曲线上,两条反应函数曲线的交点即为古诺均衡点。

4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在本研究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古诺均衡如图所示:

y1 y2=y2’(y1) Y1n

N’ N Y1=y’1(y2Y2n y2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古诺均衡 N 点为双方成本相同时的均衡点,此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有所差别,因而它们的均衡产量不再相等。与N点相比,N’点所代表的商业银行的产量(利润)比 N 点小,即随着商业银行边际成本的提高,其均衡产量下降了;而在 N’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量(利润)大于 N 点,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边际成本而使其均衡产量有所增加。

第三方支付平台均衡产量:y1N?

商业银行均衡产量: y2N?

市场总产量: YN?

a?2c?c (4.4) 3ba?c?2c (4.5) 3b2a?c?c' (4.6) 3b4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市场均衡价格: PN?

y1Na?2c?c'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 s1?N?(4.8)

2a?c?c'Ya?c?c' (4.7) 3

Ny2a?c?2c'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 s2?N? (4.9)

2a?c?c'Y

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反应函数曲线都为线性的且对称,所以这两条反应函数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古诺均衡是唯一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最优的产量相等,产量严格大于零,而均衡产量和市场份额与其边际成本成反比的关系,与其竞争对手边际成本成正比的关系。这表明边际成本越高的支付企业,均衡产量就越小,市场份额也就会越小。因而,商业银行若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好的合作,双方成本减少并趋于相同,产出品(即提供的金融服务)趋于同质的话,则双方都能够在合作的前提下达到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时,市场总产量(总利润)大于垄断产量(利润)而小于完全竞争的产量(利润)。达到古诺均衡时,市场价格比垄断价格低却比完全竞争的价格高。与单一垄断情况相比,古诺均衡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着社会总福利,但此时的总产量(总利润)比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总产量(总利润)少,价格也比完全竞争的价格高,即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 因而说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最终市场产量(利润)都高于各自独立垄断支付市场却低于不合作时的产量(利润);且达到古诺均衡时,而消费者能够得到的市场格低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各自独立垄断情况的价格,但却比不

4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合作时候的价格高。但对社会总福利状况而言是有所改善的,除了产量(利润)及价格之外,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能通过合作各自从中取不合作时得不到的一些技术支持、风险管理、信用支持等,总体而言是能比之前状况更优,双方都能够通过友好合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5.3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的必要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电子商务兴起的产物,更与完善的金融网络紧密联系。第三方支付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起到的作用更是无法取代,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1.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博弈需要第三方支付协助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日趋扩大,业务范围日益广泛,其强大的竞争力显而易见,商业银行全面介入第三方支付市场是必然的。第一,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使得银行靠存贷款利率差难以获得足够的利润,非利息收入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可以获得各种服务报酬,有利于银行获得更多利润;第二,第三方支付客户的覆盖面广,银行在与其合作时能获得潜在客户资源,深入发展可以极大提高银行竞争力;第三,第三方支付因其易于被接收的特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银行与其合作可以借势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发展中间业务,促进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度。

2.发展程度较低,第三方支付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助力

商业银行是电子支付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对第三方支付的运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没有直接吸收存款的资格,不能开设实体账户,业务流程完善程度也与银行存在差距,资

4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金划转结算必须通过银行来完成;其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网上支付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保证,它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做技术上的研发,而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借用银行的专业技术,使用银行的交易平台,不失为明智之举;再者,第三方支付作为第三人提供担保需要得到买卖双方的信任,通过与银行合作,依靠商业银行的强大信誉,可以使企业形象得到飞跃式的提升,得到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5.4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合作突破点

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获得牌照之后,纷纷宣布与各大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合作形式层出不穷。一方面是由于获牌企业急于抢占市场资源,拓展疆土,另一方面这也是双方针对目前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所作出的必然选择。虽然双方在合作层面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双方所经营的业务内容依然存在一定的重合,在把握尺度层面依然在寻找各自的平衡点。

双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依然可以有方可循,对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合作的方向可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促进客户分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借记卡、信用卡持卡用户,而网银用户比重仍然较低,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帮助商业银行进一步对小额交易客户进行分流,减少网点柜面的流量压力,降低人力资源的占用,提高结算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丰富盈利结构、增加中间收入。在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不合理,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将不适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既可以获取网关接入手续费用,增加中间收入,又可以提高客户活跃度和粘性。因此,双方的合作对商业银行丰

4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富收入结构具有很大帮助。

第三,信息共享、业务创新。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过去十年的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和企业用户信息资源,这对商业银行用户信用管理、信贷风险控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业务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现有渠道的有效补充。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人才、经验,短期内都无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网银系统,而以“快捷支付”、“一点通”为代表的创新模式,弥补了中小商业银网上交易渠道的缺失。

而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则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银行具有先天的风险控制和技术优势,因此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通过与银行建立合作互信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商业银行的风控管理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已经在人们日常的支付结算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心理优势地位。因此,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应加大与银行合作的力度,可以从侧面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第三方支付正在面临着从支付结算向深层金融业务渗透的关键时期,小贷服务、金融产品销售等都是第三方支付目前的重要尝试。而传统金融机构也在面临着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要机遇,因此商业银行掌握的庞大信贷资金和金融产品则成为双方全新的合作点,而互联网转型则是银行的重点方向,双方就此形成新的利益平衡点。

5.5 合作关系优化对策

网络经济的发展和业务的创新,既给银行提供新机遇,也带来竞争与挑战。但从长远来看,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双方应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

4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趋势下加强合作,利益共享,在合作中谋发展。 1.合理划分市场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合理划分市场,是解决银企冲突、优化合作模式的关键。一方面,银行若与中小商户直接对接做网上零售支付,会消耗过多成本,第三方支付发展C2C市场,商业银行发展大客户为最合理最高效的模式;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不能与银行在业务和客户方面有过于激烈的冲突竞争,以规避被政府取缔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应根据身紧密贴近市场的特点,合理定位自己,通过对市场变化的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成为网上中小型商户的支付服务中心,并根据C2C领域的广泛性发展医疗支付、水电缴费等多样化的业务。 2.合理分配利润

第三方支付的收益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显性收益指的是手续费、广告费等稳定的低风险收入,隐性收益是指第三方支付非直接收取的费用,主要为沉淀资金运作得到的收入。然而这一大笔隐性收入的去向并不明确,监管部门和公众都对其安全性感到担忧,使得第三方支付行业屡受诟病,而这部分收入也成为市场监管的难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银行让出显性收益,不向第三方收取清算费用或使用很低的费率,而第三方支付将沉淀资金的管理权交至银行。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获得稳定无风险收益的第三方支付的积极性,而且由银行对沉淀资金进行运作,其资产管理经验丰富且风险控制能力更强,可以降低资金受损的可能性,即使遭受损失,银行也有国家作为后盾,能更好地稳定金融市场。这样合理分配利润,双方的整体收益将得到稳定增长。 3.积极发展新型合作业务

加强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合作,对双方及电子商务领域都有十分重要

4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的意义。第三方支付应与银行积极创新发展合作业务,综合银行稳定规范的优点与第三方支付多样性的优势,推动银企合作。但就现状来看,许多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应该合作的领域还存在空缺,例如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就异常迅速。公共事业单位的交易量大且稳定,能够提供优质的客户群,而这一商机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这需要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合作,运用网络支付建立城市公共综合支付体系,服务民众,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需要积极了解客户特点和需求,不断探索业务模式,以创新赢得市场的长足发展。 6 总结

在相当长的时期,合作将是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主要关系。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为双方。第三方机构可以为电子商务支付可行的解决办法。作为回报,它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信用中国的利益和重建。商业银行也是不可替代的电子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为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推动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其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功能的替代,又对商业银行构成了竞争。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极易向银行传播、累积,最终可能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拥有不同利益,会有双方不可避免地直接竞争。对于第三方支付,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将仍然是一个焦点,从而赢得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并吸引更多的网上消费者。至于这一点,所提供的服务可能不被简单地限于付款。新服务可能包括消费者的整个网购过程。这将继续抓住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强其对未来更高的发展能力。商业银行面临最首要的任务是巩固和扩大其在支付服

4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务的优势,开拓更方便的网上支付渠道,建立广泛而稳固的客户群,并促进商业银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细松.中国网银模式及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机理.[J]发展研究,2009,(04). [2] 陈月波.我国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关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06). [3] 童卓超. C2C 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模式研究.厦门大学.2009. [4] 杨帅.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博弈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12). [5] 范星 妙.C2C 模 式下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39~41.

[6] 王飞,康晓博.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银行卡网上支付模式研究.[J]华南金融电脑,2006,(10):43~45.

[7] 郭俊华.第三方支付发展与网上银行关系的分析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36~38 [8] 王旭磊,王宝海,孙春薇.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分析. 金融电子化,2007,(8):14~16.

[9] 程国树.携手 or 漠视?商业银行如何选择第三方支付.金融与经济,2010,(1):25

[10] 黄璟宜.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9 : 13~15,28~33.

[11] 王菲菲.第二方支付产业价值链探析.[J]电子商务,2009,(l):74~77.

4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12] 杨国明.第三方支付经营模式探析.[J]金融信息化论坛,2006(4):10~12. [13] 黄岳.第三方网上支付性质研究及对银行发展网络中间业务的启示.[D]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4] 王莹.基于博弈论的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全文数据库,2009.

[15] 赵颖.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分析及问题探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

[16] 杜文中,陈耀刚.网络经济时代中介存在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复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l):80-84.

[17] 张喜征.网络:信用管理的支点[J].学术研究,2002(l0):43-56. [18] 邵兵家,吴俊.电子商务发展与中介效率的博弈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19] 李婧华.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20] 金超.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1] 王琪. 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22] 张玉彪.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 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3] 郭俊华. 第三方支付发展与网上银行关系的分析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4] 胡锐. 我国网上银行营销分析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05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