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西番亚

更新时间:2023-09-11 21: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那鸿-西番亞 那鸿书导论 Ⅰ 先知那鸿

「那鸿」这名字最可能的意义是「安慰」或「安心」;它只出现在本书的头一节以及路加福音三25(中译「拿鸿」,耶稣祖先之一,但两处所指的是不同之人)。它较常出现在圣经外作品中;而在圣经中,它的同根字「尼赫迈亚」倒颇常见。关于先知那鸿,除了他是伊勒歌斯人、来自伊勒歌斯镇(或地区)外,我们就一无所知了。 于主前六一二年尼尼微陷落时达到顶点。有人为那鸿书提出晚于主前六一二年的日期,认为本书是针对尼尼微陷落所发出之敬拜仪文上的反应,但这提议并未得着很多支持。然而本书虽然没有敬拜礼拜上的起源,却很有可能在所预言的事件发生后用在敬拜礼拜上,用来昭彰耶和华的力量与公义。

3

7

ANET, p. 304页 . 关于亚述首都的讨论,见 D. J. Wiseman, 'Nineveh', IBD, 1089~1092. 4

见ANET, p. 295, ii;J.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

3

(SCM Press / Westminster, 1980), p. 311(布赖特,《以色列史》,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2,324页)。 学者对于伊勒歌斯的所在有几种提议。有人将之与位于当今莫书珥(Mosul,译注︰位于底格里斯河左岸之城镇。)北方五十公里处的艾歌斯(al-Qosh)相联。此一观点是近期提出的,但并未得到多数学者支持,因为

本书内文找不到可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此书源自亚述1

。耶柔米(Jerome)则认为伊勒歌斯是北加利利的一个小镇,而该地区有一稍晚的传说,认为迦百农(「那鸿的村庄」)与那鸿有关联。较有可能的地点是犹大的伯迦百林(Beit-Jebrin);提出此观点是因为北国以色列已经被掳,有效地排除了伊勒歌斯在以色列国内的可能,因为本书没有提及复兴之盼望的信息,表明本书不可能

源于被掳的地区和时期2

1 A. S. van der Woude 在他的论文“那鸿书──被掳时

期写成的信”(OTS 20, 1977, pp. 100~127)主张本

书有亚述背景。

2

Rudolph, p. 149. 他认为这名可能是 ~e{l qo^s%,(Qos%~ 神),与以东人的一个神祇有关。

Ⅱ 时期 那鸿书中没有提到明确的日期,但从内在的证据看

来︰主前第七世纪中叶是较可能的日期。当时亚述帝国

国势强大,这显示出日期应在尼尼微败落3

(主前612年)

之前;这败落是本书预言的要旨。亚述帝国的国势指出

的日期是在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 主前668~627

年)死前,他死后,亚述国在巴比伦兴起前已快速地衰退。

本书最清楚的历史事件是底比斯(Thebes,现在的

Karnak 或 Luxor,在开罗上游约五百三十公里处;三章

8节和合本译作「挪亚们」)的陷落;这座城虽求援于邻

近城镇来抵御攻击者4

,却仍于主前六六三年陷落于亚

述。威尔浩生(Wellhausen)主张这段记载应在所描绘

的事件发生后不久5

。在这段时期,受残暴的亚述支配的

犹大王是玛拿西(主前687∕6~672年);而亚述之轭是

在约西亚(主前640~609年)期间甩掉的。如果二章2

节的事件在时间上是前瞻的,那么它们就可能发生在玛

拿西时期;但若它们是反映一已成就的事件,就可能是

在约西亚统治下写成的。相信亚述将会败落(就如本书

预言所说的情况),因而导致玛拿西的背叛,时约主前

六五二至六四八年间6

(代下三十三14~16)。亚述(特

别是尼尼微)的陷落是起因于邻国巴比伦和玛代在军事

上结盟,这陷落始于主前六二七年亚述巴尼帕之死,而5

为 Maier 36页所引用。 6

近来关于此日期的讨论,见 D. L. Christensen, 'The Acrostic of Nahum Reconsidered', ZAW 87 (1975), pp. 27~29,特别是29页关于这最后一点的讨论。 7 见ANET, pp. 304~305;布赖特,《以色列史》,326~328页。

Ⅲ 那鸿书与其结构

那鸿书是「十二先知书」(或称小先知书)的第七卷,所有正典的传统都将它放在哈巴谷书之前、弥迦书之后,只有七十士译本例外,将它放在约拿书之后。

这卷书是以默示的形式出现(一1),译成「默示」

的希伯来文(mas*s*a{~)来自字根 ns*~;它以两种不同的意义出现在旧约圣经中。这两个不同的意义究竟来

自一共同原文,或者两个不同的原文,但最终共有相同的字形,那就不清楚了。在一些例子中,该字根通常是指「举起、带着」,显然含有「重担、负担」的意思(如︰王下五17;代下三十五3;耶十七21)。这用法不仅引申为包括物质的携带,也包括任何一种「重任」(如︰

民十一11;申一12)。有人建议说︰这个字用于一个默

示(参 AV)之始,带有「负担」或重任的含义,通常是

用于审判的默示。问题是︰这个字并非每一次都出现在

论审判的上下文中(参︰亚十二1)。若将这个字解释成与专门意义「默示、宣告」为同音异义字,在预言性的

上下文中将更为合适(参如︰结十二10;哈一1;亚九1;

玛一1)。同一字形有两种不同意义可以解释杰里迈亚书

二十三33~38的双关语文字游戏8

本书的预言是关于逼迫者亚述的毁灭,与受压迫者

犹大因此得着释放。表达这信息的文字形式与文体格式

是多变的。头一段是一首描述赞美的诗篇或赞美神属性

的诗歌(一2~8)。后面随着一幅法庭的景象,审判与释放的判决在此交替地分别论及亚述和犹大(一12~二

2)。有对围城和争战生动的描述(二1、3~10,三2~3),以及一首挽歌或哀歌(三1)。在引伸的经文(二11~13,

三4~7、15~17)与独立的经节(如一10、13,二7,三

12、13)中,作者使用了暗喻和明喻。他也使用反讽(三

1、14)。这些要素都是为了达到预言的目标,就是要导

致人心改变。究竟听众是否为尼尼微是可怀疑的,因为

整本旧约圣经只有一处预言记录是真正对以色列以外的

人说的(拿三4)。那鸿书的预言可能是要鼓励犹大人,使他们相信压迫他们的暴政必要结束。

本书主要的文学问题在于第一章的诗歌结构。问题

关键在于离合诗的存在与其使用程度。离合诗是在每行之首依序使用字母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的例子出现在诗篇(如一一九篇)与杰里迈亚哀歌中。十九世纪首先有人提议︰那鸿书包含着一首离合诗,若非使用了全部字母,至少也包括了部分字母;这种看法现在已广

泛被人接受9

。然而,为了要呈现整套字母,大量经节必须重组,但这种重组通常没有抄本或版本的证据。较保守的建议是︰有一半的希伯来文字母(~-k)支配着一章2~8节的结构,然而甚至连这种保守的提议都需要修正十一行中的四行;但根据现在的行序,却丝毫没有不可理解之处。换句话说,改变经文位置的惟一动机,只是要使它适合经文所引起之理论上的循环论证而已。

这类臆测式的修正所具有的主观性质,并非没有人批评,甚至连葛利史廷生(Christensen)所提议的较为保守的方法10

都不乏批评者。如史密夫(J. M. P. Smith)所写的︰「用这类方法在修改经文,任何诗歌都能变成离合诗了」11

。史密斯(G. A. Smith)则注意到︰「造出好的或诗歌体的希伯来文,并不能作为恢复原始经文

最终的证明」12

。就算原文真的很可能存在着一半,甚至

是完整的离合诗,但我们却不能在现存的经文中找到这

种看法。离合诗的存在与否,对于文学形式虽是重要,

但是对于预言本身的意义和内容却不是如此。纵然离合

诗的存在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证明一章9节开始了一个

新的段落;但无论如何,这也能从文法形式的改变而显

示出来,因为一章2~8节乃是以第三人称来谈论关于神的事,一章9~11节则变为以第二人称对某人谈论关于神

的事。

8

见 S. Erlandsson, The Burdon of Babylon: A Study of Isaiah 13:2~14:23 (CWK Gleerup, 1970), pp. 64~

65; W. Mckane, 'Massa' in Jeremiah 23, 33~40, in J. A. Emerton (ed.), Prophecy: Essays Presented to George Fohrer on his Sixty-Fifth Birthday, 6 September, 1980 (W. de Gruyter, 1980), pp. 35~54. 9

见 Christensen, 'Acrostic of Nahum', pp. 17~19,描述了一九七五年以前的讨论历史。 10

同上,pp. 21~22.

11

J. M. P. Smith, p. 309. 12

G. A. Smith, p. 82.

Ⅳ 信息

那鸿书的信息是关于神的属性,并祂与世人的关系(不仅是祂自己的百姓,甚至是那些不承认祂的人)。本书开头的诗歌(一2~8)标出了整个预言的背景。耶和华既有神的独一地位,就要求绝对的忠贞,祂也必严厉地对那些敌挡祂、逼迫祂子民的人施加报复(一2)。虽然祂有时延迟刑罚而显出祂的忍耐,祂却是公义的,祂的公义至终一定要得着满足,否则审判就必来临(一3)。连神自己的百姓,无论是以色列人或是教会,都不能免于审判。神所要的不是因神这一方在过去所成就(无论是在西乃山或加略山)而带来的地位或关系,而是要求人这一方持续以信靠与依赖来回应神(一7)。 作者并非针对压迫者所造成的某些伤害,表达个人的感觉,要求昭雪,甚至也不是民族上盲目的爱国心,要异教徒的国家受到惩罚,而是耶和华使用祂普世的标

准来敌挡邪恶,无论要对邪恶负起责任的是谁(参︰摩一3~二16)。虽然神曾拣选亚述成为祂的工具,来刑罚顽梗悖逆的以色列(赛七17,十5~6),祂却坚持此一国家必须为它在执行这任务时所犯的过度残暴负起责任(赛十7~19;参︰番二14~15)。

可能有人会关切这点︰那鸿偏颇地、单方面地苛责外来的势力,却没有谴责自己百姓的邪恶。事实未必尽然。在某些先知的默示中(如以赛亚、何西阿),审判与盼望这两种信息是同时传讲的;在其它先知书中(如俄巴底亚、阿摩司),则仅提出审判或盼望两种信息之一,而实在将另一种信息排除在外。甚至在后者的例子中,神圆满的计划也是借着当代另一位先知传讲另一面

的信息。对那鸿的听众而言,审判的话语才刚由弥迦向他们传讲过;所以,他们自己的罪恶并非全然被忽略的。

无论如何,那鸿指出神审判的公平。正像其它的书中一样,这里的刑罚总是与罪状相称。神并非随一时的兴致

或喜好而反复无常,祂乃是公正的(见一14,二1、7等)。 神借着那鸿所传的信息,乃是要鼓励祂的百姓。以色列人面对着曾征服尼罗河到底格里斯河广大区域、似

乎无法抵挡之敌军的侵略,不能倚靠自己的势力,只能

仰望神的拯救。然而,就在几年之内,那无敌者就被神

的手所打败,没有一个国家能站在祂面前。教会面对着

势力或意识形态的胁迫,也只能站在以色列同等的地位

上,信靠那位「大有能力」的神(一3)。

那鸿书大纲

Ⅰ 标题(一1)

A 主题(一1a)

B 形式(一1b) Ⅱ 颂耶和华之诗(一2~8)

A 神的属性(一2~3a)

B 神的能力(一3b ~6) C 体现神的属性与能力(一7~8) Ⅲ 神人格化的忿怒(一9~11) Ⅳ 神的双重判决(一12~二2) A 犹大︰压迫的结束(一12~13) B 亚述︰家系的结束(一14) C 犹大︰好消息(一15) D 亚述︰预备作战(二1) E 犹大︰从荒凉中复兴(二2) Ⅴ 争战的画像(二3~10) A 攻击(二3~5) B 战败(二6~10) Ⅵ 亚述之狮被逐(二11~13) Ⅶ 祸哉尼尼微(三1~19) A 祸哉(三1)

B 战斗与死亡(三2~3) C 妓女的耻辱(三4~7)

D 无敌的亚述?──讽刺诗(三8~17) i. 坚城底比斯被毁(三8~10)

ii. 亚述的不够格(三11~13)

iii. 徒然的预备(三14~17) E 强者何竟败落(三18~19)

那鸿书注释

Ⅰ 标题(一1) A 主题(一1a)

预言的形式是默示(NIV、JB、RSV;AV 作「负担」;见导论,17页)或宣告,这是用来指关于非以色列人之启示的术语(如︰赛十三11,十五1,另参︰亚十二1;玛一1,见耶二十三34~40)。在此,默示的主题是尼尼微,并延伸至亚述,从西拿基立时代(主前八世纪初叶)至主前六一二年被巴比伦毁灭为止,尼尼微都是亚述的首都。虽然字面上是指尼尼微城,但它也可能有象征式的弦外之音,代表所有敌挡神和祂的工作之人(见约拿书;路十一30),正如稍后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城所代表的一样(参︰启十八2、10、21)。

B 形式(一1b)

预言的形式是属于文件或书籍,最可能是用书卷的形式(耶三十六2;参︰结三1~3),其中包含从其终极源头──神──而来的「启示」(参︰赛一1;俄1);这是惟一一卷被称为「书」的预言,以致有人认为,它原先可能是玛拿西统治时,受亚述压迫期间暗中流传的

小册13

。先知是「伊勒歌斯人那鸿」,伊勒歌斯可能是他的家乡,也有人认为是亚述、加利利或犹大。虽然最后的那个建议似乎是较有可能,但确切的地点仍无法肯定(见导论,15页)。

13

见 Rudolph, p. 148;参 Keil, p. 9, Van der Woude, 'Book of Nahum', p. 122,提议说︰这预言原先是写给(或来自)被掳之以色列人的一封「信」。

Ⅱ 颂耶和华之诗(一2~8)

这一段的形式是一首叙述诗,描述耶和华的本质和属性(参︰诗二十九,三十三,一○三,一○四;路一46~55),生动地描绘了神向祂的仇敌,以及祂百姓的仇敌所发的合理忿怒。这首开卷之诗不受时空的限制,

透过亚述帝国的例子,成为本书在神学上的背景──神宇宙性的能力与公义14

。作者首先用普世性的词汇(2~6

节),然后从较为个人的层面(7~8节)来呈现出神的属性与能力。

14 B. S. Childs,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as Scripture (SCM Press / Fortress, 1979), pp. 443~

444.

A 神的属性(一2~3a)

2. 与以色列有关系的、盟约的神「耶和华」(JB;参︰出六2~4),在此被描述为具有忌邪的特征,因为神在祂的圣洁里绝不容许有敌对者(出二十5;书二十四

19;亚八2)。这是约的术语,说明神和祂百姓建立关系

时,双方其它所有的关系都必须排除掉(出六7;参︰何一9,二23)15

。祂既是公义的神,就对任何不义(申三十二35;参︰罗十二19)施行报复(NIV、RSV),神对罪(无论是祂百姓的罪或其它人的罪)的任何审判,都不是立基在任性或不可控制的忿怒之上,而是立基在神

不变的圣洁属性上。神对一个行动──无论好坏──必

有适当的反应,绝不太少,也不太多。尼尼微正是显出神这种圣洁特性的例子,在同一节中一连三次重复提及神施报的行动,就强调了这一点。在结构上,神的忌邪

与祂的忿怒是平行的16,这忿怒是圣洁的神对罪──异教徒的罪或以色列人的罪(罗一18)──的反应。神施报的对象是祂的敌人,祂向他们怀(怒)(虽然希伯来文没有括号内的受词;参︰利十九18;耶三5、12)。这动词是指「护卫」或「保守」,暗示神保留祂的怒气到合适的时机(见3a节),或神持续生气。另一个可能是根本不需要加上直接受词,而将此动词解释为「怀怒」,像它在亚喀得文一样(参︰摩一11;耶三5)17,神对那些敌人「怀怒」。 3a. 神的「恒久忍耐」(long-suffering,中译「不轻易」。出三十四6~7;民十四18;参︰箴十四17相对

的希伯来文词组)并没有否定前一节的说法,反倒显出

祂等候某种公义的耐性;既然祂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祂的等候就不是没有穷尽的。忍耐与「大能」(RSV)连在一起,显出神那两面互补的特性,这在旧约圣经中也有平行的例子(民十四17~18;尼九17)。 15

见 J. G. Baldwin, Haggai, Zechariah, Malachi (Inter-Varsity Press, 1972), pp. 101~103. 16 这结构在形式上是 ABB1A1

的交错句或倒转平行句,即︰

A 神是忌邪的,

B 耶和华是施报者。

B1

耶和华是施报者,

A1

(神是)忿怒的。 见 M. Dahood, 'Chiasmus', IDBS, p. 145,以及该处所列的书目。 17

见 E. Reiner, The Assyrian Dictionary 11∕1

(Oriental Institute, 1980), pp. 59~61, nada{ru 项下所列的。参 Cathcart, pp. 42~43; R. L. Smith, p. 72. B 神的能力(一3b ~6)

3b

~5. 在受造的次序中,神的能力是借着祂与这大能的彰显──旋风和暴风──(参︰诗八十三15;赛二十九6)间密切的关联而显明的。神以旋风和暴风开路(和合本作「祂乘旋风和暴风而来」),用祂的脚激起云彩,就像以色列人在行路时激起尘土一般。祂的能力也借着祂能使创造逆转而显明出来,就如︰使河海干涸(参︰赛四十二15,五十2;耶五十一36;启二十一1)、使著名的肥沃之地(外约但的巴珊、北以色列的迦密和利巴嫩;参︰赛三十三9)衰残(赛十六8,二十四4,三十三9;珥一10、12)。地球本身的根基则因神大能的临在而震动(诗四十六3;耶四24)和消化(诗四十六6;摩九5;参︰摩九13,「流」带有积极的含义);结果是

18

大地和其上一切受造之物都「荒废」(RSV;和合本作「突起」),显明神建造与毁坏之完整并宇宙性的能力。历黑暗与洪水,将「它的地方」(和合本译作「尼尼微」,NIV 也是如此,因为这很明显是指着尼尼微说的,参1

22

节),带到尽头。

20

21

有人用第8节头两个希伯来文来结束第7节︰「那些在涨溢的洪水中投靠祂的人」(Cathcart, p. 31; Rudolph, p. 152),但第8节开头的连接词「但」,使这种提议在语法上不成立。 21

在句法上,主词有两个可能︰或者是神,以「黑暗」作地点或方向的直接受格(G-K 118, d-g;参 Cathcart, 正如神从混沌中创造(创一2),照样,祂能毁坏祂的创造而使之归回混沌。

6. 神的忿怒可用四个希伯来文同义词来表达︰义

愤(和合本译作「发愤恨」;参︰赛十5;耶十10)、发烈怒(由两个希伯来文组成,每个字都分别用来指忿怒,出十五7;结七12与出三十二12;尼九17)与忿怒(2节;诗五十九13;赛六十三5),以致没有人能在祂的忿怒之前站立(AV,和合本译作「站立得住」),甚至连生性残暴之人也不能(参︰耶四26;玛三2)。强调语气不仅借着同义词的堆砌来表达,也借着使用修辞疑问句(谁……呢?谁……呢?)来强化此一宣告︰「没有人能在神的忿怒之前站立得住」(参见下面的增注)。

18

这译法是由当代几位注释家从一较不重要之版本修正

而得,有叙利亚译本及拉丁通俗(或译武加大)译本支

持;此一修正包括︰用 s% 取代 s*,稍微移动一个小点,

用「荒废」(watis%a{~;参︰赛六11,十七12~13)取代了较难解释的译法「兴起」(watis*s*a{~;AV 作「焚

烧」)。

增注︰修辞疑问句

不同的文学形式或体裁适合不同的功用,预言的功用是借着先知劝说听众在神启示的光中采取某些行动。这种劝说的功用也属于古典修辞学,使用某些方法达到它的目标,那些方法中有一些──包括使用修辞疑问句──也可以在希伯来预言中辨识出来。

修辞疑问句不同于探求消息之普通问句,它假设问题的答案是问的人和听的人都已经知道的。但修辞疑问

句取代了同等地位的直述句,迫使听众加入讨论,听众

借着提供已知的答案来响应,亲自参与了劝说的过程。这方法在那鸿书别处(二11,三7~8)有应用,也用在别的先知书的经文里19

19

其它先知书经文中,修辞学(包括修辞疑问句)用法的进一步讨论,见 Y. Gitay, Prophecy and Persuasion: A Study of Isaiah 40~48 (Linguistica Biblica, 1981). C 体现神的属性与能力(一7~8) 与神忿怒中的能力并列的是︰读者再一次面对神的忍耐与恩典(参2节)。耶和华仁慈的属性,显示给那些在「压迫」(患难)中寻求祂作保障胜过倚靠自己谋略之人(参︰撒下二十二31、33;诗三十七39~40;对比申三十二37;赛三十1~3)20。相反的,神的仇敌必要经

p. 31),或者以「黑暗」为文法上的主词(LXX, Vulg., Syr.)。 22 有些注释家认为一章1节的尼尼微是后人所加上,这样看却使第8节的代名词(即「使它结束」,和合本与 NIV

皆作

「尼尼微」)没有了前置词;他们任意将 m#qo^ma^h 修改为 b#qamaw,提议「祂的仇敌」作动词的受词,参︰诗五十九1;见 LXX; BHS; Cathcart. D. T. Tsumura, 'Janus Parallelism in Nah 1:8', JBL 102 (1983) pp.

109~111指出︰从现存子音抄本的读法,m#qawma^ 可以不更动子音而得出「背叛」的意义。他提议︰既然上面这个字中的m和b(「在……里面」)两个子音都是唇音,

相近的发音即足够使一个字同时表达两个可能的意义,与第8a 节相连构成综合平行句,即为「它的地方」,与第8c 节的「仇敌」构成同义平行句则为「在背叛中」。在某些例子,希伯来文的「地方」意味着「神仇敌的地

方」,带有对立或压迫之意(参︰诗三十七10),也证

实了这一点。

Ⅲ 神人格化的忿怒(一9~11)

9. 文风现在变了。作者直接称亚述为「你们」(见 RSV,希伯来文动词是第二人称复数)。无论亚述「设下甚么计谋」(RSV;参︰但十一24;何七15)攻击耶和华,神必要将之灭绝净尽(见8节)。这结局是如此彻底,以致亚述不再受搅扰,也不再造成别人的搅扰,因为它不再存在了。

10. 原文与句法上的困难,使本节成为旧约中最难解释的经文之一。本节为\\cs169节所记亚述的毁灭提供

了细节,也为那节中神干预的宣告提供了根基或基础23

这从「因为」(中文未译)所要陈述之事可以看出。这

语助词通常可以理解为强调本节中之光景必然会发生,

因而译作「诚然」24

,虽然这个罕见的用法似乎较不可能。

神刑罚之程度被描绘为︰亚述受罚要「到一个地步」25

,即像荆棘缠绕在一起(中译「丛杂」;参︰创二十二13;赛九18);荆棘是极易被火烧毁的(传七6;参︰士九15;赛九18,十17等,「荆棘」一词用了不同的希伯来文)。亚述无法使自己逃脱神烈怒的审判,必要被毁坏或烧毁(出三2)「净尽」26,就像火将枯干的碎全然烧毁一样。枯干的碎素以易燃(出十五7;赛五24;俄18)及

无用(伯十三25)著称,就像荆棘(士九15)一样。在

此用另一个暗喻来强调面对神忿怒时的无能为力,就是

将他们比作「喝醉了的人」(参︰箴二十三20)27

。这种酩酊大醉的光景可能导因于亚述喝尽了神忿怒的杯(参︰耶二十五27,五十一57)。火与醉酒这两个暗喻混合使用,原文的句法使这个对比真正的性质模糊不清,导致了不同译法之间的变异28

,但神刑罚的必然性,却清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x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