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

更新时间:2024-01-16 04: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态势,分析我国是否能满足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从分田到户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谁来养活中国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一系列话题的提出又重新给我们以警醒。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涉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采取措施,全面预防、应对粮食危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政策 粮食安全 人口压力 (1)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确立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除了1999—2003年连续五年减产(其中2002年产量略有回升),产量由51230万吨减少到43070万吨,低于1990年的粮食产量(44624万吨))。我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53082万吨。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提高粮食价格,又一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达到30477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又增长8.9%,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1978和1979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而1980和1981年则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粮食减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1.05%。 1982到1984年这三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7.83%。尤其是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得到达了40732万吨。这次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赋予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以及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突然出现的粮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导致粮食供给过剩。

(2)国家有利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推广

1985年,国家取消了部分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收购实行“倒三七”比例价,实际降价幅度接近10%,资金和物质投入也减少,农资价格涨幅为4.8%,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1985到1988年出现了第二次粮食大幅度减产,1985年粮食产量回落到37910.8万吨水平,比上年减产6.9%。1985年到1988年四年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29%。到1989和1990年粮食生产迅速恢复,连续两年粮食产量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45%。1991—1994年这四年粮食产量在43000到44525万吨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04%。但是在1990-1992年出现农产品全面“卖难”,是典型的生产过剩造成的。因为从1989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城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下降导致农产品卖难。 1995和1996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96年总产达50453万吨,增长率为8.13%,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台阶。1997年出现第四次粮食生产波动。1997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2.05%。1998年粮食增长率为3.67%。1999年虽然粮食增长率为-0.76%,但仍保持50000万吨水平。此次粮食产量的上升导致粮价下跌,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2000年到2003年粮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最高位51229.5万吨降到了最低时的43065万吨,一下退回到十年前水平。主要原因除了干旱造成减产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急速减少。许多地区提高了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的种植,而当时的高层对粮食问题的乐观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长期坚持的“以粮为纲”的观念。城市发展大量占用耕地,还有一些地区盲目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导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锐减。 2004年以来的5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增产。据中国农业部称,今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增至16亿亩,约合2.63亿英亩,比上年增长了1000万亩。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可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将达到51200万吨。

(3)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问题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 中国未来人口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 2020年在人均粮食420~ 435kg 的消费水平上, 基于18 亿亩耕地资源保证的粮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14. 36 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在人均450kg 的消费水平上, 中国未来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能力足以支持人口高峰时期14. 73 亿人的粮食需求, 但受18 亿亩耕地资源约束, 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很难有进一步提高。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来看,

中国未来人口的粮食安全必须向食物安全转变, 从耕地资源约束的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驱动的食物消费两端着眼: 一方面要重视耕地与粮食安全--藏粮于土, 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一方面要关注食物与消费安全)--倡导适度消费, 建立动植物并重型食物结构; 从人口发展的“口”“手”两重性, 即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来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的食物安全与耕地保障问题。 只有确保粮食的安全才能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膳食结构改善与营养水平提高是由小康社会走向富裕生活的一个必然过程。全名倡导适度消费, 走动植物产品并重型发展道路, 应该成为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4)人口压力

粮食总需求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总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人均需求量的扩张.我国人口从1949年的5.4亿增加到1987年的10.8亿人口,整整翻了一倍。目前正处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倍增的第三个大台阶上! 预计到2020-2030年人口数将为15亿左右,它将成为中国人口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增长最快的台阶。

人口的不断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生存需求的增长,其中吃饭问题愈发严重。我们计算到2000年,按需求函数计算,由于新增人口所引起的需求增量42%,若保持目前的人均粮食水平,这一比例将高达97﹪。总人口的持续增长将对粮食总需求量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吃饭问题再次成为最大的难题。所以提倡计划生育从而控制人口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只有合理化的应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共同面对人口的压力以及粮食的短缺问题,加上政府的扶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待解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yd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