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更新时间:2024-02-02 00: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5讲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理解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2.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的含义及带传动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三角带的型号,了解其选用方法。 4.理解带传动的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

知识梳理

一、摩擦轮传动的原理

1.摩擦轮传动: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2.传动条件和打滑条件

传动条件:摩擦力矩﹥阻力矩

打滑条件:摩擦力矩﹤阻力矩。打滑时传动不正常的是从动轮,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3.增大摩擦力途径(见表1-5-1)

表1-5-1 措 施 增大正压力 增大摩擦因数 具 体 方 法 安装弹簧或其他施力装置(只能适当加)。 一轮用钢或铸铁,另一轮工作表面粘上一层石棉、皮革、塑料、橡胶等。 轮面较软的作主动轮。 4.摩擦轮传动主要参数(见表1-5-2)

表1-5-2 参 数 计 算 公 式 备 注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指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也等于它们直径的反比。 传动时如果两摩擦轮在接触处没有相对滑移,则两轮在该点的线速度相等,注意公式的单位。 两轮中心的距离,注意是外接还是内接摩擦轮传动。 n1D2i??传动比 n2D1 速度 n?Dv? 1000?60 d1?d2外接式:a?2 中心距 d2-d1内接式:a?2

1

二、摩擦轮传动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用于近距离传动。 2.传动时噪声小,可在运转中变速、变向。

3.过载时,两轮接触处会打滑,因而可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4.在两轮接触处有打滑现象,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5.传动效率低,不宜传递较大的转矩,适用于高速、小功率传动。 三、摩擦轮传动类型

外接圆柱式 平行轴摩擦轮传动

内接圆柱式

外接圆锥式

相交轴摩擦轮传动 内接圆锥式

圆柱平盘式

四、带传动类型和工作原理

1.带传动的类型(见表1-5-3)

表1-5-3 类 型 名 称 平带传动 摩擦 传动 圆带传动 啮合传动 同步带传动 V带传动 图 形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利用带作为中间挠性件,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的。

3.打滑和弹性滑动

带传动打滑一般出现在小带轮上,可以避免的;带弹性伸长及拉力差引起的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不可以避免。

2

五、带传动的主要参数(见表1-5-4)

表1-5-4 名称 参 数 传动比 速度 平带 包角(开口式) 带长(开口式) 传动比 速度 V带 包角 带基准 长度 计 算 公 式 备 注 传动比i≤5。 单位m/s n1D2 i??n2D1 n?Dv?1000?60 α1≈180°-D2?D1×60° a(D2?D1) 4a2包角越大,摩擦力越大,要求α≥150°。 平带带长是指带的内周长度。 L=2a??2(D2?D1)?i=n1?dd2 n2dd1V带传动比一般i≤7。 60?1000 v=?dd1n1??dd2n2 60?1000一般带速控制在5m/s≤v≤25m/s之间。 V带传动应使小带轮包角α1≥120°。 α1=180°?dd2?dd1?57.3? a2(d?d)?d2d1 Ld0=2a0+(dd1?dd2)? 计算初定基准长度Ld0后,按带24a0基准长度系列进行圆整取相近的基准长度Ld。 六、带传动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2.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无噪音。

3.过载时,两轮接触处会打滑,因而可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4.存在弹性滑动,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5.传动效率低,外廓尺寸大。 七、平带传动

1.平带传动的形式(见表1-5-5)

表1-5-5 平带传动的形式 开口传动 结构特点 两轴平行,两带轮宽对称平面重合,转向相同的带传动,在平带传动中应用最广。 两轴平行,两带轮宽对称平面重合,转向相反的带传动,在平带传动中应用较广。 两带轮轴线空间交错的带传动,通常交错角为90°。 通过导轮实现两带轮轴线相交的带传动。 图形 交叉传动 半交叉传动 角度传动

3

2.平带的类型 皮革平带

帆布芯平带:使用最广。 编织平带

复合平带

3.平带的接头方式

传动时冲击小,传动速度高,传递功率小。

传递功率大,冲击力及振动也大,转速不宜太高。

八、V带传动

1.V带的结构

V带是一种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V带轮相接触的两侧面。 伸张层 帘布结构:抗拉强度大,应用较广。 强力层:主要承力层

压缩层 线绳结构:柔韧性好,抗弯曲疲劳性能好,但抗拉强度低, 适用于载荷不大、带轮直径较小和转速较高的 包布层:保护层 场合。 2.V带类型

普通V带已标准化,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Y、Z、A、B、C、D、E七种,Y型带截面尺寸最小,E型带截面尺寸最大;相同条件下,截面尺寸越大,带传递功率也越大。

3.V带轮主要参数(见表1-5-6)

表1-5-6 V带轮参数 基准宽度bd 参 数 定 义 备 注 带轮上与带节面处于同一位置的大小等于带节宽(bd=bp)。 轮槽宽度称为带轮的基准宽度。 V带轮基准直径不能太小,基准直径越小,带在带轮上弯曲变形越严重,弯曲应力越大,带的寿命越短。最小基准直径ddmin取决于V带型号。 普通V带楔角为40°,轮槽角应选38°、36°、34°等,小带轮槽角取较小值,大带轮槽角取较大值。 基准宽度bd处的带轮直径称为V带的基准直径,它是V带轮的公基准直径dd 称直径。 V带轮槽角是指带轮横截面两侧边夹角。 V带轮槽角φ

4

4.V带轮的结构(见表1-5-7)

表1-5-7 V带轮的结构 实心式 应 用 小带轮(dd=2.5d0~3d0,dd 为带轮直径,d0为轴的直径)可做成实心式。 中等带轮(dd<300mm)可做成腹板式。 中等带轮(dd<300mm)可做成孔板式。 大带轮(dd>300mm)可做成轮腹式。 图 形 腹板式 孔板式 轮腹式 5.V带的选用(见表1-5-8)

表1-5-8

选用步骤 确定计算功率Pc 选择V带型号 确定两带轮基准直径 Pc=KAP 根据计算功率Pc及主动轮转速n1参照图选择V带型号。 小带轮直径:dd1≥ddmin 大带轮直径:dd2=idd1 依 据 备 注 P—名义传递功率, KA—工作情况系数 Pc、n1分别代表横、纵坐标。 小带轮直径也不能太大,否则带传动外廓尺寸增大。计算后的dd1、dd2均需按表所示的带轮标准直径系列进行圆整。 1.一般带速控制在5m/s≤v≤25m/s之间。 2.带速过大,V带作圆周运动时,离心惯性力增大,V带拉长,带与带轮间压力减小,导致摩擦力减小,有效圆周力减小,引起打滑。带速过小,传递相同功率时,所需有效圆周拉力过大,也易引起打滑。 中心距太大,外廓尺寸也越大,传动时还会引起V带发生颤动;中心距太小,小带轮包角也越小,摩擦力减小而影响带传动有效拉力,此外,中心距小,带单位时间内挠曲次数增多,带的寿命降低。 验算带速v v=?dd1n160?1000??dd2n260?1000 初定中心距a0 0.7(dd1+dd2)≤a0≤2(dd1+dd2) 5

选用步骤 依 据 备 注 计算初定基准长度Ld0后,需按带基准长度系列进行圆整取相近的基准长度Ld。 计算带基准长度Ld 初定基准长度Ld0: 2(d?d) ?d2d1Ld0=2a0+(dd1?dd2)? 24a0计算实际中心距a L?Ld0 a=a0+d 2验算小带轮包角α1 确定带的根数z α1=180°?dd2?dd1?57.3? aV带传动小带轮α1≥120°。 单根带的传递额定功率P0与V带型号、小带轮基准直径及小带轮转速(带速)有关。 Pz≥c [P0]=P0Kα [P0] 6.V带标记 普通V带的标记由型号、基准长度和标准号三部分组成,示例如下

7.V带传动安装与正确使用 (1)V带型号及基准长度选择。

选择V带时,型号及基准长度不能搞错。V带顶面与带轮轮槽顶面平齐(新安装可略高于轮槽顶面),可以保证V带两侧面与带轮槽面充分接触。 (2)V带安装要求。

V带安装时,要求两带轮轴线相互平行,两带轮对应V形槽的对称平面重合,误差不超过20′,带轮安装在轴上不得摇晃摆动,以免传动中V带发生扭曲和工作面过早磨损,缩短带的寿命。

(3)V带安装方法及松紧程度。

V带安装时,将带套在小带轮上,再旋入大带轮中。带的松紧程度,不宜过松或过紧,中等中心距情况下,以大拇指能够将带压下15mm左右,则张紧程度合适。 (4)V带定期检查与调整。

发现不宜继续使用的V带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一组同时更换,不能新、旧带混用。 (5)V带的防护。

V带传动要加防护罩。

九、带传动的张紧(见表1-5-9)

6

表1-5-9 张紧目的 调整中 心距法 使用张紧轮法 平带传动 V带传动 带以一定初拉力紧套在带轮上,工作一定时间后,带因产生永变形和磨损而松弛,为保证带的初拉力,应采用张紧装置。 调整中心距是通过增大两带轮轴线间距离,以增大初拉力,实现张紧目的,有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两种。 平带传动张紧轮应安放在松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这样可以增大小带轮包角,提高平带的传动能力。 V带传动张紧轮应安放在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处,这样可以不使小带轮包角减小过多。 张 紧 方 法 松边:主动轮卷出的一边;紧边:主动轮卷入的一边。

典例精析

【例1】图1-5-1所示为平带传动结构简图。已知:主动轮为小带轮,直径D1=200mm,以n1=1440r/min等速转动,转向如图所示;中心距a=1000mm,传动比i12=3。分析计算后,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弹性滑动):

(1)图中从动轮的转向为 。大带轮的直径D2= mm。

(2)小带轮的包角α= ,经验算后 (满足、不满足)要求。

(3)N点的工作速度v= m/s,经验算后 (符合、不符合)要求。 (4)带的长度L= mm。

(5)传动带长期使用后,张紧能力将下降。一般情况下,在 不能调整时,可采用安装张紧轮的方法来保持传动能力。此时,应将张紧轮放在平带的 ,并要靠近小带轮,使包角增大。 图1-5-1

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带传动传动比、包角、带长的公式,并熟悉平带传动包角和

n1D2速度要求。i?? ?D2?600mmn2由主动轮转向为顺时针,D1 (1)带传动从动轮的转向与主动轮一致,所以也是顺时针转动。 由

n2?D2=15.072m1/sD2?D1000?60 (2)α1≈180°-×60°=156°>150°,所以满足要求。

v?a (3) ,在5—25m/s范围内,所以符合要求。

(D2?D1)2 (4)L=2a?(D2?D1)?=3296mm

24a? 7

(5)中心距,松边外侧。

【例2】 如图1-5-2所示的传动系统中,主动轮为摩擦轮A,直径DA=300 mm,转速为100r/min,P为摩擦轮A的轮宽中点,可在M、N点之间上下移动。求:从动摩擦轮B的最高和最低转速。

图1-5-2

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滚子平盘式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r1n1?D1?n2?D2?n1r1?n2r2?n2?n1r2

150?150r/minr2min100

r1150n2min?n1?100?50r/minr2max300n2max?n1?100

r1 同步精练

一、填空题

1.按原理不同,带传动分为 和 两类,其中同步 带传动属于 。

2.进入主动轮的那段皮带为 边,反之为 边。

3.带传动的传动比 (准确、不准确),原因是 。

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和 。

5.选择购买V带时,选择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可以正确购得。

6.平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应超过 ,V带传动比不应超过 。 7.平带的接头方式有 法、 法、 法。

8.摩擦轮传动噪声 ,传动平稳性 ,可实现 变速,传动距离 , 效率 。

9.摩擦轮传动的打滑条件是 ,正常传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10.提高摩擦轮传动能力的措施有 、 。 11.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 (准确、不准确),原因是 。 二、判断题

12.V带和平带传动都是利用带的底面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的。 ( )

8

13.为增加V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可将带轮轮槽工作面加工的粗糙些以增大摩擦系 数,从而增加其传动能力。 ( ) 14.拖拉机上的V带传动有三根胶带,损坏后有一根产生疲劳撕裂而不能继续使用, 则应立即全部更换,以保证正常传动。 ( ) 15.带轮的包角不能过大,否则影响传动带的工作能力。 ( ) 16.V带传动中配对的大小两轮的槽角必须相等。 ( ) 17.摩擦轮传动摩擦力由压紧力产生,因此摩擦轮传动的压紧力越大越好。 ( ) 三、选择题

18.圆锥摩擦轮传动适用于( )场合。

A.两轴平行 B.两轴相交 C.两轴交错 D.两轴垂直交错 19.打滑时,传动不正常的轮是( )。

A.主动轮 B.从动轮 C.主动轮和从动轮 D.不确定 20.滚动平盘式变速机构的特点为( )。

A.变速无范围 B.仅在一定范围内变速 C.不能在运转变速变向 D.传动时噪声大

21.考虑弹性滑动的影响,那么小带轮线速度ν1,大带轮线速度ν2与带速ν三者间的 大小关系为( )

A.ν1=ν=ν2 B.ν1﹥ν﹥ν2 C.ν1﹤ν﹤ν2 D.ν﹥ν1﹥ν2 22.带传动中V带比平带传动能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带的强度高 B.没有接头 C.尺寸小 D.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大 23.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相比,为什么其应用较广泛?( )

A.在传递相同功率时,传动外部尺寸较小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使用寿 命长 D.带的价格低

24.传动系统中,高速轴采用带传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B.制造和安装方便 C.传动平稳 D.可传递较大的功率

25.安装带传动时,在带与两带轮的切点距离的中点处,施加一定载荷测量传动带的 挠度,其目的是( )

A.检验带的初拉力 B.检验增大的包角 C.测量发生的偏转角 D.检验增大的应力 四、综合题

26.图1-5-3为摩擦压力机简图,由于摩擦轮传动和螺旋传动组成。主动轴上装有两个 摩擦轮且轴可作左右移动,另一轴上摩擦轮与一螺杆相连,螺杆上的压头用来压制 工件。设主动轮轮1转速为1000r/min,A点和B点分别为从动轮上下移动的极限 位置,螺杆的螺纹标注是“Tr40×14(p7)”。试回答以下问题:

(1)摩擦轮增大摩擦力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轮1和轮2中,通常 用铸钢加工的是__________,通常用软材料加工的是_____________。 (2)摩擦轮传动______(填“有”或“无”)过载保护作用。

(3)轮1和轮2接触点A、B点线速度大的是_____点, A点的线速度为________m/s, B点的线速度为________m/s。

(4)螺杆向上作________运动,向下作________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5)螺杆最高移动速度为_________m/min,最低速度为________m/min。

9

图1-5-3

27.颚式破碎机工作原理如题图1-5-4所示,由普通V带传动驱使连杆机构,实现摇杆 CD的往复摆动。O、A、D分别为小带轮、大带轮、摇杆的转动中心,连杆BC的左 端采用铰链与大带轮连接,C1、C2为C点的两个极限位置。已知小带轮转速 n1=480 r/min(顺时针),小带轮直径D1=125 mm,大带轮直径D2=500 mm,OA、AD、 CD的长度均等于1000 mm。试分析:

(1)V带轮的最小直径取决于______________,过小则因_____________过大而影响使 用寿命。

(2)V带传动中通常判别______(填“大”或“小”)带轮的包角是否合适即可。该 V带传动的包角α____________(填“合适”或“不合适”),若不合适,在带轮 直径不变的条件下,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进行调整。

图1-5-4

(3)若此带传动需安装张紧轮对皮带张紧,则张紧轮应安装在 (填“上边”或“下 边”)内侧。

(4)V带结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适用于载荷不大、带轮直径较小和转速 较高场合的结构是________结构,抗拉强度大,应用较广的结构是________结构。 (5)V带的楔角为______,V带轮的槽角常取________,小带轮槽角取较_____(填“大”

10

或“小”) 值。

(6)V带型号有___________,截面尺寸最小的是______,传递功率最大的是______。 (7)V带型号的选择取决于_____和______。

(8)V带安装时,要求两带轮轴线相互____,两带轮对应V形槽的对称平面_______, 误差不超过_______,带轮安装在轴上不得摇晃摆动,以免传动中V带发生______ 和工作面________,缩短带的寿命。

(9)连杆机构ABCD的构件采用 副连接,其中的构件AB名称为 ,采 用的机构基本类型为 机构。若将构件CD的长度无限延长,则 该机构将演化成 机构。

(10)根据C点的两个极限位置,在图中作出对应的B点位置,并标出极位夹角θ。 (11)连杆机构ABCD的急回特性系数K= ,从动件摇杆的工作行程方向为 (填“C1→C2”或“C2→C1”),工作行程时间为 s。

28.图1-5-5(a)图所示为某组合机构的传动简图。图中,轮1绕O转动,并和轮2 构成V带传动;轮2与轮3同轴并绕A顺时针等速转动;轮3与件4及机架构成对 心凸轮机构,其中轮3的廓线BNC、DEF分别是圆心为A,半径为120 mm、150 mm 的两段圆弧;件4上的滚子半径为5mm;件5和轮2用铰链在G点连接;件6的转 动中心为H,极限位置K1、K2,且H、K1、M点共线;件7与件6、件5、滑块8铰链 连接。已知LAH=LHK=LKM=200mm,∠AHK2=90°,∠K1HK2=30°,件4的位移曲线如(b) 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4312BGA530°90°HoNC6FKK1K2ED7M8 (a)

sDFB0C90°190°260°φ360°

(b)

11

图1-5-5

(1)轮1作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2)若轮1和轮2的直径分别是dd1=100 mm、dd2=200mm,LOA=500mm,则轮1的包角 α1= °。

(3)选用普通V带传动时,应首先选择带的型号和根数,其次选择带轮的 , 然后确定带的基准长度,并进行各项验算,要求V带的线速度限制在 范 围内。

(4)安装V带时,一般先将带装在 (填“小带轮”或“大带轮”)上;安装后需 检查带的张紧程度,中等中心距情况下,用拇指能按下V带 mm左右为合适。 (5)件4上升的运动规律为 ,下降的运动规律为 。 (6)件4下降时将发生 (填“刚性”或“柔性”)冲击。 (7)轮3的基圆半径r0= mm。件4的行程h= mm。

(8)件3的回程角φ4= °,廓线位置E与件4接触时,凸轮机构的 压力角αE= °。

(9)铰链四杆机构AGKH中,LAG= mm,LGK= mm。该机构的基本类型 为 机构。

(10)在图示状态下,滑块8的运动趋势为 (填“向上”或“”向下)。 (11)滑块8的最大压力角αmax= °,行程H= mm。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5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