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15 05: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学生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准。为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近几年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以稳定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为追求”的基本工作思路。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我们强调在抓好常规性管理和稳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本系的基本工作特

色。

一、关注“四特学生”的教育培养

当代大学生,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性格差异。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必须更加注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更多地使用个性化方法,即在开展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先分层次、分对象,再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的特点和个性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此同时,多配合采用正面的鼓励措施,利用激励机制,让不同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的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从而满足其不同的心理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以此达到实行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教育培养“四特学生”为重点的工作运行机制。

1、特长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长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主要是指在英语、计算机、写作、演讲、歌唱、书画、体育等方面具有优势或者潜力的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第二课堂进行系统设计,实施规范管理与组织运作,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按照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的原则,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考虑与设计,在第一课堂开设的课堂基础上,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活动方案、实施方案。具体采用了如下措施:

(1)设立相关的选修课。在学校组织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根据我系学生的特点开设《创造学》、《音乐欣赏》、《书法》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为主系级选修课; (2)建立创新活动小组,开展创造性活动。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大赛、网页设计制作、广告设计及营销策划小组等,依托这些活动小组开展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方案设计能力。

(3)成立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依托学生社团,发挥其组织活动快捷、容易的优势,开展系列讲座、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评比选拔比赛;

(4)实行学生导师制,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应政策上有所体现。教师为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或者为学生做前沿科学、创造力培养、学术报告,在工作量上有所体现并给予和奖励。

(5)开展“希望之星”评选活动。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措施,我系又制订了“关于‘希望之星’评选与表彰实施办法”,每学期都对涌现出的特长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他们带动了整个系的学习氛围。 2、特色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色学生是指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严谨认真,积极组织参加各项课余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任劳任怨,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班级、系以及学校各项活动做出贡献或者是默默奉献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也可能不是具有特长的,但是却是一个团队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真工作、乐于奉献才能够维持班级或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则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在特色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发挥榜样作用,唤醒大学生自主意识。 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使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校训和系训的要求,自觉培养自己严谨务实、积极进去、团结合作、刚健有为的良好作风。

(2)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我们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实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逐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实行助理班主任制度。对于那些具有较高基本素质、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我们实行了助理班主任制度,给他们提供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些学生尽管不是学习最好的,但却是工作最踏实的,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具有较高威信的有特色的学生。

3、特困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困学生是指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我系对于特困学生的界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持有家庭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出具的特困证明,二是本人提出申请并被班主任和同学所认可,三是积极申请勤工助学岗位。

特困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引起中央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加强特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以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顽强的勇气和毅力、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有力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在开展特困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健全特困学生档案。为了真实掌握我系特困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进行分类管理,我们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建立详细档案,内容包括所在家乡镇以上政府机构的证明材料、个人困难申请、家庭详细信息等。在对所有学生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特困学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三类:品学兼优的特困生、重点特困生、一般特困生。

(2)实行党员联系和资助特困学生制度。我系每一位党员教工都负责联系资助一名特困学生,每学期资助100元。平时采取主动接近、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的形式,在生活上关怀,在感情上投入,与其交朋友,使其消除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树立自信心,自强自立。

(3)建立有效机制,为其解决生活困难。必须把对特困学生的教育与为其解决生活困难结合起来,使特困学生感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师生感情的温暖。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帮助联系助学贷款、减免学费、联系勤工助学岗位等,为其解决生活困难,缓解生活压力。实践证明,主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感情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对于特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条切

实可行必不可少的一条有效途径。

(4)设立特困学生专项奖励基金。为了鼓励特困学生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全面发展,我系利用创收节余和党员活动经费,每学期都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特困学生进行专项表彰。

4、特别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别学生是指那些有心理的学生、自由散漫的学生、无故旷课、不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夜出不归甚至打架斗殴、偷窃和考试作弊的学生。

在新形势下,近几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有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从清华学生的硫酸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同室同学,以及经常见诸报端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等,无不引起我们的沉思,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提高?是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待特别学生,我们同样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采取“积极预防、重视过程管理”的教育理念,重视对于特别学生的教育与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各种教育管理机制,做到尽量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在对特别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我们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

(1)建立“三级管理、预防为主”的教育帮助体系。对学生管理教育实行三级负责制—学生干部—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对于特别学生实行“盯防策略,一帮一对”方法。

(2)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比如我们针对目前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现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不仅率先在全院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更加深入的开展,还组织申报了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通过教学和科研,不仅在学院形成了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全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对新生、毕业生和特困生等群体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防止问题累积;进行个别辅导,把面上的工作与点上的工作结合起来,把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对于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化解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其他包括诚信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设立了公开信箱,随时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而且还建立了学生信息周报制度,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将本班级的基本学习生活情况经班主任签字后报送到辅导员,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苗头性的问题。

(4)实行党员负责制。为了加强对于特别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要求每个党员老师都负责联系一个特别学生,定期进行谈话,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特别学生的转化工作作为党员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5)建立家长预警制度。为了避免由于对于一些严重违纪学生的直接处理导致家长心理不能接受的现象,我们建立了对于特别学生的家长预警制度。对于在学校中表现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避免出现学生被处理以后家长还不知道的现象,使特别学生的违纪处理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按照“规则在前、教育在先、违规必纠、惩戒必严”的原则。为了加强学生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对于那些经多次教育不加改正自己错误的学生,或者是出现重复错误的学生,我们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同时,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同时也建立起基本的规则意识,严肃了校风校

纪。

二、实施“五全育人”的培养措施

1、全员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教师和政工干部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他们言行举止、礼仪交往、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表里如一的言行,严以律己的品德、高尚美好的情操、端庄文雅的风度、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和政工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中,我们在全员育人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鼓励老师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为了做好我系的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我们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要积极承担学生工作,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为每个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安排一名指导老师。为了调动老师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每学期的综合奖励中都根据参与活动的多少对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2)建立全系教师都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制度。由于现在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相对不足,为了做好学生工作,我们高度重视开展班主任工作,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班主任工作,并将此作为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为了鼓励班主任做好工作,每学期我们还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对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游戏的老师进行奖励。

(3)实行教研室与专职教师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近几年由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在就业市场出现低迷的现象,使我系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为了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我们不仅在教学改革和小小说能力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而且还主动走出去不断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并且要求全员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制订了《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实施意见》,要求教研室与专职老师都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我系在2004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次就业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我们提出的基本目标。

2、全面育人

全面育人就是实现全方位育人,要积极倡导“学生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努力拓宽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把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宿舍、课堂、网络及课外活动,覆盖到学生入学就业的各个环节,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和谐统一。在实施全面育人的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活动中,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方法:

(1)明确学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突出学生的特长特色教育培养。我们在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中,突出强调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与培养的同时,必须强调个性教育,必须突出特色教育,尤其是必须加重视和强对学生特长和特色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了在学生教育培养活动中必须重视“四种能力、五种意识”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表达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2)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展开。过去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往往重视第一课堂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第二课堂

的地位和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坚持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继续,第一课堂必须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才能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组合起来。在某些方面。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要比第一课堂更有效。所以我们在安排工作时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等对待,在计划的制订和工作量的计算方面也和第一课堂同样要求,并制订了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办法,真正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使全面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3、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就是指要在学生入学、学习、毕业到就业的各个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把学生素质培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做细做实。做到既有长远计划,又有近期安排,而不是时断时续,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我系在制订全程育人、分阶段实施的学生教育培养方案时,主要以年级作为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后,主要开展学生适应性教育活动。新生入校第一年主要是适应教育,以组织专题讲座和各种联欢活动的方式,尽快教育学生学会四个适应,即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专业适应。

(2)第二阶段:在第二、第三学年主要开展兴趣培养和创新教育。主要开设一些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浓厚学生兴趣的专题讲座为主,同时组织各个学生协会和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各种创意设计大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书画展览等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

(3)第三阶段:在学生毕业前主要开展就业训练、创业教育和升学指导教育。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年,我们针对学生的在毕业前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养工作。对于准备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组织和联系专门的辅导班,帮助学生系统的复习以提高升学率。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主要开展就业训练和创业教育,如组织开展求职面试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组织现场模拟面试辅导、请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老总或校友开设讲座和面对面交流等活动。

4、全心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在于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健康成长。全心育人就是要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积极倡导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和“情感式教育”,要求老师既教书又育人。具体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与学生的谈心制度。在目前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思想比较混乱、心理比较脆弱,经常出现一些困惑现象。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建立了与学生的谈心制度,要求班主任、辅导员包括系领导都要定期开展与学生进行谈心的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建立系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和宿舍制度。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仅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同时还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情况等,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之间形成较融洽的沟通交流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

(3)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于那些心理有压力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调适,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对于那些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积极拓宽渠道,帮助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务虚走向务实,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

5、全新育人

优化工作机制,实现教育培养与管理制度创新是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基本要求。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良好的机制做保证,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创新。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系建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培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个总支成员的工作分工,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工作会议,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力地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并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增强管理责任的实施办法》,实行管理问责制,强化过程管理,有力地调动了全员参与学生教育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在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具体突出了六个创新机制

(1)课外活动系列化。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和综艺大赛活动。为了突出学生工作重点,每学期系组织开展两项活动,一是“系列读书活动”,二是“系列综艺活动”。围绕读书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写作征文和演讲朗诵活动,并组织开展读书系列座谈;综艺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素质教育课堂化。要求辅导员根据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每学期开设专题课程和讲座,将原来比较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按照比较规范的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每学期制定出详细的专题讲座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为了鼓励辅导员开设专题讲座和课程,系对于开展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课程,按照学校专业教学的标准计算工作量并给予同等标准的课时补助。

(3)心理健康专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在每学期我们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近两年我们主要开设的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培养、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求职面试心理等系列讲座。

(4)学生培养特色化。为了配合我们开展的四特学生教育培养活动,我们创设开展了管理系“希望之星”评选活动。每学期期末,系利用创收基金,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不仅给予精神奖励,而且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授予管理系“希望之星”称号。该项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对在写作、书画、英语、计算机、文体活动、有创意的方案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共计154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一等奖奖励100元的学习资料,二等奖奖励50元的学习资料,三等奖奖励20元的学习资料。通过此项活动开展,激发了全系学生参与各项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5)专业技能证书化。为了突出我校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学生的素能教育培养活动中,突出强调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给学生的求职就业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秘书专业资格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推销员证书。系积极与相关的主考部门进行联系,并组织老师进行辅导,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一专多能”、“一书多证”。

(6)特色培养导师化。为了培养学生的专长和特色,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并鼓励和安排部分具有专长的老师参与学生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实行兴趣活动指导导师制。每学期在进行活动总结的基础上,对于参与指导学生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的的老师进行奖励。

(三)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为了把我们提出的“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的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方案落实到实处,我们还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在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方面,具体实施了如下改革措施:

1、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强调“软专业,硬化建设”

为了改变文科专业传统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用性文科专业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了“软专业,硬化建设”的探索。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资源优势,建设了现代办公技术实验室、文书档案模拟室等实习实训基地,以加强文科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环节方面,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许多课程设置了模拟实习周和课程设计周;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增加了操作应用性课程,如在原来开设办公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了办公软件、网页设计制作、影视节目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2、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强调“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各种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好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同时,强调每人必须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和训练1-2项特长。为此,我们配合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制订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在写作、演讲、英语、计算机、书画、文体等方面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在实践教学方面,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多种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文科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许多毕业生因在校期间受过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在双向选择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教考分离”和“提前考试”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对考试课实行教考分离、非任课教师命题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旨在为师生加压,不仅增强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使学生养成了严谨、踏实的学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我们制订了学生提前单独申请考试的办法,对那些学有余力通过自学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组织提前单独考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个性化、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上学期三门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共关系》、《管理学》实行了提前考试制度,报名49人,通过严格的考试、阅卷等程序,最后三门课累计通过21人,通过人数占报考人数的42.8%,通过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22.5%。这学期秘书、旅游两个专业中有四门课实行了提前考试制度,报名达98人,通过系及各任课教师严格审核,最后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学生达64人,参加考试人数占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38.1%。

4、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求作业布置实现“三化”

在理论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积极进行课程“作业专题论文化、方案设计图表化、操作训练实务化”的改革,规定每门考试课程每学期至少布置2—3篇“三化”的大作业,内容包括专题论文综述、创意方案设计、现场操作演示等,并要求综述和方案设计每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通过该项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例如:《新闻写作》课中教师按照“三化”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实地新闻采访,一部分学生的采访稿件分别被《山东青年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山东商报》、《济南交专报》等报纸采用近40篇;另外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安排学生每人自编一份报纸,在全系范围内公开评比、展览,并对评比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再例如在《办公技术》课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照相、摄录像、复印、打字、扫描、传真等现代办公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外,同时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并要求每人完成一个个人网站的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r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