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陋室铭阅读理解

更新时间:2024-01-10 12: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陋室铭》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共10题,共53分) 1.课内阅读

(1)阅读理解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A、本文主旨句(点题句):______ B、全文点睛句:______

C、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

D、《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 E、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 F、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______

G、《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

H、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 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_____ I、《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 J、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

(2)选出理解不正确一项(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的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应陋室主任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3)这段文字从那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出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2.课外阅读

(1)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习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尘泥渗漉(______ ) 顾视无可置者(______ ) 室始洞然(______ ) 亦遂增胜(______ )

(2)②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尘泥渗(______ ) 漉(______ ) 余稍为修葺(______ ) 旧时栏楯(______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4)内容上,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陋室铭》以“______”绘陋室幽雅,乙文用“______”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______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