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

更新时间:2023-06-10 10: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征1、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太和殿——“太和”: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协调。 保和殿—— “保和”的意思是,保持天地万物间的和谐关系。 中和殿——“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 能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意在宣扬“中庸之道”。

天 坛 祈 年 殿 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 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 “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它是一座镏金宝 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殿为圆形, 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 的思想设计的。

祈 年 殿 内 部 结 构

殿内柱子的数目,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 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 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 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 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 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2、普遍采用木结构体系,注重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我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建筑,中国建筑也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具有温和、平缓、 轻捷、实用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是一种入世的生活

气息。 西方建筑是以石为本位的建筑,主要材料是冷而硬、

厚而且沉、庞大的石块,追求的是一种高大、强壮、神秘、威严和震慑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弃绝尘寰 的宗教出世精神。

3、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间” 为单位,再以“间”组成房屋,由房屋组成庭院,再由庭 院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

舒展自如、平面铺开的整体外形 封闭内向、严整对称的群体布局 气魄宏大而含蓄,节奏鲜明而流畅

故宫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 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 殿建筑之精华,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 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4、 绚丽多姿的色彩和装饰, 形成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二)中国古建筑的类型

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

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三)中国古建筑的欣赏方法1、屋顶形式:(1)重檐>单檐

(2)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3)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单檐庑殿式>

单檐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

1、屋顶形式斜脊 正脊

庑殿式建筑,在中国封建等级制

度中,是最高级别的建筑,只有皇帝才能拥有和居住。

重 檐 歇 山

常作为皇宫里的非主体建筑及王府、 达官贵人(五品以上官员)的府邸、 官署、寺庙等建筑的形制。保和殿

正 中 为 鎏 金 宝 顶

中 和 殿 四 角 攒 尖 顶 ,

——

六角攒尖

悬山式建筑属级别较低的一种建筑,多为宫廷、官署、寺 庙中的杂用性建筑,也是民居的一种形制。

硬山式建筑在中国封建社会属级别最低 一等,是民居常用的一种形制。

2、屋顶吻兽吻兽:是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的屋脊上的“避 邪物”,传说可以驱逐来犯的厉鬼,守护家宅的平安,

并可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在我国宫殿建筑中,吻兽最多的为11个。 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仙人走兽的排列次序是: 最前为仙人、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 獬、犼、猴。等级较低时,走兽的数目也相应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e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