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青少年的学习自测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8 20:39:4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一讲 青少年的学习/自测练习

一、概念解释

1.学习:

目前教育心理学界对于学习概念的理解主要有这样三种:一种是广义的学习概念。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实践或者练习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 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次广义的学习概念,专指人类的学习。其这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种是狭义的学习概念。即指在校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 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接受学习:

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3.发现学习:

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 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4.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 的知识。

5.程序性知识:

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6.学习策略:

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 杂方案。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之外的现象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B.注意的范围小 C.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 D.机械记忆仍不占主要地位

2.梅耶则提出了对学习的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下列哪项没有涉及( D )

A.语义性学习 B.程序性学习 C.策略性学习 D.意义学习

3.反映中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主要品质是( C )

A.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逐步减弱 B.缺乏适当的自控能力 C.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 D.独立批判性思维增强

三、填空题

1.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习得阶段、巩固与转化阶段和提取应用阶段三个阶段。

3.动作技能的构成包括动作或动作组、体能和认知能力三种成分。

四、判断正误

1.接受学习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学习方式。(错误)

2.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错误)

3.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性心理的影响日益增强,出现创造力的高峰,情感丰富、充满活力。(正确)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实质和主要类型。 答: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什么?这是任何学习理论都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重在强化训练。

当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本质是主体的建构活动,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

哲学界认为,哲学界提出,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活动。

伽德默尔说过:

教育哲学: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桑新民,2005)

总的来讲,目前学术界对学习实质的认识,普遍强调学习中个体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

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越来越逼近对学习实质问题的深层理解。

当前国外学习理论各派别的共同倾向是,心理学家们始终不懈地在寻找探析学习这种现象的新方式。由于各学者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普遍公认的学习理论。但是透过不同之处也可以看到具有不少大同或相同之处: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学习理论主要探讨行为(包括内部行为)是如何变化的,并试图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变化,从而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奠定基础。”1

1.学习理论探讨有关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阐述和分析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理论是人们对学习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总结,其理论框架又可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理论可以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从而为形成自己科学的学习观奠定比较科学的基础。

2.学习理论是有关学习规律、法则的系统化概括总结。

3.学习理论要阐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心理机制,以及有效学习行为的法则。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重视从科学范式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从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说,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学说,再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察联结学说,通过这三代行为主义者的创造积累,体现出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历程。

学习的类型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说明事物的内在本质,为了实现这一任务通常运用这样两种科学方法:一是将研究对象进行概念上的规定,通过下定义来揭示某一事物或者现象的实质;另一是把研究对象加以分类,通过划分类型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性联系。

我们要说明人的学习的实质,除了要在概念内涵上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之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人类学习的各种类型,以便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律。

目前国外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索里(1983)把学习类型分为五种:1、联想性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2、(尝试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3、模仿性学习;4、顿悟性学习;5、含有推理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加涅则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其中智慧技能的学习中分别为:1、连锁学习;2、辨别学习;3、具体概念的学习;4、定义概念的学习;5、规则的学习;6、高级规则的学习(相当于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而后者又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安德森(1983)将知识学习划分为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梅耶则提出了语义性学习、程序性学习、策略性学习这样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

斯皮罗将知识划分“结构良好的知识”与“结构不良的知识”这样两种类型。

所谓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是较为稳定的、符合基本规则的初级知识,主经依靠感知、记忆、重复和练习来掌握;认为高级学习不同于低级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能运用所获取的概念去分析、思考问题以及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涉及到大量的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稳定、缺乏规则、灵活性和弹性较大的高级知识,需要通过理解、领悟、加工和重组建构,才能逐渐把握。

在许多学科中,只有那些简单的知识系统才具有良好的结构,而高级复杂的知识内容并没有完善的结构。学生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面临的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领域。离开了有意义的主动建构活动,根本无法完成对高级知识的学习任务。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最适合于高级知识的获得阶段。 超文本的知识内容:认知灵活性、认知弹性理论。

另一位建构主义者贝特森将学习的性质和方式分为三个层次:

一度学习、后学习和三度学习。

一度学习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被直接观察,得到监控和记录的知识内容。

后学习则是一种潜在的、内隐的,许多属于技巧性的知识,依赖于学生在其中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特征的理解和领悟。

三度学习就是学习如何打破常规性的习惯,学会如何把零碎的经验整理成不为常人所熟悉的模式。社会建构主义者乔纳森提出,学习环境的核心内容是“问题、疑问、议题、案例或者项目”,学习者的目标就是要理解、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必须围绕这一些核心主题设置各种有助于意义建构和理解智力活动的支持系统。

国内学者一般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种: 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智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了解上述众多的学习类型,对于我们从中进一步寻找学习的共同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具有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意义。

2.试述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要点及意义。

答: 布鲁纳主要研究有机体在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他把认知结构称为有机体感知和概括外部世界 的一般方式。布鲁纳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与实验室研究猫、狗、小白鼠受刺激后作出的行为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强调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地把学习者旧的认知结构置换成新的,促成个体能够 用新的认知方式来感知周围世界。

(1)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 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就是“具有既广泛而又有强有力的适用性”, 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也就是每科教学要着重教给学生这“三基”。 布鲁纳

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深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响,他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及其相互间的平衡而 形成的。但他也不完全同意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在其他外界作用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 布鲁纳则反复强调认知结构对外的张力,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拿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它可以在不断的 使用中自发地完善起来,学校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的知识,并以此为同化点来完成对 知识结构的更新,促使他们运用新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这就是有机体智慧生长的过程。 因此,布鲁纳主张教给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概括性程度更高的概念或一般原理,以有利于 后继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2)提倡有效学习方法的形成。在布鲁纳看来,人类具有对于不同事物 进行分类的能力,人的学习其实就是按照知识的不同类别把刚学习的内容纳入到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 架(或现实的模式)中,有效地形成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过程。布鲁纳认为,人类的知觉过程也就是对客观事 物不断进行归类的过程,所以,他提倡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要 教会学生掌握并综合运用对客观事物归类的方法。他认为,学习者的探究实际上并不是发现对世界上各种 事件分类的方式,而是创建分类的方式,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系统。编 码系统是人们对所学知识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在人类的不断的学习中进行着持续的变化和重组。 在布鲁纳看来,知识迁移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将已经掌握的编码系统应用于其他新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掌握 新信息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授新知识时,客观地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编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3)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教学。布鲁纳有句名言──“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 龄的任何人”,因此主张将基础知识下放到较低的年级教学,他认为任何学科的最基本的观念是既简单又 强有力的,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按照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话,就能够帮助学 生缩小“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距离,有效地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引导学生早期智慧的开发。 他认为,加强基础学科的早期教学,让学生理解基础学科的原理,向儿童提供挑战性但是适合的机会使其 步步向前,有助于儿童在学习的早期就形成以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知识的同化点。布鲁纳列举了物理学和 数学学习中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如果儿童能早一点儿懂得学科学习的基本原理的话,就能帮助他们更容易 地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他把这种对学科基本原理的领会和掌握称为通向“训练迁移”的大道,其意义在 于不仅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当前学习所指向的特定事物,而且“能促使他们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 物”。 (4)主张学生的发现学习。所谓发现是指学习者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亲自获取知 识的一切方式。布鲁纳反复强调教学是要促进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由此, 他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使用发现法应遵循六个步骤:提出和明确学生感兴趣的 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对问题的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协助学生收集可供 下断语的资料;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布鲁纳 之所以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原因在于他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看到发现学 习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优点。

第一,发现学习不仅强调对学习结果的存储,而且它还重视学习者在 学习中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因而学习者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要高。

第二,发现学习强调学习 者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要求学习者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信息面前,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型,所以实践 表明发现学习更加容易激发学习者的智慧潜能。

第三,发现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注重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习者运用假设去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或发现新事物,因而发现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处于合作状态,此时的学生就不再是静坐的听众或观众了,他们主动合作,投入教与学的互动中,在 不断的探究中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简述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及类型? 答:(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命题表征: 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具体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例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军训。

命题网络表征: 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例如:平时严肃的张老师表扬了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李华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1、产生式:

IF??THEN?? IF 是条件项,THEN是反应项。

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IF-THEN语句。 2、产生式系统:

前一产生式的反应为后一产生式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时,互相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目前“中考”和高考命题中出现“偏、难、怪”趋势,用学习理论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与应对策略。

答: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

(三)学习策略的构成

观点一:“计划性”(planfulness)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布朗,Brown1974)。

布朗通过研究认为,一些智力低下者及年幼儿童之所以学习无能,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

观点二:学习策略由三个成分构成(拜伦,Baron1978)

相关搜索(relatedness search),从记忆中搜索与新问题有关的项目;

刺激物分析(stimulus analyses),将问题分解成它的组成成分;

扬弃(chuckling),放弃原行动,利用其他方式替代或修正原行动。

观点三:学习策略由两种成分构成(斯滕伯格,Sternberg 1983)。

执行技能(executive skills),在执行认知任务中,计划、监控、修正策略的各种技能;

非执行技能(no-executive),实际运用执行认知任务的技能。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主要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获得、储存、提取、运用信息等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1、复述策略

复述就是对信息的一种重复,运用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各种方法,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

2、精制加工策略

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辨别精制的标准:

精制必须是学习者自己产生的精制必须与学习内容相关联

高中二轮复习模式图

(二)元认知策略

概念: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成分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和调节

元认知问卷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管理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利用其他人的支持

小结:

(1)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

(2)不同的学习策略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调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不能凭空产生,也难以单靠直接传授的方法获得;

(4)掌握学习策略的标志不是记住了学习方法和程序本身,也不是对学习方法和程序的机械套用,而是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自觉而灵活的选择、调控和应用特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

(5)策略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策略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策略的学习,能提高策略意识,能自我总结、反思,乃至生成新的策略。

2.结合优秀教师胜任力的维度,结合自己以往表现,结合本次实训的活动内容及自身行为表现,客观评估和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答:胜任力,就是将成功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理 论上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这样教学: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心。使学生感到这种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 假设,开阔学生的思路。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审查有关 资料,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引导学生用分析的思维去证实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从我一年的教学实践 中,我反思自己有如下不足:情绪化的性格会影响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学习上极其被动,不怎么又上进 心的学生缺乏耐心。所以在教学方面我最欠缺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深入学习一个老师的道德职责,随 时提醒作为一名老师的“大爱”和“耐心”,多包容学生达不到期望值的表现,

用鼓励和讲求方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取得进步。

我的优势是平时会认真做好反思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以压力鞭策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听优质课,虚心向别的老师求教,以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等等行动在座的各位年轻老师也还是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我还好,或者,如果说我的优势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热爱社会课教学,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我的优势是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能力比较强,能静下心来积极阅读一些教学有关的书籍,杂志,关注最新教学动态等等 在教学教育经验方面不足,不能很好的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准确把握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什么是可以讲的,什么是讲解了也不可能懂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8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