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9 14: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对1辅导教案

1、能运用课内学习积累的文言文知识,解释课外文章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能够理解简短的议论类文言文的内容,把握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通过短文阅读引出本节课主题;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初步探讨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1、你能读懂下面这篇短文吗?

子禽①问曰:“多言与少言,何益?”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③也。”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擗:通“敝”。③时:切合时机。

请探讨这篇文章讲了什么道理?是通过什么方式讲道理的?

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分析:墨子就“多言有益乎?”这个问题,采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说明了一个道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2、预习作业探讨与交流分享

4.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二)勤训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莫尚.乎勤②一日之计.在于晨

③而旨.则远矣④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4、你能尝试着翻译这篇文章吗?

答案:

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①更重要②计划③意义④像,比得上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4、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巩固提升】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

注释①奉:尊重,此指陪衬。②御:支配,此指显出。③辍:停,此指消除。

1、解释加点词

①夫.强不自强________②强为弱者所宗.________

③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________

2、翻译句子

岂怯懦之谓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尝试着翻译这篇文章吗?

答案: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极,最

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

3、强与弱是相对的。

4、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浦东新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万事莫贵于义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②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注释:①今:若,如果。②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3、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何故.?故.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15、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1分)

16、历史上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的人很多,如(请列举一位,写出人名)(1分)

答案:

13、(1)原因(2)所以

14、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

15、万事莫贵于义

16、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等等

翻译: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案:

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

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习题二】(难度:★★★☆☆))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1.(1)慢;(2)看。

1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1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翻译:

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掉头转弯的快慢,完全按照师父所说的做。于是(他)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突然遇上大的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船桨坠落(到江中),失去了舵。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

【习题三】(难度:★★★☆☆))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

(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 C 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

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2.(1)D(2)B。

13.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曰,土产,强,知)。

14.得分要点,提出看法:提出看法1分,表述完整1分。

翻译:

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

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菱角。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请大家总结下课外论说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1、关注标题与注释

2、找出关键句,多为抒情议论句

3、注意常见实词的一词多义

二、谈谈本节你们的其他收获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巩固练习

周公诫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5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