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3-12-29 15: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高莉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05期

摘 要:为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彩、高效,不仅要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深刻理解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还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结合一节示范课“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新五环节”;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一、自学环节 1.引入教学内容

引入新课前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网络的三大功能是什么”,再问为什么网络能够传输数据和怎样传输,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然后再点出本节课题“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温故而引新,一箭双雕。 2.提示教学目标

学生自学前,把课前制作好的课件教学目标部分(目标要准确,层次清楚,简明扼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即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了解OSI模型的基本原理,了解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教学重点有两个,即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体系,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为网络中分层次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 3.指导学生自学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看课件、学案。教师巡视时适时引导,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学案作业,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使自学更有效。“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这节课,笔者从理性知识、兴趣网络、感性生活三个方面做学案,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此大大增强了。 二、展示环节 1.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n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