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更新时间:2023-07-24 22: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河南教师资格网收集历年河南教师资格真题,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请登录河南教师资格网。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判断说明题

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中公专家解析】略。

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实际动作都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心智技能的热点。

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答案】错误。

参考答案: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是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可能会起阻碍作用。

【中公专家解析】定势的影响有利有弊。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样培养新年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合结合效果会更好。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n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