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19 18:38: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包头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日期:2012-6-26 15:43:17

“ 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各旗县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规模迅速扩张。“ 十一五”时期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4.5亿元,为“ 十五”时期的4.7倍,年均增长29.2%。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投资增幅持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1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800.05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20.3%,居全区第二位。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壮大了我市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促进了社会事业进步。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受体制、投向、资金、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多数投资效益指标出现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运行质量。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全面提高投资效益已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十一五”期间投资发展状况

(一)投资规模屡创新高,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规模五年间跨越了5个台阶,由2005年的501.08亿元攀升到2010年的1800.5亿元,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达到5784.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倍;年均完成投资1157亿元,年平均增速29.2%。

(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投资率是资本形成总额与同期GDP总量之间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地区积累水平的重要标志,适度较高的投资率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投资率逐年提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五年中投资率始终在50%以上,且稳中趋升,屡创新高,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市投资率分别为58.0%、60.5%、58.1%、69.2%,分别比消费率高23.7个、28.3个、29.4个、41.2个百分点;2010年,我市投资占GDP比重73.2%,比2009年提高4个百分点,比消费占GDP的比重高43.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资率远高于同期消费率,是历史上投资率最高时期,由此表明,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贡献突出。

(三)产业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一、三产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二产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一、三产业投资比重逐年提升,分别由2006年的1.3%和37.9%提高为2010年的2.4%和46.6%,分别提高1.1个和8.7个百分点;二产投资比重持续下降,由2006年的60.8%下降为2010年的51.0%,下降9.8个百分点,三产投资逐渐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

(四)工业投资结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比重上升

我市工业投资由传统的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向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加工工业转移。2006-2010年,以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金属冶炼及加工为主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2034.64亿元,年均增长19.9%,低于工业投资年均增速4.1个百分点;而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加工工业完成投资894.76亿元,年均增长34.1%,比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年均增长高14.2个百分点,高于

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645.08亿元,年均增长35.8%。

(五)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城乡载体功能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依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投资增长中的最亮点。“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水利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完成1725.66亿元,年平均增长26.9%,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9.8%。

(六)民生领域投资长足发展,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尤其是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促使服务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倾向惠民工程类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市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加,由此带动全市住宅建设、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主的民生工程投资快速增长,五年完成投资857.69亿元,年平均增长41.4%,占同期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4.8%。五年中全市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由房地产投资带动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5年27.0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1.7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建成投产的重点文教卫生项目促进了文教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城乡教育和卫生条件,建成投产了覆盖全市的农村数字电视多媒体综合示范网,实现了全市信息的村村通,提高了农村的信息化水平。

(七)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为中心,全市城镇化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71.8%提高到2010年的79.5%。同时随着全市城市投资与建设力度的加大,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及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由2005年的12.01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4.87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60.8%提高到2010年的82.4%;天然气供气总量由4564万立方米提高到30831万立方米;供热面积由2968万平方米提高到525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0.6平方米上升到1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由34.4%提高到38.0%。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果)较低

投资效果系数是一定时期内地区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它反映了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额。当然,由于新增地区生产总值并不完全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因此该指标只能近似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宏观经

济效果的变化趋势。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仍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最全面、综合性最强的指标。从200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尚未呈现出一个稳定上升的趋势,波动较大,最高年份在2008年达0.49,最低年份在2010年仅0.16,相差0.33。“十五”时期投资效果系数平均为0.46,“十一五”时期下降到0.28,说明GDP增加所需成本呈上升趋势。从与全区对比看,我市投资效果系数与全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略好于全区平均水平。

从三次产业投资效果系数看,一产业虽然运行效益波动较大,但与投资的关联度较低;第二产业发展与投资的关联度最为密切,整体运行态势同投资形势一致趋于下降,特别是工业,2006-2010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0.27下降到2010年的0.17(即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只增加1700元增加值);第三产业比较平稳,但是投资效益较低。2005年我市三次产业的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0.36、0.27和0.55,2010年分别为0.26、0.17和0.15。从这两个年度对比看,三次产业的投资运行效益均明显下降。

但是,由于第一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属于政府保护的弱势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投资不能只看投资效果系数,更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属于公益事业,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资主要注重的是惠及面广的社会效益。因此,对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效果不应仅以投资的经济效益来衡量,还应看到其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投资、消费、出口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驾马车中,出口(尤其是净出口)的多少依赖的是外在因素,投资和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我市存在着投资占比重过高,消费拉动相对不足的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逐年降低,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以调整和改善。

(三)部分工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新增生产能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工业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等。其中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可以增加工业生产能力,而迁建和恢复则只起到简单再生产的作用。

新增工业生产能力是作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指标出现的,表现为一定的产出所能达到的最大产能,或者在既定产能条件下的最小投资。新增生产能力的数量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即在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而不论投产后的实际产量如何,表现为产品年产能力、处理原料能力、设备数量或容量、建筑物容积容量面积或长度等。

2006年以来我市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目前我市在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火力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能力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剩现象,水泥、平板玻璃、风力发电、汽车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见下表)。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生产能力及能力利用率表

(四)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

1、外延扩张模式特征明显 近五年来,我市经济增长投资推动型特征十分明显,投资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十一五”时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我市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城乡面貌变化较快,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4.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倍,年均增长29.1%。2010年,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0.5亿元,在全区位居第2位,投资增长幅度持续保持在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投资呈高位运行并逐年提高之势,而同期投资效果系数呈逐年降低之势。在投资强劲带动下,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由2005年底的19647户增至2010年底的33071户,五年间新增13424

户。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迅速上升,由此形成GDP和工业企业单位数快速增长、且投资效果系数不断下降,是经济增长方式外延扩张模式的典型特征。

2、高耗能建设项目发展过快,能源消耗大量增加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被称为五大高耗能产业。高能耗建设项目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促使高能耗行业过快发展。在2010年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分别位居制造业投资额的第2、10、12位;2005年,分别位居1、12、16位。高能耗产业过快发展,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2010年,规模以上五大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费量达到1211.49万吨标煤,比2006年增加328.87万吨标煤,年均增长8.2%。

3、环境质量下滑,影响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增加,造成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下滑。一是产生大量废气。据市环境保护局统计,2010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5886.82亿标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1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7.47万吨,比2005年增长3.2%;工业烟尘排放量3.26万吨,虽比2005年下降56.1 %,但比上年增长19.3%;二是水环境形势日益紧张。工业用水大量增加,必然产生大量废水。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832.79万吨,比2005年增长8.7%。

4、建设规模的扩大,占用大量土地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在土地和银行贷款“双紧”的情况下,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2399个,比2005年增长42.0%,在建投资总规模4317.93亿元,比2005年增长3.2倍。我市农村常用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447.4千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422.11千公顷,减少了25.29千公顷。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

三、抑制投资效益上升的因素分析

就总体来看,我市五年来投资建设速度较快,建设效益也较好,但投资项目的建成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是十分理想。这里有随着经济总量和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所需成本的资本系数提高的因素,也有投资体制、结构、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从投资项目的运作趋势看,存在对项目社会效益重视不够的问题。投资项目既具有内部经济效益性,同时也具有外部经济效益性。随着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和建设资金来源日趋多渠道化,投资项目出资人追求建设项目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加强,而对建设项目的外部不经济性重视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招商引资心切、对项目审查力度减弱,忽视项目社会效益的问题有加重倾向,一些污染度较高、科技含量低的项目匆匆上马,同时圈占了大批耕地,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制约我市投资效益进一步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管理体制的制约

近五年来,投资体制改革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原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一是投资主体的市场定位尚未很好确立,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状况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建设项目投资仍然缺乏风险约束机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以及重大项目检察制,或不健全,缺乏实施细则,或执法不严,逃避执行,未能达到应有效果等;三是融资方式不规范,资本市场还未能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和度量企业绩效的基本功能;四是投融资宏观调控不完善,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效应还不明显,激励民间投资的举措不够到位。

(二)投资结构不均衡的制约

在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的条件下,投资结构则成为影响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我市三次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均有下降,可以说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2.4:51.0:46.6,与2005年比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分别上升1.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9个百分点,投资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构表象趋于合理,但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投资结构不均衡现象还有待调整。从第一产业看,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还不稳,农业生产技术薄弱,抗灾能力一般,农民收入低,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我市来讲潜伏着一定的发展危机;从第二产业内部看,我市投资明显向重工业倾斜, 2010年重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9.6%,占全市工业投资的81.2%。在重工业中又以采掘工业、原料工业投资为主,而这些工业大部分深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领域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0.4%,占工业投资的0.8%。从第三产业内部看,投资主要投向了交通运输邮电和房地产业。“十一五”投资效果系数低下,与这一时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较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投资收益较慢有直接关联。在今后的发展中尤其要兼顾各产业及其内部的均衡发展,要加强对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项目投资,特别要调整好工业内部结构,一方面对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要挖潜改造,采取外延与内涵相结合、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式,用集约型增长代替粗放型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大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进行深加工,创造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对于低级化加工业要遏制,压缩其固定资产投资。

(三)投资项目技术含量低的制约

首先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偏低。近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占投资总量的比重呈持续下滑态势,2005年,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为30.7%,2010年下降到17.2%。说明我市投资建设的重点由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并重或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转变进程缓慢。当前我市技术改造投资的滞后和资金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的提高,造成我市一些企业技术落后,产品成本高、质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销路不畅,企业经营效益差,投资效益不佳,也为我市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是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速度失衡。自2005年以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扩建投资年均增长29.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9%。新建扩建投资年均增长和比重越来越高,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资产增量调节明显呈外延型增长,这种外延型资产增量调节和投资结构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投资效益。

(四)投资方向趋同化的制约

部分企业只注重短期效应,一些地区盲目上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使那些要求企业上规模、高集中的行业分散度大而集中度小,背离了比较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区经济技术与资源优势的发挥,难以形成新的区域工业优势和产品优势,造成我市各地区间投资的趋同化。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竞争过度,背离了规模经济原则,资源配置效益损失,这种损失远远不能通过微观经济活力的某种提高所能弥补。投资项目小型化、趋同化、分散化现象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十二五”时期投资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投资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将进行新一轮调整,国内形势也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复

杂多变因素依然较多,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目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由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伴随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不断完善,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将更多向内蒙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这为吸引内外部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自治区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和西部城市群,将推动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这些新的调整和变化为我们提升产业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各项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依据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总量将由1800亿元增长到4100亿元,五年累计超过1.5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9200亿元。 (二)主要政策与措施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特大型城市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十二五”投资目标的全面完成,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与市场化程度,鼓励多元化投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

1、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分类指导。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要改进决策程序,重大项目要向社会公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用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投资效果。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工作重点转向做好项目规划布局、协调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前期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非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市政府要建立由发展改革、土地、住建、环保和财政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加快项目推进联系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落实各项政策,全力加以推进。对于一些特别重大项目,要采用注入资本金、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引导,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并提高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强度,为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载体。改革审批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注册登记门槛,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国有经济投资的积极性,逐渐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

2、加强规划引导作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注重发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指导作用,通过健全项目储备库等方式,做好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全面衔接,“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建立“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做实做足项目储备。相关部门要从战略规划中策划项目,从产业链中寻找项目,从国家和省级部门挖掘项目。同时,在项目的策划中,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论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围绕新城、新市镇的战略性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超前、高效地开展工作,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前期准备工作符合和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为投资快速增长提供项目支撑。

3、加强要素投放管理,优先配置重点领域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采取不同要素配置政策,坚持土地、信贷资金跟着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走,引导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要素生产率;强化土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城、新区等重点区域内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加强闲置土地清理,逾期未开发无偿收回;推行建设项目集约用地标准,制定各类项目用地

定额标准、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进一步加强政府资金或政府资源的投放管理,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要素投入。

4、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要主动对接国家、自治区的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重点争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国家和自治区的资金支持。以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创新融资方式,增大融资总量。尤其要把政府的信用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进一步拓展与开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合作领域,争取加大其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努力缓解建设项目的资金压力。大力扶持信用担保公司发展,积极探索信用贷款方式,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积极争取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同时利用已上市公司的资源做好资产重组工作,扩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企业债券,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推进BT(建设-移交)、BOT(建设-营运-移交)和TOT(转让-运营-移交)等融资方式。大力推行融资租赁方式和有选择地运用集合信托方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域,引导域外资金向新城、新区流动,营造一个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快实施一批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尤其是石化产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及配套业、日用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建材业项目,不断做大增量;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大项目,努力做优存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住南资北移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吸纳国内外重大产业项目、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落户包头,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物流、商务、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壮大第三产业,做大服务业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营造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方式。“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为目标,着力强化一产、优化二产、提升三产,形成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6、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落实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服务的主动性,公布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建立科学便捷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发布、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完善投资调控体系,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切实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工作,形成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投资体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推广和规范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规范政府投资主体行为,节约政府投资;打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垄断和部门保护主义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过程监管,通过日常监管、重点稽察、专项检查、社会中介机构全面监督、调查等多种方式,做到百分之百的检查监督;逐步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性质分别确认投资责任的承担主体。完善社会中介咨询机构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评价、筛选、奖惩体系,规范中介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引导中介服务市场良性发展,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67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