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经济学中激励性规制的发展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12-27 15: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规制经济学中激励性规制的发展与实践

作者:王帅 丛媛媛 金星驰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5期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发展、应用,并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运用激励性规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激励性规制 发展 实践 规制经济学中激励性规制的发展

规制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关成果更多注重于经验研究,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传统的A-J模型(Averch&Johnson,1962)将规制制度作为外生变量,研究的仅仅是技术性的企业投入品选择和成本结构问题。传统的Ramsey-Boiteux模型指出,如果企业从消费者收费补偿成本,规制者在确定企业的产量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最优价格为拉姆齐价格。然而,该模型并没有涉及受规制企业的激励问题。传统规制理论基本假设是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在规制合同的制定过程中拥有同样多的信息,双方进行对称信息博弈。基于传统规制理论,规制者一般采取回报率规制,即允许被规制企业获得投资的公平回报。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制约,而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是设计一个适合国情的规制定价机制必须考虑的前提因素。

在具体应用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遭遇了瓶颈,因此,出现了比较普遍的放松规制的风气。美国在通信业、建筑业、交通业等许多公共行业放宽了限制,1997到1998年,美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降1到2个百分点的比例,来解除对许多行业的限制。与此同时,英国发生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现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于对日本经济长时间不景气的考虑,日本政府权宜之计也实施了放宽规制的开明办法。1995年三月,日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了多方面的激发规制研究与革新,用新的来取代传统落后的已经不再实用的规制。在这种理论和实践双层次的促进下,激励性规制产生了。

激励性规制,指的是规制方授权于被规制企业具体的价位,让被规制企业能够减少成本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规制者利用企业信息和所获利润努力实现规制目的,规制者可以实施的基本是结果而非经营方式。激励性规制从本质上看,有着一定的契约特点,因此,我们能够将激励性规制理解为以激励为基础的规制契约。激励性规制又可以成为新规制经济学。激励性规制其进步性主要是把激励方法与规制相融合,把规制用于机制的完善,考核彼此的经营和最优策略。不过激励性规制其规制仍是不全面的,很难达到完美控制,不过可以算成相对优秀的规制,有明显的适应性。

Baron&Myerson(1982)在无成本的各类选择前提下率先提出了贝叶斯激励机制模式。Sappington(1983)认为当成本信息结构不完善的状况下,可以按照传统方式的成本来设计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b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