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题库答案2

更新时间:2023-11-13 03: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是( )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答案:A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理想否定现实 B.现实否定理想 C.理想与现实无关

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

答案:D

3.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D

4.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精神支柱

答案:D

5.“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理想是( ) A.人们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答案:B

6.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 )问题 A.现实 B.实践 C.态度 D.意志

答案:B

7.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刻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做一个建筑工程师。他的这个理想是( ) A.社会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答案:D

8.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 A.生活理想 B. 社会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答案:A

9.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答案:D

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答案:B

1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答案:B

12.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答案:A

13.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答案:D

14.( )是指人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成就大小的设计与想象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答案:B

15.( )是指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向往和追求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答案:A

16.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 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B.追求崇高的理想 C.正确对待挫折 D.为理想而献身

答案:A

17.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核心的是( ) A.职业理想 B.社会政治理想 C.道德理想 D.生活理想

答案:B 18.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 A.信仰 B.理想 C.志向 D.意志

答案:A

19.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 ) A.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C.坚定的信念

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答案:D

20.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A.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要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C.要坚定信念

D.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答案:D

21.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是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将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D

22.空想是( )

A.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想象

B.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C.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

D.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B

23.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 A.可行性 B.阶级性 C.社会性 D.预见性

答案:D

24.理想信念的实践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 ) A.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B.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 C.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D.包含着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答案:D

25.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答案:D

26.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 A.法制教育 B.理想信念 C.社会舆论 D.文化素质

答案:B

27.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扼杀与限制 B.使社会理想服从个人理想 C.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

D.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

答案:D

28.理想与现实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有可能会变成新的现实

答案:D

29.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失望甚至不满,这里陷入的误区是( )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答案:C

30.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需要拥有( ) A.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 B.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 C.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答案:C

31.青年人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实现个人理想,使自身成长成才的前提基础是实现(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

答案:C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应及时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做大事

答案:C

33.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这表明( ) A.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理想

B.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是生活理想 C.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与生活 D.人的理想就是指生活理想

答案:B

34.列宁曾经说过:“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的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由此可见,理想信念能够( ) A.提供人生的奋斗目标 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D.提供人生的成功保障

答案:B

35.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 ) A.物质现象 B.精神现象 C.文化现象 D.经济现象

答案:B

36.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这体现了理想具有( ) A.阶级性 B.预见性 C.时代性 D.主观性

答案:C

37.下列是关于理想认识的几段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 B.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没有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C.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D.理想产生于现实,但不是对现状的摹写,而是对现实的超越

答案:D

38.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上分,理想可以分为( ) A.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C.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D.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答案:D

39.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合适的职位,干一番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D

40.“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想是不会自动实现的。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D.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答案:A

41.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是( )

A.理想超越实践,理想与实践没有关系 B.理想来源于实践,等同于实践

C.人们的实践认识一旦上升为理想,就会成为永恒不变的指导实践的力量

D.理想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 答案:D 42.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高尔基也曾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说明( )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C.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

答案:B

4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 A.生活理想的内容 B.职业理想的内容 C.道德理想的内容 D.社会理想的内容

答案:D

44.信念是( )

A.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B.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信仰不能被改变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人们对特定事物的选择与判断

答案:A

45.下列关于信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信念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C.信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D.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

答案:D

46.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理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信念的( ) A.阶级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科学性

答案:C

47.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又崇高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答案:C

48.中国民族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 A.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

D.为个体人生的发展设计宏伟蓝图

答案:A

49.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 ) A.艰苦 B.奋斗 C.立志 D.磨练

答案:B

50.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关键是坚持( )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A

51.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答案:C

52.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答案:D

53.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 ) A.坚定信念 B.遭遇顺境 C.追求物质实效 D.艰苦奋斗

答案:D

54.空想一般是( )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 C.缺乏客观依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

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未来想象

答案:C

55.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56.人的素质是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 ) A.马克思主义基本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D.创新的素质

答案:B

57.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是( ) A.思想道德素质 B.法律素质 C.身心健康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A

5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说明(A.理想和现实是矛盾的 B.立志当高远

C.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D.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敢为人先

答案:C

59.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 A.德 B.智 C.体 D.美

答案:A

60.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是( )A.马克思主义 B.民族精神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A

61.(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马克思主义

答案:D

62.( )开启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政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vq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