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剂与润滑油牌号详解

更新时间:2024-01-21 13: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润滑剂与润滑油牌号详解 摘要 主要叙述了国产润滑剂的分组、命名和代号,以及各组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用途;并对部分国外润滑剂的牌号、性能和用途作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使设备维修、从事润滑人员能按照各类设备制造厂的要求,正确选用所需的润滑剂。 叙词 润滑剂 分类 性能 应用 0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及世界各国为了满足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已经制订了一些润滑剂产品的新技术标准,生产出了一批润滑剂新产品。因此,及时掌握润滑剂的新技术标准及其应用范围,对设备的润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润滑剂的新、旧国家标准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各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其应用作了必要的叙述,便于设备润滑管理人员了解润滑剂的基本知识,并能按照各类机械设备的特点和新旧情况,正确选择新、旧牌号的润滑材料,搞好设备的润滑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口设备日益增多,本文对目前比较通用的国外润滑剂产品标准及其与国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作了必要的介绍,有利于设备润滑管理人员选择所规定的油品或选择合适的代用油品,既能保证设备润滑的需要,又能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 润滑剂的分组、命名和代号 1987年,我国颁布了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根据石油产品的主要特征对石油产品进行分类,其类别名称分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等六大类。其类别名称的代号取自反映各类产品主要特征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见表1。 表1 石油产品的总分类 类 别 代 号 类 别 名 称 F S L W B C 由表1可知,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代号为英文字母“L”。 1.1 润滑剂的分组及组别代号 国家标准GB498—87颁布的同年,我国颁布了GB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 第一部分:总分组》。该标准根据尽可能地包括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应用场合这一原则,将润滑剂分为19个组。其组别名称和代号见表2。 GB7631.1—87根据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的燃料 溶剂和化工原料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蜡 沥青 焦 规定而制定,系等效采用ISO6743/0—1981《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0部分:总分组》,它代替了GB500—65。其组别代号见表2。 表2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组 组 别 代 号 A B C D E F G H M N P Q R T U X Y Z S 每组润滑剂根据其产品的主要特性、应用场合和使用对象再详细分类。产品的主要特性是指:润滑油的粘度、防锈、防腐、抗燃、抗磨等理化性能;润滑脂的滴点、锥入度、防水、防腐等理化性能。产品的应用场合主要指机械使用条件的苛刻程度,例如,齿轮油分为工业开式齿轮油、工业闭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车辆齿轮油又分普通车辆齿轮油、中负荷车辆齿轮油和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等。产品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指机械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例如,内燃机油分为汽油机油、二冲程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等。 1.2 润滑剂的命名 润滑剂的命名,一般形式如下: 润滑剂的牌号主要有润滑油的牌号和润滑脂的牌号两大类。 1.2.1 润滑油的牌号及选用 润滑油的牌号大部分是以某一温度下运动粘度的中心值或范围来划分的。如工业齿轮油是以40 ℃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划分,车辆齿轮油则以100 ℃时运动粘度范围划分。 组 别 名 称 全损耗系统油 脱模油 齿轮油 压缩机油(包括冷冻机和齿轮泵) 内燃机油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油 导轨油 液压油 金属加工油 电器绝缘油 风动工具油 热导油 暂时保护防腐蚀油 汽轮机油 热处理油 润滑脂 其他应用场合油 蒸汽气缸油 特殊润滑剂应用油 粘度是润滑油运动时油液内部摩擦阻力大小的量度。粘度过大的润滑油不能流到配合间隙很小的两摩擦表面之间,因而不能起到润滑作用;若粘度过小,润滑油易从需润滑的部位挤出,同样起不到润滑作用。因此,机械所用润滑油的粘度必须适当。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则粘度变小,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因此,选用润滑油必须考虑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夏季用的油,其粘度可比冬季大一些。 1.2.2 润滑脂的牌号及选用 润滑脂的牌号是以某一温度(25 ℃)下其锥入度范围的系列号来表示的。锥入度系列号又称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等级(牌号)见表3。 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按GB3141—82《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级。 表3 润滑脂稠度等级 稠度等级(牌号) 锥入度范围,1/10mm 000 00 0 1 2 3 4 5 6 润滑脂的锥入度是鉴定润滑脂稠度常用的指标。锥入度值是在规定质量、规定温度(25℃)下标准圆锥体按自由落体垂直穿入装在标准脂杯内的润滑脂,经过5秒钟所达到的深度,其单位为1/10 mm。锥入度值反映润滑脂的软硬程度。当圆锥体穿入润滑脂中越深,则锥入度越大,表示该润滑脂越稀;反之,锥入度越小,润滑脂就越硬。润滑脂锥入度值一般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锥入度值变大;反之,则变小。 1.2.3 润滑剂的命名举例 例1: 例2: 1.3 润滑剂的代号 润滑剂的代号,一般形式如下: 产品代号举例: 445~475 400~430 355~385 310~340 265~295 220~250 175~205 130~160 85~115 2 润滑剂有关产品的质量分级、粘度分级及其应用范围 2.1 内燃机油 凡是用于润滑内燃发动机的润滑油统称为内燃机油或发动机油。内燃机油的品种较多,通常可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二冲程汽油机油、船用发动机油、内燃机车柴油机油和航空发动机油。 2.1.1 内燃机油的粘度分级 粘度分级是内燃机油的牌号划分。过去我国采用前苏联标准,以100 ℃时的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1980年,我国废除了原来的划分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粘度分级法,见表4。表中有两组粘度级数,一组后附字母W,一组未附。前者规定了最高低温粘度、最高边界泵送温度和100 ℃时的最低粘度;后者只规定了100 ℃时的粘度范围。 表4中10个粘度级号的油,通常称之为单级油。在数字后面加有字母W的一组表示冬用,不带W的一组表示夏用或非寒区使用。可以看出,单级油的使用有明显的地区范围和季节限制。 表4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单级内燃机油粘度分级(J300SEP80) 100 ℃运动粘度(mm2/s) SAE 最高低温粘度 最高边界泵送 粘度级数 mPa·s 温度(℃) 温度(℃) 最小 最大 0W 5W 3 250 -30 3 500 -25 -35 -30 -25 -20 -15 -10 3.8 3.8 4.1 5.6 5.6 9.3 5.6 9.3 12.5 16.3 9.3 12.5 16.3 21.9 10W 3 500 -20 15W 3 500 -15 20W 4 500 -10 25W 6 000 20 30 40 50 -5 为了克服单级油的地区限制和季节限制这一缺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SAE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较宽地区范围和不受季节限制的多级油。还规定了多级内燃机油的级号,用带W和不带W的两个级号组成,共分12个级号,见表5。它们的低温粘度和边界泵送温度符合W级要求,而100 ℃粘度则在夏用油的范围。多级油能同时满足多个粘度等级的要求。如10W/30不仅能满足10W级的要求,在寒区和冬季使用,也能满足30级的要求,在非寒区和夏季使用,另外还能满足10W至30间其它等级的要求。所以说多级油是一种节能型润滑油。试验资料表明,使用10W/30油比使用30油节约燃油5%~10%,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汽油机油、40%左右的柴油机油是多级油。 表5 SAE多级内燃机油粘度分级 SAE粘度等级 5W/10 5W/20 5W/30 5W/40 5W/50 10W/20 SAE粘度等级 10W/30 10W/40 10W/50 20W/30 20W/40 20W/50 关于新、旧牌号对照,由于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各自规定的粘度范围是不同的,只能说相当于或大致相当于。其对照如表6。 表6 新、旧牌号对照(内燃机油) 新牌号 10W/30 20 30 40 50 10W/20 5W/20 相当于旧牌号 6D 6,8 10,11 14,15 16,18,20 6号低凝 8号严寒 2.1.2 内燃机油的质量分级及应用范围 内燃机油的详细分类是按照国家标准GB7631.3—89的规定,根据产品的主要特性、使用场合、使用对象而确定的。每一个品种由一组大写英文字母所组成的符号来表示。符号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产品所属的组别,后面所跟的英文字母表示使用对象和产品的质量等级,英文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牌号。 2.1.2.1 二冲程汽油机油详细分类 二冲程汽油机油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ERA、ERB、ERC和ERD等,见表7。 表7 二冲程汽油机油详细分类 代特性和使用场合 号 用于缓和条件下工作的小型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发动机高温堵ERA 塞和活塞磨损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他的一般性能要求 用于缓和至中等条件下工作的小型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发动机ERB 活塞磨损和由燃烧室沉积物引起提前点火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他的一般性能要求 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小型至中型的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高温ERC 活塞环粘结和由燃烧室沉积物引起提前点火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他的一般性能要求 用于苛刻条件工作的中型至大型水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由燃烧室ERD 沉积物引起提前点火、活塞环粘结、活塞磨损和腐蚀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他的一般性能要求 2.1.2.2 汽油机油详细分类 汽油机油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EQB、EQC、EQD、EQE和EQF等,见表8。 表8 汽油机油详细分类 代 号 特性和使用场合

EQB 用于缓和条件下工作的货车或客车汽油机和其他的汽油机,具有一定的清净性、分散性和抗氧化性、抗腐蚀性 用于中等条件下工作的货车或客车汽油机和其他汽油机,也可用于国EQC 外要求使用SAE J183SC级油的汽油机,具有较好的清净性、分散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防锈性 用于较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货车、客车和某些轿车的汽油机,并能满足EQD 装有曲轴箱强制换气装置的汽油机油要求,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AE J183SD和SC级油的汽油机,比EQC级油具有更好的性能 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轿车和某些货车的汽油机,并能满足装有尾气EQE 净化装置汽油机以及类似国外要求使用SAE J183SE、SD和SC级油的汽油机,比EQD级油具有更好的性能 用于更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轿车和某些货车的汽油机,也可用于国外要EQF 求使用SAE J183SF、SE、SD和SC级油的汽油机,比EQE级油具有更好的性能 2.1.2.3 柴油机油详细分类 柴油机油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ECA、ECB、ECC和ECD等,见表9。 表9 柴油机油详细分类 代 号 ECA ECB 特性和使用场合 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轻负荷柴油机,要求具有高温清净性和抗氧化性、抗腐蚀性 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使用含硫燃料的轻负荷柴油机,具有高温清净性和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及一定的酸中和能力 用于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低增压柴油机、工作条件苛刻(或热负荷ECC 高)的非增压高速柴油机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AE J183CC级油的柴油机。具有良好的高温清净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抗磨性 ECD 2.1.2.4 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详细分类与SAE J183使用分类的对应关系 国家标准GB7631.3—89中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详细分类系参照SAE J183—1984制定的。其对应关系,见表10。 2.1.2.5 通用发动机油 通用发动机油,即汽油机、柴油机通用的发动机油。它既能满足汽油机油的性能要求,又能满足柴油机油的性能要求。通用发动机油的质量等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SD/CC、SE/CC、SF/CC、SF/CD等,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粘度等级也与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相同。 表10 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质量分类与SAE J183质量分类的对应关 用于高速高负荷条件下工作的增压柴油机,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AE J183CD级油的柴油机,具有较高的高温清净性和抗磨性 系 汽油机油 柴油机油 EQ详细分类 SAE J183分类 EC详细分类 SAE J183分类 EQB EQC EQD EQE EQF 2.1.3 内燃机润滑油的选用 内燃机润滑油的选择主要应按内燃机的类型,即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类型选油,同时还要结合以下条件进行选油: 温度 部件温度越高,要求选用油的粘度越高;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如夏天),也应选用粘度高一些的油。 速度 在相同温度及负荷条件下,轴承转速越高应选用粘度低一些的油。 负荷 内燃机功率大,轴承负荷大,应选用粘度高一些的油。 间隙 零件配合间隙大,应选用粘度大一些的油,如磨损后及陈旧的内燃机。 2.1.3.1 汽油机润滑油的选择 (1)新的汽油机应选用20号汽油机油。 (2)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汽油机,在严寒季节使用20W号汽油机油。 (3)北方地区的汽油机,在冬季使用20W、夏季使用30号汽油机油。 (4)南方地区的汽油机,全年可使用30号汽油机油,夏季特热时可使用40号汽油机油。 (5)磨损严重、负荷重或工作环境污秽的汽油机,夏季使用40号汽油机油。 2.1.3.2 柴油机润滑油的选择 高速柴油机(转速在1 000 r/min以上)润滑油的选择: (1)新出厂的柴油机冬季使用20号柴油机油,夏季使用30号柴油机油。 (2)北方地区的高速柴油机冬季使用20号柴油机油,夏季使用30号柴油机油,负荷较重和磨损较大的在夏季可使用40号柴油机油。 (3)南方地区的高速柴油机冬季使用30号柴油机油,夏季使用40号柴油机油。 (4)大型高速柴油机冬季使用40号柴油机油,夏季使用50号柴油机油。 低速柴油机润滑油的选择: (1)小于36 kW/缸的低速柴油机 内部压送用30号柴油机油; 内部飞溅用40号柴油机油; ≈SB ≈SC ≈SD =SE =SF ECA ECB ECC ECD ≈CA ≈CB ≈CC =CD 外部压送与飞溅用30号、40号柴油机油。 (2)36~110 kW/缸的低速柴油机 内部压送选用40号、50号柴油机油; 内部飞溅选用40号、50号柴油机油; 外部压送与飞溅用30号、40号柴油机油。 (3)110~260 kW/缸的低速柴油机 内部压送用40号、50号柴油机油; 外部飞溅用40号、50号柴油机油。 (4)大于260 kW/缸的低速柴油机一般选用50号柴油机油或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应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内燃机润滑油的质量等级。工作条件苛刻的内燃机应选用高级别机油,反之,用低级别的机油。 在选用机油时,高级机油可降级使用,但经济上不合算;低级机油不允许提级使用,否则会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 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原则上应分开使用,只有在制造厂有代用说明,或标明“通用机油”时,才可代用或通用。 机械油和航空机油不能用在发动机上,因上述油品不含添加剂,使汽车发动机早期磨损。 2.2 齿轮油 用于润滑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副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按GB7631.7—89规定,齿轮油分为工业闭式齿轮油、工业开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 2.2.1 齿轮油的粘度分级 2.2.1.1 工业齿轮油的粘度分级 我国工业齿轮油的粘度分级,按其40 ℃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分为68、100、150、220、320、460、680等7个等级(牌号)。新、旧粘度等级(新、旧牌号)及与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GM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粘度等级对应关系列于表11。 表11 工业齿轮油粘度等级 40 ℃运动粘度 50 ℃运动粘度 粘度等级 2AGMA粘度等级 ISO粘度等级 (mm/s) (mm2/s,旧牌号) 68 100 150 220 320 460 680 2.2.1.2 车辆齿轮油的粘度分级 我国车辆齿轮油的粘度是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汽车齿轮油粘度分级标准SAE J306C—1983进行分级的,见表12。表61.2~74.8 90~110 135~165 198~242 288~352 414~506 612~748 50 50~70 90 120 200 250 350 2EP 3EP 4EP 5EP 6EP 7EP 8EP VG68 VG100 VG150 VG220 VG320 VG460 VG680 中带W的表示冬用,不带W的表示夏用。7个等级均为单级油。由带W的冬用和不带W的夏用油进行组合,如75W/90、75W/140、80W/90、80W/140等,成为不同宽度的多级油。与内燃机油一样,多级油不受季节和寒热区域的限制。 表12 后桥齿轮及手动变速器润滑油粘度分级(SAE J306C—1983) 1.5×105 mPa·s时 100 ℃运动粘度 SAE号 最高温度(℃) (mm2/s) 70W -55 4.1以上 75W 80W 85W 90 140 250 2.2.2 齿轮油的质量分级及应用范围 2.2.2.1 工业齿轮油的质量及应用 参照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GMA 250.03)的标准分类法,工业齿轮油分工业闭式齿轮油和工业开式齿轮油,见表13、表14。 表13 工业闭式齿轮油的分级 分 现行名 级 称 组成、特性及使用说明 -40 -26 -12 4.1以上 7.0以上 11.0以上 13.5~24.0 24.0~41.0 41.0以上 L-CKB 普通工 由精制矿物油加入抗氧化、防锈添加剂调配而成,有严格抗氧化业齿轮的抗氧化、防锈、抗泡、抗乳化性能要求,适用于一般轻负防锈型 油 荷的齿轮润滑 中负荷L-CKC 由精制矿物油加入抗氧化、防锈、极压抗磨剂调配而成,工业齿极压型 比CKB具有较好的抗磨性,适用于中等负荷的齿轮润滑 轮油 重负荷 由精制矿物油加入抗氧化、防锈、极压抗磨剂调配而成,L-CKD 工业齿比CKC具有更好的抗磨性和热氧化安定性,适用于高温下操极压型 轮油 作的重负荷的齿轮润滑 L-CKE 蜗轮蜗 由精制矿物油或合成烃加入油性剂等调配而成,具有良好蜗轮蜗杆油 的润滑特性和抗氧化、防锈性能,适用于蜗轮蜗杆润滑 杆 低温中L-CKT 以合成烃为基础油,加入同CKC相似的添加剂,性能除具负荷 合成烃有CKC的特性外,有更好的低温、高温性能,适用于高、低工业齿极压型 温环境下的中负荷齿轮之润滑 轮油 L-CKS 合成烃 以合成油或半合成油为基础油加入各种相应的添加剂,适齿轮油 用低温、高温或温度变化大、耐燃、耐热、耐化学品以及其他特殊场合的齿轮传动润滑 表14 工业开式齿轮油的分级 分 现行 组成、特性及使用说明 级 名称 普通 由精制润滑油加抗氧化防锈剂调制开式而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防锈性和L-CKH 齿轮一定的抗磨性。适用于一般负荷的开油 式齿轮和半封闭式齿轮润滑 极压 由精制润滑油加入多种添加剂调制 Timken OK值不小于200 开式而成,它比CKH油具有更好的极压性L-CKJ N,或FZG齿轮试验通过九齿轮能。适用于苛刻条件下的开式或半封级以上 油 闭式的齿轮箱润滑 溶剂稀释 由高粘度的普通开式或极压开式齿 溶剂挥发后的油膜强度型 轮油加入挥发性溶剂调制而成,当溶Timken OK值不小于200 L-CKM 开式剂挥发后,齿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该N或FZG齿轮试验通过九齿轮油膜具有一定的极压性能 级以上 油 2.2.2.2 车辆齿轮油的质量及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美国石油学会(API)使用的分类法,如表15。我国根据GB7631.9—89的分类原则,把车辆齿轮油相应分为L-CLC、L-CLD、L-CLE等3级,见表16。车辆齿轮油分级与API使用性能分级对应关系见表17。 表15 美国石油学会(API)齿轮油使用性能分级标准 (SAE J308C) 使用性能分级 GL-1 GL-2 GL-3 GL-4 GL-5 性能要求 旧API中等极压使用 普 通 蜗轮用 性 性能分档 通用强极压性 含油性润滑直馏或残剂、脂,直 含硫、磷、氯等化合物或锌化合物等极压剂的直油类馏油 馏或残馏馏或残馏油的混合物 型 油 适用低负荷低 稍高速、不能用高速低扭矩、低比GL-4更苛刻的耐低

范围 速的正齿高负荷、条GL-1或速高扭矩的准双速高扭矩、高速低扭螺旋齿件稍苛刻GL-2的中曲面齿轮及很苛矩和高速、冲击性负轮、蜗轮的蜗轮蜗等负荷及刻条件下工作的荷的准双曲面齿轮用 蜗杆、锥杆及其他中速的正其他齿轮 齿轮及手齿轮(准双齿轮及手动变速器曲面齿轮动变速器等 不能用) (准双曲面齿轮不适用) 不能满 不能满足汽车齿 变速箱、足汽车齿轮的要求,转向器齿 差速器齿轮、 工作条件特别苛刻使用轮要求,除特殊情轮及条件变速箱齿轮及转的差速器齿轮及后桥部位 不能用在况外不能缓和的差向器齿轮 齿轮 汽车上 用在汽车速器齿轮 上 含极压剂量,% 相当标准 表16 我国车辆齿轮油的分级 代 号 组 成、特 性 和 使 用 说 明 使 用 部 位 2~4 3~6 6~10 MIL-L-2105 MIL-L-2105B(C) 精制矿物油加抗氧化剂、防锈剂、抗泡剂和少量极压剂等制成。适用于中等速度和负荷比 汽车的手动变速器,L-CLC 较苛刻的汽车手动传递箱和曲线齿锥齿轮的驱曲线齿锥齿轮的驱动桥 动桥。这种油比CLA和CLB有较好的耐负荷能力 精制矿物油加入抗氧化剂、防锈剂、抗泡剂 汽车的手动变速器、和极压剂等制成。适用于在低速高扭矩或高速曲线齿锥齿轮和使用条L-CLD 低扭矩下工作的各种齿轮,特别是客车和其他件不太苛刻的准双曲面各种车辆用的准双曲面齿轮 齿轮的驱动桥 由精制矿物油加抗氧化剂、防锈剂、抗泡剂 工作条件缓和或苛刻和极压剂等制成。适用于在高速冲击负荷、高的准双曲面齿轮及其他L-CLE 速低扭矩和低速高扭矩下工作的各种齿轮,特各种齿轮的驱动桥,也别是客车和其他车辆的准双曲面齿轮 可用于手动变速器 表17 车辆齿轮油分级与AP1使用性能分级对应关系 中 国 车 辆 齿 轮 油 相 当 的 API 分 级 符 号 新 分 级 符 号 原 来 名 称 L-CLC L-CLD L-CLE 2.3 液压油 用于流体静压(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压油,而用作流体动压(液力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则称为液力传动油,通常将二者统称为液压油。液压油与发动机油相比较,液压油除具有发动机油的基本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抗磨性、水解安定性、可滤性、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2.3.1 液压油的粘度分级 液压油粘度新的分级方法是用40 ℃运动粘度的第一中心值为粘度牌号,共分为八个粘度等级,见表18。 表18 粘度牌号 粘度级 40℃运动粘度 相当于旧牌号 ISO (新牌号) (mm2/s) (50℃运动粘度) 粘度级 10 9.00~11.0 VG10 7 15 13.5~16.5 VG15 10 22 19.8~24.2 VG22 15 32 28.8~35.2 VG32 20 46 41.4~50.6 VG46 30 68 61.2~74.8 VG68 40(上限接近50号) 100 90.0~110 VG100 50,70(下限接近50号,上限接近70号) 90 150 135~165 VG150 2.3.2 液压油的质量分级及应用范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液压油用字母H来表示,分为易燃烃类油、抗燃烃类油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再分为若干类,见表19、表20。 国家标准GB7631.2—87把液压系统用油分为L-HH、L-HL、L-HM等15个品种,把液力系统用油分为L-HA、L-HL两个品种,见表21。液压油产品举例和应用范围,见表22。 L-HL液压油原称通用型机床工业润滑油,属抗氧化防锈液压油。试验表明,其各项性能都优于L-AN全损耗系统用油,寿命比全损耗系统用油高一倍以上。该系列产品适用于一般机床的主轴箱、液压站和齿轮箱,或类似的机械设备的中、低压液压系统的润滑(2.5 MPa以下为低压,2.5~8.0 MPa为中压)。 表19 易燃的烃类液压油ISO分类 用油系统 ISO分组 成 和 特 性 主 要 用 普通车辆齿轮油 中负荷车辆齿轮油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GL-3 GL-4 GL-5 类符号 途 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矿物润滑油 用于通用型机床液 具有防锈、抗氧化性的精制矿压箱和齿轮箱,轻负荷物润滑油 HH 机械的润滑 HL 用于要求抗磨性能 具有抗磨性的HL型油品,不仅 较高的中、高压液压系具有HL油的全部特性,而且具有HM 统 流体静压良好的抗磨性能 用于要求高粘度指系统(液压系 具有更好的粘温特性的HM型HR 数的低、中压液压系统 统)用油 油品 HV 用于要求高粘度指 具有更好的粘温特性的HM型HG 数的中、高压液压系统 油品 用于既有液压传动 具有更好的防粘-滑性(防爬HS 又有滑动面的系统 性)的HM型油品 以合成烃为基础油,具有较低 用于特殊环境及高的倾点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寒区作业 流体动压系统(液力系统)用油 表20 抗燃液压油ISO分类 ISO分类符号 HFA 组 成 和 特 性 主 要 用 途 HA HN 用于自动变速齿轮箱 用于联轴节和变矩器 水包油乳化液,可分为无抗磨性(HFAL)和有抗磨性(HFAM)两种 油包水乳化液,可分为无抗磨性(HFBL) HFB 和有抗磨性(HFBM)两种 HFC 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较HL液压油有突出的抗磨性,适用于压力大于10 MPa的高压和超高压的叶片泵、柱塞泵等。 L-HM液压油通常分为含锌型(或称有灰型)和无灰型两类。含锌型抗磨液压油,加了含锌的抗磨剂,无灰型不加含锌的抗磨添加剂。无灰型性能较好,但价格较高,故常用含锌型。 表21 液压油分类 水-乙二醇(水-聚合物),可分为无抗磨 用于钢铁厂、矿山及其他要求抗燃性的工业 性(HFCL)和有抗磨性(HFCM)两种 H(F)DR 不含水的磷酸脂 H(F)DS 不含水的卤代烃 H(F)DT 不含水的卤代烃与磷酸脂混合液 H(F)DU 不含水的其他合成液压油 总产品字特殊应具体组 成和特 应符号 典 型 应 用 母 用 应用 性 用 L 液压无抗氧化剂导轨的精制矿物HH 系统 油 精制矿物油,并改善HL 其防锈和抗氧化性 备 注 流体静压系统 液(液压系压统) H 系统 HL油,并改高负荷部件的一般液HM 善其抗磨性 压系统 HL油,并改HR 善其粘温性 HM油,并改HV 机械和船用设备 善其粘温性 无特定难燃HS 性的合成液 特殊性能 液压和滑动轴承轨润滑系统合用的机床在HM油,并具HG 低速下使振动或间断 有粘-滑性 滑动(粘-滑)减为最小 水包油乳化HEAE 液 水的化学溶HEAS 液 油包水乳化HFB 液 含水大于80% 含水小于80% 需要含聚合物水难燃HFC 溶液 液的磷酸酯无水场合 HEDR 合成液 氯化烃无HEDS 水合成液 HFDR和HFDS混合的无水HFDT 合成液 流体动自动其他成分的HEDU 压系统传动 无水合成液 (液力系联轴 HA 选择本产品时应小心,因可能对环境和健康有害 组成和特性的统) 节和转换器 划分原则待定 HE 表22 液压油各组产品的举例和主要应用 (参考件) 产 品 符 号 组 成、特性和主要应用 15 22 本产品为无(或含有少量)抗氧化剂的精制矿物油,适用于对润32 滑油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循环润滑系统,如低压液压系统和有十字L-HH 46 头压缩机曲轴箱等循环润滑系统。也可适用于其他轻负荷传动机68 械、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等油浴式非循环润滑系统。本产品质量100 水平比机械油(即L-AN油)高。无本产品时可选用L-HL油 150 15 22 本产品为改善了防锈和抗氧性化的精制矿物油,常用于低压液32 L-HL 压系统,也可适用于要求换油期较长的轻负荷机械的油浴式非循46 环润滑系统。无本产品时可用L-HM油或其他抗氧化防锈型润滑油 68 100 15 22 32 本产品为在L-HL油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的润滑油。适用于低、L-HM 46 中、高压液压系统,也可用于其他中等负荷机构润滑部位。对油68 有低温性能要求或无本产品时,可选用L-HV和L-HS油 100 150 15 22 本产品为在L-HM油基础上改善了粘温性的润滑油。适用于环境32 温度变化较大和工作条件恶劣的(指野外工程和远洋船舶等)低、L-HV 46 中、高压液压系统和其他中等负荷的机械润滑部位。对油有更高68 的低温性能要求或无本产品时,可选用L-HS油 100 本产品为在L-HL油基础上改善了粘温性的润滑油。适用于环境15 温度变化较大和工作条件恶劣的(野外工程和远洋船舶等)低压液L-HR 32 压系统和其他轻负荷机械的润滑部位。对于有银部件的液压系统,46 在北方可选用L-HR油,而在南方可选用对青铜或银部件无腐蚀的另一种HM油或HL油 L-HS 10 本产品为无特定难燃性的合成液,目前暂为合成烃油,它可以15 比L-HV油的低温粘度更小。主要应用同L-HV油,可用于北方寒

22 32 46 季,也可全国四季通用 本产品为在L-HM油基础上改善了粘-滑性的润滑油。适用于液32 L-HG 压和导轨润滑系统合用的机床,也可适用于其他要求油有良好粘68 附性的机械润滑部位 7 本产品为水包油(O/W)乳化液,也是一种乳化型高水基液,通常10 含水80%以上,低温性、粘温性和润滑性差,但难燃性好,价格便L-HFAE 15 宜。适用于煤矿液压支架静压液压系统、其他不要求回收废液和22 不要求用有良好润滑性但要求有良好难燃性液体的其他液压系统32 或机械部位。使用温度为5~50 ℃ 7 本产品为水的化学溶液,是一种含有化学品添加剂的高水基液,10 通常呈透明状。低温性、粘温性和润滑性差,但难燃性好,价格L-HFAS 15 便宜。适用于需要难燃液的低压液压系统和金属加工等机械。使22 用温度为5~50 ℃ 32 22 本产品为油包水型(W/O)乳化液,常含油60%以上,其余为水和32 添加剂,低温性差,难燃性比L-HFDR液差。适用于冶金、煤矿等L-HFB 46 行业的中压、高压、高温和易燃场合的液压系统。使用温度为5~68 50 ℃ 100 15 22 本产品通常为含乙二醇或其他聚合物的水溶液,低温性、粘温32 性和对橡胶适应性好。它的难燃性好,但比L-HFDR液差。适用于L-HFC 46 冶金和煤矿等行业的低压和中压液压系统。使用温度为-20~68 50 ℃ 100 15 22 本产品通常以各种无水的磷酸酯作基础油加入各种添加剂而制32 得,难燃性较好,但粘温性和低温性较差,对丁腈橡胶和氯丁橡L-HFDR 46 胶的适应性不好。适用于冶金、火力发电、燃气轮机等高温高压68 下工作的液压系统。使用温度为-20~100 ℃ 100 * 特殊要求是指更好的低温性能、防锈性、抗乳化性和空气释放能力等。 L-HV、L-HS属低温液压油,前者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其他液压设备;后者适用于极寒地区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其他液压设备。 2.3.3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液压油 2.3.3.1 正确选择液压油的依据 在通常情况下,选用液压设备所需使用的液压油,应从工作压力、温度、工作环境、液压系统及元件结构和材质、经济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判断,分述如下: (1)工作压力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以其主油泵额定或最大压力为标志。按工作压力选用液压油,如表23。 表23 按液压系统和油泵工作压力选液压油 压 力 <8 MPa 8~16 MPa >16 MPa L-HH、L-HL 液压油品种 L-HL、L-HM、L-HV L-HM、L-HV 叶片泵用HM (2)工作温度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以液压油的工作温度为标志。按工作温度选用液压油,如表24。 表24 按液压油工作温度选液压油 液压油工 -10~90 ℃ 作温度 -10 ℃以下~90 ℃ >90 ℃ 液压油L-HH、L-HL、L-HR、L-HV、L-HS(优质的L-HL、L-HM选用优质的L-HM、品种 L-HM 在-25℃~-10℃可用) L-HV、L-HS 液压油的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的一般关系,如表25。 表25 环境温度和操作温度(指没有冷 却控温的液压设备)一般关系表 液压设备 正常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升高值(℃) 所在环境 车间厂房 温带室外 热带室外 日照下 (3)工作环境 当液压系统靠近有300 ℃以上高温的表面热源或在有明火场所工作时,就要选用难燃液压油。按使用温度及压力选择难燃液压油可参考表26。 表26 按使用温度、压力选择难燃液压油 压力:7~14 MPa 压力:7 MPa以环境工况 下 温度:<温度:50~温度:<50 ℃ 60 ℃ 80 ℃ 高温热源或明L-HFAE、L-HFAS L-HFB、L-HFC 火附近 L-HFDR 压力:>14 MPa 温度:80~100 ℃ L-HFDR 15~25 25~38 40~50 (4)泵阀结构特点 液压油的润滑性(抗磨性)对三大泵类的减磨效果,叶片泵最好,柱塞泵次之,齿轮泵较差。故凡是以叶片泵为主油泵的液压系统,不管其压力大小,常选用抗磨液压油HM。 液压系统阀的精度越高,要求所用的液压油清洁度也越高。如对有电液伺服阀的闭环液压系统要用清洁度高的清净液压油。对有电液脉冲马达的开环系统要求用数控机床液压油。此两种油可分别由高级抗磨液压油HM和高级低凝液压油HV代用。各类液压泵选用液压油可参考表27。 2. 3.3.2 合理使用液压油 (1)液压油不能随意混用。 如已确定选用某一牌号液压油则必须单独使用。未经液压设备制造厂家同意或没有科学依据时,不得随意与不同粘度牌号液压油,或是同一粘度牌号但不是同一厂家的液压油混用,更不得与其它类别的油混用。 (2)注意液压系统良好的密封。 使用液压油的液压系统必须保持密封,防止泄漏和外界各种尘杂水液介质混入。 (3)根据换油指标及时更换液压油。 对液压设备中的液压油应定期取样化验,当油中的理化指标达到换油指标后(单项达到或几项达到)就要换油,这种以换油指标为依据的换油周期,是科学的换油周期。鉴于液压油的换油指标的制订是个需经长期大量试验考核方能实现的问题,故在国内液压油换油指标没有正式制订出来之前,可参照表28进行液压油更换。 表27 各种液压泵选用的液压油 粘度(40 ℃,mm2/s) 泵 型 5~40~40 ℃① 80 ℃① 7 MPa30~50 40~75 叶片以下 泵 7 MPa50~70 55~90 以上 螺杆泵 齿轮泵② 30~50 40~80 30~70 95~165 适用液压油种类和粘度牌号 HM液压油、N32、N46、N68 HM液压油、N46、N68、N100 HL液压油、N32、N46、N68 径向柱塞泵 30~50 65~240 轴向柱塞泵 40~75 70~170 HL液压油、高压时用HM液压油、N32、N46、N68、N100、N150 ①5~40 ℃、40~80 ℃系指液压系统温度。 ②中、高压以上时,可将抗氧化防锈油改用为同粘度的抗磨液压油 表28 液压油的更换指标 检 验 项 目 一般机械 精密机械 运动粘度变化率(40 ℃)超过 机械杂质 大于 污染度(重量法,mg/100ml)大于 色度 大于 水分 大于 ±15% 0.1% 20 4 0.1% ±10% 0.05% 10 2 0.1% 酸值增加量(mgKOH/g)大于, , , , , , 0.5 0.25~0.5 (4)换油前液压系统要清洗。 液压系统首次使用液压油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在更换同一品种液压油时,也要用新换的液压油冲洗1~2次。 2. 3.4 液压设备用油代用原则、程序与注意事项 2. 3.4.1 选用国产代用液压油的原则 对一台具体的液压设备,若以某种液压油代替该设备原用(或说明书指定用)的液压油,以及在若干种液压油中进行选择时,请注意以下选择原则: (1)尽可能选相关油品对照表给出的同品种或性能相近的液压油。 (2)所选用的液压油的粘度要与引进设备要求的粘度等级相一致。如果粘度等级不一致,可选用粘度相近的国产液压油,但所选用的国产液压油的粘度与所规定的粘度值相差不能超过15%。一般情况下,所选代用液压油的粘度比规定的粘度稍大为好,但对于精密设备的液压系统,所选液压油的粘度稍低为宜。如引进设备规定的液压油粘度,在国内现有液压油中找不到,可与液压油的生产厂家联系,委托其专门调配成所需要的粘度。 (3)根据液压设备具体的工作环境,酌情选用液压油。如液压设备原设计冬季在寒带使用,可按说明书规定用低温液压油(L-HV),但此液压设备如果在我国江南作业,可选用不需低温性能的抗磨液压油(L-HM),因为江南冬季气温一般在-5 ℃以上。 (4)用国产油代替进口油时,如果从相关油品对照表中找不到对应的国产油,可按以高质油代替低质油的原则,选择比此油高一档的油。如用低温液压油HV代用抗磨液压油HM。 ======================================== 进阶指导 学会机油牌号的识别 通常用粘度分类法和质量分类法对发动机油进行分类,国际上广泛采用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分类法和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法,分别是两种分类方法的典型代表。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系列),每个系列的油品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若干级别。

国外进口的和香港等地的发动机油,其包装上的标志由SAE粘度分类级别和API质量分类级别两部分组成。通常以SAE开头,后面标注出粘度代号;而按API质量分类的发动机油标号一般省略API,直接标注出质量等级代号。例如:标号为SAEl0W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l0W,质星级别为API SD的冬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30。质量级别为APISD的夏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l0W一30SD(或SAEl0W/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既满足SAEl0W又满足SAE30冬夏通用汽油机油,其质量等级为API SD级。

机械杂质 大于 污染度(重量法,mg/100ml)大于 色度 大于 水分 大于

(4)换油前液压系统要清洗。

液压系统首次使用液压油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在更换同一品种液压油时,也要用新换的液压油冲洗1~2次。

2. 3.4 液压设备用油代用原则、程序与注意事项

2. 3.4.1 选用国产代用液压油的原则

对一台具体的液压设备,若以某种液压油代替该设备原用(或说明书指定用)的液压油,以及在若干种液压油中进行选择时,请注意以下选择原则: (1)尽可能选相关油品对照表给出的同品种或性能相近的液压油。

(2)所选用的液压油的粘度要与引进设备要求的粘度等级相一致。如果粘度等级不一致,可选用粘度相近的国产液压油,但所选用的国产液压油的粘度与所规定的粘度值相差不能超过15%。一般情况下,所选代用液压油的粘度比规定的粘度稍大为好,但对于精密设备的液压系统,所选液压油的粘度稍低为宜。如引进设备规定的液压油粘度,在国内现有液压油中找不到,可与液压油的生产厂家联系,委托其专门调配成所需要的粘度。

(3)根据液压设备具体的工作环境,酌情选用液压油。如液压设备原设计冬季在寒带使用,可按说明书规定用低温液压油(L-HV),但此液压设备如果在我国江南作业,可选用不需低温性能的抗磨液压油(L-HM),因为江南冬季气温一般在-5 ℃以上。

(4)用国产油代替进口油时,如果从相关油品对照表中找不到对应的国产油,可按以高质油代替低质油的原则,选择比此油高一档的油。如用低温液压油HV代用抗磨液压油HM。

0.1% 20 4 0.1%

0.05% 10 2 0.1%

========================================

进阶指导 学会机油牌号的识别

通常用粘度分类法和质量分类法对发动机油进行分类,国际上广泛采用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分类法和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法,分别是两种分类方法的典型代表。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

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系

列),每个系列的油品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若干级别。

国外进口的和香港等地的发动机油,其包装上的标志由SAE粘度分类级别和API质量分类级别两部分组成。通常以SAE开头,后面标注出粘度代号;而按API质量分类的发动机油标号一般省略API,直接标注出质量等级代号。例如:标号为SAEl0W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l0W,质星级别为API SD的冬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30。质量级别为APISD的夏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l0W一30SD(或SAEl0W/30SD),表示粘度分类

是既满足SAEl0W又满足SAE30冬夏通用汽油机油,其质量等级为API SD级。

进阶指导 学会机油牌号的识别

通常用粘度分类法和质量分类法对发动机油进行分类,国际上广泛采用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分类法和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法,分别是两种分类方法的典型代表。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

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系

列),每个系列的油品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若干级别。

国外进口的和香港等地的发动机油,其包装上的标志由SAE粘度分类级别和API质量分类级别两部分组成。通常以SAE开头,后面标注出粘度代号;而按API质量分类的发动机油标号一般省略API,直接标注出质量等级代号。例如:标号为SAEl0W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l0W,质星级别为API SD的冬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30。质量级别为APISD的夏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l0W一30SD(或SAEl0W/30SD),表示粘度分类

是既满足SAEl0W又满足SAE30冬夏通用汽油机油,其质量等级为API SD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ro.html

Top